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送方法和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送方法,当一条传送带上运动的工件(包括物料)移交给另一条传送带时能提高或降低其传送速度,并涉及有加速/减速功能的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第2580493号公开了一种切割卫生用品并能增大被切割的卫生用品传送节距的装置。具体说,切割并传送卫生用品的冲切机滚筒将卫生用品移交给传送滚筒,传送滚筒以高于冲切机滚筒的圆周速度旋转,因而传送滚筒传送面上卫生用品的传送节距大于冲切机滚筒传送面上卫生用品的传送节距。
日本公开专利第63-317576号公开一种方法,用转筒切割弹性的透明胶带,将转筒上的切断的弹性透明胶带条旋转到与传送方向成90°,并将此弹性透明胶带条粘到由粘片传送装置传送过来的粘片上,转筒的圆周速度大于向转筒供给弹性透明胶带的加长滚筒的圆周速度,而成卷的弹性透明胶带在与旋转转筒表面接触时被逐渐拉长,从而使切开的弹性透明胶带条之间的间隔增大。
日本公开专利第57-102427号公开了一种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传送诸如香烟那样地细长条状物的传送装置。该传送装置将每根条状物放入断面为半圆形的凹槽中并改变托在连接传送带上的条状物的传送节距,连接传送带在两传送带中间来回运动。
美国专利第5,025,910号公开了一种将真空检拾器仿型滑脚转动90°的技术。
但用上述常规技术传送有一定长度或宽度的软的工件时,例如卫生用品,当在在旋转部件之间,如滚筒和转筒之间移交时可能会起皱,因而不能充分满足高速稳定地传送物品的要求。本发明提供的传送方法和传送装置能满足这一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是将工件从前一级传送到后一级的传送方法,该方法应用一种传送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能绕旋转轴转动的传送部件,本方法包括:一个拾起步骤,其中为了使传送部件拾起由前一级以第一传送速度传送过来的工件,传送部件在有一定宽度的拾起区内以大致等于第一传送速度的拾起速度运动;一个变速步骤,当传送部件正在夹住已经拾起工件的同时改变传送速度;和一个移交步骤,其中为了后一级以第二传送速度传送工件,传送部件在具有一定宽度的移交区内以大致等于第二速度的移交速度运动,其中拾起速度和移交速度互不相同。
本发明的传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绕旋转轴转动的传送部件,和一个改变传送部件传送速度的变速部件,其中:为了使传送部件拾起以第一传送速度传送的工件,该传送部件在有一定宽度的拾起区内以大致等于第一传送速度的拾起速度运动的同时夹住工件;变速部件改变夹持着工件的传送部件的传送速度;为了以第二传送速度将工件传送出传送装置,传送部件在有一定宽度的移交区内以大致等于第二传送速度的移交速度运动;拾起速度和移交速度互不相同。
这些结构将参考图1的基本概念示意图予以说明。
位于前一级C1和后一级C2之间的传送装置1将来自前一级C1的工件X拾到传送部件3上并在改变了被拾起的工件X的传送速度后移交给后一级C2,前一级C1和后一级C2各有转筒、传送器或任何别的传送装置,使工件X以预定的传送速度运动,各级的结构并不限于任何一种具体结构。
工件X沿传送方向有预定长度并有预定宽度,该预定长度小于或等于传送部件3的工件夹持面的纵向尺寸,而预定宽度小于或等于夹持面的宽度尺寸。对图1所示结构而言,工件X沿前一级C1的纵向传送,然后借助于传送装置1上的变向部件5使其方向在传送平面(传送部件3的旋转平面)内改变,此后,工件X便在后一级C2中沿宽度方向传送。注意,工件X可以不变向,也可从宽度方向变到纵向。
就变向部件5而言,举例说,它可有电动机,因而传送部件3能转动。但为了使旋转件4能高速旋转,最好采用将在下面描述的变向凸轮沟槽来作为变向部件5。这是因为这样能减轻旋转件4的重量。变向部件5可以是诸如单轨条那样的轨条,而非如图9所示的变向凸轮沟槽48。转动传送部件3的传动力可来自转动旋转件4的动力源。
传送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传送部件3,用于拾起并夹持工件X。传送部件3绕旋转轴11转动。在图1中,实线表示在即将拾取前一级C1上的工件X之前传送部件3(3a)的位置,双点划线表示刚拾取工件X后传送部件3(3b)的位置。在即将将工件X移交给后一级C2之前传送件3(3c)用实线表示,刚刚移交工件X之后的传送部件3(3d)用双点划线表示。
传送部件3在紧邻前一级C1并有一定宽度的拾起区内拾起以第一传送速度(传送速度V1)从前一级C1供给的工件X。至少在此拾起区内,传送平面的传送速度保持在基本恒定的拾起速度V2。传送部件3位于拾起区意味着传送部件3的预定点PL位于拾起区内。在图1所示实例中,预定点PL位于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的纵向中心线上,拾起速度V2调整到基本等于前一级C1的传送速度V1。
在此,拾起区由图1中绕旋转轴11的中心角R1定义。拾起区包括一拾起点SP,在该点处传送部件3最接近前一级C1。在预定点PL位于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纵向中心线的情况下,最好是拾起区以拾起点SP和旋转轴11连线为中心相对于传送方向向前和向后延伸1/2R1角。然而,根据被传送工件X及传送部件3结构的不同,可以不是这样。角度R1的大小取决于在拾起点SP附近沿传送方向的工件X的长度。
当传送部件3在拾起区拾起工件X时,传送装置1通过变速部件2使传送部件3的传送速度由拾起速度V2变为移交速度V3。变速部件2设置在绕旋转轴11转动的旋转件4上,并能在旋转件4的预定区域内来回运动。例如,变速部件2可有电动机,因而能相对于旋转件4运动。但为了使旋转件4能高速转动,变速部件2最好选用变速导向器,该导向器在旋转件4上与旋转轴11偏心,因而传送部件3在其旋转表面的圆周速度发生变化,这将在下面描述。这是因为能减轻旋转件4的重量。变速导向器可以是一个带槽的凸轮,或是单轨那样的轨条。这样的变速导向器基本上是与旋转轴11偏心的圆形或椭圆形构件,并可包含直线及/或曲线部分。由于采用这样的变速导向器,传送部件3可以恒速运动一个段时间,这将在下面描述。使变速部件2沿变速导向器运动的驱动力可由转动旋转件4的动力源提供。
传送部件3在与后一级C2紧邻的并有一定宽度的移交区内释放工件X。被释放的工件X移交给后一级C2并以第二传送速度(传送速度V4)传送。至少在此移交区内,传送平面的传送速度保持在基本不变的移交速度V3。传送部件3位于移交区内意味着传送部件3的预定点PS在移交区内。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预定点PS位于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的横向中心。预定点PL与预定点PS不同,因为传送部件3转动了。移交速度V3调整到与后一级C2的传送速度V4基本相同。
移交区由图1中的绕旋转轴11的中心角R2定义。移交区包括一移交点RP,在该点处传送部件3最接近后一级C2。在预定点PS位于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横向中央时,移交区最好以移交点RP与旋转轴11的连线为中心沿传送方向向前和向后大体上伸展1/2R2角度。但依据被传送的工件X及传送部件3的结构的不同,也可能不是这样。角度R2的大小取决于在移交点RP附近工件X沿传送方向的长度。
如上所述,构成了一种传送方法和一种传送装置,因而工件X由传送部件3在具有一定宽度的拾起区内以等于前一级C1的传送速度V1的拾起速度V2被拾起,传送部件3在拾起工件X后其传送速度变为移交速度V3,然后工件X在具有一定宽度以基本等于后一级C2的传送速度V4的移交速度V3移交给后一级C2。因此,工件X的传送节距随传送速度的变化而改变。
在后一级C2的传送速度V4大于前一级C1的传送速度V1的情况下,已移交给后一级C2的工件X的传送节距P4大于前一级C1中的传送节距P1。反之,当后一级C2的传送速度V4小于前一级C1的传送速度V1,则已移交到后一级C2的工件X的传送节距P4小于前一级C1的传送节距P1。那末,当传送部件3的预定点PS离开移交区时,在传送部件3的预定点PL进入拾起区之前,传送部件3的速度从移交速度V3变成拾起速度V2。
当工件X由前一级C1移交给后一级C2时,工件X的传送速度和传送节距用这种方法改变,从而工件X能以适合于工艺特点、工艺目的等的方式有效地传送。
此外,本发明的传送装置还包括真空调节部件,它能起码在传送部件3位于拾起区时用真空负压将工件X吸附到传送部件3上,并能中止真空负压作用,以便至少在传送部件3在移交区内时将传送部件3上的工件释放。使用这种结构,即使工件X是天生柔软和无定形的,它在高速下也能平稳地移交而不会起皱。
而且,在本发明的传送装置中,传送部件3的夹持工件X的夹持面是凸面,因此传送部件3能可靠地拾起工件并将其移交。
在拾起点SP,传送部件夹持面最好从其前端到后端沿传送方向连续地接近前一级上的工件X。为此,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有斜度,因而在中央部分附近相对于前端和后端高一些,从旋转轴11经传送部件3的中心附近沿法线伸展。更具体地说,当从旋转轴11延伸方向观看拾起点SP处的传送部件3时,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最好与传送部件3的旋转面重合。
同样,在移交点RP处,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移动夹持在夹持面上的工件X时,希望使工件沿传送方向从前端到后端连续地接近后一级C2的传送面。为此,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有斜度,因而在中央部分附近相对于前端和后端高一些,从旋转轴11经传送部件3的中心附近的沿法线伸展。更具体地说,当从旋转轴11延长方向观看移交点RP处的传送部件3时,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最好与传送部件3的旋转面重合。
因此,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的形状最好满足拾起点SP及移交点RP的上述两项要求。但实际上不易产生满足这二项要求的曲面。因此,在纵向只有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端部可做成球面,其半径就是上面提到的的法线。
夹持面可做成球面,其半径即上述法线,也可做成接近球面的曲面、平面或其组合构成的表面。当传送部件3的夹持面侧是弹性材料做的,其形状随施加的压力而改变,则传送部件3的形状可以是与上述形状不同的任何形状。
本发明中使用的工件的种类,举个例说,可包括卫生餐巾、一次性尿布、一次性内裤、绷带、其它卫生用品、及类似纺织品等的成品或半成品。况且,工件X的形式可以包括单块或几块叠合。每块可以是吸水的,透水的,半透水的或不透水的。此外,也可是机织织物或非织造织物,虽然本发明的传送方法和传送装置特别适用于上述种类和形状的工件X的传送,但并不局限于这几种种类和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传送方法与传送装置基本概念的示意图。
图2是表明怎样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传送装置传送工件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3是传送装置的总透视图。
图4是表示传送装置总体结构的部件分解透视图。
图5所示的局部横向剖开的侧视图是从垂直于旋转轴方向观看的传送装置的侧视图,同时也示出沿包含旋转轴的平面剖开的横截面。
图6是表示使旋转部件加速/减速的连杆机构运行的正视图。
图7是一局部正视图,示出从旋转轴延伸方向观看的连杆机构。
图8是局部视图,示出沿包含旋转轴的一个平面剖开的连杆机构的横截面。
图9是局部侧视图,示出使旋转部件的吸附件转动的圆柱形凸轮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看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至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送装置10的运行和总体结构。传送装置10包括一个大体上为圆柱形的转子,可绕旋转轴210转动,并且设置于前一级传送带C10和后一级传送带C20之间。所示出的前一级传送带C10和后一级传送带C20都在透气的输送带上载着轻质柔软的工件X(如卫生餐巾之类的卫生用品),用真空吸力等吸附工件X并连续传送工件X。吸附工件X的部件不限于抽真空还可是任何其他吸引部件,为静电吸引。前一级和后一级的传送部件可以是转筒或其他设备来代替传送带。
在本实施例中,工件X在前一级传送带C10上沿纵向传送,并在拾取点SP被吸附到传送装置10上。然后传送装置10将工件X相对于传送方向转90°之后,工件X在移交点RP重新安放在后一级传送带C20。然后,工件X在后一级传送带C20上横向传送。
在本实例中,后一级传送带C20的传送速度调整到低于前一级传送带C10的传送速度,后一级工件X横向布置的传送节距P4小于前一级工件X纵向布置的传送节距P1。传送装置10构造成使工件X根据前一级传送带C10的传送速度以高的圆周速度在预定拾起点SP拾起工件X,又根据后一级传送带C20的传送速度以低的圆周速度在预定移交点RP移交工件X。
如图4所示,传送装置10的结构一般可分成下列几部分:即变速部件20;一个或一个以上(本例中有8个)的旋转部件30和大体上呈圆柱体形的20支承体部件40。变速部件20有一大体上呈盘形的驱动轮21,旋转部件30固定在驱动轮的周边并随驱动轮21转动,支承体部件40用于可旋转地/转动地支承变速部件20和旋转部件30。
变速部件20包括驱动轮21,曲柄22,连杆23,和连接块24。如图5所示,驱动轮21与驱动轴41的一端相连,驱动轴41穿过支承体部件40的中心。驱动轴41的另一端连接驱动齿轮42,驱动轴41和驱动轮21通过驱动齿轮42由电动机等(未示)获得传动力时,以恒定速度绕旋转轴210转动。
如图6至图8所示,曲柄22的数目和旋转部件30相同,并连接于驱动轮21的圆周附近,且规则地分布。每个曲柄22都包括一盘形的底部221,柄部222和变速凸轮滚柱223,其中柄部222从底部221的表面在离开底部221的方向伸出,而变速凸轮滚柱223从底部221的反面突出,底部221经环形轴承212装到形成在驱动轮21中圆形曲柄支承孔211上,因此,曲柄22相对于驱动轮21固定,因而他们能相互独立地转动。变速凸轮滚柱223与曲柄的枢轴中心220间隔一段距离,并沿变速凸轮沟槽44运动,这将在下面描述。
各曲柄22的柄部222通过销子连接件231与连杆23的一端转动地连接,连杆23的另一端通过销子连接件232与连接块24转动地连接。旋转部件30的一端与连接块24固定。
销子连接件231可以是任何连接结构,只要它与曲柄22和连杆23相互转动连接。同样,销子连接232可以是任何连接结构,只要它与连杆23及连接块24互相转动连接。
如图4-5所示,支承体部件40包括大体呈圆柱形的套管401,如上所述的驱动轴41及驱动齿轮42,一个设置在套管401一端的法兰45,沿套管401圆柱面固定于套管上的锁定板46,固定在套管401圆周的圆柱形凸轮47,穿过驱动轴41的真空轴49等。套管401,圆柱形凸轮47,驱动轴41,驱动齿轮42及真空轴49与旋转轴210共轴。
驱动轴41有一圆柱形孔,并通过轴承43与套管401可转动地连接。穿过传动轴41的真空轴49通过轴承492与驱动轴41可转动地连接,因此,即使驱动轴41转动,套管401及真空轴49也不转动。
法兰45上有变速凸轮沟槽44。上述的变速部件20的曲柄22的变速凸轮滚柱223插入变速凸轮沟槽44中,并予以卡住,因而,能沿变速凸轮沟槽44运动。因此,变速凸轮沟槽44起变速导槽的作用,以约束变速凸轮滚柱223的运动。虽然变速凸轮沟槽44的形状最好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但也可以由直线段及/或非直线段组合而成,在本实施例中,变速凸轮沟槽44做成与旋转轴210偏心的大致椭圆形,如图6所示。
变向凸轮沟槽48环绕在圆柱形凸轮47的圆柱面上。变向凸轮沟槽48做成这样:当沿圆柱形凸轮47的母线方向运动时能在圆柱形凸轮47侧面全长行走(平行于旋转轴210的方向),圆柱形凸轮47起变向导向器作用,约束变向凸轮滚柱322的运动,这将在下面描述。
每个旋转部件30包括一个细长的,扁平的、盒形的传动匣31和一个可转动地固定在传动匣31的一端的吸附件32。传动匣31通过连接块24与连杆32连接,并与固定在支承体部件40圆周上的锁板46连接,如图5所示。锁板46通常是圆环形构件,通过轴承461连接到支承体部件40的套管401并且固定,因此它们能互相独立地绕套管401转动。每块锁板46有柄462,柄462从锁板46的圆周上伸出,而传动匣31与柄462连接。因此,驱动轮21的旋转带动传动匣31绕支承部件40转动并与旋转轴210保持不变的距离,同时其纵向平行于旋转轴210。
吸附件32用于吸引/释放工件X并相当于图1所示本发明基本设想中的传送部件3。吸附件32的表面起工件X夹持面的作用,吸附件32在中央有一根圆形柱形枢轴321。枢轴321通过轴承312与传动匣31上的圆柱形支承部件311可转动地连接。枢轴321保持在与旋转的传动匣31的旋转面垂直的方向,即垂直于旋转轴210的方向。此外,吸附件32设有变向凸轮滚柱322。变向凸轮滚柱322在支承体部件40的侧壁上凸出,与枢轴321的旋转中心相隔一定距离。变向凸轮滚柱322沿支承体部件40的圆柱形凸轮47上的变向凸轮沟槽48运动,如图9所示。变向凸轮沟槽48做成当沿圆柱凸轮47的母线方向运动时它能绕圆柱形凸轮47的侧面行走全程,因此,吸附件32根据变向凸轮滚柱322的位置沿变向凸轮沟槽48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周期性地转动。如图2所示,在此实施例中,在拾起点SP吸附件32的纵向与旋转方向一致而当旋转部件30转半周时吸附件32转过90°,因此到移交点RP,其横向与旋转方向一致。
传动匣31及吸附件32是中空的,且彼此相通,如图5所示。吸附件32的表面有许多小孔323通到吸附件32内部,小孔323最好至少开在吸附件32夹持面沿旋转方向的前端附近,这是因为当工件X开始被一部分首先到达拾起点SP的吸附件夹持面吸附时,拾起工件X时比较容易防止工件X被折皱。
弯曲成U形的软管33连到各传动匣31的一端。软管33连接到形成在驱动轮21和驱动轴21之间连接处附近的真空通孔493。
真空通孔493与真空轴49一端上的真空调节孔491相交,真空调节孔491是形成在圆柱形真空轴49的圆柱面上某个位置的一个开孔。因此和驱动轮21一起转动的真空通孔493根据其位置交替地与真空调节孔491连通和断开,空气便从真空轴49的另一端抽出,如图5中箭头所示,降低从软管33经传动匣31到吸附件32上的吸气通道内的压力,从而将工件X吸附到吸附件32上。反之,当真空通孔493与真空调节孔491相互断开,则吸气通道内压恢复到大气压力左右,从而使工件X脱离吸附件32。在此实施例中,真空调节孔491位置的安排使得吸附件32接近拾起点SP时建立起负压通路,而在吸附件接近移交点RP时通路切断,如图2所示。由于真空调节部件有如上所述的真空调节孔491,吸附与释放定时是可以控制的
负压通路的通与断的定时控制方式可按需更改,只要此通路至少在拾起点SP处是通的而至少在移交点RP处是断的。
在本实施例的传送装置10中,传送速度按下述改变。
如图6所示,驱动轮21具有多个规则地布置的曲柄22(相对旋转轴210角度均匀分布),各曲柄22之间的间隔相同,每个曲柄22的旋转中心220的旋转角速度与驱动轮21相同。
但各曲柄22在与其旋转中心220间隔一定距离处设有变速凸轮滚柱223,而且变速凸轮滚柱223沿支承体部件40的法兰45上形成的变速凸轮沟槽44运动,变速凸轮沟槽44与驱动轮21的中心(旋转轴线210)不同心,并且不运动。所以,从旋转轴210至变速凸轮滚柱223的距离根据变速凸轮滚柱223及变速凸轮沟槽44的位置而周期性增减。因此,曲柄22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周期性地转动,曲柄22的顶端周期性地摆动。具体的说,曲柄22的顶端相对于曲柄22的旋转中心220在第一范围(通常在图6的下半部)沿传送方向向前运动,而在第二范围(通常在图6的上半部)则向后运动。于是,由于曲柄22顶端的摆动的带动,用销子连接于曲柄22的顶端的连杆23及用销子连接于连杆23的连接块24也向前或向后运动。此外,由于曲柄22摆动时曲柄22的旋转中心220与连接块24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所以相邻连接块24之间的间距也发生变化。结果,与连接块24连接的旋转部件30的角速度及相邻旋转部件30的间距也改变。
因为各旋转部件30各自与锁板46连接(见图4,图5),所以旋转轴210至各旋转部件30的距离总是常数,且旋转部件30相对于传送面的方位也保持不变。
随着旋转部件30平稳地绕支承体部件40旋转,旋转部件30在加速区内加速,因此旋转部件30在拾起区内以拾起速度拾起工件X,从而增大相邻传送部件30之间的间距,而旋转部件30在减速区内减速,因此旋转部件30在移交区内以移交速度移交工件X,从而减小相邻传送部件30之间的间距。因此,工件X在拾起区内从前一级的高传送速度的传送带C10上被拾起并在移交区内被移交给后一级的低传送速度的传送带C20。拾起区,减速区,移交区和加速区的排列,可根据需要通过改变速凸轮沟槽44的形状、曲柄22中变速凸轮滚柱223的位置等办法进行调整。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传送装置10,其特征在于:旋转部件30相对于旋转轴210可旋转地连接,而与旋转轴210保持不变的距离;与驱动轮21及连杆23可转动地连接的曲柄22设置在驱动轮21的周边附近,连杆23的一端与曲柄22顶端用销子连接而另一端与旋转部件30用销子连接;曲柄22有变速凸轮滚柱223,从与其旋转中心220间隔一定距离处向外凸出;变速凸轮滚柱223沿变速凸轮沟槽44运动,变速凸轮沟槽44与驱动轮21不同心,因此驱动轮21转一周时曲柄22的顶端相对于驱动轮21摆动;结果,通过连杆23与曲柄22相连接的旋转部件30,其角度相对于驱动轮21的角速度发生周期性的增减。
如上所述,由于移交区内旋转部件30的圆周速度(移交速度)变为拾起区内旋转部件30的圆周速度(拾起速度),因而在具有不同传送速度的前一级和后一级之间传送速度可以平稳地增减。因此,即使工件X是柔软轻质的物品也能适合连续、高速地移交,有助于提高制造过程的效率。此外,使驱动轮21恒速转动的驱动力足以驱动传送装置10,因此不需用复杂的控制器来控制驱动力。
此外,除了上述结构方面的特点外,本传送装置10的特征还在于:旋转部件30设有能在传送平面内转动的吸附件32;吸附件32设有变向凸轮滚柱322,从与吸附件旋转中心间隔一定距离处处向外凸出;与旋轴210共轴的圆柱形凸轮47设置在旋转部件30的旋转轨迹内侧;变向凸轮沟槽48形成在圆柱形凸轮47的侧面并沿其母线方向运动;变向凸轮滚柱322被变向凸轮沟槽48引导,因而吸附件32的方向随旋转部件30位置不同相对于传送方向而周期性地改变。
由于这种结构,当工件X从前一级移交给后一级时,吸附件32可在传送面内转动且可以改变工件X相对于传送方向的方向。因此工件X可沿适合于前一级和后一级加工特点和加工目的的方向传送。
上面的实施例已按具体传送方式作了说明,其中,工件X在前一级的高速传送带C10上沿纵向被传送,随后,传送装置10使工件X减速并改变其方向,此后工件X在后一级的低速传送带C20上按横向传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传送装置10还可用来满足其他情况的要求,例如,前一级传送带C10的速度低而后一级传送带C20的速度高,这时可将上述旋转部件30加速减速的位置和定时倒过来。在这种情况下,变速凸轮沟槽44的形状比一般圆和椭圆形复杂,从而实现较复杂加速减速定时。此外,也可选择改变工件X与传送方向的相对方向,工件X的转动也不限于90°,人们可通过改变圆柱形凸轮47的形状自由设定。此外,本发明可应用于这样的装置,其吸附/释放工件X的机构不是真空机构。
当图6及图9中所示的吸附件32成为虚线而不是实线所示形状时,工件X在与图2所示传送方向中心线50偏离的情况下也可移交给后一级。在吸附件32为虚线所示的情况中,吸附件32的旋转中心与其夹持面中心线不重合,因而工件X从传送方向中心线50偏向一侧。但注意,例如可分别改变吸附件32的夹持面形状及/或改变夹持面与目的物转动凸轮滚柱322之间的位置关系使工件X相对于中心线50交差叠放。
工业应用
用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或传送装置,有预定长度的工件在拾起区内以等于前一级传送速度的拾起速度可以被拾起并且在移交区内移交给后一级,其移交速度大致等于后一级的传送速度,所以不大可能将工件褶皱或在拾起和释放工件时将其拉长,特别是本发明使工件的传送速度在其拾起和释放之前和之后没有多大变化,因之本发明适合于高速传送。
此外,对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或传送装置而言,由于拾起速度和移交速度不同,所以工件的传送节距可变,因之,当连续的材料被切割成一定长度工件的情况下,虽然切下的工件之间基本上没有间隙,但应用本发明的传送方法或传送装置,工件在移交给后一级时可加大其节距,如果在后一级中传送有粘合件的网状物,则工件可以一定间隔布置于网状物上。
这样,本发明能高速制造卫生用品或其它消耗品,此外,本发明可防止工件在传送时可能出现的故障发生,并可减少传送过程中加工的材料的损失,从而提高工件传送和加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