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型玻璃池炉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玻璃池炉,特别涉及的是一种熔制高级水晶玻璃或熔制物化性能优良的GG-17玻璃(与美国PYREX同性能)或熔制微晶玻璃的龙型玻璃池炉。
在我国玻璃界至今仍然沿用马蹄型或蟹型炉熔制上述玻璃。马蹄型或蟹型炉包括熔化澄清合用池,工作池。由于熔化和澄清两个阶段均在一个池中进行,故加料时间、数量、出料量和温度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给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带来很大的影响。其熔化率一般只有0.2~0.3吨/m2 24小时。而且熔制的玻璃常带有小气泡、条纹和砂点,物化性能很不稳定,难于达到国际标准要求,能耗大,玻璃液利用率只有20%左右。
鉴于以上原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熔化率高,熔化玻璃质量好,能耗低的龙型玻璃池炉。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龙型玻璃池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内的含加料口的预熔池,与预熔池相通的纵火焰熔化池,通过通式隔墙池底流液洞与纵火焰熔化池连通的纵火焰澄清池,通过全分隔池底流液洞与纵火焰澄清池相通且与纵火焰澄清池垂直或近似垂直的横火焰澄清池,通过池底下沉式流液洞与纵火焰澄清池连通的且与纵火焰澄清池平行或近似平行的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与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连通地恒温成型料道,预熔池、熔化池、澄清池、各流液洞与恒温成型料道形成了料液龙型通道。
上述的纵火焰熔化池、横火焰澄清池、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上分别有纵火焰喷口、横火焰喷口、调节火焰喷口,炉体中有分别与纵火焰喷口、横火焰喷口、调节火焰喷口相通的纵火焰小炉、横火焰小炉、调节火焰小炉。
上述的炉体中有分别位于纵火焰熔化池、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处的立式热交换装置、卧式热交换装置,纵火焰熔化池、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顶部有分别与立式热交换装置、卧式热交换装置相通的余热回旋通道,在横火焰澄清池上部有与之相通的横火焰蓄热室。
本发明中的纵火焰熔化池,主要是将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此时要求较低温度,如水晶料为1500℃,PYERX料为1560℃。横火焰澄清池保持较高温度(水晶料为155℃,PYRREX料为1600℃),以降低玻璃液粘度,便于气泡逸出。
配合料从预熔池加料口进入预溶池将配合料熔融成硅酸盐混合态后再进入纵火焰熔化池熔化,初熔好的料液随通式隔墙池底流液洞先进入纵火焰澄清池排除气泡又再通过全分隔池底流液洞进入全分隔横火焰澄清池,排除残余小气泡与均化,经澄清好的玻璃液又从下沉式流液洞进入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然后料液再由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前部进入恒温成型通道。
与已有的马蹄型或蟹型炉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使玻璃的熔化、澄清、均化、调节分别在四个池子里进行,能分别同时满足各个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同时使玻璃液的流向形成一个龙型,玻璃液的流程比同面积的其它类型的炉子增加了一倍多,使熔化、澄清、均化进行得比较充分,从而提高了玻璃液的质量;
2,设置了预熔池,如改半小时堆积加料(约250kg)为自动控制加料(约8kg左右)连续加料作业,以稳定料线波动,降低能耗,提高熔化质量与熔化度;
3,一般未熔融好的玻璃或含有大量气泡的玻璃,比重比较小,漂浮在液面上,本发明中设的熔化池横隔墙池底流液洞,全分隔池底流液洞、澄清池下沉式流液洞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拦作用,防止这些液面上的玻璃流入调节池到成型道,三个流液洞促使玻璃液流的三次转向,从而导致不均质玻璃的混合,有利于玻璃液的均化及温度的均匀,必然会提高成品的收获率,玻璃液利用率高;
4,纵火焰溶化池旁的预熔池加料口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降低氧化硼(B2O3)及其它化工原料的挥发率,既节省原材料又利于玻璃成份的稳定,同时也能减轻挥发粉尘对炉体的侵蚀;
5,采用了全保温技术,大大降低了能耗,能量利用率可达到40%以上。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参见图1~图3,炉体1装在支架2上。在炉体1内设置有含加料口3的预熔池4。含纵火焰喷口5的纵火焰熔化池6与预熔池相通。纵火焰小炉7与纵火焰喷口5连通。一端伸入炉体中位于纵火焰熔化池上方的双炉盖内弦8与双炉盖外弦9间形成余热回旋通道10。位于炉体中的立式换热式交换装置11与余热回旋通道相通而其上方有与纵火焰小炉相通的热空气上升道12。纵火焰澄清池13通过通式隔墙池底流液筒14与纵火焰熔化池相通。通过全分隔池底流液洞15与纵火焰澄清池垂直连通的横火焰澄清池16上有横火焰小炉喷口17,横火焰小炉18与横火焰小炉喷口连通。在横火焰澄清池两端设置有蓄热室19,蓄热室19上有与横火焰小炉喷口17连通的热空气上升道20。通过池底下沉式流液洞21与横火焰澄清池垂直连通的全分隔纵火焰调节池22。调节池22上有与调节池小炉23连通的调节池小炉喷口24和对称设置的两个出料口25。两成型道26对称位于调节池两边且与出料口相通。在炉体中设置了卧式换热式交换装置27。在调节池顶部有与卧式换热式交换装置相通的余热回流通道28。预熔池、熔化池、澄清池、各流液洞与恒温成型料遒形成了料液龙型通道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