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伤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伤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伤暑又称“感暑”,指夏季伤於暑邪,出现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
四肢疲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候。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
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这种中暑往
往病情重而危急。
目前,西药治疗伤暑效果不佳,且有较多副作用,现有的用于治疗伤暑
的中药处方效果往往不理想。对夏季伤暑的易发人群进行有效预防具有重要
的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可有效防治伤暑的饮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
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伤暑饮料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将由
多种中药组成的中药组合物与梨汁进行复配,防治伤暑。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伤暑饮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薄荷18-22、蝉蜕8-12、芦根8-12、淡竹叶4-6、川黄连2-5、黄芩7-12、
金银花8-12、绿豆8-12、茯苓8-12、冬瓜皮4-6、佩兰5-8、厚朴2-4、草
豆寇8-12、人参2-4以及梨汁500-1000。
一种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提,将薄荷、蝉蜕、芦根、淡竹叶、川黄连、黄芩、金银花、
绿豆、茯苓、冬瓜皮、佩兰、厚朴、草豆寇以及人参干燥粉碎,得到原料粉;
步骤二、将原料粉与10-30倍体积的60-70%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
束后加热使乙醇蒸发,得到浸提物;
步骤三、将浸提物与梨汁混合搅拌,即得所述防治伤暑饮料。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梨汁由梨切丁后,
加10-20倍体积水煮制而成,煮制时间20-30分钟。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中向防治伤暑饮
料中添加5-8%的麦芽糖醇。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
伤暑的病因归为:天气炎热,因怕热贪凉以致寒邪侵入肌表,热闭于内,阳
气不得发越而致病。本发明以解表、清暑、补气为原则,以薄荷疏散风热;
蝉蜕,凉散风热、清利头目;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淡竹叶,清热除烦、
生津;川黄连,清湿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清热
解毒;绿豆,清热解毒、消暑;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冬瓜皮,利湿、清
热;佩兰,化湿、解暑;厚朴,行气、燥湿、消积;草豆寇,化湿、温中、
止呕;人参,补气,恢复元气,有效预防并治疗伤暑。
其次,通过将可有效治疗伤暑的中药组合物与梨汁进行复配,提升所制
备的防治伤暑饮料的口感。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
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
够据以实施。
一种防治伤暑饮料,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薄荷18-22、蝉蜕8-12、芦根8-12、淡竹叶4-6、川黄连2-5、黄芩7-12、
金银花8-12、绿豆8-12、茯苓8-12、冬瓜皮4-6、佩兰5-8、厚朴2-4、草
豆寇8-12、人参2-4以及梨汁500-1000。
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将伤暑的病因归为:天气炎热,因怕
热贪凉以致寒邪侵入肌表,热闭于内,阳气不得发越而致病。
本发明以解表、清暑、补气为原则,以薄荷疏散风热;蝉蜕,凉散风热、
清利头目;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淡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川黄连,清
湿热、解毒;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绿豆,清热
解毒、消暑;茯苓,健脾、利水渗湿;冬瓜皮,利湿、清热;佩兰,化湿、
解暑;厚朴,行气、燥湿、消积;草豆寇,化湿、温中、止呕;人参,补气,
恢复元气,有效预防并治疗伤暑。
通过将可有效治疗伤暑的中药组合物与梨汁进行复配,提升所制备的防
治伤暑饮料的口感。
一种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浸提,将薄荷、蝉蜕、芦根、淡竹叶、川黄连、黄芩、金银花、
绿豆、茯苓、冬瓜皮、佩兰、厚朴、草豆寇以及人参干燥粉碎,得到原料粉;
步骤二、将原料粉与10-30倍体积的60-70%乙醇溶液混合浸提,浸提结
束后加热使乙醇蒸发,得到浸提物;
步骤三、将浸提物与梨汁混合搅拌,即得所述防治伤暑饮料。
所述的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梨汁由梨切丁后,加10-20倍
体积水煮制而成,煮制时间20-30分钟。
所述的防治伤暑饮料的制备方法中,步骤三中向防治伤暑饮料中添加
5-8%的麦芽糖醇。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
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
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
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