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137364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6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19662.1

申请日:

2015.09.25

公开号:

CN105193617A

公开日:

2015.12.3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J 1/14申请日:20150925|||公开

IPC分类号:

A61J1/14; A61J1/10

主分类号:

A61J1/14

申请人: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代涛; 关成山; 王新强; 周永丹; 王元庆; 沈莉; 刘玉华

地址: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利民开发区北京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代理人:

高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属于医药包装技术领域。盖体顶部设有易折柄,胶塞设置在盖体的胶塞腔室内,胶塞腔室内顶部设有密封环一,胶塞腔室内周面设有密封扣槽,胶塞的上下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的外侧设有密封环二和密封环三;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的顶端通过内封隔层封堵成为封闭端,内封隔层上表面设有密封环四,圆柱形管状口管外周面设有密封扣环;密封环一与密封环二相配合,密封环三与密封环四相配合,密封扣环与密封扣槽相配合。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接头伸入至软袋体的两层膜中间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合在一起,软袋体上设有药液灌装口,药液灌装口在药液灌装后进行焊接封口。本发明能保证使用的密封性及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包括外盖(A)、胶塞(B)和接口(C),所述外盖(A)、胶塞(B)和接口(C)均为注塑成型件;所述外盖(A)由盖体(9)及易折柄(1)组成,所述接口(C)由制为一体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及接头(E)组成,所述盖体(9)顶部设有可折断移除的所述易折柄(1),盖体(9)内设有胶塞腔室(10),所述胶塞(B)设置在盖体(9)的胶塞腔室(10)内,胶塞(B)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球面形凹坑(4);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塞腔室(10)内的顶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一(2),胶塞腔室(10)的内周面的下部设有密封扣槽(3),胶塞(B)的上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4)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二(5),胶塞(B)的下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4)的外侧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三(11);所述接口(C)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顶端通过内封隔层(6)封堵成为封闭端,所述内封隔层(6)上表面设有向上突起的密封环四(7),接口(C)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外周面上部设有密封扣环(8);所述密封环一(2)与所述密封环二(5)相配合,所述密封环三(11)与所述密封环四(7)相配合,所述密封扣环(8)与所述密封扣槽(3)相配合;内封隔层(6)的厚度在0.5mm~2.0mm范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体(9)顶部的易折柄(1)折断移除后,盖体(9)顶部出现能够露出胶塞(B)球面形凹坑(4)的圆形小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一(2)的内径与所述密封环二(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密封环三(11)的外径与所述密封环四(7)的内径相匹配。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一(2)的下表面与所述胶塞(B)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环二(2)的上表面与所述胶塞腔室(10)内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密封环三(11)的下表面与所述内封隔层(6)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环四(7)的上表面与所述胶塞(B)的下表面相接触。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下端开口截面为圆形,接头(E)的上端开口与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下端开口正对并制为一体。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隔层(6)与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顶端一体成型。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折柄(1)为直立柄或侧折柄。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相对于圆柱形管状口管(D)中心线对称设置。

9.
  一种具备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袋包括软袋体(12)和1~2个所述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所述1~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伸入至所述软袋体(12)的两层膜中间并位于软袋体(12)的一侧;当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数量为2个时,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位于软袋体(12)的同一侧;所有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与软袋体(12)的两层膜通过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述软袋体(12)上位于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对侧边缘处或相邻侧边缘处设有药液灌装口(13),所述药液灌装口(13)在药液灌装后进行焊接封口。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软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袋体(12)上位于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对侧边缘处冲切有至少一个软袋悬挂孔(14)。

说明书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袋输液用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属于医药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输液包材技术的发展及输液市场的变化,,输液包装方式已经由玻璃瓶转变为现在的非PVC复合膜软袋。由于单口管软袋输液不能有效区分输药口及加药口,所以双管双阀软袋输液逐渐成为主流,针对多种双管双阀组合盖接口形式进行分析,现有技术大致有以下几个缺点:1、双管一体,使用同一焊接接头即单座双管,用料过多。2、接口组合盖组合时需要焊接,增加消耗及废品率,焊接时有可见异物的污染风险。3、非焊接式组合盖组合方式在使用时由密封不严造成输液成品污染的风险。4、由于组合盖双层结构原因,组合盖接口直径无法降至最低,造成材料用量增加。5、由软袋接口中灌装药液后再焊接组合盖的制袋及灌装方式,造成接口焊接时炭化异物的引入;6、焊接式接口组合盖为保证密封性,其焊接面必须有足够接触面积,导致材料用量增加。
如公布号为CN103431999A、公布日为2013年12月11日、名称为《单折柄无内盖式输液组合盖和接口及其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中所公开的技术,其使用时袋内药液的密封完全靠外盖压紧胶塞来实现,在生产、存储、运输转运以及使用时,由于袋内压力的变化,很容易导致药液通过胶塞缝隙渗漏,造成漏液及药液染菌;同时胶塞为直接接触药液,生产时需对胶塞和药液的相溶性进行考察,且胶塞必须使用丁基橡胶塞或更高质量的胶塞,生产成本及使用风险过高;再者,其胶塞与管状接口之间无支撑层,接触面小,在使用时钢针或塑针插入,可能导致胶塞移位或凹陷严重,造成抱针不严而漏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它能节省材料,且密封性好,组合盖组装时无需焊接。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包括外盖、胶塞和接口,所述外盖、胶塞和接口均为注塑成型件;所述外盖由盖体及易折柄组成,所述接口由制为一体的圆柱形管状口管及接头组成,所述盖体顶部设有可折断移除的所述易折柄,盖体内设有胶塞腔室,所述胶塞设置在盖体的胶塞腔室内,胶塞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球面形凹坑;所述胶塞腔室内的顶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一,胶塞腔室的内周面的下部设有密封扣槽,胶塞的上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二,胶塞的下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的外侧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三;所述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的顶端通过内封隔层封堵成为封闭端,所述内封隔层上表面设有向上突起的密封环四,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的外周面上部设有密封扣环;所述密封环一与所述密封环二相配合,所述密封环三与所述密封环四相配合,所述密封扣环与所述密封扣槽相配合;内封隔层的厚度在0.5mm~2.0mm范围内。
具备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所述软袋包括软袋体和1~2个所述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所述1~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接头伸入至所述软袋体的两层膜中间并位于软袋体的一侧;当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数量为个时,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接头位于软袋体的同一侧;所有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接头与软袋体的两层膜通过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述软袋体上位于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对侧边缘处或相邻侧边缘处设有药液灌装口,所述药液灌装口在药液灌装后进行焊接封口。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能够利用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顶端的内封隔层将接口完全密封,并起到支撑胶塞的作用,使软袋输液产品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能够彻底杜绝接口漏液的可能。
2、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外盖与胶塞之间、胶塞与接口之间分别通过相配合的密封环压紧密封,保证输液过程中被刺穿的加药口不会漏液。
3、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采用无内盖设计,外盖与接口通过密封扣环与密封扣槽的配合直接密封连接,节省材料,并使得组合盖与接口组合简单,无需焊接,且保证了对胶塞的压紧密封。
4、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下端开口截面为圆形,不会因外力变形,保证输液时液流顺
5、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结构简单,便于组装生产,且为内封式结构,完全能保证使用的密封性及安全性。
6、具备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能减少所述组合盖焊接步骤,降低引入炭化异物的风险,并减少了加热焊接工位,节省能源;以及减少了接口组合盖的材料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主剖视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组合后的主剖视图;
图3为易折柄是侧折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具备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的主剖视图。
其中,A外盖;B胶塞;C接口;D圆柱形管状口管;E接头;1易折柄;2密封环一;3密封扣槽;4球面形凹坑;5密封环二;6内封隔层;7密封环四;8密封扣环;9盖体;10胶塞腔室;11密封环三;12软袋体;13药液灌装口;14软袋悬挂孔;15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包括外盖A、胶塞B和接口C,所述外盖A、胶塞B和接口C均为注塑成型件,加工容易,保证了加工件的质量;所述外盖A由盖体9及易折柄1组成,所述接口C由制为一体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及接头E组成,所述盖体9顶部设有可折断移除的所述易折柄1,盖体9内设有胶塞腔室10,所述胶塞B设置在盖体9的胶塞腔室10内,胶塞B的上下表面均设有球面形凹坑4;所述胶塞腔室10内的顶部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一2,胶塞腔室10的内周面的下部设有密封扣槽3,胶塞B的上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4的外侧设有向上凸起的密封环二5,胶塞B的下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4的外侧设有向下凸起的密封环三11;所述接口C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顶端通过内封隔层6封堵成为封闭端,所述内封隔层6上表面设有向上突起的密封环四7,接口C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外周面上部设有密封扣环8;所述密封环一2与所述密封环二5相配合,所述密封环三11与所述密封环四7相配合,所述密封扣环8与所述密封扣槽3相配合;上述三处相配合之处均起密封作用;内封隔层6的厚度在0.5mm~2.0mm范围内,易于被钢针或塑针穿刺。
本发明在使用时,需将接口C需焊接在输液软袋上。
如图1所示,当所述盖体9顶部的易折柄1折断移除后,盖体9顶部出现能够露出胶塞B球面形凹坑4(即针刺位置)的圆形小孔。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环一2的内径与所述密封环二5的外径相匹配,所述密封环三11的外径与所述密封环四7的内径相匹配。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如图2所示,所述密封环一2的下表面与所述胶塞B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环二2的上表面与所述胶塞腔室10内的顶部相接触,所述密封环三11的下表面与所述内封隔层6上表面相接触,所述密封环四7的上表面与所述胶塞B的下表面相接触。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下端开口截面为圆形,接头E的上端开口与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下端开口正对并制为一体。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不会因外力变形,保证输液时液流顺畅。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内封隔层6与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顶端一体成型。
所述易折柄1为直立柄(如图1和图2所示)或侧折柄(如图3所示),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所述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外周面上沿轴向设有两个平面,所述两个平面相对于圆柱形管状口管D中心线对称设置。如此设置的目的在于;在组合盖与接口C组装时,便于夹具定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在盖体9顶部设有可折断移除的易折柄1,当易折柄1折断被移除后,能够露出的胶塞B的球面形凹坑4,在输液时,将针头插入胶塞B,刺穿胶塞B和内封隔层6,刺入输液软袋的内部。在接口C的圆柱形管状口管D的外周面上部设有密封扣环8,在盖体9的胶塞腔室10的内周面的下部设有密封扣槽3,密封扣环8与密封扣槽3相匹配,起到紧固与密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具备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所述软袋包括软袋体12和1~2个所述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所述1~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伸入至所述软袋体12的两层膜中间并位于软袋体12的一侧;当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数量为2个时,2个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位于软袋体12的同一侧;所有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与软袋体12的两层膜通过加热焊接或加热压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所述软袋体12上位于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对侧边缘处或相邻侧边缘处设有药液灌装口13,所述药液灌装口13在药液灌装后进行焊接封口。所述软袋体12上位于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对侧边缘处冲切有至少一个软袋悬挂孔14。本实施方式中未记载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记载了一种具备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的软袋的制作及药液灌装方法,所述制作及药液灌装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分别将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所述的接口C、外盖A、胶塞B注塑制作成型;
步骤二:将注塑制作成型的接口C、外盖A及胶塞B在组装设备上组合成型,制成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
步骤三:在制袋灌装设备上将具体实施方式二中的软袋体12用筒状膜进行印字、周边加热焊接成型并冲切,同时将步骤二制成的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15的接头E伸入到所述软袋体12的两层膜中间进行加热焊接,焊接完成后,除软袋体12上的所述药液灌装口13预留未焊接外,软袋体12的其余四边均焊接完毕,软袋体12加工完成;
步骤四:将制成的软袋体12转移至制袋灌装设备灌装工位,将软袋体12的药液灌装口13分开,将药液灌装头插入所述药液灌装口13灌入药液,灌装后,进入封口工位,将所述药液灌装口13加热封合,至此完成软袋12的制作及药液灌装。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内封式软袋接口组合盖及具备该组合盖的软袋,属于医药包装技术领域。盖体顶部设有易折柄,胶塞设置在盖体的胶塞腔室内,胶塞腔室内顶部设有密封环一,胶塞腔室内周面设有密封扣槽,胶塞的上下表面位于球面形凹坑的外侧设有密封环二和密封环三;接口的圆柱形管状口管的顶端通过内封隔层封堵成为封闭端,内封隔层上表面设有密封环四,圆柱形管状口管外周面设有密封扣环;密封环一与密封环二相配合,密封环三与密封环四相配合,密封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