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361973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89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04728.6

申请日:

2002.02.09

公开号:

CN1372252A

公开日:

2002.10.0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G11B7/00; G11B7/24; G11B20/12

主分类号:

G11B7/00; G11B7/24; G11B20/12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发明人:

渡部一雄; 安东秀夫; 松丸祐晃; 能弹长作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2001.02.16 JP 040621/200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以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提供信息记录媒体和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该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道,作为在上述记录道上设置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2),以及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记信息的标记区域(3),在地址区域上记录以凹坑记录地址信息,在标记区域上记录以作为道边界的一部分的摆动来记录标记信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记录道, 作为在上述记录道上设置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 以及 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 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标记区域的上述 标记信息独立于上述地址信息并且可与用户数据共存。
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收纳扇区 单位的数据, 针对1个扇区数据的记录所必需的记录道长度的每一个配置上述标记 区域。
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收纳包含 ECC的数据, 针对用上述ECC可纠错的的记录道长度的每一个配置上述标记区域。
5: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是凹槽, 上述凹槽包含表示第1频率的第1摆动边界壁、以及表示与上述第1 频率不同的第2频率的第2摆动边界壁, 上述第2摆动边界壁表示上述标记信息。
6: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是凹槽道, 在半径方向上邻接的凹槽道和凹槽道之间配置凸部道, 上述凸部道包括表示上述标记信息的凹坑。
7: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是凹槽, 上述凹槽包含一部分直线边界壁和表示规定频率的摆动边界壁, 上述一部分直线边界壁表示上述标记信息。
8: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上述记录道是在半径 方向上交替配置的凸部道和凹槽道, 这两个道的边界中,n编号的边界是表示第1频率的第1摆动边界壁, n+1编号的边界是上述第1摆动边界壁及表示与上述第1频率不同的第2 频率的第2摆动边界壁, 上述第2摆动边界壁表示上述标记信息。
9: 如权利要求1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媒体,其中:在半径方向上互相邻 接的上述标记区域配置成为在道方向上隔开n字节的长度。
10: 一种对信息记录媒体记录预定的信息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 作为记录对象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记录道, 作为在上述记录道上设置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 以及 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 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上述信息记录装置包括: 从上述标记区域检测上述标记信息的标记检测装置, 在根据用上述标记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标记信息对道偏离进行监视的 同时,使光束跟踪目的记录道的跟踪控制装置,以及 从上述地址区域读取上述地址信息,并根据读取的地址信息对上述记 录道的目的位置记录预定的信息的记录装置。
11: 如权利要求10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记录信息的信息记 录媒体的上述标记区域的上述标记信息可与用户数据共存, 上述记录装置在上述标记信息附近的记录道上记录用户数据。
12: 如权利要求10中所记载的信息记录装置,其中:记录信息的信息记 录媒体的上述记录道收纳扇区单位的数据, 对于1个扇区数据的记录所必需的记录道长度的每一个配置上述标记 区域, 上述记录装置以上述标记区域的配置间隔记录1个扇区数据。
13: 一种从信息记录媒体再生目的信息的信息再生装置,其中: 作为记录对象的上述信息记录媒体包括: 记录道, 作为在上述记录道上设置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 以及 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 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上述信息再生装置包括: 从上述标记区域检测上述标记信息的标记检测装置, 在根据利用上述标记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标记信息对道偏离进行监视 的同时,使光束跟踪目的记录道的跟踪控制装置,以及 从上述地址区域读取上述地址信息,并根据读取的地址信息从上述记 录道的目的位置再生预定的信息进行的再生装置。
14: 如权利要求13中所记载的信息再生装置,其中:上述信息记录媒体 的上述标记区域的上述标记信息可与用户数据共存, 上述再生装置从上述标记信息附近的记录道上再生用户数据。
15: 如权利要求13中所记载信息再生装置,其中:上述信息记录媒体的 上述记录道收纳扇区单位的数据, 对于1个扇区数据的记录所必需的记录道长度的每一个配置上述标记 区域, 上述再生装置以上述标记区域的配置间隔再生1个扇区数据。

说明书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盘等信息记录媒体,还涉及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记录目的信息的信息记录装置,而且还涉及将记录于信息记录媒体上的目的信息再生(即重放)的信息再生装置。背景技术

    近年来,DVD等大容量信息记录媒体的研究开发日益活跃。在属于DVD一组的DVD-RAM中设置有在每一周凸部道和凹槽道切换的单螺旋道。在这种DVD-RAM的凸部道中的每个称为扇区的单位内记录数据。与此同时,在DVD-RAM中,在每个扇区中设置有预刻凹坑标题(CAPA)。在预刻凹坑标题中,由预刻凹坑记录地址信息。在日本专利申请2000-303855中公开了有关这种预刻凹坑标题的技术。

    另外,在属于DVD一组的DVD-RW中不设置上述的预刻凹坑标题,而是在夹在凹槽和凹槽之间的凸部(凸部区)上设置切口状的凹坑(凸部预刻凹坑)。此凸部预刻凹坑表示地址信息。但是,地址是把再生16个扇区大小的数据(=1ECC组(纠错码组))汇总而得到的凸部预刻凹坑的信息而确定地。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0-27349中公开了有关切口状凹坑的技术。

    如上所述,因为在DVD-RAM中在每一个扇区上都配置有预刻凹坑标题,所以在DVD-RAM再生时可以对每个扇区确定地址。另外,在DVD-RAM中定义有称为“区(zone)”的同心圆形状的区域。在一个区中可有一千个以上的道相连形成圆圈。预刻凹坑标题区域,至少在一个区内是沿着半径方向排列。因此,在写入时,光束跟踪即使是脱离目的道,之后也可以预测预刻凹坑标题再生的时刻。也就是说,通过从预刻凹坑标题读出地址可以检测道偏离。因此,即使是伴随在写入时的道偏离的误擦除(误记录)很严重,也可限于一个扇区以内。如误擦除(误记录)的区域在一个扇区以内,利用ECC(纠错码)可以改正。

    另一方面,在DVD-RW中,并不是在每一个扇区中设置预刻凹坑标题。因此,在写入时,在光束跟踪脱离目的道的场合,不能立刻检测道偏离。如果假定利用从再生16个扇区大小的数据而得到的凸部预刻凹坑的信息而确定的地址可以检测到道偏离,则伴随着写入时的道偏离的误擦除最大会达到16个扇区。

    在DVD-RAM中,伴随在写入时的道偏离的误擦除所造成的数据破坏不大,但因为在每一个扇区上设置预刻凹坑标题部,所以存在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域减少的问题。即存在格式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DVD-RW中,因为用户数据对于道是连续记录的,伴随标题配置的格式效率不低。但是,却可能存在伴随写入时的道偏离的数据破坏严重的问题。

    就是说,在现有的DVD-RAM及DVD-RW中,伴随着写入时的光束的道偏离的误擦除所造成的数据破坏区域的减小和抑制格式效率的低下是难以并存的。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在于提供可解决上述问题的信息记录媒体。发明概述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的构成如下。

    (1)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道,作为设置于上述记录道上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以及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并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2)本发明的信息记录装置,是针对下述的信息记录媒体记录目的信息的信息记录装置,

    该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道,作为设置于上述记录道上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以及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该信息记录装置包括:从上述标记区域检测上述标记信息的标记检测装置;在根据利用上述标记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标记信息对道偏离进行监视的同时,使光束跟踪目的记录道的跟踪控制装置,从上述地址区域读取上述地址信息,并根据读取的地址信息对上述记录道的目的位置记录预定的信息的记录装置。

    (3)本发明的信息再生装置,是一种从下述的信息记录媒体再生目的信息的信息再生装置,

    该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道,作为设置于上述记录道上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以及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并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记信息的标记区域,

    该信息再生装置包括:从上述标记区域检测上述标记信息的标记检测装置;在根据利用上述标记检测装置检测的上述标记信息对道偏离进行监视的同时、使光束跟踪目的记录道的跟踪控制装置;从上述地址区域读取上述地址信息,并根据读取的地址信息从上述记录道的目的位置再生预定的信息的再生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目的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叙述中提出,部分地可从该叙述看到或从本发明的实践中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通过下面指出的装置和组合来实现。附图简介

    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现在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的一般描述及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第1例的示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标题部及扇区标记部的第1配置例的示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标题部及扇区标记部的第2配置例的示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标题部及扇区标记部的第3配置例的示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第2例的示图。

    图6为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扇区标记部的第1配置例的示图。

    图7为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扇区标记部的第2配置例的示图。

    图8为图5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扇区标记部的第3配置例的示图。

    图9为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标题部及扇区标记部的第4配置例的示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信息记录媒体上的道的扩大图,为标题部及扇区标记部的第5配置例的示图。

    图11为本发明的信息再生装置及信息记录装置的一例的示图。

    图12为示出摆动时钟(脉冲)和扇区标记的关系的时序图。

    图13为示出读出处理和写入处理的流程图。实施发明的具体方式

    首先,对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要点予以说明。

    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分别包括:用于确定高精度的地址的物理地址部(地址区域)、及用于检测道偏离的检测图形部(标记区域)。

    另外,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具有以下的要点。

    ·用户数据可记录于沿检测图形部排列的记录道上。就是说,媒体的容量不会由于配置检测图形部而减小。

    ·在连续的检测图形部之间可记录的数据长度为1个扇区大小的数据长度。1个扇区是利用ECC可纠正的数据大小。就是说,即使是在连续的检测图形部之间所有的数据全部被破坏(错误擦除),也可以利用ECC恢复。

    ·检测图形(标记信息)利用凹槽的摆动(摆动边界壁)进行记录。或者,检测图形利用凸部预置凹坑进行记录。或者,检测图形利用直线的边界壁进行记录。

    ·通过将物理地址和检测图形分离配置可以独立地检测两者。不会出现一方不能检测,而另一方也不能检测的情况。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予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例的信息记录媒体(光盘1)的示图。其中,光盘1采用与DVD-RAM相同的ZCLV(区域等线速度)的构造。

    即,将光盘1从内周侧起切分成具有一定的半径宽度的区域Z-1、区域Z-2、…、区域Z-n等n个区域。在对一个区域内进行记录再生的场合,此区域以一定的角速度(转数)转动。就是说,对角速度进行控制使每个区域的转数是一定的。随着从内周的区域移向外周的区域,通过控制使角速度减小。就是说,通过控制使整个光盘的线速度大致一定。

    在各个区域内,每一个道地扇区数是一定的。在各个道上,例如,每2个扇区配置一个标题部2。在此标题部2上记录确定地址的物理地址信息。另外,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上邻接的各个道的各个标题部2相互间在道的切线方向上前后离开一定长度。在各个标题部2的紧前方设置有扇区标记部(标记区域)3。扇区标记部3是用来检测道偏离的。此扇区标记部3中包含扇区标记,扇区标记在整个光盘上是同一图形。扇区标记部3,例如,每一个扇区配置一个。在标题部2是每2个扇区配置一个的场合,扇区标记部3配置于标题部2的紧前方(也可看做为紧后方)及标题部2和标题部2之间。当然,在标题部2和标题部2之间扇区标记部3可单独配置。

    在本发明中,标题部2的间隔如果大于1个扇区,多大都可以,例如,可以取每4个扇区,每8个扇区。在标题部2上不能记录用户数据。就是说,如果标题部2的间隔取得越长,对整个光盘的容量而言,用户数据的比例就越大。即可以增大格式效率。所以,与DVD-RAM那样的每一个扇区设置标题部的格式相比较,本发明的光盘的格式效率实质上可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扇区标记部3的配置间隔也可比标题部2的配置间隔短。例如,如果扇区标记部3的配置间隔为每一个扇区,可以期待得到与DVD-RAM的标题部完成的误擦除防止的作用相同的效果。在此扇区标记部3上,如后所述,可以记录用户数据。就是说,即使是频繁地配置扇区标记部3,格式效率也不会降低。所以,扇区标记部3的配置间隔比标题部2的配置间隔短也可以。利用ECC的纠错能力可以纠错的数据量,例如,可以定为1.5扇区大小。在此场合,如果扇区标记部3的配置间隔为每一个扇区,则即使是扇区标记部3和扇区标记部3之间的数据全部被破坏,利用ECC也可以纠正。因此,像本发明这样,通过将记录物理地址信息的标题部2和用来检测道偏离的扇区标记部3(扇区标记)分开设置,可提供能够将格式效率的降低限制于最小限度之内,同时可将伴随在写入时的道偏离的误擦除限制于可复原的范围内的光盘。

    下面参照图2至图4详细说明扇区标记部3。

    图2为光盘1上的道的扩大图一例的示图。其中示出了仅仅在光盘1上的引导槽(凹槽)部上记录有记录标记4的凹槽记录方式的场合。在光盘1上,在半径方向上交替设置凹槽道和凸部道。在凹槽记录方式中,只在凹槽道(#n+1,#n,#n-1)上记录用户数据。凹槽5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蛇行)而形成。在光盘以规定的转数转动的场合,可从此凹槽5的摆动检测一定的频率。凹槽5的摆动显示出一定的频率。即,可以提取与转动同步的摆动决定的时钟(脉冲)。

    在标题部2上收纳表示物理地址的信息。表示物理地址的信息由刻印凹坑形成。在此标题部2的紧前方形成扇区标记部3。在扇区标记部3上包含扇区标记。此扇区标记由与凹槽5的摆动不同的摆动形成。在凹槽5上设置有基准频率部6(摆动)。与此相对,在扇区标记部3上设置相对基准频率部6的,例如,2倍的频率的摆动。此2倍频率的摆动是扇区标记。另外,标题部2配置成在半径方向上邻接的各个道中相互间在道的切线方向上前后离开一定长度(n字节大小)。同样,扇区标记部3也配置成前后离开一定长度。

    当在光盘1上记录数据或从光盘1再生数据时,可同时再生从摆动得到的摆动信息。所以,在沿道记录或再生数据的场合,总会在每个扇区上读出扇区标记部3的扇区标记。换言之,可以一定的间隔读出扇区标记。如果在数据的记录再生的中途,光束点从目的道偏离到邻接的道,就不能以一定的间隔读出扇区标记。这是因为目的道的扇区标记部3的位置和邻接道的扇区标记部3的位置在道的切线方向上偏离一定长度。所以,通过检测扇区标记的再生间隔的偏离,可以检测道偏离。每偏离1个道,扇区标记就偏离n个字节。就是说,在偏离m道的场合,扇区标记的间隔偏离m·n字节。所以,从扇区标记间隔的偏离可以检测出偏离多少道。

    图3为光盘1上的道的扩大图另一例的示图。在此图3中,对具有与图2相同的功能的部位赋予同一标号。其中示出的也是仅仅在光盘1上的引导槽部上记录有记录标记4的凹槽记录方式的场合。凹槽5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而形成。在此图3的示例中,特征在于扇区标记部7是由在凹槽道和凹槽道之间的凸部(凸部道)上的预刻凹坑形成的。在凹槽记录方式的场合,在凸部上不记录用户数据。因此,即使是在凸部上通过预刻凹坑形成扇区标记部7,也不会减小用户数据的记录区域。

    图4为光盘1上的道的扩大图的又一例的示图。在此实施例中,凹槽5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而形成。与此不同,扇区标记部8的特征在于它是由无摆动的凹槽(直线状)形成的。在此场合,在扇区标记部8中摆动信号有间歇。此间歇就成为扇区标记信号。由此,可以获得与上面说明的扇区标记部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的光盘1中,收纳物理地址信息的的标题部2的设置,在道上占据一定的区域。下面参照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一例的光盘11予以说明。图5中示出的光盘11与图1中示出的光盘1不同,如DVD-RW,在凹槽道上没有集中配置的标题部。但是,在采用ZCLV结构这一点上此光盘与图1的光盘1相同。

    在光盘11上的各道上,每个扇区上配置扇区标记部12。扇区标记部12配置成在半径方向上邻接的各个道相互之间在道的切线方向上前后离开一定长度。另外,此光盘11没有收纳物理地址的标题部。作为此标题部的代替,例如,可以利用道的摆动。藉助从摆动获得的摆动信号可得到物理地址。在此场合,因为不存在减少用户数据记录区域的主要因素(标题部),可以实现高格式效率。在这样的从道的摆动获取物理地址的方式中,为确定一个地址必须读取很长的区域(例如16个扇区大小)。因此,在数据记录中产生道偏离的场合,就存在超过ECC纠错能力的长的区域中记录的数据受到破坏的危险性。为防止这一点,在光盘11上配置有扇区标记部12。此扇区标记部12的配置间隔,例如,可以是每一扇区一个。由此,基本上可消除误擦除的破坏。另外,也可以在扇区标记部12上记录用户数据这一点上与上述的光盘1相同。就是说,可阻止格式效率的降低。因此,即使是在没有集中的标题部的这种格式的光盘中,通过独立设置物理地址部(摆动)和扇区标记部12,可提供不会同时降低格式效率,并可将伴随在写入时的道偏离的误擦除造成的数据的破坏限制在可复原的范围内的光盘。

    图6至图8为示出光盘11上的扇区标记部3的详细情况的示图。

    图6为光盘11上的道的扩大图一例的示图。其中示出的是仅仅在光盘11上的引导槽(凹槽)部上记录有记录标记13的凹槽记录方式的场合。凹槽14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而形成。在ID部15中,通过对摆动频率进行调制或对相位进行调制,收纳物理地址信息。另外,扇区标记部16也是由凹槽的摆动形成。扇区标记部16的摆动是一定频率的摆动。扇区标记部16的摆动和ID部15的摆动是可以区别的频率。扇区标记部16必须配置于包含在ID部15中的地址信息(摆动)的前头。此外,例如,也可以每一个扇区都配置。另外,ID部15和扇区标记部16配置成为在半径方向上邻接的各个道中相互间在道的切线方向上前后离开一定长度(n字节大小)。在包含ID部15和扇区标记部16的凹槽道中,可在整个区域上记录成为用户数据的记录标记13。图1中示出的光盘1和图5中示出的光盘11仅仅在收纳物理地址信息的场所上不同,而检测在数据记录再生中间的道偏离的方法则相同。即通过检测从扇区标记部得到的扇区标记的再生间隔的偏离,可以检测道偏离。

    图7为光盘11上的道的扩大图另一例的示图。在此图7中,对具有与图6相同的功能的部位赋予同一标号。其中示出的也是仅仅在光盘11上的引导槽部上记录有记录标记13的凹槽记录方式的场合。凹槽14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而形成,从此摆动获得的摆动信号中包含物理地址信息。此图7的特征在于扇区标记17是由在凸部上的预刻凹坑形成的。扇区标记17是即使是在对凹槽道进行记录再生中也可再生的标记。

    图8为光盘11上的道的扩大图又一例的示图。在此实施例中,通过凹槽14的ID部15的摆动收纳物理地址信息。另外,其特征在于只有扇区标记部18是由无摆动的凹槽(直线状)形成的。在此场合,在扇区标记部18中摆动信号有间歇。此间歇就成为扇区标记信号。由此,可以获得与上面说明的扇区标记部同样的效果。

    另外,图9为光盘1上的道的扩大图再一例的示图。其中示出的是在光盘1上的引导槽(凹槽)部和引导槽(凹槽)部之间的凸部部两者之上记录有记录标记4的凸部加凹槽的记录方式的场合。凹槽5以一定的频率摆动而形成。标题部20横跨凹槽和凸部两者配置,在其紧前方形成扇区标记部21。严格讲,扇区标记部21是形成于凹槽和凸部的边界部上。通过形成这种扇区标记部21,也可设置扇区单位的标记,对采用凹槽加凸部的记录方式的光盘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

    图10为光盘1上的道的扩大图另一例的示图。其中,与图9一样,在光盘1中采用凸部加凹槽的记录方式。包含在扇区标记部22中的扇区标记以凹槽5的两壁的摆动表示。在此场合,扇区标记部22的摆动频率,例如,可为相对基准频率部6的摆动频率的2倍。包含在扇区标记部22中的扇区标记的检测方法与已经说明的检测方法相同。

    图11为涉及本发明一例的光盘装置(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的概略构成示图。

    图11示出的光盘装置的构成包括光头·伺服机构部51、光检测器52、放大器53、54、加法器55、减法器56、信号处理电路57、系统控制器58、带通滤波器(BPF1)59、带通滤波器(BPF2)60、PLL(锁相回路)61、比较器62及驱动器控制器63。

    光头·伺服机构部51具有光源及将从光源发出的光束(再生用的光束或记录用的光束)聚光到光盘(光盘1或光盘11)上的聚光装置。利用光头·伺服机构部51的伺服控制,在数据再生时,再生用的光束沿着光盘上的道扫描。在数据记录时,记录用的光束沿着光盘上的道扫描。

    在从光盘再生目的数据时,以及在将目的数据记录到光盘上时,以如下的方式再生地址信息及扇区标记,一边根据再生的扇区标记监视道偏离,一边对目的地址进行访问处理。

    首先,利用设置于光头·伺服机构部51中的光检测器52检测从光盘1发出的反射光。就是说,接收反射光并将其变换为电信号。光检测器52由平行于道的切线方向的分割线分割为两个单元。从每个单元发出的信号由放大器53、54放大并输入到加法器55及减法器56。从加法器55发出的输出信号由信号处理电路57进行均衡处理、二值处理及解调处理。结果就可以从记录于标题部2中的刻印凹坑再生用户数据。在数据再生时的场合,还要从道上记录的标记再生用户数据。再生结果送往系统控制器58。

    另一方面,从减法器56发出的输出信号,是光盘半径方向上的差信号,即所谓的推挽信号。此推挽信号由带通滤波器59及带通滤波器60限制频带。从带通滤波器59发出的输出是从基准频率部6抽出的信号。在PLL61中生成与光盘转动同步的时钟(脉冲)。另一方面,带通滤波器60的通频带特性是可以通过较带通滤波器59的通频带更高的频带的特性。就是说,带通滤波器60可以检测以基准频率2倍的频率摆动的扇区标记部的信号。从带通滤波器60发出的输出信号由比较器62二值化成为扇区标记检测信号送往系统控制器58。

    图12为示出从PLL61发出的输出信号和从比较器62发出的输出信号的示图。图12的(a)是正常再生时的信号的情况。就是说,是光束跟踪目的道时的情况。从PLL61发出的摆动时钟信号在再生中一直是固定频率的信号。另一方面,从比较器62输出的扇区标记信号一直具有1个扇区的信号间隔。与此相对,图12的(b)是再生时光束偏离目的道时的信号的情况。光束以目的道以外的地点(图中箭头部)为起点,扇区标记信号的间隔比正常时更宽。就是说,扇区标记信号的间隔超过1个扇区。所以,通过由系统控制器58对摆动时钟信号和此扇区标记信号进行监视,可以检测到道偏离。系统控制器58,在光盘的数据记录再生中检测到道偏离的场合,就向驱动器控制器63发出中止记录再生动作的指示。驱动器控制器63,根据记录再生中止的指示,向光头·伺服机构部51发出停止对光源的记录再生脉冲调制的指令。

    另外,如图2~图4示例所示,在数个扇区配置一次标题部的场合,对于配置标题部的地点,扇区标记的间隔比1个扇区长一个标题部长度的大小。由于预先了解了此间隔偏离,此间隔的增加不检测为道偏离。

    图13为示出读出处理和写入处理的流程图。

    在读出处理和写入处理的场合,首先向系统控制器58输入读出对象地址或写入对象地址的访问要求(ST1)。系统控制器58指示驱动器控制器63寻找目标道(ST2)。之后,标题确认再生地址(ST3)。判断再生地址是否是读出对象地址或写入对象地址(ST4)。如偏离目标地址就再一次进行访问(ST5)。如对读出对象地址或写入对象地址的访问结束,就开始读出还写入(ST6)。在读出或写入时,一直对扇区标记的出现间隔进行监视,并根据出现间隔检查寻道是否正常(ST7)。在检测寻道异常的场合,立刻中止读出处理或写入处理(ST8)。在扇区标记的出现间隔正常的场合,直到对1个标题组内的数据的读出或写入结束为止,读出或写入一直继续(ST9)。如对1个标题组内的数据的读出或写入结束,就暂时停止读出或写入(ST10),判断是否还有要继续读出的数据或写入的数据(ST11)。在有要继续读出的数据或写入的数据的场合,就返回ST1再生标题。这样,在全部数据读出或写入结束之后,读出处理或写入处理就正常结束(ST12)。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就可以提供不会减小用户数据的记录容量,并可防止伴随在写入时的光束的道偏离的数据破坏的危害的信息记录媒体。

    另外,根据本发明就可以提供对于不会减小用户数据的记录容量,并可防止伴随在写入时的光束的道偏离的数据破坏的危害的信息记录媒体,在光束发生道偏离时立即反应并且可以记录目的信息的信息记录装置。

    此外,根据本发明就可以提供对于不会减小用户数据的记录容量,并可防止伴随在写入时的光束的道偏离的数据破坏的危害的信息记录媒体,在光束发生道偏离时立即反应并且可以再生目的信息的信息再生装置。

    其他的优点和改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在其更广的方面是不受限于上述的具体细节和代表性实施例的。因此,在不脱离由后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定义的总的发明构思的精神或范围的条件下可以进行种种变更。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及信息再生装置.pdf(2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提供信息记录媒体和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该信息记录媒体包括:记录道,作为在上述记录道上设置的多个区域的、记录地址信息的地址区域(2),以及作为设置数目多于上述地址区域且以一定间隔设置的区域的、包含标记信息的标记区域(3),在地址区域上记录以凹坑记录地址信息,在标记区域上记录以作为道边界的一部分的摆动来记录标记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