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胶塞.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59456 上传时间:2018-05-0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4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820079648.2

申请日:

2008.03.28

公开号:

CN201180517Y

公开日:

2009.01.1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B 33/134申请日:20080328授权公告日:20090114终止日期:20160328|||授权

IPC分类号:

E21B33/134(2006.01)

主分类号:

E21B33/134

申请人:

安东石油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曲洪坤; 陈蔚鸿; 范永洪

地址:

100102北京市朝阳区东湖渠屏翠西路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王建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胶塞,属于石油钻井固井领域。所述防滑胶塞包括:塞头、底托、多级盘状翼和防滑层。在防滑层的下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凹坑或突起。在注水泥作业中,防滑层的下表面与水泥接触,对于带有凹坑的防滑胶塞,水泥会填充进防滑层凹坑中;对于带有突起的防滑胶塞,其防滑层的突起会嵌入水泥中;待水泥凝固后,防滑胶塞会与水泥凝结为一体。这样可以防止在钻头钻进过程中防滑胶塞随钻头一起旋转,从而使防滑胶塞很容易被钻碎。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可以有效提高油井钻井固井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滑胶塞,包括塞头、底托、多级盘状翼,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级盘状翼的下部设置有防滑层,用于保证在钻碎过程中将所述防滑胶塞固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层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凹坑。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凹坑在所述防滑层下表面上均匀分布。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为条形凹坑。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为圆形凹坑。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滑层下表面分布有多个突起。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突起在所述防滑层下表面上均匀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滑胶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为圆形突起。

说明书

防滑胶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钻井固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滑胶塞。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的固井作业中,需要采用固井胶塞隔离并刮出套管内壁上粘附的钻井液和水泥浆。待水泥凝固后,再用钻头将固井胶塞和隔离在固井胶塞下部的水泥钻碎,其碎屑在井液的压力下随井液一同排出井眼,以保证油井的畅通。但目前通常使用的固井胶塞的底面为平面结构,在钻头钻进过程中,固井胶塞会被钻头带动并与钻头一起旋转而不易被钻头钻碎,这样就容易造成井眼堵塞,从而延长了固井作业的时间,影响钻井固井的后续施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固井胶塞易于钻碎,防止井眼被堵塞,提高固井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胶塞,该防滑胶塞包括:塞头、底托、多级盘状翼,在多级盘状翼的下部还设置有防滑层,用于在钻碎过程中将防滑胶塞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在防滑层的下表面分布有多个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其多个凹坑在防滑层下表面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其凹坑为条形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其凹坑为圆形凹坑。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在防滑层下表面分布有多个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其多个突起在所述防滑层下表面上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其突起为圆形突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防滑胶塞,可以保证在钻头钻碎防滑胶塞的作业过程中,防滑胶塞与被隔离在其下部的水泥保持相对固定,并且不会随钻头旋转,从而保证防滑胶塞可以很容易地被钻碎,不会造成井眼被封堵,同时也提高了钻井作业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使用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滑胶塞整体轴向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滑胶塞的下表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滑胶塞的下表面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滑胶塞的下表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胶塞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从上至下依次是塞头1、底托2、多级盘状翼3和防滑层4。有些防滑胶塞的整体沿轴向还设置有通孔7。
塞头1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结构。与塞头1连接的是圆柱形的底托2,其底托2圆柱形的直径与塞头1下部直径相同。在底托2下部连接有多级盘状翼3,盘状翼的级数一般为3至6级,其具体级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级盘状翼的中段较粗,上下两段较细,呈纺锤状。
在多级盘状翼3的下部连接有一层防滑层4。防滑层4的厚度可以与一级盘状翼的厚度相同,防滑层4的直径可以与多级盘状翼3的直径相同或者略小于多级盘状翼3的直径。
在防滑层下表面8上设置有凹坑5或突起6。凹坑或突起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确定,但为了保证达到较好的防滑效果,凹坑或突起的数量应多于两个。凹坑或突起可以在防滑层下表面8上任意分布,但为了在钻头钻进过程中防滑胶塞的受力均匀,最好将凹坑或突起围绕防滑层下表面8的几何中心均匀分布。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胶塞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视图。由图可见,在防滑胶塞的防滑层下表面8上沿通孔7边缘均匀分布有4个条形凹坑5。以防滑层下表面8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各条形凹坑依次相邻90度角,将相对的两个凹坑连线,呈十字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胶塞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视图。由图可见,在防滑胶塞的防滑层下表面8上沿通孔7边缘均匀分布有4个圆形凹坑5。以防滑层下表面8的几何中心为圆心,各圆形凹坑依次相邻90度角,将相对的两个凹坑连线,可呈十字形。
为保证防滑胶塞与下部水泥固定结实,凹坑5的深度度可以设计为防滑层4厚度的二分之一左右。
在注水泥作业中,防滑胶塞的防滑层下表面8与水泥接触,水泥会填充进防滑层下表面8的凹坑5中,待水泥凝固后,凹坑5内的水泥会与防滑层4下部的水泥凝结为一体。这样防滑胶塞被水泥所固定,从而可以防止在钻头钻进过程中防滑胶塞随钻头一起旋转。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滑胶塞第三种实施方式的下表面视图。由图可见,在防滑胶塞的防滑层下表面8上沿通孔7边缘放射状地均匀分布有12条由较小的圆形突起组成的突起带,每条突起带由三个较小的圆形突起6组成,每条突起带之间的夹角呈30度。为保证防滑胶塞与下部水泥固定结实,突起6的高度可以设计为防滑层厚度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注水泥作业中,防滑胶塞防滑层8的下表面与水泥接触,防滑层下表面8上的突起会嵌入水泥中,待水泥凝固后,突起6会与水泥凝结为一体。这样防滑胶塞就被水泥所固定,从而可以防止在钻头钻进过程中防滑胶塞随钻头一起旋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能够有效防止在钻碎防滑胶塞的过程中胶塞与钻头一起转动的问题,从而可以提高钻井作业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防滑胶塞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其防滑结构可以与固井胶塞本体一次成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滑胶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滑胶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滑胶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滑胶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滑胶塞.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滑胶塞,属于石油钻井固井领域。所述防滑胶塞包括:塞头、底托、多级盘状翼和防滑层。在防滑层的下表面上分布有多个凹坑或突起。在注水泥作业中,防滑层的下表面与水泥接触,对于带有凹坑的防滑胶塞,水泥会填充进防滑层凹坑中;对于带有突起的防滑胶塞,其防滑层的突起会嵌入水泥中;待水泥凝固后,防滑胶塞会与水泥凝结为一体。这样可以防止在钻头钻进过程中防滑胶塞随钻头一起旋转,从而使防滑胶塞很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