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移动的笔芯 的书写用具 本发明涉及一种书写用具,包括一笔杆、在笔杆内可移动的带有笔尖的一笔芯和一个连接机构,后者可借助一按钮被操纵,借助于该连接机构可使笔芯及其笔尖克服复位力或弹簧力移到书写位置,并在重新操纵时移回到休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与连接机构配合工作的按钮可在轴向沿笔杆和笔芯的纵向运动。
已知各式各样这类通常称为圆珠笔的书写用具。若操纵按钮,笔芯沿设计为外壳的笔杆的纵向移动,使笔尖从笔杆的前端伸出。连接机构同时保证笔芯固定在此位置。再次操纵按钮,笔芯的书写状态重新去锁,于是复位力或复位弹簧可重新将笔芯移回休止位置,在此位置笔尖处于笔杆的内部。
由DE 29716002 U1已知此类设计为加压圆珠笔的书写用具,在这种情况下同时还通过连接机构转动一个设在视窗内的压套。
在此类书写用具或加压圆珠笔中需要一个从笔杆伸出地按钮,使用者必须准确地使之沿轴向运动。
本发明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本文前言所述类型的书写用具,其中真正的按钮可受保护地装在笔杆的内部,与此同时允许方便地操纵。
为达到此目的,本文前言所述类型的书写用具还具有下列特征,即,在按钮背对连接机构的一侧上,作用有一个从笔杆背对笔尖的一端伸出并相对于笔杆可回转地安装的操纵杆,它的回转运动可转换或可转变为由它加载的按钮的轴向运动。
也就是说在笔杆的端部设一个可回转的操纵杆,因此真正的由此回转杆加载的按钮可受保护地装在杆的内部。此外,在加压圆珠笔或类似书写用具上操纵回转杆意味着是一种独创的和新型的操纵方式,它借助技术措施可以提高这种加压圆珠笔或书写用具被认可的程度。在这里,可非常方便地使用可回转安装的操纵杆,其中,所实施的回转运动要逆复位力和按钮的复位进行,所以为了将笔芯移到书写位置和为了将其回复到休止位置,实际上在操纵杆上实行的是一致的回转运动,因此为了将笔芯和它的笔尖移到不同的位置,使用者均可实施一致的回转运动。
为了将操纵杆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按钮的轴向运动,可在操纵杆与按钮之间的接触区内,至少在这些零件之一上设至少一个斜面。按钮与操纵杆必须互相不固定连接,只需接触,所以操纵杆的回转运动可通过已提及的斜面转换成在笔杆内沿轴向被导引的按钮的轴向运动。由其他一些技术领域也已知回转运动通过斜面转换成沿直线导引的运动,其中也涉及一种在技术上很容易实现的可能性,即在可回转的操纵杆与可轴向移动的按钮的接触区内,至少在这些零件之一上设一斜面。
用于将操纵杆的回转运动转换为按钮的轴向运动的斜面可以是平的或至少局部凸的或凹的弯曲形。通过斜面或其母线的造型可以影响回转运动向轴向运动的变换和转换,以保证灵活和有效地移动笔尖。通过选择斜面的斜角和形状还可以影响回转角的大小并保持在恰当的范围内。
若在回转杆与按钮接触的区域内既在操纵杆上也在按钮上分别至少设一个斜面,以及当操纵杆回转时这些接触的斜面彼此滑动,则可以做到使操纵杆的回转运动特别有效地转换成按钮的轴向运动。虽然通过一个零件相对于一个斜面的相对运动已经能使相配件运动,不过若在两个彼此能相对运动的零件上有两个相应成形和互相匹配的斜面配合工作,则能更加有效地相对移动并与此同时将回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斜面的形状(在剖面图中为直线或曲线)还可与此相对的移动运动相协调。
书写用具、尤其是在其按钮与操纵杆之间的接触区可简单地设计为具有如下结构:按钮在其面朝操纵杆的一侧或端面有一个具有或构成斜面的缩小区,缩小区的表面沿其背对笔尖的延伸方向越来越接近书写用具的纵向中心线,以及,在操纵杆面对按钮的那一端设有一个具有凹斜面的槽,在休止位置该槽扣在按钮的斜面上。
若斜面按所说明的方式设计为一个布置在按钮端部的缩小区、例如圆锥体,则此圆锥体可被操纵杆相应的槽扣住,所以回转操纵杆,便能使之沿轴向挤压圆锥体,并因而按期望的方式和方向操纵按钮。与此同时基于圆锥形缩小区被一相应成形的槽扣住,所以操纵杆沿反方向回转也可以有同样的效果。
特别有利的是,制在操纵杆上的槽大体对称于操纵杆的纵向中心。这样当处于休止位置上时,该槽在其中心两侧的倾斜区扣在处于相对侧的设在按钮端部的缩小区上。这样一种对称设计允许按任意彼此相反的偏转方向来回转操纵杆,进而来操纵按钮。使用者无需遵守一种完全确定的回转方向,相反,他可以或沿这个方向或沿另一个方向回转操纵杆,而每次都能获得对按钮期望的操纵。
若将按钮上的斜面或构成斜面的缩小区设计为角锥体、圆锥体或球体的一部分,同时将操纵杆上的槽设计为具有与之相配的负轮廓形状,并且将操纵杆安装成可向多个或所有侧面方向回转,则提供了更加多种多样的操纵可能性。当在按钮上的斜面以及在操纵杆上对应的斜面都设计为立体的,换句话说设计为向任意侧面方向延伸时,为了操纵按钮,便可以实施操纵杆任意的回转运动,此时特别有利的是,沿垂直于书写用具纵向中心线的方向剖切按钮上的斜面以及操纵杆上的槽得到的截面轮廓都是圆。其结果是无论操纵杆每次相对于笔杆沿什么方向回转,都始终使按钮产生相同的轴向移动,因此在将书写用具的笔芯移到书写位置和重新复原时,该书写用具都具有非常舒适和简便的可操纵性。
设在操纵杆面朝按钮一端向按钮加载的接触部位、尤其是槽,可设在操纵杆的一个球形加粗区内。该球形加粗区可被设在笔杆端部的倒截卡住,所以收缩并形成倒截的笔杆本身构成了球形加粗区的回转支承、也进而构成操纵杆的回转支承。
这样,在操纵杆上就形成了一种特别相宜的结构形状,因为它的球形加粗区一侧是与按钮相接触的接触部位、尤其是槽,并为此具有足够的位置。同时该球形加粗区在笔杆内与设在那里的倒截一起构成用于操纵杆的回转支承。该球形加粗区因此具有双重功能。
另一项设计在于,操纵杆的球形加粗区可相对于固持它的倒截、沿杆的轴向朝笔尖方向运动或移动。因此使用者必要时也可以如操纵一个伸出的按钮那样操纵此操纵杆,亦即沿轴向压在操纵杆上,由此使受操纵杆加载的按钮本身轴向运动。这样一种移动和附加的操纵可能性可采取这样的措施获得,即,球形加粗区只需在背离笔尖的轴向方向上被倒截卡住,即可达到充分的固定。笔杆的造型及制造以及操纵杆的装配也都比较简单。
本发明书写用具的一种特别有利的改进设计在于,相对于笔杆的端部伸出的操纵杆被一个用弹性的、尤其是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盖围绕。因此不仅可避免操纵杆支承区内被污染,而且可防止操纵杆意外地受损和从其支承部位脱开。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弹性的盖在休止位置围绕、尤其至少在操纵操纵杆时接触操纵杆背对笔杆的端部,因此该弹性盖基于其弹性也可用作可回转式操纵杆的复位元件。例如当使用者已转动操纵杆,以便将笔芯置于书写位置上,使按钮与操纵杆不再在复位力或复位弹簧力作用下接触时,操纵杆也仍能通过盖或罩盖重新转回其与笔杆处于同轴的原始位置或休止位置。因此盖具有双重功能,它保护操纵杆以及在每次回转运动后重新使其恢复到原始位置。
弹性的盖可大体设计为帽罩形,它的边缘可夹紧在笔杆与书写用具弹簧夹的扣环之间。这意味着可特别简单地设置和固定用于操纵杆的盖。
尤其在组合各项或多项上述特征和措施时提供了一种书写用具,它的笔芯借助于按钮可克服复位力运动到书写位置,以及在再次操纵时借助于复位力可运动到休止位置,但在这里按钮可隐藏且受保护地装在笔杆的内部,并可通过可回转的操纵杆被间接地移动,这意味着使用非常简单,并能避免由于使用者可能不准确的加压运动在按钮上提前出现磨损。
下面借助于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书写用具的示意纵剖面,其中笔芯的笔尖被复位弹簧推回笔杆的内部,连接机构的按钮设置在笔杆逆笔尖的一端并在休止位置与一个可回转式操纵杆接触;
图2为与图1相应的视图,其中操纵杆回转到其最大回转位置,由此移动按钮并因而移动笔芯和它的笔尖,使之沿轴向超出书写位置;
图3为与图1和2相应的视图,其中重新释放操纵杆以及连接机构将笔尖固定在书写位置;
图4放大表示按钮和连接机构的一部分以及回转杆处于休止位置时的支承:
图5为与图4相应的视图,表示按照图2所示偏转操纵杆,使按钮和与之相连的连接机构部分最大可能地轴向移动后的状况;
图6为与图4和图5相应的视图,其中操纵杆被释放以及连接机构和按钮在复位力作用下移回保持位置,在此位置笔芯及其笔尖按图3处于书写位置;以及
图7为书写用具的总体视图,从该图中可看到移动到书写位置的笔尖和一个在图2至6中为了看得更清楚而取走的操纵杆用的盖。
总体上用附图标记1表示的书写用具通常具有一可分的笔杆2,它可以被拆开,以便能更换可在笔杆2内移动的带笔尖3的笔芯4。
笔杆2在背对笔尖3的端部区内包含一个仅仅局部表示出的连接机构5,这种连接机构5早已在此类加压书写用具,例如加压圆珠笔中成为公知技术,它可借助按钮6操纵。借助于按钮6,连接机构5可沿轴向移动,以便一方面处于书写位置(图3和7)以及另一方面处于图1所示的休止位置。也就是说笔芯4和它的笔尖3借助于连接机构5可以克服复位力(在本实施例中为弹簧7的力)移到书写位置,并在重新操纵时按已知的方式移回休止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与连接机构5配合工作的按钮6可沿轴向、亦即沿笔杆2和笔芯4的纵向长度方向与笔芯4一起运动。
在这里与常见的具有连接机构和按钮的圆珠笔不同(在常见的圆珠笔中,按钮为了被操纵必须伸出笔杆2之外),在本实施例中,按钮6完全受保护地装在笔杆2的内部,并在其背对连接机构5的一侧作用有一个从笔杆2背对笔尖的那一端伸出的、安装成可相对于笔杆2回转的操纵杆8,操纵杆按图2和5的回转运动可转换或转变为被它加载的按钮6的轴向运动。因此使用者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通过操纵杆8操纵按钮6,同时实施的也并非轴向加压运动而是回转运动,所以不再要求由使用者完成非常准确的轴向操纵运动。操纵杆8的回转运动会自动使按钮6产生所需要的准确的轴向运动。
为了将操纵杆8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按钮6的轴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在操纵杆8与按钮6之间、尤其是在由图1和图4清楚示出的接触区内设斜面9和10。其中,在按钮6端部的斜面9用于将操纵杆8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按钮6的轴向运动,因为操纵杆8在回转时其接触区可在斜面9轴向移动的情况下沿斜面9滑动,比较图4和图5或图1和图2尤其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一情况。在这里,用于将操纵杆8的回转运动转换成按钮6轴向运动的斜面9在剖面图中看是平的,这意味着斜面9的子午线按图4至图6沿直线延伸。但还可设想将该剖切线或子午线设计成弯曲状。
尤其在图4至图6中可以清楚看出,在可回转的操纵杆8与按钮6的接触区内,亦即在按钮6具有斜面9的那一侧,既在操纵杆8上也在按钮6上分别设一斜面。在图1和图4所示的休止位置相互接触的斜面9和10当操纵杆8回转时则彼此滑动,但在这种情况下操纵杆8与斜面9保持接触,并压挤斜面9,使按钮6从图4所示的位置移到在图5中可看到的位置。在图5所示的这一位置(与图2的位置相应),笔芯4和它的笔尖3移动到略微超出书写位置,所以当释放操纵杆8并因而释放按钮6时,笔芯和连接机构5在弹簧7复位力作用下固定在其书写位置,如由这类连接机构已公知的那样。
在此书写位置,被释放的操纵杆相对于按钮6面朝它的那一侧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一距离如此之小,以致再次将操纵杆8回转到图5中所示的位置时,便可在斜面9上向按钮6加载并将它移到图5所示的位置,从而导致连接机构脱开,所以重新释放操纵杆8便可将笔芯4及其笔尖3和连接机构5移回图1和图4所表示的休止位置。
从图1和图6中可看到,在此实施例中,按钮6在其面对操纵杆8的那一侧有一个具有或构成斜面9的缩小区,其构成斜面9的表面沿背对笔尖3的延伸方向越来越接近书写用具1和连接机构5的纵向中心线11。在图5和图6中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出按钮6斜面9的圆锥形或逐渐缩小的形状,在图6中斜面9已基本上与操纵杆8脱开。
在操纵杆8面朝按钮6的那一端设有一个具有斜面10的凹槽12,在处于图1和图4所示的休止位置上时,该槽围绕并扣在按钮6的斜面9上,并借此也确定和固定了按钮6和操纵杆12彼此的休止和原始位置。
在此,设在操纵杆8上的槽12对称于操纵杆8的纵向中心线,并用其斜面10位于此中心两侧的倾斜区,扣住在休止位置处于其相对侧的、设在按钮6的端部并构成其斜面9的缩小区,这些从图4中都可以特别清楚地看到。这就允许操纵杆8也可以沿与图5中所示回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并取得同样的效果和沿轴向造成同样的按钮6移动。也就是说使用者可沿反方向回转操纵杆8,而且每次均能实现所期望的笔芯4及其笔尖3的轴向移动。
若斜面9就象在此实施例中所看到的那样是一个截圆锥体的表面,也就是说沿垂直于书写用具纵向中心线的方向剖切按钮上的斜面以及操纵杆上的槽得到的截面轮廓都是圆,则可以实现操纵杆8沿所有侧面的回转,亦即可以相对于笔杆2向所有可能的侧面方向进行操纵。
为此,操纵杆8有一个匹配的负轮廓形状,而且它本身安装成可以向所有侧面回转。由此,无需向使用者预先规定操纵杆确定的回转方向,使用者实际上可任意回转操纵杆8,且每次都能相应地移动笔芯4。
设在操纵杆8面朝按钮6及其斜面9那一端向按钮6加载的接触部位、亦即本实施例中的槽12,安排在操纵杆8的一个球形加粗区13内,它与真正的操纵杆8相比有明显加大的径向尺寸。此球形加粗区13在本实施例内被笔杆2端部区处的倒截14扣住,后者还限制了操纵杆8的偏转角度,由图4至图6可以清楚看出这一点。
倒截14最窄部位的直径比球形加粗区13的最大直径小,所以球形加粗区13不可能从笔杆2的端部掉出。确切地说,逐渐变细以及具有或构成倒截14的笔杆2本身形成了球形加粗区13的回转支承,并与之共同构成操纵杆8的回转支承。在这里借助于图4和图6可以清楚看出,操纵杆8的球形加粗区13可相对于固持和扣住它的倒截14沿笔杆2的轴向和朝笔尖3的方向运动或移动。
尤其如图6所示,图中所示操纵杆的布置状况使它可沿轴向一直移到按钮6。这意味着,当操纵杆8处于按图4的位置时也可以简单地沿轴向下压,以便将按钮6置于图5所示的位置。同样可以从图6所示的位置出发,通过完全下压操纵杆8将按钮6重新置于图5所示位置,并借此脱开连接机构,在这之后复位弹簧7可再次将笔芯和连接机构5移到图4和图1中所示的休止位置。因此使用者获得了另一种操纵可能性,也就是说他可以沿任意方向回转操纵杆8,但也可以沿轴向移动,以便操纵加压机构5。
尽管可以设想沿轴向各侧扣住球形加粗区13,以防止其沿轴向被操纵,但这意味着增加生产成本。
在图1和图7中示出,相对于笔杆2的端部伸出的操纵杆8可被一用弹性的、尤其是橡胶弹性材料制造的盖15围绕,所以它可以回转或也可沿轴向移动,但尽管如此仍受到保护。此弹性的盖15围绕着操纵杆8背对笔杆2的端部8a并至少在其操纵时与之接触,所以盖15基于其弹性可同时用作可回转式操纵杆8的复位元件。也就是说,当操纵杆8回转到图2和图5中所表示的位置时,为了看得更清楚起见在这些图中没有示出的盖15相应地弹性变形,所以当释放操纵杆8或释放围绕着操纵杆的盖15时,盖15借助其弹性恢复到它的原始位置并与此同时也相应地使操纵杆8复位,于是操纵杆保持在图3中所表示的它的原始位置上,或按相反的运动顺序保持在它如图1所示的原始位置。此外,盖15可防止操纵杆8从其支承座和从笔杆2内掉出。
弹性的盖15大体设计为帽罩形,它的边缘夹紧在笔杆2与书写用具1弹簧夹17的扣环16之间。尤其在图4至图6中可清楚地看出设在扣环16的倒钩18下方的环槽19,罩盖15的边缘在使用位置可卡入该环槽19内,并通过扣环16沿轴向推套在或旋在笔杆2端部上被夹紧。在图4至6中表示了在笔杆端与扣环16之间起作用的螺纹20。因此,扣环16包含双重功能,亦即它用来支承弹簧夹17以及可拆卸或可分解和可更换地固定弹性盖15。
为了更便于使用操纵杆8,并将其回转运动转换成按钮6沿轴向的移动,按钮6设计成蘑茹状,它的斜面位于背对连接机构5的增大的“蘑菇头”上。为此,笔杆2具有一个容纳此蘑菇头和相应较大的球形加粗区13的直径增大段,它同时为扣环16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座。
书写用具1有一个借助于连接机构5可沿轴向移动的笔芯4,在这里,一个用于克服复位弹簧7的力沿轴向移动的按钮6属于此连接机构5,在再次操纵按钮6时复位弹簧重新将笔芯4移到休止位置。在受保护地装在笔杆内部的按钮6背对连接机构5那一侧上,作用了一个从笔杆2端部伸出并安装成可相对于笔杆回转的操纵杆8,它的回转运动尤其可通过斜面9转换或转变为按钮6的轴向运动,因此,可以在将按钮6受保护地装在笔杆2内部的同时,非常方便地通过此操纵杆8的回转运动来操纵加压或连接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