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35938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18.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92012.X

申请日:

2015.10.23

公开号:

CN105250761A

公开日:

2016.01.2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899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李有花变更后:李有花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德路23号变更后: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凤凰巷16号2号楼413室|||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899申请日:20151023|||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899; A61P27/16

主分类号:

A61K36/899

申请人:

李有花

发明人:

不公告发明人

地址: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德路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淡竹叶8-14;波棱瓜子6-12;臭梧桐7-13;女贞子9-14;黄草花8-15;景天三七7-14;菊花9-13;溪黄草7-12;刺沙蓬6-13;唇香草9-15;珍珠母6-10;甘木通8-13;菊苣7-11;胡豆草9-12。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的功效,疗效显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淡竹叶8-14;波棱瓜子6-12;臭梧桐7-13;女贞子9-14;黄草花8-15;景天三七7-14;菊花9-13;溪黄草7-12;刺沙蓬6-13;唇香草9-15;珍珠母6-10;甘木通8-13;菊苣7-11;胡豆草9-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淡竹叶10-12;波棱瓜子8-10;臭梧桐9-11;女贞子10-13;黄草花9-14;景天三七9-12;菊花10-12;溪黄草9-10;刺沙蓬8-11;唇香草11-13;珍珠母7-9;甘木通9-12;菊苣8-10;胡豆草10-11(优选的是:淡竹叶11;波棱瓜子9;臭梧桐10;女贞子11.5;黄草花11.5;景天三七10.5;菊花11;溪黄草9.5;刺沙蓬9.5;唇香草12;珍珠母8;甘木通10.5;菊苣9;胡豆草10.5)。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步骤(1)所得原料药,过滤收集滤液; (5)混合步骤(3)(4)所得药粉及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9倍(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8倍;更加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5倍)。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加热浓缩步骤(4)所得滤液,烘干粉碎,制成颗粒状,装填入胶囊内,即得胶囊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粉碎过60-1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70-9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80目筛)。 7.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60-1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70-9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80目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3)所制药粉加入步骤(4)所得滤液内,加热浓缩至稠膏,即得膏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4的稠膏(优选的: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20的稠膏;更加优选的: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的稠膏)。 9.如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粉碎过筛,与步骤(3)所制药粉混合,加入辅料,压制成椭圆形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粉碎过80-1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0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20目筛)。

说明书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背景技术

耳鸣是自觉耳内或颅内有声响,但外界并无相应的声源。耳鸣多数是一种主观症状,也常常是早期听力损害的暗示或警告。耳鸣可以短暂或持续性存在.轻度耳鸣患者尚可忍受,但也会对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重度耳鸣则会让患者心神不宁,夜不能眠,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中医学认为,耳鸣多为暴怒、惊恐、肝胆风火上逆,以至少阳经气闭阻所致。其临床表现总体说呈多样性,可单侧或双侧,也可为头鸣,可持续性存在也可间歇性出现,声音可以为各种各样,音调高低不等。

公布号CN104127608A(申请号201410384852.5)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有以下分量的原料药制成:木通15-25份、菖蒲4-8份、五味子10-18份、枳实12-25份、黄芩8-15份、白术10-18份、茯苓10-18份、牡丹皮12-25份、泽泻8-16份、杜仲8-20份、木香12-20份、远志8-15份、生甘草6-15份。公布号CN104288694A(申请号201410566875.8)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由以下组分组成:炒白术、陈皮、茯苓、制丹参、九香虫、天花粉、木香、石打穿、当归、生薏苡仁、莪术、蒲公英、白茅根、夏枯草、炙乌贼骨。公布号CN104069321A(申请号201410199736.6)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耳鸣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何首乌10-14、石菖蒲13-17、凤尾草1-5、七叶一枝花10-14、鸡血藤13-17、黑芝麻7-11、桑椹子4-8、五味子7-11、豆瓣还阳4-8、龙眼肉10-14、虎耳草4-8、龙爪菜13-17、女贞子1-5、熟地7-11。

引发耳鸣的原因有许多,部分药物大多只能缓解症状,长期服用效果不显著且损伤身体,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中药配方,可安全有效治疗耳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显著、服用安全适用性广的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淡竹叶8-14;波棱瓜子6-12;臭梧桐7-13;女贞子9-14;黄草花8-15;景天三七7-14;菊花9-13;溪黄草7-12;刺沙蓬6-13;唇香草9-15;珍珠母6-10;甘木通8-13;菊苣7-11;胡豆草9-12。

优选方案为,淡竹叶10-12;波棱瓜子8-10;臭梧桐9-11;女贞子10-13;黄草花9-14;景天三七9-12;菊花10-12;溪黄草9-10;刺沙蓬8-11;唇香草11-13;珍珠母7-9;甘木通9-12;菊苣8-10;胡豆草10-11。

更加优选的是,淡竹叶11;波棱瓜子9;臭梧桐10;女贞子11.5;黄草花11.5;景天三七10.5;菊花11;溪黄草9.5;刺沙蓬9.5;唇香草12;珍珠母8;甘木通10.5;菊苣9;胡豆草10.5。

所述的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水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步骤(1)所得原料药,过滤收集滤液;

(5)混合步骤(3)(4)所得药粉及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所述的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4)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6-9倍(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8倍;更加优选的:加水量为所煮原料药质量的7.5倍)。

所述的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加热浓缩步骤(4)所得滤液,烘干粉碎,制成颗粒状,装填入胶囊内,即得胶囊剂。

所述的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步骤(3)粉碎过60-1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70-9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80目筛)。

所述的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60-10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70-9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80目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3)所制药粉加入步骤(4)所得滤液内,加热浓缩至稠膏,即得膏剂。

所述的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24的稠膏(78℃)(优选的: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4-1.20的稠膏;更加优选的: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的稠膏)。

所述的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2-0.4倍的黄酒拌匀(优选的: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2-20分钟(优选的:隔水蒸14-18分钟;更加优选的: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5-10分钟(优选的: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6-8倍的水(优选的: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0-34分钟(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4-30分钟;更加优选的: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粉碎过筛,与步骤(3)所制药粉混合,加入辅料,压制成椭圆形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所述的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步骤(5)粉碎过80-160目筛(优选的:粉碎过100-140目筛;更加优选的:粉碎过120目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配方科学,制备方法简单。除此之外,它的优良之处还表现在:

1、本发明所得产品,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愈合不复发;

2、本配方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的功效;

3、本发明所选中药材,安全无副作用,适用范围广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实施例1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淡竹叶8份,波棱瓜子6份,臭梧桐7份,女贞子9份,黄草花8份,景天三七7份,菊花9份,溪黄草7份,刺沙蓬6份,唇香草9份,珍珠母6份,甘木通8份,菊苣7份,胡豆草9份。上述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5倍的水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步骤(1)所得原料药,过滤收集滤液;

(5)混合步骤(3)(4)所得药粉及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实施例2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淡竹叶14份,波棱瓜子12份,臭梧桐13份,女贞子14份,黄草花15份,景天三七14份,菊花13份,溪黄草12份,刺沙蓬13份,唇香草15份,珍珠母10份,甘木通13份,菊苣11份,胡豆草12份。上述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胶囊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80目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3)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加热浓缩步骤(4)所得滤液,烘干粉碎,制成颗粒状,装填入胶囊内,即得胶囊剂。

典型病例:xxx,女性,31岁。主诉:耳鸣三个月,伴有失眠多梦;病史:患者三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耳鸣症状,可听见轰鸣声和其他杂音,病情随时间增长而加重,严重影响睡眠。

服用本实例所得胶囊剂,每次2-3粒,温开水冲服,一天两次,十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周后,耳鸣症状有所减轻,其他不适症缓解,坚持服用四个疗程,患者睡眠正常,耳鸣消失,痊愈,随访半年内,无复发。

实施例3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淡竹叶10份,波棱瓜子8份,臭梧桐9份,女贞子10份,黄草花9份,景天三七9份,菊花10份,溪黄草9份,刺沙蓬8份,唇香草11份,珍珠母7份,甘木通9份,菊苣8份,胡豆草10份。上述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膏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80目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将步骤(3)所制药粉加入步骤(4)所得滤液内,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的稠膏(78℃),即得膏剂。

典型病例:xxx,男性,39岁。病史:患者得有耳鸣症状半年多,病情时轻时重,并伴有头晕发胀,腰膝酸软等症状,严重时听力下降,心烦焦虑,无法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曾服用不少治疗耳鸣的药物,症状改善不明显。

经人推荐服用本实例所得膏剂,每次6-10g,温开水冲服,一天两次,十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后,听力提高,耳鸣症状减轻,坚持服用三个疗程,患者精神提高,心情顺畅,不适症全部消除,心情和工作效率提高,随访一年内,病情未复发。

实施例4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淡竹叶12份,波棱瓜子10份,臭梧桐11份,女贞子13份,黄草花14份,景天三七12份,菊花12份,溪黄草10份,刺沙蓬11份,唇香草13份,珍珠母9份,甘木通12份,菊苣10份,胡豆草11份。上述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片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倍的水,煎煮至沸腾,再加入步骤(1)所制原料药,转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过滤收集滤液;

(5)喷雾干燥步骤(4)所得滤液,粉碎过120目筛,与步骤(3)所制药粉混合,加入辅料,压制成椭圆形片状剂型,即得片剂。

典型病例:xxx,男性,42岁。主诉:两周前出现耳鸣,声音尖锐呈持续性,发作时伴有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病史:患者于家人吵架,精神状态较差,两周前出现耳鸣,听力逐渐下降并影响睡眠,到医院检查,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服用本实例所得片剂,每次2-3片,温开水冲服,一天两次,十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疗程后,耳鸣症状好转,听力有所恢复,坚持服用三个疗程,耳鸣消失,余症全除,巩固三天后停药,患者痊愈。

实施例5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10g):淡竹叶11份,波棱瓜子9份,臭梧桐10份,女贞子11.5份,黄草花11.5份,景天三七10.5份,菊花11份,溪黄草9.5份,刺沙蓬9.5份,唇香草12份,珍珠母8份,甘木通10.5份,菊苣9份,胡豆草10.5份。上述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取臭梧桐、菊花和甘木通捡去杂质,洗净切碎,加入原料药质量0.3倍的黄酒拌匀,文火翻炒至焦糊味逸出,取出放凉;

(2)将波棱瓜子和女贞子洗净捣碎,并加入研磨成末的芝麻混匀,置于蒸锅内隔水蒸16分钟,取出;

(3)取珍珠母除去杂质,水飞成末,与步骤(2)所制原料药混合,加入炼蜜拌匀,放入炒锅内,大火炒8分钟,取出放凉,粉碎过筛;

(4)将淡竹叶、黄草花、景天三七、溪黄草、刺沙蓬、唇香草、菊苣和胡豆草抢水洗净,置于非铁质容器内,加入所煮原料药质量7.5倍的水煎煮至沸腾,转小火继续煎煮27分钟,关火前15分钟加入步骤(1)所得原料药,过滤收集滤液;

(5)混合步骤(3)(4)所得药粉及滤液,加热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淡竹叶:基原: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或中华淡竹叶的全草。化学成份: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无羁萜。性味:甘;淡;寒。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尿。主烦热口渴;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小儿惊啼;小便赤涩;淋浊。

波棱瓜子:基原:为葫芦科波棱瓜属植物波棱瓜的种子。药性:《晶珠本草》:“性凉,锐。”功用主治:清肝利胆,健脾助运。主治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消化不良。

臭梧桐:基原:为马鞭草料植物臭梧桐的嫩枝及叶。性味: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肝;胆;脾经。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平肝降压;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半身不遂;高血压病;偏头痛;疟疾;痢疾;痈疽疮毒,湿疹疥癣。

女贞子:基原: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女贞的果实。药性:甘、苦,凉。归肝、肾经。功用主治:补益肝肾,清虚明目。主治头昏目眩,腰膝酸软,遗精,耳鸣,须发早白,骨蒸潮热,目暗不明。宜忌: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慎服。

黄草花:基原:为罂粟科植物灰绿黄茧的全草。性味:苦;凉。归经:肺;肝;胆经。归经:肺;肝;胆经。功能主治:清肺止咳;清肝利胆;止痛。主肺热咳嗽;发热胸痛;肝胆湿热;胁痛;发热;厌食油腻;黄疸;湿热泄泻。

景天三七:基原:为景天科植物费菜、横根费菜的根或全草。性味:平;甘;微酸。归经:心;肝;脾经。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主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紫斑;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心悸;失眠;疮疖痈肿;烫火伤;毒虫螫伤。

菊花:化学成份:花和茎含挥发油,并有腺嘌呤、胆碱、水苏碱等。花又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微量维生素B1。挥发油主要含龙脑、樟脑、菊油环酮等。黄酮类有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大波斯菊甙、刺槐甙。尚含丁二酸二甲基酰肼。性味:甘苦,凉。归经:入肺、肝经。功能主治:疏风,清热,明目,解毒。治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疔疮,肿毒。

溪黄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线纹香茶菜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归经:归肝;胆;大肠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散瘀消肿。主湿热黄疽;胆囊炎;泄泻;疮肿;跌打伤痛。

刺沙蓬:基原:为藜科植物刺沙蓬的全草。性味:苦;凉。归经:肝经。功能主治:平肝降压。主高血压病;头痛;眩晕。

唇香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唇香草的全株。性味:油辛;性凉。功能主治:宁心安神;利水清热。主心悸;失眠;水肿;感冒发热;目赤肿痛;疮疡肿毒。

珍珠母:基原: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珠珠贝或蚌科动物几种河蚌贝壳的珍珠层。性味:咸,凉。归经:《中国医学大辞典》:"入心、肝两经。"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定惊,止血。治头眩,耳鸣,心悸,失眠,癫狂,惊痫,吐血,衄血,妇女血崩。

甘木通:基原:为毛莨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的叶。药性:甘,微凉。功用主治:《全国中草药汇编》:“(叶)镇静,镇痛,降压。主治红眼病,头痛,高血压病。”

菊苣:基原:为菊科植物菊苣的地上部分。化学成份:全草含有马栗树皮素,马栗树皮甙,野莴苣甙,山莴苣素和山莴苣苦素。叶含咖啡酰酒石酸,二咖啡酰酒石酸又名菊苣酸。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湿热黄疸;肾炎水肿;胃脘胀痛;食欲不振。

胡豆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无柄黄芩的全草。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疏风解表;清肝明目。主感冒头痛;风热目昏。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选取人群:2014年3月-2015年4月,依据就诊病历,在四所医院筛选耳鸣患者285例,年龄16-66岁,平均年龄42.6±2.0岁,病程20天-14个月,其中男性患者139例,女性患者146例。

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80例和对照组10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产品,每次200-250ml,一天两次,温热服用,十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常规药物(耳聋左慈丸、复方肝浸膏胶囊、百合散等)。服药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1)治愈:耳鸣消失,伴随症状全部消除,随访一个月内无复发;(2)显效:耳鸣情况降低2级别以上(包括2个级别),伴随症状有所缓解;(3)有效:耳鸣情况降低1级别;(4)无效:耳鸣分级无任何改变。

临床结果:经三个疗程的服药后,两组的治疗结果如下所示:

实验组的治愈患者为124例,治愈率为68.9%,显效患者为36例,显效率为20.0%,有效患者为17例,有效率为9.4%,总有效率为98.3%;

对照组被治愈的患者为56例,治愈率为53.3%,显效患者为24例,有效率为22.9%,有效患者为8例,有效率为7.6%,总有效率83.8%,明显低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说明本发明所得产品疗效显著,治愈率高。两组患者服药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例,说明本发明所得产品安全无刺激,副作用小。

本发明中所使用的中药,淡竹叶可清热除烦,波棱瓜子、黄草花可清肝利胆,臭梧桐可祛风除湿,女贞子可补益肝肾,景天三七可宁心安神,菊花可疏风清热,溪黄草可散瘀消肿,刺沙蓬可平肝降压,唇香草可利水清热,珍珠母可平肝潜阳,甘木通可镇静镇痛,菊苣可清热解毒,胡豆草可清肝明目,诸药共用,发挥出清热利湿、平肝降压之功效。

应当指出的是,具体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以本发明所明确公开的或根据文件的书面描述毫无异议的得到的,均应认为是本专利所要保护的范围。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及制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耳鸣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淡竹叶8-14;波棱瓜子6-12;臭梧桐7-13;女贞子9-14;黄草花8-15;景天三七7-14;菊花9-13;溪黄草7-12;刺沙蓬6-13;唇香草9-15;珍珠母6-10;甘木通8-13;菊苣7-11;胡豆草9-12。本发明经多年临床实践总结而成,具有清热利湿、平肝降压的功效,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