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把时钟指针的旋转运动变成沿120° 圆形扇面的交替运动的凸轮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把时钟指针的旋转运动变成沿120°圆弧的交替运动的新型装置。
它尤其包括在一种特别适合应用于装饰性座钟或壁钟的装置中,使时针和分针的转动不同于根据齿轮的使用的传统的转动。
借助于这里包括的附图,下面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描述本发明,附图分别表明:
图1是装有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时钟的俯视图;
图2是图1地侧视图;
图3是装置的一些工作相位;
图4是允许画出形成该装置的凸轮轮廓的装置;
图5是用来在划分成24小时的120°圆弧上驱动时针的凸轮。
本发明基本包括传统时钟的普通机构、和其上通常连接时针和分针的同轴主轴对2和3。在所述主轴2和3的每一个上且代替指针,连接有一个在主轴本身的轴线处装有通常支撑表面的基座,在主轴的每一个上施加一对位于相同平面上的平凸轮,更具体地说,在主轴2上连接有其上叠加凸轮6和7的基座4,而在主轴3上连接有其上集成有凸轮8和9的基座5。
指示时间的指针因而由所述凸轮对驱动:特别是凸轮6和7驱动时针10,而凸轮8和9驱动分针11,他们两者都绕主轴18的轴线B而不是绕主轴2和3的轴线A转动。
在这时,所述凸轮对在其转动期间,引导装有边缘、施加到相对着指示时间的指针10和11的末端上的一些销12。
在凸轮和指针的安放平面上具有通常的竖直轴线的销,事实上沿大凸轮的内轮廓6.1和9.1及沿小凸轮的外轮廓行进。
为了使销12过渡区形成内轮廓到外轮廓,每对凸轮的轮廓6.2、9.2和7.2、8.2在其中他们相对着的区中隔开,并且成形,以便允许从一个凸轮的内轮廓到来自相邻凸轮的外轮廓的过渡,而没有任何间断。
换句话说,施加到时针10上的销12,初始沿凸轮6的内边缘6.1行进,并且之后,没有任何间断地沿凸轮7的外边缘7.1行进,通过相对边缘6.2和7.2;施加到分针11上的销12,相反在第一时间沿凸轮9的外边缘9.1行进,并且在第二时间,沿凸轮8的外边缘8.1行进,通过凸轮9和8的相对边缘9.2和8.2。
由于指针必须交替地在120°圆弧上行进,所以成形凸轮的轮廓,以便使指针角速度的减小等于其上连接有相应基座4和5的时钟机构的小轴2和3之一的三分之一。
此外,成形凸轮的轮廓,以便使指针一到与刻度的端部一致就从刻度的所述端部返回其初始位置。
指针在0时0分位置中的返回由重力发生,见图3c和3d,每次销12离开凸轮7和8的末端9、7.3和8.3,作为具有包括在主轴18与指示时间的端部之间的长度L2的指针10和11的该部分重量占优的结果。
凸轮内和外轮廓的画出能根据指针10和11必须沿120°圆弧的角位移按点经验地实现。
这时(图4),我们第一步根据机构的希望尺寸,定义在时钟机构的同轴主轴的轴线A与指针必须绕其有效行进的轴线B之间的距离“d”。
在轴线上,借助于一根尖主轴施加一个具有稍小于所述距离“d”的半径、以12个30°宽圆形扇面划分、在逆时针方向从1至12编号的盘13。
将通过连接两根轴线A和B的水平直线的延伸划分成两个相同120°扇面的圆形120°扇面14的中心叠加在轴线B处,圆形扇面用在逆时针方向从0至12编号的13个刻痕划分成10°宽的十二段。
第二步,在轴线B的轨迹上,借助于一根把杆15划分成具有长度L1和L2的两部分的主轴施加杆15,其中L1小于L2。
具有长度L2的杆的末端必须指示标记在扇面上的时和分,而具有长度L1的相对末端提供有一个其中插入“石墨(grafos)”笔尖或铅笔末端的空心小孔16。
杆的长度L1必须在两个轴线的轨迹A与B之间的距离d之下,从而小孔16能在刻度盘13内转动到轴线A的轨迹的右边。
这就是说,在顺时针方向转动盘13从而时间刻度12走到与由针17指示的外基准点一致之后,及在把杆15的末端指针放在圆形扇面14的时间0:00之后,我们标记凸轮轮廓的第一点。
通过相对于基准刻度17按时在30°的顺时针方向上转动盘13和在逆时针方向按时转动10°的杆15,得到凸轮轮廓的其他点,同时把与指示在杆的相对末端上的小时相对应的点标记在盘13上。
借助于这些点,我们画出销12必须触到的凸轮曲线轮廓,以便使指针在120°的扇面内以是凸轮对的一个,即凸轮叠加对的内轮廓6.1和9.1及外轮廓7.1和8.1,的三分之一的速度转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轮对19和20的轮廓(图5)在120°圆弧上在24小时的时段内仅驱动时针。
在另一实施例中,时钟装有秒针。
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配到所述指针转动上的小轴上的第三个凸轮对的安装是必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