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报警锁.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353572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4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20042112.9

申请日:

2007.11.08

公开号:

CN201125582Y

公开日:

2008.10.0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5B 45/08申请日:20071108授权公告日:20081001终止日期:20091208|||授权

IPC分类号:

E05B45/08(2006.01); E05B71/00(2006.01)

主分类号:

E05B45/08

申请人:

严福煊

发明人:

严福煊

地址:

215500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镇五星新村三区4幢204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盗报警锁,属于车用锁具技术领域。它包括一锁杆、一用于接应锁杆并且实现与锁杆相配接的锁盒、一设在锁盒内的用于使锁杆与锁盒之间实施锁定或解锁的锁体,特点是:还包括有一信号采集发射器件,设在锁盒内;一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无线连接的用于接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所发出的信号的报警接收器;一触发装置,设在锁盒内,由线路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电气连接;一电池,设在锁盒内,其一个电极由导线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电连结,而其另一个电极与触发装置相配合。优点:能体现将锁体单一的被动防盗与报警接收器的主动防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遏制车辆被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盗报警锁,它包括一锁杆(1)、一用于接应锁杆(1)并且实现与锁杆(1)相配接的锁盒(2)、一设在锁盒(2)内的用于使锁杆(1)与锁盒(2)之间实施锁定或解锁的锁体(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设在锁盒(2)内;一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无线连接的用于接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所发出的信号的报警接收器(5);一触发装置(6),设在锁盒(2)内,由线路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电气连接;一电池(7),设在锁盒(2)内,其一个电极由导线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电连结,而其另一个电极与触发装置(6)相配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杆(1)的形状大体上呈U形,锁杆(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销轴孔(11),锁杆(1)的另一端开设有锁舌接应腔(12),所述的锁盒(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锁杆接应腔(23),并且在第一锁杆接应腔(23)的腔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销轴孔(11)相适配的第一锁轴孔(231),而锁盒(2)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锁杆接应腔(24),锁杆(1)的两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锁杆接应腔(23、24)处与锁盒(2)配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触发装置(6)包括按钮板(61)、至少一枚触发杆(62)、开关(63)、至少一枚伪装杆(64)、按钮板(61)的一端固定在锁盒(2)内的壁体上,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与所述电池(7)的第一电极(71)相对应,触发杆(62)的上端穿入固定于锁盒(2)内的触发杆限位板(622)与所述的按钮板(61)相接触,触发杆(62)的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621),第一弹簧(621)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触发杆限位板(622)和与触发杆(62)相固的第一弹簧座(623)上,触发杆(62)的下端探出于锁盒(2)的盒底壁(25),开关(63)串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与电池(7)相电连结的导线上或串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与触发装置(6)的按钮板(61)相电气连接的线路上,伪装杆(64)的上端穿入固定于锁盒(2)内的触发杆限位板(622),与预设在所述的按钮板(61)上的伪装杆孔(611)相对应,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641),第二弹簧(641)的两端分别支承在触发杆限位板(622)和与伪装杆(64)相固的第二弹簧座(642)上,伪装杆(64)的下端探出于锁盒(2)的盒底壁(2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盒(2)内分别构成有第一、第二容腔(21、22),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触发装置(6)、电池(7)设置在第一容腔(21)中,而所述的锁体(3)设在第二容腔(22)中。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3)为机械锁或密码锁中的任意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体(3)为机械锁。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钮板(61)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片为铜片。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铜片为黄铜片、磷铜片、紫铜片、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报警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报警接收器(5)上设有报警喇叭(51)、发光指示灯(52)、功能选择按钮(53)。

说明书

防盗报警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盗报警锁,适合于对诸如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之类的车辆的防盗。
背景技术
为了避免自行车、电动助力车、摩托车之类的车辆的失窃,一般是通过配备在车辆上的自身的锁的锁定来防范失窃的,为了增强防盗效果,通常还增加额外的锁具如环形锁(也称链条锁)给予设防,但是,实践证明,这种设防往往聊胜于无,仅仅属于车主心理上一种自我安慰而已,因为窃者根本无需顾忌、畏惧于锁的作用,用窃车老手自身的话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百尺、魔高百丈。因为,窃车者在相当多的情况下无需实施开锁过程而将整车提空运抵藏匿处,或将整车搬上汽车运走等等,因此,车辆失窃成了社会的一大公害。鉴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于2007年上半年下达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整治社会车辆被盗的指令,各省、市的公安部门积极应对,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社会反响良好,然而当暴风骤雨一过便故态复萌,甚至更为猖獗,群众讽刺地称窃车者在力图将“损失”加倍夺回。
规范停(泊)车场所,并且派专人看管,不失为是一种能避免或减少车辆失窃的有益之举,对此还可以从中国专利号200520076211.x所推荐的能防止车辆被盗的泊车装置的技术方案中见诸。但是,专人看管的泊车场所仅适宜于某些特定场合例如繁华街区、商场、超市、大型公共娱乐场所、宾馆等等,而不适合于其它场合。因此,人们仍寄希望予上述类型的车辆上的锁具自身能起到有益的防盗作用。然而申请人认为,目前的锁具仅能起到消极的或称被动的防盗作用,而并不能起到积极或称主动的防盗作用,这里所讲的消极是指仅寄托于锁具的坚固性和误开率低;所谓的并不能起到积极的防盗作用是指,当车主在离开对车辆的视线区域时,即使车辆遭遇现场撬窃、整车被挪离的情形,车主混然不知、无从发觉。因此,只有将车辆的被动防盗与主动防盗相济才不失为是一种能减少车辆被盗几率的良好之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将被动防盗与主动防盗相结合而藉以起到避免车辆失窃的防盗报警锁。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防盗报警锁,它包括一锁杆、一用于接应锁杆并且实现与锁杆相配接的锁盒、一设在锁盒内的用于使锁杆与锁盒之间实施锁定或解锁的锁体,特点是:还包括有一信号采集发射器件,设在锁盒内;一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无线连接的用于接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所发出的信号的报警接收器;一触发装置,设在锁盒内,由线路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电气连接;一电池,设在锁盒内,其一个电极由导线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电连结,而其另一个电极与触发装置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杆的形状大体上呈U形,锁杆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销轴孔,锁杆的另一端开设有锁舌接应腔,所述的锁盒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锁杆接应腔,并且在第一锁杆接应腔的腔壁上开设有与第二销轴孔相适配的第一锁轴孔,而锁盒的另一端开设有第二锁杆接应腔,锁杆的两端在所述的第一、第二锁杆接应腔处与锁盒配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触发装置包括按钮板、至少一枚触发杆、开关、至少一枚伪装杆、按钮板的一端固定在锁盒内的壁体上,另一端构成为自由端,与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极相对应,触发杆的上端穿入固定于锁盒内的触发杆限位板与所述的按钮板相接触,触发杆的中部套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所述的触发杆限位板和与触发杆相固的第一弹簧座上,触发杆的下端探出于锁盒的盒底壁,开关串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与电池相电连结的导线上或串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与触发装置的按钮板相电气连接的线路上,伪装杆的上端穿入固定于锁盒内的触发杆限位板,与预设在所述的按钮板上的伪装杆孔相对应,中部套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支承在触发杆限位板和与伪装杆相固的第二弹簧座上,伪装杆的下端探出于锁盒的盒底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盒内分别构成有第一、第二容腔,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触发装置、电池设置在第一容腔中,而所述的锁体设在第二容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体为机械锁或密码锁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锁体为机械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按钮板为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金属片为铜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铜片为黄铜片、磷铜片、紫铜片、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报警接收器上设有报警喇叭、发光指示灯、功能选择按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由于在锁盒内设置了信号采集发射器件和触发装置以及配备了一用于接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所发出的信号的报警接收器,因此能体现将锁体单一的被动防盗与报警接收器的主动防盗相结合,可以有效地遏制车辆被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相配套的报警接收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给出了形状趋于U形的锁杆1,锁杆1的一端端部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右端端部开设有一第二销轴孔11,左端端部加工有一用于接应锁体3的锁舌的锁舌接应腔12,对于锁舌接应腔12既可以是槽,也可以是孔,还可以是其它类似的形式,只要能满足与锁体3的锁舌的匹配要求都是可选的,因此不能因锁舌接应腔12的改变而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第二销轴孔11的道理亦然。
锁盒2的形状为矩形即长方体,图1所示的右端开设有第一锁杆接应腔23,对于第一锁杆接应腔23的形状优选但不限于的为矩形腔或称矩形槽,在第一锁杆接应腔23的前、后腔壁上分别开设第一锁轴孔231,当由销轴111销入第一、第二销轴孔231、11中时,便可将锁杆1的一端实现与锁盒2的配接,更具体地讲实现与锁盒2枢接。锁盒2的中部和左端分别开设有第一、第二容腔21、22,其中,位于锁盒2左端的第二容腔22与第二锁杆接应腔24相通,锁盒2的底部为盒底壁25,该盒底壁25可以设计成底盖的形式。在前述的第一容腔21中分别设置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触发装置6以及电池7,作为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优选但不绝对限于的是使用已有技术中广为应用的遥控门铃上的结构形式的器件,例如可以从市场购取由中国江苏省太仓市新泰遥控元件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型号为TTA-II型遥控门铃中的PCB-A控制元件,及与该控制元件相配套的报警接收器5,报警接收器5的接收距离可达80-120米,因此当车主在80-120米范围内时能接收到由这种控制元件发出的信号而实施报警,可见,本实施例所给出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是与报警接收器5之间实施无线连接的。
触发装置6由一枚(根)线路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进行电气连接或简称电连接,作为一个优选的实施例,给出的触发装置6包括了一按钮板61、一枚触发杆62、一开关63、四枚(根)伪装杆64,按钮板61的材料既可以是黄铜片,也可以是磷铜片或不锈钢,还可以是紫铜片,本例择用紫铜片作按钮板61,按钮板61的一端固定在锁盒2的第一容腔21的壁体上,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构成为自由端,与电池7的第一电极71相对应,在这里需说明,如果第一电极71为电池7的负极,那么第二电极72为电池7的正极,反之亦然。触发杆62的数量并不受到图示数量即一根的限制,触发杆62的上端对准并且探入于固定在锁盒2的第一容腔21中的触发杆限位板622上所预设的触发杆孔,与前述的按钮板61的底面相对应并且相接触,在触发杆62的中部即杆体上套设第一弹簧621,该第一弹簧621的上端支承在触发杆限位板622上,而下端支承在固定于触发杆62上的第一弹簧座623上,触发杆62的下端伸展到盒底壁25外。在锁盒2以图1所示状态垂置于地坪并且在锁盒2与锁杆1相锁定后的状态下,由于触发杆62受地坪的抵触,在克服第一弹簧621的作用力后将按钮板61顶起(托起),使按钮板61与第一电极71之间断开,而当恶意者试图提悬车辆或者恶意开锁时,由于触发杆62变先前与地坪的接触而产生分离,此时在第一弹簧621的回复力作用下将触发杆62向盒底壁25方向位移,此时按钮板61因失去了触发杆62对其的推力而与第一电极71导通,与此同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采集到导通信号并发射给报警接收器5,又由于报警接收器5是由车主携带的,所以当车主听到报警后即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开关63既可以串联联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与电池7相电连结的导线上,也可以串联联接在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与触发装置6的按钮板61相电气连接的线路上,本实施例择后者。为了不足以使窃车者轻易识别触发杆62,因此申请人安排有一组数量同样不受图示限制的伪装杆64,各伪装杆64的上端同样地穿及固定于锁盒2的第一容腔21中的触发杆限位板622上所预设的伪装杆通孔6221,并且与预设在按钮板61上的伪装杆孔611相对应,伪装杆64的杆体上套设第二弹簧641,第二弹簧641的上端抵挡在触发杆限位板622上,下端支承在固定于伪装杆64上的第二弹簧座642上。当锁盒2垂置于地坪上时,在锁的自身重力下,伪装杆64上移,第二弹簧641压缩,使伪装杆64从伪装杆通孔6221进而伸入到伪装杆孔611中,由此可知,所有伪装杆64是并不作用于按钮板61的。
申请人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前述,由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由其中的一根线路与触发装置6的按钮板61电气连接的,并且由其中的另一根导线与电池7的其中一个电极即第二电极72电连结的,因此只要当按钮板61与第一电极71接触,便可以使整个回路导通,反之亦然。当车主在某处泊车时,先将锁杆1穿入车辆,并使锁杆1插入第二锁杆接应腔24中,用钥匙31使锁体3的锁舌闩入锁杆1上的锁舌接应腔12中,开启开关63,将锁盒2垂置于地坪上(如由图1所示的放置状态),此时由于触发杆62将按钮板61顶起,因此触发杆62与第一电极71分离,而当有人试图连锁带车行窃时,或者实施开锁时,则势必要将锁盒2提起,因此触发杆62会迅速失去对按钮板61的管束,使按钮板61与第一电极71导通,信号采集发射器件4工作,将信号发射给车主携带的报警接收器5,此时报警接收器5按功能选择按钮53所设定的要求或由报警喇叭51发出报警信号,或由发光指示灯52闪亮,或通过振动获知,据此车主便可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当电池7耗尽时,可以通过锁盒2的盒底壁25上的带盖板的电池孔进行更换,更换时应确保电池7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第二电极71、72之间良好接触。当车主在正常行驶即非泊车状态时,应将开关63拔至关闭位置,否则也会因触发杆62不作用于按钮板61而导通。

防盗报警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防盗报警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防盗报警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盗报警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盗报警锁.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防盗报警锁,属于车用锁具技术领域。它包括一锁杆、一用于接应锁杆并且实现与锁杆相配接的锁盒、一设在锁盒内的用于使锁杆与锁盒之间实施锁定或解锁的锁体,特点是:还包括有一信号采集发射器件,设在锁盒内;一与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无线连接的用于接收由信号采集发射器件所发出的信号的报警接收器;一触发装置,设在锁盒内,由线路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器件电气连接;一电池,设在锁盒内,其一个电极由导线与所述的信号采集发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锁;钥匙;门窗零件;保险箱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