电梯信息通信系统 本发明涉及电梯层站及轿厢内通报信息用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
通常在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改变消息等通报数据时进行通信的信息系统数据,另一类是进行通报指令通信的控制系统数据,所述通报指令用于选择与电梯状态相应的通报数据并在适当时间进行通报。信息系统数据由于包含消息数据等,因此数据量大,变更完成所需要时间也可以比较长。控制系统数据由预先规定的代码数据等构成,数据量少,时间上不太允许延迟。
因此现有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对应于数据的不同性质,分别设置控制系统数据通信用电缆及信息系统数据通信用电缆这两种电缆连接到层站及轿厢,分别进行通信。
下面用图33及34说明现有的一般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图33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34(a)及(b)为现有电梯信息通信系统的控制系统电缆6及信息系统电缆5的信道数据时序图。图中信息输入装置1由笔记本个人电脑等构成,能够利用键盘等输入(例如维修员将个人电脑与信息系统电缆5连接,进行通报数据的改写等)。
在图33中,用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通报数据200通过信息系统电缆5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设置在电梯轿厢及层站),并利用存储手段31-1~31-n加以存储。在图34中,通报数据200由选择通报装置3-1~3-n的选择码210、消息改写和时间修正等命令命令220及数据230构成,消息改写时的数据230由消息号231、正文长232及正文数据233构成。另外,通信方式采用一般的起停同步方式的串行通信,附加通信数据合理性校验用BCC数据等,但是在图34中省略。
另外,关于通报指令,例如若设消息号3为满员通报(与消息号231对应,为一具体例子),则电梯控制装置2检测满员状态,将选择码101为轿厢通报装置3-1、命令102为消息显示、数据103为消息号3的通报指令100输出。该通报指令100通过控制系统电缆6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轿厢的通报装置3-1由于选择码101为自己,因此利用显示手段32-1显示消息号3的消息。另外,通报指令100也输入至层站的通报装置3-2~3-n,但由于选择码101不符合,因此不起作用,没有任何动作。
这里,在信息输入装置1与各通报装置3-1~3-n以1∶1连接地情况下不需要选择码210,通常,通报装置3-1~3-n返回是否正常接收的回答信号,对于未正常接收的通报装置3-1~3-n,由信息输入装置1再输出。但是,在图33的构成中,若从各通报装置3-1~3-n有回答,则回答信号产生冲突,因此信息输入装置1不能识别回答信号。
对于回答冲突的解决方法,可以考虑将通报装置3-2~3-n的回答时序一台一台错开的方法,或者从信息输入装置1一台一台选择通报装置3-1~3-n加以确认的方法,但是其缺点是,设定很麻烦,而且通信时间也变长。为此,从通报装置3-1~3-n不返回回答信号,而由信息输入装置1重复输出2次,以此确保可靠性。
下面介绍减少电梯井道串行传送电缆的系统的实例。有如日本专利特开平6-87580号公报所述,设置分组传送控制装置,将信息输入装置输出的通报数据存储在分组传送控制装置中,在电梯运行空闲时从分组传送控制装置传送至通报装置。另外还有如日本专利特公第2700404号公报所述,将固定的1个周期传送的数据分为2个系列,第1系列传送固定信息,第2系列传送分割为多个固定长度数据块的任意信息的数据块。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由于必须在井道内设置2种电缆,即传送图像、文字、声音等数据量大的通报数据的信息系统电缆,以及传送数据量小的通报指令的控制系统电缆,因此它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另外,从信息输入装置输出通报数据至各通报装置,尽管传送出错率非常低但仍然重复输出2次,白白浪费。
其次,特开平6-87580号公报所述的方式,由于必须另外设置分组传送控制装置,因此其缺点是价格高,而且从信息输入装置输出的通报数据要输入至各通报装置需要很长的时间。特公第2700404号公报的方式,由于以固定长度传送通报指令及通报数据,因此其缺点是包含不需要输出通报指令的情况,不能高效率地传送通报数据。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得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所述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不用设置分组传送控制装置等专用装置,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减少通信电缆的数目,以廉价进行高效率的通信。
鉴于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1发明是一种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电梯系统内设置的通报装置、生成输入至该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用的信息输入装置、以及包含中继手段的电梯控制装置,所述中继手段与前述通报装置连接,输出通报指令,同时与前述信息输入装置连接,对从前述信息输入装置输入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进行中继处理。
另外,本发明的第2发明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为了在通报装置识别来自电梯控制装置的通报指令及来自信息输入装置的通报数据,电梯控制装置包含有对数据附加无传送时间及识别数据后输出的切换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3发明是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控制装置还包含指令手段,所述指令手段是在来自信息输入装置的通报数据正在输出的过程中,一旦产生通报指令,就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而使通报指令输出。
另外,本发明的第4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梯控制装置将通报数据分组输出,通报装置包含将中断的通报数据恢复为原来的通报数据的恢复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5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通报装置包含在输入的通报数据发生异常时产生再送请求的回答手段,而信息输入装置包含根据再送请求重新传送通报数据的再送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6发明是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输入装置包含确认电源切断及有故障的通报装置用的扫描手段,而通报装置包含对于前述确认进行确认应答的应答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7发明是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输入装置还包含再输出手段,所述再输出手段是用前述扫描手段检测追加的通报装置,再输出未输出的通报数据,对追加的通报装置设定必要的通报数据。
另外,本发明的第8发明是一种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电梯系统内设置的通报装置、与该通报装置连接并输出通报指令的电梯控制装置、以及与前述通报装置连接并生成输入至该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的信息输入装置,在所述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前述通报装置包含在输入的通报数据有异常时产生再送请求的回答手段,而前述信息输入装置包含根据再送请求重新传送通报数据的再送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9发明是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输入装置包含确认电源切断及有故障的通报装置用的扫描手段,而通报装置包含对于前述确认进行确认应答的应答手段。
另外,本发明的第10发明是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信息输入装置还包含再输出手段,所述再输出手段是用前述扫描手段检测追加的通报装置,再输出未输出的通报数据,对追加的通报装置设定必要的通报数据。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及2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2、3及4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的硬件结构的方框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2及3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继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电梯控制装置切换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1及3的通报装置识别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电梯控制装置切换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通报装置识别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1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1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电梯控制装置指令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电梯控制装置切换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1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1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电梯控制装置中继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电梯控制装置切换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通报装置识别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通报装置恢复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2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2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通报装置回答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2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信息输入装置再送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2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2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6及7的信息输入装置扫描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2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6及7的通报装置应答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2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2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图30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信息输入装置记录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3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信息输入装置再输出手段动作的流程图。
图3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信息输入装置通报数据输出记录图。
图33所示为现有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
图34所示为现有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信道数据的时序图。
实施形态1
下面根据图1~6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1。图1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2所示为该系统硬件的结构方框图,图3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另外,图4、图5及图6所示分别为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切换手段21及通报装置3-1~3-n的识别手段30-1~30-n的动作流程图。
在本实施形态1中,采用将MSB(最高位)作为通报指令100及通报数据200的标识符的7位代码制。为通报指令100时,设MSB=1;为通报数据200时,设MSB=0。另外,与现有的相同或相当的部分用相同代码表示。
在图2中,CPU10-0~10-n表示中央处理器,ROM11-0~11-n表示存储程序等的只读存储器,RAM12-0~12-n表示暂时存储运算结果等的可读写存储器,输入输出I/F 13-01~13-n2表示进行电平变换、模/数变换、串行/并行变换等的输入输出接口,总线14-0~14-n表示控制总线、地址总线、数据总线等总线(信号线)群,显示器15-1~15-n表示显示信息用的显示器。
下面说明传送通报指令时的动作。电梯控制装置2一旦检测出满员情况(是对轿厢的通报条件,设消息号为3),则在图1中将“选择码101=轿厢,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参照图34)的通报指令100交给切换手段21。在图5的S10通报条件成立,为Y(Yes),在S14输出通报指令100。该通报指令100通过图2的输入输出I/F 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输入至图1的识别手段30-1~30-n。
在轿厢通报装置3-1的识别手段30-1中,在图6的S21及S22,由于接收数据的首部选择码分别为通报装置3-1自己,而且第2字节以后的MSB为1、即为Y,因此在S23将第2字节以后的“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作为通报指令输入。该通报指令交给图1的显示手段32-1,在显示器15-1(参照图2)显示“已满员”。另外,层站通报装置3-2~3-n虽也接收了相同的通报指令100,但在图6的S21,由于选择码不是自己,因此为N(NO),所以没有任何动作,不起作用。
下面说明传送通报数据时的动作。说明将轿厢通报装置3-1的消息号3改为“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时的例子。在图1中,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选择码210=轿厢,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3。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参照图34)的通报数据200交给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
在中继手段20中,在图4的S1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器(未特别图示)中,在S2根据文本长等检查全部数据是否接收完毕。一旦全部数据接收完毕,则在S3检查有无存储数据,一旦无存储数据,则在S4将接收缓冲器的数据作为存储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未特别图示)中,在S5将接收缓冲器清零。
在切换手段21中,由于在图5的S10通报条件成立为N,在S11有存储数据即为Y,因此在S12依次输出存储数据,一旦输出结束,则在S13将存储数据清零。在图2中,该存储数据(=通报数据)的输出是通过输入输出I/F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与前述通报指令100相同,轿厢通报装置3-1在图6的S21为Y,在S22为N,在S24作为通报数据输入。
图3所示为这些通报指令100与通报数据200混合在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上传送时的情况。在电梯控制装置2,一旦将信息输入装置1输出的通报数据全部存储后通报指令的条件不成立,则将通报数据输出,在通报数据输出过程中产生通报指令时,则在通报数据的输出结束后立即输出通报指令。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将从信息输入装置传送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用在电梯控制装置中设置的中继手段进行中继处理,以此可以不需要连接信息输入装置与通报装置的专用信息系统电缆。
实施形态2
下面根据图1、2、4、7及8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2。图7所示为电梯控制装置2的切换手段21的动作流程图。图8所示为通报装置3-1~3-n的识别手段30-1~30-n的动作流程图。
电梯控制装置2一旦检测出满员情况(是对轿厢的通报条件,设消息号为3);则在图1中将“选择码101=轿厢,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的通报指令交给切换手段21。在切换手段21中,在图7的S10通报条件成立为Y,在S17设规定时间无传送,在S18输出标识符1,在S14输出通报指令100。
该通报指令100通过图2的输入输出I/F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输入至图1的识别手段30-1~30-n。
在轿厢的通报装置3-1的识别手段30-1中,由于在图8中S31、S32及S33分别为,无传送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第2字节的选择码是自己,以及第1字节的标识符1为Y,因此在S36将第3字节以后的“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作为通报指令输入。该通报指令交给图1的显示手段32-1,在显示器15-1(参照图2)显示“已满员”。另外,层站的通报装置3-2~3-n虽然接收了相同的通报指令100,但在图8的S32,由于选择码不是自己,因此为N,所以没有任何动作,不起作用。
下面说明将轿厢的通报装置3-1的消息号3改为“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时的例子。在图1中,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选择码210=轿厢,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3,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参照图34)的通报数据200交给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
在中继手段20中,在图4的S1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器中,在S2根据正文长等检查全部数据是否接收完毕。全部数据一旦接收完毕,就在S3检查有无存储数据,一旦无存储数据,则在S4将接收缓冲器的数据作为存储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在S5将接收缓冲器清零。
在切换手段21中,由于在图7的S10通报条件成立为N,在S11存储数据为有即为Y,因此在S15设为规定时间无传送,在S16输出标识符2,在S12依次输出存储数据,一旦输出完毕,就在S13将存储数据清零。在图2中,该存储数据(=通报数据)的输出是通过输入输出I/F 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与前述通报指令100相同,轿厢的通报装置3-1在图8的S31及S32为Y,在S33为N,在S34为Y,在S35作为通报数据输入。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为了将从电梯控制装置传送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指令和通报数据加以切换,由于附加无传送时间及识别数据,因此通报装置容易识别两者。
实施形态3
下面根据图2、4、6、9~12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3。图9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10所示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图11及图12所示为电梯控制装置2的指令手段22及切换手段21的动作流程图。另外,在本实施形态3中,采用将MSB(最高位)作为通报指令100及通报数据200的标识符的7位代码制。为通报指令100时,设MSB=1;为通报数据时,设MSB=0。
电梯控制装置2一旦检测出满员情况(是对轿厢的通报条件,设消息号为3);则在图9中将“选择码101=轿厢,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参照图34)的通报指令100交给指令手段22。通报指令100一旦交给指令手段22,就实施中断,在图11的S41将现在运算状态压入堆栈,在S42输出通报指令,在S43从堆栈弹出使原来的运算状态恢复。
这样在切换手段21中,在图12的S10,一旦在通报数据200输出过程中通报条件成立,就在S10a中断通报数据200的输出,在S14对图11的指令手段22进行中断处理后,输出余下的通报数据200。
这里以根据通报条件成立进行中断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用使指令手段22的任务比切换手段21的任务优先的多任务方式构成。
该通报指令100通过图2的输入输出I/F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输入至图9的识别手段30-1~30-n。
在轿厢的通报装置3-1的识别手段30-1中,由于在图6S21、S22为Y,因此在S23将第2字节以后的“命令102=消息显示,号码103=2”作为通报指令输入。该通报指令交给图9的显示手段32-1,在显示器15-1上显示“已满员”。另外,虽然层站通报装置3-2~3-n也接收了相同的通报指令100,但由于图6的S21为N,因此没有任何动作,不起作用。
下面说明将轿厢的通报装置3-1的消息号3改为“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的情况下的例子。在图9中,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选择码210=轿厢,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3,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参照图34)的通报数据200交给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
在中继手段20中,在图4的S1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器中,在S2根据正文长等检查全部数据是否接收完毕。一旦全部数据接收完毕,就在S3检查有无存储数据,一旦无存储数据,则在S4将接收缓冲器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在S5将接收缓冲器清零。
在切换手段21中,在图12的S10通报条件不成立的期间内,由于在S11为Y,因此在S12依次输出存储数据,一旦输出完毕,就在S13将存储数据清零。在图2中,该存储数据(=通报数据)的输出是通过输入输出I/F 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与前述通报指令100相同,图6的S21为Y,S22为N,在S24作为通报数据输入。
图10所示为这些通报指令100与通报数据100混合在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上传送时的情况。在实施形态1的图3中,电梯控制装置2将信息输入装置1来的通报数据全部存储后,若通报指令的条件不成立,则将通报数据输出,而一旦开始输出通报数据,则结束之前即使有通报指令,通报指令也暂时处于等待状态。但是在本实施形态中,则如图10所示,使其中断而输出通报指令100。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在从电梯控制装置将通报数据输出过程中,若有通报指令,则利用指令手段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而输出通报指令,因此能够防止延误通报指令的输出。
实施形态4
下面根据图2、13~18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4。图13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的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14所示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另外,在图14中是将通报数据200分成3个分组时的例子。图15、图16、图17、图18所示分别为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切换手段21、通报装置3-1~3-n的识别手段30-1~30-n及在恢复手段33-1~33-n的动作的流程图。
电梯控制装置2一旦检测出满员的情况(是对轿厢的通报条件,设消息号为3),在图13就将“选择码101=轿厢,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的通报指令100交给切换手段21。图16的S10为Y,在S14输出通报指令100。该通报指令100是通过图2的输入输出I/F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1/F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输入至图13的识别手段30-1~30-n。
在通报装置3-1的识别手段30-1,由于在图17的S20接收数据首部不是分组首部,为N,在S21接收数据的选择码是自己的,所以为Y,因此在S23将第2字节以后的“命令102=消息显示,数据103=3”作为通报指令输入。该通报指令交给图13的显示手段32-1,在显示器15-1显示“已满员”。另外,层站的通报装置3-2~3-n虽然也接收了相同的通报指令100,但由于图17的S21为N,因此没有任何动作,不起作用。
下面说明将轿厢通报装置3-1的消息号3改为“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时的例子。在图13中,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选择码210=轿厢,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3,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的通报数据200交给电梯控制装置2的中继手段20。
在中继手段20中,在图15的S1将接收的数据存储在接收缓冲器(未特别图示)中,在S2根据正文长等检查全部数据是否接收完毕。一旦全部数据接收完毕,就在S6检查有无存储分组数据,一旦无存储分组数据,则在S7将接收缓冲器的数据分成分组,并对各分组附加分组首部,作为存储分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未特别图示)中,在S5将接收缓冲器清零。
在切换手段21中,由于在图16S10为N,S26为Y,因此在S27将未输出的存储分组数据输出1个分组,在S28为Y之前,S10为N,S26为Y,反复进行S27的处理。一旦在S28将全部存储分组数据输出完毕,就在S29将存储分组数据清零。
在图2中,该存储分组数据的输出通过输入输出I/F 13-02→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输入输出I/F 13-12~13-n2,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与前述通报指令100相同,图17的S20为Y,在S25作为分组数据输入。图14所示为这些通报指令100与分组数据混合在信息及控制系统电缆4上传送的情况。
在恢复手段33-1~33-11中,由于图18中S51为Y,因此在S52将分组数据的数据部分追加于接收缓冲器(未特别图示)中,在S53根据正文长等检查通报数据是否缓冲存储(输入)结束。一旦通报数据缓冲存储结束,则在通报装置3-1的恢复手段33-1,由于S54为Y,因此在S24作为通报数据输入,在S55将接收缓冲器清零。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将从电梯控制装置输出的通报数据分组,这样,即使在利用指令手段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的情况下,也能够在通报装置很容易构成恢复成原来的通报数据的恢复手段。
实施形态5
下面用图19~23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5。图19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20及图21所示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图22及图23所示为通报装置3-1~3-n的回答手段34-1~34-n及信息输入装置1的再送手段40的动作流程图。在以后的实施形态中,分别独立设置信息系统电缆5及控制系统电缆6。
下面说明将全部通报装置3-1~3-n的消息号3改为“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时的例子。在图19中,信息输入装置1输入的“选择码210=全部,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3,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的通报数据200输入至通报装置3-1~3-n的回答手段34-1~34-n。
在回答手段34-1~34-n,正常通信时图22的S61、S63及S21为Y,S64为N,S65为Y,因此在S24作为通报数据输入。当非正常通信时,图22的S61为N,在S62将接收异常标志置位。一旦全部数据接收完毕,则S63、S21及S64变为Y,在S71将再送请求标志置位,在S69输出“选择码301=输出源,命令302=再送请求”的再送请求300(参照图20),在S70将接收异常标志复位。
在通常情况下,全部通报装置3-1~3-n都正常通信,因此无任何信息返回信息输入装置1,所以通过一次发送就结束。当只有1台通报装置不能正常通信时,只有这一台如前所述,在图22的S69输出再送请求300。该再送请求300输入至信息输入装置1的再送手段40。
在再送手段40中,在图23 S81及S82为Y,因此在S83仅对通信异常的1台再输出通报数据。图20所示为该通报数据200与再送请求300在信息系统电缆5上传送的情况。当有多台通报装置不能正常通信时,由于该多台通报装置如前所述在图22的S69输出再送请求,因此在信息系统电缆5上的数据互相冲突而破坏(参照图22)。
信息输入装置1的再送手段40,由于图23的S81为N,因此在S84依次选择,输出“选择码401=输出目标,命令402=再送请求”的确认要求400,不能正常通信的通报装置如上所述在图22的S69输出再送请求300,信息输入装置1的再送手段40在图23的S85及S86变为Y,在S87将通报数据再输出至接收数据首部(选择码)指定的目标。图21所示为该通报数据200、再送请求300及确认请求400在信息系统电缆5传送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由于仅在输入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异常时发出再送请求,因此通常情况下能够仅输出1次通报数据,同时万一发生通信错误,也能够可靠传送通报数据。
实施形态6
下面根据图24~27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6。图24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25所示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图26及图27所示分别为信息输入装置1的扫描手段41及通报手段3-1~3-n的应答手段35-1~35-n的动作流程图。
在信息输入装置1,一旦规定条件成立,扫描手段41就在图26的S84输出“选择码401=轿厢,命令402=确认请求”的确认请求400,在图24中确认要求400交给应答手段35-1~35-n。
在应答手段35-1~35-n,由于图27的S21为Y(例如最初的应答手段35-1),S65为N,S66为Y,因此在S72输出“选择码501=轿厢1,命令502=确认应答”的确认应答500,在图24确认应答500交给扫描手段41。
在扫描手段41,由于图26的S85及S89为Y,所以在S90将轿厢1作为连接通报装置存储。反复进行S84、S85、S89及S90,直至对全部通报装置3-1~3-n输出确认请求400为止,在S88变为Y,则结束处理。图25所示为确认请求400及确认应答500在信息系统电缆5上传送的情况。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若有电源切断或发生故障的通报装置,则利用信息输入装置的扫描手段一台一台加以扫描确认,能够自动进行检测。
实施形态7
下面根据图28-32说明本发明实施形态7。图28所示为电梯信息通信系统总体结构的方框图,图29所示为信道数据的时序图,图30及图31所示为信息输入装置1的记录手段42及再输出手段43的流程图。图32所示为信息输入装置1的通报数据输出记录M。
下面说明“选择码210=全部层站,命令220=消息改写,号码231=1;正文长232=15个字符,正文数据233=请后上的乘客下电梯”的通报数据输出、并新追加设置层站通报装置1的情况。
图28的扫描手段41与应答手段35-1~35-n的确认请求400、确认应答500的发送与应答(参照图29)由于与实施形态6(参照图25)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设置层站通报装置1以前,在记录手段42中,由于图30的S91为Y,S92为N,因此在S95将通报数据变更状况记为×,由于S96为N,因此在S98将通报装置的连接记为×(参照图32)。
新设置层站的通报装置1以后,由于图30的S91为Y,S92还是N,因此在95将通报数据变更状况记为×,由于S96为Y,因此在S97将新设置的层的通报装置1的连接记为○(参照图32)。
在再输出手段43中,由于图31的S101为Y,S102为N,因此在S104输出前述通报数据200。通报数据输入至图28的应答手段35-(1-1),在应答手段35-(1-1)中,由于在图27(参照实施形态6)S21及S65为Y,因此在S24作为通报数据输入。外,层站的通报装置1的通数据变更状况在下一个通报数据输出时利用记录手段42的图30的处理为○。
图29所示为通报数据200、确认要求400及确认应答500在信息系统电缆5上传送的情况。图32表示信息输入装置1内存储的通报数据输出记录M,特别表示在层站通报装置1新设置前后记录的变化。
这样,在本实施形态的电梯信息通信系统中,日后追加通报装置时,由于能够利用信息输入装置的扫描手段来检测追加的通报装置,并利用输出手段将未输出的通报数据输出,因此对追加的通报装置能够自动设定必要的通报数据。
另外,在像实施形态1至4那样与各通报装置仅有1条电缆连接的情况下,通过对电梯控制装置进行中继处理进行接收与发送,也能够实施上述实施形态5至7的发明,另外,上述各实施形态的发明根据需要也可以适当加以组合。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第1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具有在电梯系统内设置的通报装置、生成输入至该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用的信息输入装置、以及包含中继手段的电梯控制装置,所述中继手段与前述通报装置连接,输出通报指令,同时与前述信息输入装置连接,对从前述信息输入装置输入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进行中继处理。因此利用电梯控制装置设置的中继手段对从信息输入装置传送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进行中继处理,能够提供一种不需要连接信息输入装置与通报装置的专用信息系统电缆,结构简单,廉价高效的通信系统。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2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为了用通报装置识别来自电梯控制装置的通报指令及来自信息输入装置的通报数据,电梯控制装置包含有对数据附加无传送时间及识别数据而后输出的切换手段。因此在切换向通报装置传送的通报指令及通报数据时由于附加无传送时间及识别数据,所以通报装置容易识别。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3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电梯控制装置包含指令手段,在从信息输入装置正在输出通报数据的过程中,一旦产生通报指令,所述指令手段就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而使通报指令输出。因此在从电梯控制装置正在输出通报数据过程中,一旦有通报指令,就利用指令手段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而输出通报指令,所以能够防止延误通报指令的输出。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4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电梯控制装置将通报数据分组输出,通报装置包含将中断的通报数据恢复为原来的通报数据的恢复手段,因此通过将从电梯控制装置输出的通报数据分组,即使是中断通报数据的输出的情况下,也能够用通报装置很容易地恢复为原来的通报数据。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5及第8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通报装置包含在输入的通报数据发生异常时产生再送请求的回答手段,而信息输入装置包含根据再送请求重新传送通报数据的再送手段。因此仅在输入至通报装置的通报数据有异常时发出再送请求,所以在通常情况下仅输出1次通报数据,同时万一发生通信错误,也能够可靠传送通报数据。
另外,采用本发明的第6及第9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信息输入装置包含确认电源切断及有故障的通报装置用的扫描手段,而通报装置包含对前述确认进行确认应答的应答手段。因此若有电源切断或发生故障的通报装置,则利用信息输入装置的扫描手段一台一台加以扫描确认,能够自动进行检测。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7及第10发明,由于电梯信息通信系统具有下述特征,即信息输入装置还包含再输出手段,所述再输出手段用前述扫描手段检测追加的通报装置,再将未输出的通报数据加以输出,对追加的通报装置设定必需的通报数据。因此日后追加通报装置时,利用信息输入装置的扫描手段来检测追加的通报装置,并利用再输出手段将未输出的通报数据加以输出,所以能够在追加的通报装置中自动设定必要的通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