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62485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18.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1108109.0

申请日:

2001.02.28

公开号:

CN1373065A

公开日:

2002.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62H5/06

主分类号:

B62H5/06

申请人:

温州圣仑汽摩配件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腾云

地址:

325204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岑头工业区岑头北路1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锁本体固定在前叉处于车架上的那段中心轴内,锁本体顶端壁上开设锁心孔;锁心置于锁心孔中,锁心轴底部形成换向齿轮;卡珠体借助底端的卡簧置于锁本体中,卡珠体顶端形成与锁心轴换向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卡珠体末端有弧形凹槽;锁本体壁上对应弧形凹槽开设珠孔,前叉中心轴和车架也对应形成钥匙孔和珠孔;钢珠置于弧形凹槽及珠孔上。该锁具有良好的防盗功能,且便于保管,不易丢失。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锁本体、锁心、 卡珠体和钢珠等构件;锁本体固定在自行车前叉穿置在车架上的那段 中心轴内,在锁本体顶端的壁上开设一个锁心孔;一个锁心置于锁心 孔中,且锁心轴底部形成换向齿轮;一个卡珠体设置在锁本体中,且 卡珠体顶端形成与锁心轴换向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卡珠体末端形成弧 形凹槽;锁本体的壁上对应弧形凹槽还开设珠孔,前叉中心轴和车架 对应锁心的钥匙孔和锁本体的珠孔也形成钥匙孔和珠孔;钢珠放置在 弧形凹槽中、并恰处于锁本体和前叉中心轴的珠孔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其特征在于:锁 本体末端的内壁上对应卡珠体的底端开设一个凹槽,一卡簧置于此凹 槽中。

说明书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

    通常,自行车用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固定在自行车后轮处的盘锁,另一种是可随意固定自行车的链锁,此两种锁皆暴露在车体外,窃贼十分容易借助工具破坏锁体行窃,而且后一种链锁未固定在车体上,使用过程中,经常从车体上拿上拿下,既不便于保管,也极易丢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其具有良好的防盗功能,且便于保管,不易丢失。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主要包括锁本体、锁心、卡珠体和钢珠等构件;锁本体固定在自行车前叉穿置在车架上的那段中心轴内,在锁本体顶端的壁上开设一个锁心孔;一个锁心置于锁心孔中,且锁心轴底部形成换向齿轮;一个卡珠体设置在锁本体中,且卡珠体顶端形成与锁心轴换向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卡珠体末端形成弧形凹槽;锁本体的壁上对应弧形凹槽还开设珠孔,前叉中心轴和车架对应锁心的钥匙孔和锁本体的珠孔也形成钥匙孔和珠孔;钢珠放置在弧形凹槽中、并恰处于锁本体和前叉中心轴的珠孔上。

    上述锁本体末端的内壁上对应卡珠体的底端开设一个凹槽,一卡簧置于此凹槽中,将卡珠体限位设置在锁本体中。

    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因将锁体隐藏安装在自行车内部,窃贼无法在不损坏自行车车身的前提下,借助工具破坏锁体行窃,所以,具有良好的防盗功能;而且,由于锁体固定安装在车内部,故只需携带钥匙,不必考虑锁体的收藏,既便于保管,也不易丢失。

    以下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组合状态外观图(开锁状态);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部视图;

    图4是本发明使用状态外观图(闭锁状态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部视图。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主要包括锁本体1、锁心2、卡珠体3和钢珠4等构件,其中:

    锁本体1通过两个铆钉固定在自行车前叉穿置在车架8上的那段中心轴9内。在锁本体1顶端的壁上开设一个锁心孔11,在锁本体1的壁上还对称开设两个珠孔14,在锁本体1末端的内壁上另开设一个凹槽15,一卡簧16置于此凹槽15中。

    一个锁心2置于锁心孔11中,该锁心2的锁壳与锁本体1一体成型,锁心轴21的底部凸出形成换向齿轮22。

    前叉中心轴9和车架8对应锁心2的钥匙孔和锁本体1地珠孔14皆形成一个钥匙孔91、81和两个珠孔92、82,且钥匙孔91、珠孔92和钥匙孔81、珠孔82的位置对准时,固定在前叉中心轴9顶端的把手呈45度角倾斜。

    一个卡珠体3借助卡簧16置于凹槽15中而限位设置在锁本体1中,卡珠体3顶端形成与锁心2换向齿轮22相啮合的齿轮31,通过换向齿轮22与齿轮31的啮合,可使锁心22带动卡珠体3转动,卡珠体3末端形成一环弧形凹槽32。

    两个钢珠4放置在弧形凹槽32中,并恰处于锁本体1和前叉中心轴9的两个珠孔14、92上,配合图3所示。

    本发明组装时,如图2、3所示,先将锁心2置于锁本体1的锁心孔11中,再将卡珠体3置于锁本体1中,使卡珠体3顶端的齿轮31与锁心轴21底部的换向齿轮22啮合,并在卡珠体3底端与锁本体1内壁之间将卡环16固定一个凹槽15,接着,将组装了锁心2、卡珠体3的锁本体1通过铆钉固定在前叉中心轴9内,使前叉中心轴9的钥匙孔91和珠孔92与锁心2的钥匙孔和锁本体1的珠孔14位置对应,并将钢珠4放置在弧形凹槽32及锁本体1和前叉中心轴9的珠孔14、92上,最后,将组装了锁本体1和钢珠4的前叉中心轴9穿置固定在车架8内,使车架8上的钥匙孔81和珠孔82与锁心2的钥匙孔和锁本体1的珠孔14同处于一个圆周上,即完成整个锁体的组合。

    本发明使用时,在开锁状态,如图2、3所示,钢珠4仅处于卡珠体3的弧形凹槽32及锁本体1和前叉中心轴9的珠孔14、92上,未处于车架8的珠孔82中,前叉中心轴9与车架8之间无任何阻碍转动的定位而可发生相对转动。

    当欲闭锁,如图4、5所示,先转动前叉中心轴9,使车架8上的钥匙孔81和珠孔82分别与前叉中心轴9的钥匙孔91和珠孔92对准,再将钥匙依次穿过车架8、前叉中心轴9、锁心2的钥匙孔,插入锁心2中,转动钥匙,带动锁心轴21随之转动,通过换向齿轮22与齿轮31的啮合,传动于卡珠体3也转动,卡珠体3末端的弧形凹槽32渐渐与锁本体1的珠孔14错位,而卡珠体3渐渐地将钢珠4顶出,使钢珠4处于锁本体1和前叉中心轴9、车架8的珠孔14、92、82上,前叉中心轴9与车架8之间因钢珠4定位而不可发生相对转动,抽出钥匙,即呈闭锁状态,此时,固定在前叉中心轴9顶端的把手呈45度角倾斜,可方便自行车的停放。

    当欲再开锁,直接将钥匙依次穿过车架8、前叉中心轴9、锁心2的钥匙孔,插入锁心2中,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钥匙,带动锁心轴21随之转动,通过换向齿轮22与齿轮31的啮合,传动于卡珠体3也转动,卡珠体3末端的弧形凹槽32又渐渐与锁本体1的珠孔14对准位置,钢珠4重新落入卡珠体3的弧形凹槽32中,并处于锁本体1和前叉中心轴9的珠孔14、92上,而未处于车架8的珠孔82中,如图3所示,前叉中心轴9与车架8之间不再有钢珠4定位而又可发生相对转动,抽出钥匙,即呈开锁状态。

    总之,本发明的关键是:卡珠体3通过锁心轴21带动转动,将钢珠4顶出,使钢珠4卡于锁本体1、前叉中心轴9与车架8之间,令前叉中心轴9无法转动,而达到防盗功能。其中,卡珠体3也可通过其它方式与锁心轴21连接传动,其功效等同。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隐藏式自行车锁,锁本体固定在前叉处于车架上的那段中心轴内,锁本体顶端壁上开设锁心孔;锁心置于锁心孔中,锁心轴底部形成换向齿轮;卡珠体借助底端的卡簧置于锁本体中,卡珠体顶端形成与锁心轴换向齿轮相啮合的齿轮,卡珠体末端有弧形凹槽;锁本体壁上对应弧形凹槽开设珠孔,前叉中心轴和车架也对应形成钥匙孔和珠孔;钢珠置于弧形凹槽及珠孔上。该锁具有良好的防盗功能,且便于保管,不易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