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59937 上传时间:2018-06-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5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16086.4

申请日:

2002.05.06

公开号:

CN1378910A

公开日:

2002.11.13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B29C63/34

主分类号:

B29C63/34

申请人:

程伟良; 王斌; 黄展友

发明人:

程伟良; 王斌; 黄展友

地址:

543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东中路安居里5号三单元408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梧州市万达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于家淦;陈燕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分步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抗菌塑料管成型、金属管成型、涂粘接剂、金属管衬塑、复合成型各工序分别单独完成,并利用缩径和热熔粘接来实现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牢固结合,使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达98%以上,节能30%。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法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 抗菌塑料管成型、金属管成型、涂粘接剂、金属管衬塑、复合成型各加工 工艺分别单独完成,并利用抗菌塑料管的表面涂有热熔粘接剂,外径略小 于金属管内径,用金属管缩径及加热等方法使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牢固结 合,成为合格的产品,具体步骤为:分别用金属管成型机和双层共挤塑料 管成型机制得定尺长度的金属管及内衬有抗菌层的抗菌塑料管;然后用衬 塑机将抗菌塑料管衬入金属管内,在衬管的同时衬塑机会自动在抗菌塑料 管外壁上均匀涂上一层热熔粘接剂;将已衬有抗菌塑料管的金属管送至复 合管成型机上,通过缩径工序使外层金属管的内径略小于抗菌塑料管的外 径,两者即可牢固贴合在一起;再送加热装置经加热工序,将金属管与抗 菌塑料管之间热熔粘接剂熔融,使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结合更牢固。最后, 经整圆、矫直、修整端部、表面处理等工序即可制得合格的抗菌金属塑料 复合管。
2: 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分步复合成型工 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加热工序在金属管缩径前、后或整圆后进行。

说明书


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生产工艺,尤其是分步复合成型工艺。

    二、背景技术

    目前,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生产工艺采用一步法,其工艺流程如下:热塑性塑料、粘接剂、及抗菌塑料经挤出机在一定的挤出压力及温度之下,通过共挤模具,形成三层复合塑料管,此时粘接剂覆盖在塑料管的外表面,而抗菌塑料则附着在塑料管的内表面,三层复合塑料管挤出后即进入真空冷却定径装置,再进入复合成型段,被对接的金属带包复,焊接装置将对接金属带焊接成金属管,最后通过加热及冷却装置使粘接剂把塑料管与金属管结成一体,即形成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

    上述工艺流程中,存在几方面的缺点1、三层共挤塑料管的生产速度比金属管的生产速度高很多倍,一步法生产塑料管生产设备利用率低,浪费投资,增加了投资成本;2、一步法生产,要求设备联动同步控制性能要好,工人操作熟练程度要求高,生产线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均会产生废品,产品合格率低,增加了生产成本;3、三层结构的塑料管与金属管复合时,由于金属管要同步焊接,所以,金属管与塑料管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隙,以免焊接时烧坏塑料管。由于间隙过大,管道内外层贴合力较小,甚至贴合不紧,影响了产品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并能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合格率,生产可操作性强,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的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将抗菌塑料管成型、金属管成型、涂粘接剂、金属管衬塑、复合成型各加工工序分别单独完成,并利用抗菌塑料管的表面涂有热熔粘接剂,外径略小于金属管内径,用金属管缩径及加热等方法使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牢固结合,成为合格的产品,具体步骤为:分别用金属管成型机和双层共挤塑料管成型机制得定尺长度的金属管及内衬有抗菌层的抗菌塑料管;然后用衬塑机将抗菌塑料管套进金属管内,在套管的同时衬塑机会自动在抗菌塑料管外壁上均匀涂上一层热熔粘接剂;将已衬有抗菌塑料管的金属管送至复合管成型机上,通过缩径工序使外层金属管的内径略小于抗菌塑料管的外径,两者即可牢固贴合在一起;再送加热装置经加热工序,将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之间的热熔粘接剂熔融,使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结合更牢固;最后,经整圆、矫直、修整端部、表面处理等工序即可制得合格地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

    以上所述的金属管加热工序亦可在金属管缩径前或整圆矫正后进行,加热的温度以能使粘接剂熔融为宜,一般为200℃~220℃。

    为使抗菌塑料管表面涂上粘接剂后能顺利衬入金属管,在抗菌塑料管成型后,抗菌塑料管的外径要比金属管内径小0.15~1mm。

    为使金属管经缩径工艺后能符合成品要求,在金属管成型后,金属管的外壁应比最终产品尺寸大0.5~3mm。

    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法成型工艺与现有的成型工艺比有以下优点:1、优化了设备配置,由于,共挤塑料管成型机的生产效率高,单机可与多套复合设备配套,也可作别的产品生产,减少投资成本;2、分步法可以单独调整设备,易于控制和不影响其它工序生产,避免因其它工序出现问题而使整条生产线停产;3、使外层金属管与内层抗菌塑料管的配合更合理,保证了产品质量;4、产品合格率可提高到98%以上,节约能源30%;5、可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其他产品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五、附图说明

    附图1是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流程图。

    附图2是抗菌塑料管生产工艺示意图。

    附图3是金属管生产工艺示意图。

    附图4是抗菌塑料管衬入金属管工艺示意图。

    附图5是金属管抗菌塑料管复合工艺示意图。

    六、具体实施方法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2,塑料原料PE通过塑料层挤出机1熔融后进入共挤机头3与从抗菌层挤出机2进入共挤机头3的抗菌塑料汇合,并包复在抗菌塑料的外表面。再经模具4成型抗菌塑料管5,抗菌塑料管5进入真空定径冷却装置6后,由牵引机7送至裁切装置8,裁切成所需长度,抗菌塑料管5的外径比相复合的金属管的内径小0.15~0.3mm,壁厚为0.5mm~3mm。

    参照图3选用厚度为0.25mm~2mm的金属带材9,经金属管成型机10和金属管裁切装置11后,便得到所需的定长金属管12,金属管12的外壁应比最终产品尺寸大0.5~1.5mm。

    参照图4将已加工好的抗菌塑料管5和金属管12放到衬塑机13上,抗菌塑料管5在送料装置14的作用下,经涂胶装置15在表面均匀涂上一层厚0.1mm的热熔粘接剂后,衬入金属管12内,成为毛坯管16。

    参照图5将毛坯管16送到复合成型机17上,经缩径装置18,使产品外观尺寸符合要求。此时,金属管12对抗菌塑料管5产生一个抱紧力,两者牢固的贴合在一起。再经加热装置19将已缩径的金属管12加热至200℃至220℃使紧贴在其内壁的热熔粘接剂熔融,将金属管12与抗菌塑料管5粘接在一起,增加两者的附着力。再用整圆矫直机20对已进行上述工序的毛坯管16整圆矫直后便得到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21。根据客户要求,上述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还可以进行修端、表面处理等工艺再加工。

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分步复合成型工艺.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菌金属塑料复合管的分步复合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抗菌塑料管成型、金属管成型、涂粘接剂、金属管衬塑、复合成型各工序分别单独完成,并利用缩径和热熔粘接来实现金属管与抗菌塑料管牢固结合,使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达98%以上,节能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塑料的加工;一般处于塑性状态物质的加工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