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67121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4.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3587.8

申请日:

2000.03.28

公开号:

CN1280964A

公开日:

2001.01.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3.28|||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34; C04B41/85; C04B41/86

主分类号:

C04B33/34; C04B41/85; C04B41/86

申请人:

于春明;

发明人:

于春明

地址:

中国台湾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吉林省吉利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王大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其主要是利用烧熟的远红外线转换粉材,混合在较易熔融的釉料之中,混合后涂布在陶瓷土坯体的表面,经烧制而成,由于烧熟过的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熔点较高,而形成悬浮状态,附着在釉表面的最上层,藉以可全部参与远红外线的转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层的方法,是将混合有远红外线 转换粉材的釉浆涂布在陶瓷土坯体的表面,进行烧制,其特征在于:远红 外线转换粉材的制作方法是将远红外线矿石水磨细化后,通过320目的筛 网筛分,而后进行阴干,再在1280℃~1300℃温度下锻烧12小时去除杂质, 将烧结成的块状粉化,成为远红外线转换粉材;釉浆中加入远红外线转换 粉材后,再加入水研磨72小时左右,形成具有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浆料。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中使用的釉浆,其特征在于:釉浆组成物 是由主熔剂、媒熔剂及耐火剂、硅酸所组成,其中主熔剂包括有长石及玻 璃粉,媒熔剂包括有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锌、氧化镁、滑石粉,耐火剂 为高岭土。 釉浆各组成物的配比为: 主熔剂:40~60% 媒熔剂:1~20% 耐火剂:1~20% 硅酸:  10~30% 含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釉浆配比为: 釉浆:80~90% 远红外线转换粉材:10~20% 再加入1至2或1至3的单位容积比的水。

说明书


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陶瓷器皿表面涂布一层远红外线材料的方法及其组成物。

    现代科学证实,远红外线能增强水分子的活跃性,利用水分子的活跃性,使其能有效形成包合效果,如对酒精的乙醇基及农药的有机质等形成一个团状的包围,因此对该有机质等有一个围捕性的效果。水分子的活跃性增加之后,加强了对其它有机质的溶解能力,或对含有水分的食物里部直接作深入性震荡,进而改变食物的口感以及保鲜效果,或者对人体血液里面的水分子产生共振的活跃之后,能对人体的血液达到净化,或增加对杂质有效排泄效果,而该远红外线的波长在7~14m对生物体最有效,该波长的远红外线与水分子能产生共振,使之累积能量而达到增加震荡能量,促使水分子达到有效的活跃性。自从发现远红外线对生物体具有增益效果之后,即有很多产品采用远红外线转换设计,如远红外线光照器、热暖垫、健康器材等,还有在陶瓷器皿上设计有远红外线作用器具,但该陶瓷器材使用远红外线,为了达到有效适合的使用波长,必须具备该波长的转换粉材,早先一般是将远红外线粉材混合在土坯体的原材料中,再经拉坯塑形之后,进行烧制,由于该土坯里肚完全混合远红外线粉材,所以并不是所有远红外线粉材都能对外产生作用,只有最外一层才有作用,如此,造成了极大的远红外线粉材地浪费,并且在色泽上无法有效控制,或是简易的更换,即无法达到多彩的表现。

    最近有一种将远红外线粉材混合于釉料中的作法,但由于该转换粉材是金属氧化物所组成,如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锆等,该金属氧化物的熔点与釉料相同或相接近,因此,熔融的过程中,直接填充在釉料层里部,甚至沉积在釉面底层,仅有少数的转换粉材会处于釉料的表面,因此,无法有效全面的转换远红外线,远红外线的转换及工作方式是利用其元素分子吸收外界的能量之后,甚至常温的能量,藉温度的增加,进而放射出远红外线光波,另外远红外线光波放射后,该光线若受到其它物质的阻隔则会改变波长,甚至无法有效的放射,因此为了达到全面的放射,最好是将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形成在釉料层的最外表面。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形成在陶瓷器皿釉料层表面的方法及其组成物。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将远红外线粉材混合于釉浆中,釉浆主要是由主熔剂以及媒熔剂组成,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熔点高于釉浆,其主要为天然矿石;该矿石水磨细化后,用320目的筛网筛分,通过筛网的粉浆进行阴干再以高温烧结方式,进行锻烧,在1280℃~1300℃的温度下烧锻12小时,去除杂质,将烧熟并烧结成块状的粉材进行粉化,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状;该远红外线粉材混合于釉浆中,混合有远红外线粉材的釉浆涂布在陶瓷土坯体的表面,由于粉材的熔点高于釉浆,因此,在挂釉烧制的过程中,釉浆覆盖在土坯体的表面,而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以悬浮或浮起的方式,处在浆料的最外表。

    上述方法所用釉浆主要是由主熔剂及媒熔剂组成,其中,主熔剂包括有长石及玻璃粉,媒熔剂包括有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锌、氧化镁、滑石粉,再混合入适当的高岭土以及硅酸所组成,该浆料的配比例为:

    主熔剂约40-60%、媒熔剂约1~20%,耐火剂及高岭土约1~20%,硅酸10~30%,

    含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浆料各组份配比为:

    取上述浆料80~90%之间,再加入余下比例的远红外线转换粉材补足到100%,再加入1至2或1至3单位容积比的水液,进行研磨72小时左右,形成具有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釉浆料。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含有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釉浆料涂布在陶瓷土坯体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陶瓷表面的釉浆烧制后各层次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所用的材料是将远红外线转换粉材混合在釉浆组成物里面,该釉浆主要是由主熔剂以及媒熔剂所组成,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主要采用天然矿石为主要素材,该天然矿石发出的远红外线波长是与水分子有共振作用的波长,该天然矿质有多种类别,在此不再赘述。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制作方法是将天然矿石水磨细化后,经过320目的筛网筛分,进行阴干,再以高温烧结方式进行锻烧,在1280℃~1300℃的温度下锻烧12小时,去除杂质,烧熟并烧结成的块状再进行粉化,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如图2所示,釉浆的组成2主要是由主熔剂及媒熔剂等所组成,该主熔剂主要是由长石及玻璃粉组成,媒熔剂主要是碳酸钙、碳酸钡、氧化锌、氧化镁、滑石粉所组成,再混入适当的高岭土及硅酸,该釉浆料的比例为:主熔剂约40-60%、媒熔剂约1~20%,耐火剂及高岭土约1~20%、硅酸约10~30%,里部的百分比依烧结的温度及所要求的条件而定;远红外线转换粉材混入上述釉浆料的组成物中,其比例为釉浆料80~90%之间,余下的比例填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补足100%,而后,再加入1至2或1至3的单位容积比的水,进行研磨72小时左右,形成具有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釉浆料。

    在往陶瓷器皿表面涂布时,是将该釉浆料涂布在土坯体1的表面如图1所示,如果是食物用器皿,则涂布在对食物的承纳面,如果是应用的类似磁砖之类的,则涂布在磁砖的表面,或是其它物体的表面,或是其它需要转换远红外线陶瓷器材的表面,而涂布后在烧结的过程中,由于原釉浆料的熔点低于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在熔融过程中,较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容易熔解,其溶解时形成类似像玻璃珠的状态,形成玻璃浆的形态2,藉其产生的内聚力以及展流的能力,会有效地先行渗入填补在土坯体1具有毛孔的外表或粗糙的表面间隙里面,以作事先覆盖土坯体的外表,而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由于熔点较高,因此该含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浆料熔解后,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会以悬浮或浮起的方式,而处于浆料的最外表,该釉浆的作用是经烧制后完全熔解对土坯体1的表面达到全面覆盖的状态而有效隔离水液,使其表面达到较为光滑的效果,由于远红外线转换粉材是事先烧熟,使其质地多孔,较难同时熔化,因此,在未受烧熔的状态下,可有效处于釉面的最外表,如图2所示,该远红外线粉材3已如粒状悬浮在釉浆2的最上表,而釉浆有效填补该土坯体的粗糙毛孔,除了形成陶瓷表面光滑护层外,更作为土坯体表面与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界面结合剂料,如此,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受到外界的热量导入后,本身的分子即产生回转周期波动能量及振荡能量,可放射出远红外线光波,光波在最表面上直接产生作用,本体外界并无形成阻挡的物质存在,该器皿的最表面可达到无阻碍地放射远红外线。

    另外,如果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的颗粒若比釉浆料组成物的颗粒大,则其可完全处在釉面的最上表,类似花生糖的糖浆结合花生后,花生粒凸出在花生糖的最上表一样。

    本发明之釉浆的组成物里可加入吸热的材料,例如吸热系数较高且熔点与釉料组成物相近的黄金粉或是金属粉等物质,可增加吸热效率,仅传达在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之后,可藉由其吸收提供足够的热能给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作为能量转换之用。

    本发明的釉料的熔点,其高低可经由组合物的化合后而调整,该方法有很多种,而远红外线转换粉材高熔点的形成,主要是将该远红外线转换粉材事先烧结使该矿物的元素组织为松散或多孔的形态,从而达到耐熔的目的。

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器皿表面形成远红外线转换粉材层的方法及其组成物。其主要是利用烧熟的远红外线转换粉材,混合在较易熔融的釉料之中,混合后涂布在陶瓷土坯体的表面,经烧制而成,由于烧熟过的远红外线转换粉材,熔点较高,而形成悬浮状态,附着在釉表面的最上层,藉以可全部参与远红外线的转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