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135226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60748.0

申请日:

2014.02.24

公开号:

CN104161134A

公开日:

2014.11.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06申请日:20140224|||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黄山茗雅茶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林川; 杨莲花

地址:

245200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七里头徽州艺术品市场8幢800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理条、复烘、包装、冷藏等步骤。本发明是依据采集历史根据而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的新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叶,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色泽灰中带白,冲泡时,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堆绿叠翠,令人心仪。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带有浓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叶底均匀。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
2)、摊晾:采摘后的茶叶放在竹垫上薄摊,厚度为4-5cm;摊晾时间在4小时~6小时,摊放过程中翻动2-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
3)、杀青:使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在保持在220℃-240℃,杀青时间为3-5分钟;杀青程度:当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即为杀青适度;
4)、揉捻:经过杀青的鲜叶投入揉捻机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钟;
5)、理条:揉捻过的鲜叶经进行解块,揉入理条机内,温度在220℃-260℃,反复翻炒,避免部分温度过高而焦曲;时间在45-55分钟;
 6)、复烘: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90℃-110℃,烘干机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时间在15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
7)、包装: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的保质期在2~3年;
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的摊晾时间为5小时。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的杀青温度保持在230℃。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的理条温度保持在240℃。

说明书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据《中国名茶志》记载:徽州生产散芽茶历史距今具有1200多年,这种散芽茶采制精细,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一叶、二叶或三叶嫩梢,制作方法分为徽州炒青和烘青两种。南宋以后,安徽江南茶区名茶生产全面崛起,明清时代达到鼎盛。
又据《歙县志》载,元朝徽州一带就生产炒青散芽茶,因制成的芽茶形似莲子果实(莲果)的心芽,故统称莲心茶,那个时期并不称呼“徽州莲心茶”。徽州生产莲心茶为散芽炒青和烘青类型茶,紧细、白毫显露、色褐绿,冲泡后芽叶沉底形如莲心,叶底呈嫩黄色,汤色嫩绿黄,耐冲泡(5次以上)、味浓,甘甜微苦,有熟板栗、天然兰花余香等特色。史料载,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颁布诏令后,罢造龙团,“推采芽茶以进……”后,大大地推动了全国散芽茗品的发展,徽州散芽茶创制更是日臻完善。促进了后起之秀松萝、屯绿的创新。
     1537年,因明太祖采纳徽州宿儒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策略建国有功,因此蠲免了徽州三样贡品。“户部奏各处土产应贡注:徽州莲心茶、马蹄鳖、清水鳗鲤,太祖洒翰蠲免,曰使朱升乡里世世沾皇恩也”(道光《徽州府志》)。但蠲免只是过眼云烟,后来徽州承担的莲心贡茶每年数量仍然很多。据弘治明《徽州府志》载,自天顺八年起至成化23年间,进贡芽茶达45000斤;成化年间3000斤,嘉靖年间3000斤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集历史根据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莲心茶,该莲心茶的制作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应用。生产出的莲心茶芽头茁壮,大小均匀,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
2)、摊晾:采摘后的茶叶放在竹垫上薄摊,厚度为4-5cm;摊晾时间在4小时~6小时,摊放过程中翻动2-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
3)、杀青:使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在保持在220℃-240℃,杀青时间为3-5分钟;杀青程度:当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即为杀青适度;
4)、揉捻:经过杀青的鲜叶投入揉捻机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钟;
5)、理条:揉捻过的鲜叶经进行解块,揉入理条机内,温度在220℃-260℃,反复翻炒,避免部分温度过高而焦曲;时间在45-55分钟;
 6)、复烘: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90℃-110℃,烘干机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时间在15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
7)、包装: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的保质期在2~3年。
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
进一步,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的摊晾时间为5小时。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杀青温度保持在230℃。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5)中的理条温度保持在240℃。
本发明是依据采集历史根据而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的新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叶,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色泽灰中带白,冲泡时,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堆绿叠翠,令人心仪。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带有浓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叶底均匀。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本发明经国家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6项农药残留物均未检出,符合国际化有机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
1、鲜叶采摘:在进行手工鲜叶采摘时,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是可透气的竹篮或竹筐,不允许使用塑料袋或尼龙编织袋一类的不透气容器盛装鲜叶,以免鲜叶受闷发热变质,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存放处,避免阳光长时间曝晒引起鲜叶变质。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
2、摊晾:鲜叶采摘回来后,放在竹垫上薄摊,即不重叠,摊放厚度为4-5cm;摊放时间为4-6小时,以5小时最佳,摊放过程中翻动2-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
3、杀青:使用滚筒式茶叶杀青机,机型:6CST-40型,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先将杀青机清理干净预热后,火温掌握在220~240℃,以230℃最佳 ,投放摊晾后的茶叶,根据“老叶嫩杀,嫩叶老杀”之法,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级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标准为: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
4、揉捻:使用6CR-35型号茶叶揉捻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需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再将鲜叶投放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方式来进行碾压,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投量为5公斤左右,总揉捻时间为40 -50分钟。揉捻标准:茶汁溢附叶面,手握有粘手感。揉捻叶下机后要及时解块、筛分。茶叶揉捻的目的是: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5、理条:使用6CLZ-60型号的名优茶理条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将揉捻过后的原料进行解块,层次均匀,投放2公斤原料倒入机内,机内温度为220℃-260℃,在240℃为宜。反复用手翻炒,以保证原料鲜叶不会被锅底温度过高而出现焦边,大约在45-55分钟,鲜叶出现色泽明亮,条索紧细,水分挥发至90%,即可出炉。
6、复烘:使用6CHB-5型号的百页式茶叶烘干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由于理条过的茶叶在塑形中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的干度,所以只需要再复烘一次即可。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100°C,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时间在15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
7、包装:试用FR-900型自动封口机,温州凯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FR-900型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的保质期在2~3年。
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C,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61134A43申请公布日20141126CN104161134A21申请号201410060748022申请日20140224A23F3/0620060171申请人黄山茗雅茶业有限公司地址245200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七里头徽州艺术品市场8幢8003号72发明人杨林川杨莲花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代理人汤东凤54发明名称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包括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理条、复烘、包装、冷藏等步骤。本发明是依据采集历史根据而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的新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叶,。

2、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色泽灰中带白,冲泡时,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堆绿叠翠,令人心仪。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带有浓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叶底均匀。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61134ACN104161134A1/1页21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制作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2)、摊晾采摘后的茶叶放在竹垫上薄摊,厚度为45C。

3、M;摊晾时间在4小时6小时,摊放过程中翻动2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3)、杀青使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在保持在220240,杀青时间为35分钟;杀青程度当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即为杀青适度;4)、揉捻经过杀青的鲜叶投入揉捻机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钟;5)、理条揉捻过的鲜叶经进行解块,揉入理条机内,温度在220260,反复翻炒,避免部分温度过高而焦曲;时间在4555分钟;6)、复烘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90110,烘干机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时间在15。

4、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7)、包装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的保质期在23年;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的摊晾时间为5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3)中的杀青温度保持在2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5)中的理条温度保持在240。权利要求书CN104161134。

5、A1/3页3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背景技术0002据中国名茶志记载徽州生产散芽茶历史距今具有1200多年,这种散芽茶采制精细,鲜叶原料多为一芽一叶、二叶或三叶嫩梢,制作方法分为徽州炒青和烘青两种。南宋以后,安徽江南茶区名茶生产全面崛起,明清时代达到鼎盛。0003又据歙县志载,元朝徽州一带就生产炒青散芽茶,因制成的芽茶形似莲子果实(莲果)的心芽,故统称莲心茶,那个时期并不称呼“徽州莲心茶”。徽州生产莲心茶为散芽炒青和烘青类型茶,紧细、白毫显露、色褐绿,冲泡后芽叶沉底形如莲心,叶底呈嫩黄色,汤色嫩绿黄,耐冲泡(5次以上)、味浓,甘。

6、甜微苦,有熟板栗、天然兰花余香等特色。史料载,到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朱元璋颁布诏令后,罢造龙团,“推采芽茶以进”后,大大地推动了全国散芽茗品的发展,徽州散芽茶创制更是日臻完善。促进了后起之秀松萝、屯绿的创新。00041537年,因明太祖采纳徽州宿儒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策略建国有功,因此蠲免了徽州三样贡品。“户部奏各处土产应贡注徽州莲心茶、马蹄鳖、清水鳗鲤,太祖洒翰蠲免,曰使朱升乡里世世沾皇恩也”(道光徽州府志)。但蠲免只是过眼云烟,后来徽州承担的莲心贡茶每年数量仍然很多。据弘治明徽州府志载,自天顺八年起至成化23年间,进贡芽茶达45000斤;成化年间3000斤,。

7、嘉靖年间3000斤等。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采集历史根据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莲心茶,该莲心茶的制作工艺简单,可大规模应用。生产出的莲心茶芽头茁壮,大小均匀,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0006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2)、摊晾采摘后的茶叶放在竹垫上薄摊,厚度为45CM;摊晾时间在4小时6小时,摊放过程中翻动2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3)、杀青使用杀青机进行杀青,温度在保持在220240,杀青时间为35分钟;杀青程度当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

8、青叶手握成团,松手不易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即为杀青适度;4)、揉捻经过杀青的鲜叶投入揉捻机的揉桶中揉捻4050分钟;5)、理条揉捻过的鲜叶经进行解块,揉入理条机内,温度在220260,反复翻炒,避免部分温度过高而焦曲;时间在4555分钟;6)、复烘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90110,烘干机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不能太薄,以防烘焦,烘干时间在15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说明书CN104161134A2/3页47)、包装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

9、的保质期在23年。0007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0008进一步,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2)中的摊晾时间为5小时。0009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杀青温度保持在230。0010进一步,所述的步骤5)中的理条温度保持在240。0011本发明是依据采集历史根据而重新塑造并进一步研发的新产品。采用本发明方法加工制成的茶叶,茶芽头茁壮,长短大小均匀,外层白毫显露完整,而且包裹坚实,针形,色泽灰中带白,冲泡时,竖立于杯底如刀枪林立,似群笋破土,堆绿叠翠,令人心仪。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带有浓烈的熟板栗香,回味甘甜。

10、,叶底均匀。耐泡度高,通常冲泡45次后,茶味依然显露。本发明经国家副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6项农药残留物均未检出,符合国际化有机标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0012徽州莲心茶制作工艺,制作步骤如下1、鲜叶采摘在进行手工鲜叶采摘时,要求盛装鲜叶的容器是可透气的竹篮或竹筐,不允许使用塑料袋或尼龙编织袋一类的不透气容器盛装鲜叶,以免鲜叶受闷发热变质,应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存放处,避免阳光长时间曝晒引起鲜叶变质。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无病虫害,层次均匀的茶叶。00132、摊晾鲜叶采摘回来后,放在竹垫上薄摊,即不重叠,摊放厚度为45CM;摊放时间为46小时,以5小时最佳,摊放过程中翻动2。

11、3次,使鲜叶温度不超过25;3、杀青使用滚筒式茶叶杀青机,机型6CST40型,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先将杀青机清理干净预热后,火温掌握在220240,以230最佳,投放摊晾后的茶叶,根据“老叶嫩杀,嫩叶老杀”之法,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因为嫩叶中酶的催化作用较强,含水量较高,所以要老杀,如果嫩杀,则酶的活化未被彻底破坏,以产生红梗红叶;杀青叶含水量过高,在揉捻时液汁易流失,加压时易成糊状,芽叶易断碎。低级粗老叶则相反,应杀得嫩,粗老叶含水量少,纤维素含量较高,叶质粗硬,如杀青叶含水量少,揉捻时难以成形,加压时也易断碎。杀青标准为芽叶失去光泽,叶色暗绿,叶质。

12、柔软、萎卷,嫩梗折而不断,杀青叶手握成团,松手即散开,略带有粘性,青草气散失,显露清香。00144、揉捻使用6CR35型号茶叶揉捻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杀青叶出锅后,盛于小篾盘中,需轻轻杨簸数次,散发热气,再将鲜叶投放揉捻机内,按照“轻重轻”的方式来进行碾压,即先要轻压,然后逐步加重,再慢慢减轻,最后加压再揉5分钟左右,投量为5公斤左右,总揉捻时间为4050分钟。揉捻标准茶汁溢附叶面,手握有粘手感。揉捻叶下机后要及时解块、筛分。茶叶揉捻的目的是揉捻是绿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通过说明书CN104161134A3/3页5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

13、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00155、理条使用6CLZ60型号的名优茶理条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将揉捻过后的原料进行解块,层次均匀,投放2公斤原料倒入机内,机内温度为220260,在240为宜。反复用手翻炒,以保证原料鲜叶不会被锅底温度过高而出现焦边,大约在4555分钟,鲜叶出现色泽明亮,条索紧细,水分挥发至90,即可出炉。00166、复烘使用6CHB5型号的百页式茶叶烘干机,浙江绿峰机械有限公司生产。0017由于理条过的茶叶在塑形中已经达到百分之九十的干度,所以只需要再复烘一次即可。将理条后的茶叶均匀的薄摊在烘干机,温度在100C,每层的摊片厚度为23CM,。

14、不能太薄,以防烘焦,时间在15分钟。复烘后摊晾待冷却即可装箱。00187、包装试用FR900型自动封口机,温州凯驰包装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将烘干冷却后的成品使用FR900型自动封口机进行包装,包装材料为铝箔包装袋,这种包装袋即密封不透气,且不透光,具有良好的隔热、防潮作用,能使茶叶的保质期在23年。00198、冷藏将装箱的茶叶放入冷库,温度在05C,利用冷库的除湿装置不断除湿。使冷藏的茶叶在低温干燥情况下进行保鲜。0020尽管上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给予了详细描述和说明,但是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依据本发明的构想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各种等效改变和修改,其所产生的功能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说明书CN104161134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