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136640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560997.0

申请日:

2015.09.07

公开号:

CN105249322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L 19/00申请日:20150907|||公开

IPC分类号:

A23L19/00(2016.01)I

主分类号:

A23L19/00

申请人:

文成县益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胡沁; 蔡小槐; 吴有南

地址:

325000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百丈漈镇二源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将白栎果实加工成腐干,这样就较容易的保存,运输等,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选果、浸泡、磨碎、过滤、沉淀、稀释、烧煮、冷却、切片、晒干、分级、包装。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内,果实已成熟但果与壳斗未完全分离时采摘; (2)选果:采收后的果实摊开晒干,摊开的厚度在一到两层之间,然后进行果与壳斗分离,去除有虫眼和霉烂果实; (3)浸泡:将分离后的净果,放人桶中进行浸泡,时间7~15天,每1~2天换一次水,去除单宁的涩味; (4)磨碎:果实在石磨或金刚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浆;果实重量与水重量的比例为l:1~1:15; (5)过滤:将磨好的糊浆分次适量装人布袋中,加水搅拌;去除细渣,或用120~180目筛子进行分离,得到淀粉与水的混和浆; (6)沉淀:过滤后浆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18℃的温度下,静止沉淀14~20小时,当淀粉沉淀到底层后,将上层的褐色水液倒掉或排出;倒水时轻倒慢出,当出现混浊时即结束; (7)稀释:经沉淀后的淀粉浆,加人适量水进行稀释,加水量以淀粉浆的干湿程度而定,为浆的18%~22%,边加水边搅拌,以利均匀; (8)烧煮:先把稀释后的浆倒人锅内,然后用慢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随着淀粉被煮熟,颜色从米黄逐渐转黄褐色,并从锅边开始产生气泡,直到整锅产生气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锅; (9)冷却:起锅后倒人长宽厚为50×50×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脸盆中冷却12~14小时之后,即成豆腐状白栋腐; (10)切片:将冷却后的白栋腐切成5×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晒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筛子上进行自然阳光凉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12)包装:用统一包装袋进行包装,每袋0.5~1.0千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晒干与包装步骤之间还有分级步骤,将晒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级。

说明书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腐干制作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白栎(QuercusfabricHance)俗称柞子柴、白反栎、系壳斗科栎属,在浙南山区广为分布。花期在4月,果期在10月,其果可提取淀粉,制成白栎腐干,它不仅含淀粉、脂肪、维生素B和钙、铁等营养元素,而且具有清热利湿、降低血压等药用价值。把白栎果实制成腐干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手段,而且也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以及药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腐干制作工艺,可以将白栎果实加工成腐干,这样就较容易的保存,运输等,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以及药用价值。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内,果实已成熟但果与壳斗未完全分离时采摘;

(2)选果:采收后的果实摊开晒干,摊开的厚度在一到两层之间,然后进行果与壳斗分离,去除有虫眼和霉烂果实;

(3)浸泡:将分离后的净果,放人桶中进行浸泡,时间7~15天,每1~2天换一次水,去除单宁的涩味;

(4)磨碎:果实在石磨或金刚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浆;果实重量与水重量的比例为l:1~1:15;

(5)过滤:将磨好的糊浆分次适量装人布袋中,加水搅拌;去除细渣,或用120~180目筛子进行分离,得到淀粉与水的混和浆;

(6)沉淀:过滤后浆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18℃的温度下,静止沉淀14~20小时,当淀粉沉淀到底层后,将上层的褐色水液倒掉或排出;倒水时轻倒慢出,当出现混浊时即结束;

(7)稀释:经沉淀后的淀粉浆,加人适量水进行稀释,加水量以淀粉浆的干湿程度而定,为浆的18%~22%,边加水边搅拌,以利均匀;

(8)烧煮:先把稀释后的浆倒人锅内,然后用慢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随着淀粉被煮熟,颜色从米黄逐渐转黄褐色,并从锅边开始产生气泡,直到整锅产生气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锅;

(9)冷却:起锅后倒人长宽厚为50×50×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脸盆中冷却12~14小时之后,即成豆腐状白栋腐;

(10)切片:将冷却后的白栋腐切成5×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晒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筛子上进行自然阳光凉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12)包装:用统一包装袋进行包装,每袋0.5~1.0千克。

所述的晒干与包装步骤之间还有分级步骤,将晒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白栎果实加工成腐干,这样就较容易的保存,运输等,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以及药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摘:在霜降前后3-5天内,果实已成熟但果与壳斗未完全分离时采摘;

(2)选果:采收后的果实摊开晒干,摊开的厚度在一到两层之间,然后进行果与壳斗分离,去除有虫眼和霉烂果实;

(3)浸泡:将分离后的净果,放人桶中进行浸泡,时间7~15天,每1~2天换一次水,去除单宁的涩味;

(4)磨碎:果实在石磨或金刚石磨中加水磨成糊浆;果实重量与水重量的比例为l:1~1:15;

(5)过滤:将磨好的糊浆分次适量装人布袋中,加水搅拌;去除细渣,或用120~180目筛子进行分离,得到淀粉与水的混和浆;

(6)沉淀:过滤后浆液倒入沉淀桶或池中,在15℃~18℃的温度下,静止沉淀14~20小时,当淀粉沉淀到底层后,将上层的褐色水液倒掉或排出;倒水时轻倒慢出,当出现混浊时即结束;

(7)稀释:经沉淀后的淀粉浆,加人适量水进行稀释,加水量以淀粉浆的干湿程度而定,为浆的18%~22%,边加水边搅拌,以利均匀;

(8)烧煮:先把稀释后的浆倒人锅内,然后用慢火加热,边加热边搅拌;随着淀粉被煮熟,颜色从米黄逐渐转黄褐色,并从锅边开始产生气泡,直到整锅产生气泡,表明已充分煮熟,可以起锅;

(9)冷却:起锅后倒人长宽厚为50×50×10~5厘米方形容器中或脸盆中冷却12~14小时之后,即成豆腐状白栋腐;

(10)切片:将冷却后的白栋腐切成5×4厘米、厚0.5厘米的薄片;

(11)晒干:切好后的薄片放到竹制蔑席或竹筛子上进行自然阳光凉晒或用烘干机进行烘干;

(12)包装:用统一包装袋进行包装,每袋0.5~1.0千克。

所述的晒干与包装步骤之间还有分级步骤,将晒干后的腐干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级。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发明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发明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发明,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栎腐干的制作工艺。主要是将白栎果实加工成腐干,这样就较容易的保存,运输等,同时也保留了原有的营养以及药用价值。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选果、浸泡、磨碎、过滤、沉淀、稀释、烧煮、冷却、切片、晒干、分级、包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