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封层洒布车.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1352240 上传时间:2018-05-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6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171075.3

申请日:

2010.04.26

公开号:

CN201883366U

公开日:

2011.06.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9/21

主分类号:

E01C19/21

申请人:

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喜明; 张华南; 吴刚; 王世亮; 刘廷国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一街36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代理人:

申忠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纤维封层洒布车,在汽车底盘前设纤维箱、中用设沥青罐、沥青罐后设沥青泵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汽车底盘后端设洒布架和折叠式升降架。洒布架包括左洒布架与右洒布架,左洒布架前端设一排前沥青喷嘴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后端设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一排纤维剪切单元;右洒布架前端设一排前沥青喷嘴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后端设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中部设一排纤维剪切单元。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纤维封层洒布车,在汽车底盘(1)前部设置有纤维箱(2)、中部设置有沥青罐(3),沥青罐(3)后设置有沥青泵(4)和工业控制计算机(7),沥青泵(4)通过管道与沥青罐(3)内相联通,汽车底盘(1)的后端设置有洒布架(5),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底盘(1)后端设置有折叠式升降架(6);所说的洒布架(5)为:包括左洒布架(5-1)与右洒布架(5-2)设置在汽车底盘(1)后端,在左洒布架(5-1)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在右洒布架(5-2)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5-3),其中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80~120mm,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5-6),其中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80~120mm;所说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中部横向设置的纤维剪切单元(5-7),其中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00~120mm。

3.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在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5-3)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与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5-6)相邻之间的中心距相等。

4.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折叠式升降架(6)为:中间梁(6-12)的前端设置有前竖板(6-9)、后端设置有后竖板(6-2),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加工有提升滑槽(a)和位于提升滑槽(a)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b),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6-15),设置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提升滑槽(a)内的提升轴(6-11)前端与前提升板(6-10)上端联接、后端与后提升板(6-13)的上端联接,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前端,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后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后端,折叠拉板(6-3)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上,左液压折叠油缸(6-1)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6-3)的左端、另一端设置在左洒布架(5-1)上,右液压折叠油缸(6-4)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6-3)的右端、另一端设置在右洒布架(5-2)上,前提升油缸(6-16)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的前端、下端与前竖板(6-9)上的支撑板(6-15)联接,后提升油缸(6-14)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的后端、下端与后竖板(6-2)上的支撑板(6-15)联接。

说明书

纤维封层洒布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道路和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维修的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铺筑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设备。
背景技术
纤维封层技术是指采用纤维封层设备同时洒(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在玻璃纤维上喷洒一层沥青粘结料,然后在上面撒布碎石经碾压后形成新的磨耗层或者应力吸收中间层的一种新型道路建设技术方案,纤维封层施工中,经过专门纤维切割撒布的设备将经切割的纤维节撒布在上下两层均匀洒布的沥青结合料中呈乱向均匀分布,相互搭接,与沥青混合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在新建道路基层和面层之间或原有路面基础上加铺了一层具有高弹性和高强度的防护网垫,有效地提高了封层的抗拉、抗剪、抗压和抗冲击强度等综合力学性能,对新旧沥青道路建设及养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能延长所铺筑的沥青道路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命。该项技术在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和在已有的沥青道路的养护中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曾设计了沥青喷洒车、纤维切割机、纤维撒布机,这些筑路设备,功能单一,在使用时,将沥青洒布在路面上,再用纤维撒布机将切割好的玻璃纤维撒布在路面的沥青上,在玻璃纤维上用沥青喷洒车喷洒一层沥青,最后用石屑撒布机将石屑料沥青上进行碾压完成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提高了施工的成本。
在筑路机械技术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步喷洒两次沥青和玻璃纤维的设备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筑路机械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撒布均匀、撒布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的纤维封层洒布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汽车底盘前部设置有纤维箱、中部设置有沥青罐,沥青罐后设置有沥青泵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沥青泵通过管道与沥青罐内相联通,汽车底盘的后端设置有洒布架和折叠式升降架;该洒布架为:包括左洒布架与右洒布架设置在汽车底盘后端,在左洒布架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在右洒布架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其中一个前沥青喷嘴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的中心距为80~120mm,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其中一个后沥青喷嘴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的中心距为80~120mm;本实用新型的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中部横向设置的纤维剪切单元,其中一个纤维剪切单元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的中心距为100~120mm。
本实用新型的在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与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相邻之间的中心距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升降架为:中间梁的前端设置有前竖板、后端设置有后竖板,前竖板和后竖板上垂直方向加工有提升滑槽和位于提升滑槽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前竖板和后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设置在前竖板和后竖板的提升滑槽内的提升轴前端与前提升板上端联接、后端与后提升板的上端联接,前提升板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左侧导向滑槽内的左旋转轴联接在左洒布架前端,前提升板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右侧导向滑槽内的右旋转轴联接在右洒布架前端,后提升板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左侧导向滑槽内的左旋转轴联接在左洒布架后端,后提升板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右侧导向滑槽内的右旋转轴联接在右洒布架后端,折叠拉板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上,左液压折叠油缸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的左端、另一端设置在左洒布架上,右液压折叠油缸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的右端、另一端 设置在右洒布架上,前提升油缸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的前端、下端与前竖板上的支撑板联接,后提升油缸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的后端、下端与后竖板上的支撑板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洒布架的前端安装一排沥青喷嘴,洒布架的后端安装一排沥青喷嘴,洒布架的中部安装一排纤维剪切单元,施工时,先在沥青路面上喷洒一层沥青,剪切单元将玻璃纤维见切成3~12cm的节撒布到沥青上,再在玻璃纤维上喷洒一层沥青,实现沥青、玻璃纤维、沥青同步洒布,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对喷洒沥青的量和撒布玻璃纤维的量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喷洒沥青和撒布玻璃纤维均匀,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折叠式升降架,在施工时,将洒布架放平,实现大面积洒布,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结束后将洒布架折叠提升起,保护了安装在洒布架上的沥青喷嘴和纤维切割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撒布均匀、撒布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可在新建沥青路面和已建沥青路面的维修中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中洒布架5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图1的折叠式升降架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纤维封层洒布车由汽车底盘1、纤维箱2、沥青罐3、沥青泵4、洒布架5、折叠式升降架6、工业控制计算机7联接构成。
在汽车底盘1的前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纤维箱2,纤维箱2内装有玻璃纤维,汽车底盘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沥青罐3,沥青罐3内 装有液态沥青,汽车底盘1上沥青罐3后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沥青泵4和工业控制计算机7,沥青泵4通过管道与沥青罐3内相联通,工业控制计算机7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喷洒沥青和玻璃纤维的量进行控制,汽车底盘1的后端联接有洒布架5和折叠式升降架6。
图3、4、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洒布架5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4、5中,本实施例的洒布架5由左洒布架5-1、右洒布架5-2、前沥青喷嘴5-3、前沥青联接头5-4、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联接构成。
在左洒布架5-1的前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后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前沥青喷嘴5-3和后沥青喷嘴5-6是结构完全相同的同一个零件,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本实施例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10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100mm,前沥青喷嘴5-3和后沥青喷嘴5-6的具体个数应按照施工作业喷洒沥青的宽度来确定。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本实施例的纤维剪切单元5-7有9个,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10mm,纤维剪切单元5-7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设计和加工,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在专利号为200920032790.6、发明名称为《沥青路面结构层纤维剪切机的剪切单元》中公开。沥青路面结构层纤维剪切机的剪切单元的具体结构为:在安装支架的左侧设置有传动轴、右侧设置有控制气缸、顶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剪切箱体,启闭支架的一端设置在剪切箱体上、另一端与控制气缸搭接,剪切箱体上部设置有纤维管和限位支架,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搭接、另一端与限位支架搭接,限位支架下端设置有限位压簧,剪切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主动装置、上部设置有与限位压簧搭接的从动装置,剪切箱体上主动装置与从动装置之间设置有梳送装置,主动装置与从动装置通过摩擦传动,从动装置与梳送装置通过摩擦传动。纤维箱2内的玻璃纤维通过管道进入纤维剪切单元5-7,由纤维剪切单元5-7剪切成3~12cm的节撒布到沥青路面上。
在右洒布架5-2的前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后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2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数目以及中心距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
图6、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升降架6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7中,本实施例的折叠式升降架6由左液压折叠油缸6-1、后竖板6-2、折叠拉板6-3、右液压折叠油缸6-4、右旋转轴6-5、左旋转轴6-6、前竖板6-9、前提升板6-10、提升轴6-11、中间梁6-12、后提升板6-13、后提升油缸6-14、支撑板6-15、前提升油缸6-16联接构成。
前竖板6-9与中间梁6-12的前端焊接联接,后竖板6-2用螺纹紧固联接件与中间梁6-12的后端固定联接,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垂直方向中心线上加工有提升滑槽a,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中心线两侧各加工有一道导向滑槽b,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下端焊接联接有支撑板6-15。提升轴6-11安装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提升滑槽a内,前提升板6-10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后端,将折叠式升降架6与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联接时,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前端,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后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后端,左旋转轴6-6可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左侧的导向滑槽b内上下滑动,右旋转轴6-5可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右侧的导向滑槽b内上下滑动。折叠拉板6-3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上,左液压折叠油缸6-1的一端与折叠拉板6-3的左端用销轴联接、另一端与左洒布架5-1用销轴联接,右液压折叠油缸6-4的一端与折叠拉板6-3的右端用销轴联接、另一端与右洒布架5-2用销轴联接,左 液压折叠油缸6-1、右液压折叠油缸6-4与液压系统联通后,可将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向上折叠或放平。前提升油缸6-16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前端、下端用联接轴与前竖板6-9上的支撑板6-15联接,后提升油缸6-14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后端、下端用联接轴与后竖板6-2上的支撑板6-15联接,前提升油缸6-16、后提升油缸6-14与液压系统联通后,前提升油缸6-16和后提升油缸6-14同步推动提升轴6-11沿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的提升滑槽a上下移动,带动左旋转轴6-6、右旋转轴6-5沿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的导向滑槽b上下移动,带动折叠起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向上提升,减小了洒布架5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作业时,由折叠提升架将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放平,距路面高度较低,加宽了施工作业面,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结束后,将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折叠起来,并向上提升,减小了洒布架5的宽度,便于纤维封层洒布车在非作业时在道路上行走或转场运输。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1排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一排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8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80mm。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9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00mm。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数目以及中心距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一排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一排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12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120mm。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9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20mm。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数目以及中心距 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纤维封层洒布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纤维封层洒布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纤维封层洒布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纤维封层洒布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纤维封层洒布车.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883366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6.29CN201883366U*CN201883366U*(21)申请号 201020171075.3(22)申请日 2010.04.26E01C 19/21(2006.01)(73)专利权人河南高远公路养护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新一街367号(72)发明人张喜明 张华南 吴刚 王世亮刘廷国(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代理人申忠才(54) 实用新型名称纤维封层洒布车(57) 摘要一种纤维封层洒布车,在汽车底盘前设纤维箱、中用设沥青罐、沥青罐后。

2、设沥青泵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汽车底盘后端设洒布架和折叠式升降架。洒布架包括左洒布架与右洒布架,左洒布架前端设一排前沥青喷嘴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后端设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一排纤维剪切单元;右洒布架前端设一排前沥青喷嘴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后端设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中部设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

3、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5 页CN 201883367 U 1/1页21.一种纤维封层洒布车,在汽车底盘(1)前部设置有纤维箱(2)、中部设置有沥青罐(3),沥青罐(3)后设置有沥青泵(4)和工业控制计算机(7),沥青泵(4)通过管道与沥青罐(3)内相联通,汽车底盘(1)的后端设置有洒布架(5),其特征在于:在汽车底盘(1)后端设置有折叠式升降架(6);所说的洒布架(5)为:包括左洒布架(5-1)与右洒布架(5-2)设置在汽车底盘(1)后端,在左洒布架(5-1)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1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

4、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在右洒布架(5-2)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

5、单元(5-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5-3),其中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80120mm,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5-6),其中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80120mm;所说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中部横向设置的纤维剪切单元(5-7),其中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00120mm。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

6、在于:所说的在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5-3)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与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5-6)相邻之间的中心距相等。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封层洒布车,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折叠式升降架(6)为:中间梁(6-12)的前端设置有前竖板(6-9)、后端设置有后竖板(6-2),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加工有提升滑槽(a)和位于提升滑槽(a)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b),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6-15),设置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提升滑槽(a)内的提升轴(6-11)前端与前提升板(6-10)上端联接、后端。

7、与后提升板(6-13)的上端联接,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前端,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后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后端,折叠拉板(6-3)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上,左液压折叠油缸(6。

8、-1)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6-3)的左端、另一端设置在左洒布架(5-1)上,右液压折叠油缸(6-4)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6-3)的右端、另一端设置在右洒布架(5-2)上,前提升油缸(6-16)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的前端、下端与前竖板(6-9)上的支撑板(6-15)联接,后提升油缸(6-14)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6-11)的后端、下端与后竖板(6-2)上的支撑板(6-15)联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1/5页3纤维封层洒布车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道路和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维修的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铺筑沥青。

9、路面表面层的设备。 背景技术0002 纤维封层技术是指采用纤维封层设备同时洒(撒)布沥青粘结料和玻璃纤维,在玻璃纤维上喷洒一层沥青粘结料,然后在上面撒布碎石经碾压后形成新的磨耗层或者应力吸收中间层的一种新型道路建设技术方案,纤维封层施工中,经过专门纤维切割撒布的设备将经切割的纤维节撒布在上下两层均匀洒布的沥青结合料中呈乱向均匀分布,相互搭接,与沥青混合料形成网络缠绕结构,在新建道路基层和面层之间或原有路面基础上加铺了一层具有高弹性和高强度的防护网垫,有效地提高了封层的抗拉、抗剪、抗压和抗冲击强度等综合力学性能,对新旧沥青道路建设及养护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能延长所铺筑的沥青道路的维护周期和使用寿。

10、命。该项技术在新建沥青混凝土道路和在已有的沥青道路的养护中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0003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曾设计了沥青喷洒车、纤维切割机、纤维撒布机,这些筑路设备,功能单一,在使用时,将沥青洒布在路面上,再用纤维撒布机将切割好的玻璃纤维撒布在路面的沥青上,在玻璃纤维上用沥青喷洒车喷洒一层沥青,最后用石屑撒布机将石屑料沥青上进行碾压完成施工。这种施工方法,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提高了施工的成本。 0004 在筑路机械技术领域,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同步喷洒两次沥青和玻璃纤维的设备和装置。 发明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筑路机械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化程。

11、度高、撒布均匀、撒布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的纤维封层洒布车。 0006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汽车底盘前部设置有纤维箱、中部设置有沥青罐,沥青罐后设置有沥青泵和工业控制计算机,沥青泵通过管道与沥青罐内相联通,汽车底盘的后端设置有洒布架和折叠式升降架;该洒布架为:包括左洒布架与右洒布架设置在汽车底盘后端,在左洒布架的前端设置有一排前沥青喷嘴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左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在右洒布架的前端设置有一。

12、排前沥青喷嘴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前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的后端设置有一排后沥青喷嘴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后沥青联接头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和沥青泵相联通,右洒布架的中部横向设置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其中一个前沥青喷嘴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的中心距为80120mm,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说 明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2/5页4嘴,其中一个后沥青喷嘴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的中心距为80120mm;本实用新型的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中部横向设置的纤维剪切单元,其中一个。

13、纤维剪切单元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的中心距为100120mm。 0008 本实用新型的在左洒布架和右洒布架前端设置的前沥青喷嘴相邻之间的中心距与后端设置的后沥青喷嘴相邻之间的中心距相等。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升降架为:中间梁的前端设置有前竖板、后端设置有后竖板,前竖板和后竖板上垂直方向加工有提升滑槽和位于提升滑槽左右两侧的导向滑槽,前竖板和后竖板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板,设置在前竖板和后竖板的提升滑槽内的提升轴前端与前提升板上端联接、后端与后提升板的上端联接,前提升板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左侧导向滑槽内的左旋转轴联接在左洒布架前端,前提升板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右侧导向滑槽内的右旋转轴联。

14、接在右洒布架前端,后提升板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左侧导向滑槽内的左旋转轴联接在左洒布架后端,后提升板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右侧导向滑槽内的右旋转轴联接在右洒布架后端,折叠拉板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上,左液压折叠油缸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的左端、另一端设置在左洒布架上,右液压折叠油缸的一端设置在折叠拉板的右端、另一端 设置在右洒布架上,前提升油缸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的前端、下端与前竖板上的支撑板联接,后提升油缸的上端设置在提升轴的后端、下端与后竖板上的支撑板联接。 0010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洒布架的前端安装一排沥青喷嘴,洒布架的后端安装一排沥青喷嘴,洒布架的中部安装一排纤维剪切单元,施工时,先在沥。

15、青路面上喷洒一层沥青,剪切单元将玻璃纤维见切成312cm的节撒布到沥青上,再在玻璃纤维上喷洒一层沥青,实现沥青、玻璃纤维、沥青同步洒布,提高了施工效率,并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对喷洒沥青的量和撒布玻璃纤维的量进行自动控制,实现了喷洒沥青和撒布玻璃纤维均匀,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折叠式升降架,在施工时,将洒布架放平,实现大面积洒布,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施工结束后将洒布架折叠提升起,保护了安装在洒布架上的沥青喷嘴和纤维切割单元。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撒布均匀、撒布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施工质量好等优点,可在新建沥青路面和已建沥青路面的维修中推广使用。

16、。 附图说明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2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0013 图3是图1中洒布架5的主视图。 0014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5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0016 图6是图1的折叠式升降架6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说 明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3/5页5实施例。 0019 实施例1 0020 在图1、2中,本实施例的纤维封层洒布车由汽车底盘1、纤维箱2、沥青罐3、沥青泵4、洒布架5、折叠式升降架6、。

17、工业控制计算机7联接构成。 0021 在汽车底盘1的前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纤维箱2,纤维箱2内装有玻璃纤维,汽车底盘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沥青罐3,沥青罐3内 装有液态沥青,汽车底盘1上沥青罐3后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有沥青泵4和工业控制计算机7,沥青泵4通过管道与沥青罐3内相联通,工业控制计算机7用于对本实用新型喷洒沥青和玻璃纤维的量进行控制,汽车底盘1的后端联接有洒布架5和折叠式升降架6。 0022 图3、4、5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洒布架5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4、5中,本实施例的洒布架5由左洒布架5-1、右洒布架5-2、前沥青喷嘴5-3、前沥青联接头5-4、后沥青联接。

18、头5-5、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联接构成。 0023 在左洒布架5-1的前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左洒布架5-1的后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前沥青喷嘴5-3和后沥青喷嘴5-6是结构完全相同的同一个零件,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本实施例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10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

19、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100mm,前沥青喷嘴5-3和后沥青喷嘴5-6的具体个数应按照施工作业喷洒沥青的宽度来确定。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本实施例的纤维剪切单元5-7有9个,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10mm,纤维剪切单元5-7由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设计和加工,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在专利号为200920032790.6、发明名称为沥青路面结构层纤维剪切机的剪切单元中公开。沥青路面结构层纤维剪切机的剪切单元的具体结构为:在安装支架的左侧设置有传动轴、右侧设置有控制气缸、顶部设置有固。

20、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剪切箱体,启闭支架的一端设置在剪切箱体上、另一端与控制气缸搭接,剪切箱体上部设置有纤维管和限位支架,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固定架搭接、另一端与限位支架搭接,限位支架下端设置有限位压簧,剪切箱体的下部设置有主动装置、上部设置有与限位压簧搭接的从动装置,剪切箱体上主动装置与从动装置之间设置有梳送装置,主动装置与从动装置通过摩擦传动,从动装置与梳送装置通过摩擦传动。纤维箱2内的玻璃纤维通过管道进入纤维剪切单元5-7,由纤维剪切单元5-7剪切成312cm的节撒布到沥青路面上。 0024 在右洒布架5-2的前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前沥青喷嘴5-3和一个前沥青联接头5-4,前沥青联接头5-。

21、4通过导管与前沥青喷嘴5-3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5-2的后端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一排后沥青喷嘴5-6和一个后沥青联接头5-5,后沥青联接头5-5通过导管与后沥青喷嘴5-6和沥青泵4相联通。右洒布架2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纤维剪切单元5-7。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数目以及中心距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 说 明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4/5页60025 图6、7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升降架6的结构示意图。在图6、7中,本实施例的。

22、折叠式升降架6由左液压折叠油缸6-1、后竖板6-2、折叠拉板6-3、右液压折叠油缸6-4、右旋转轴6-5、左旋转轴6-6、前竖板6-9、前提升板6-10、提升轴6-11、中间梁6-12、后提升板6-13、后提升油缸6-14、支撑板6-15、前提升油缸6-16联接构成。 0026 前竖板6-9与中间梁6-12的前端焊接联接,后竖板6-2用螺纹紧固联接件与中间梁6-12的后端固定联接,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垂直方向中心线上加工有提升滑槽a,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中心线两侧各加工有一道导向滑槽b,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的下端焊接联接有支撑板6-15。提升轴6-11安装在前竖板。

23、6-9和后竖板6-2的提升滑槽a内,前提升板6-10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后端,将折叠式升降架6与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联接时,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前端,前提升板6-10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前竖板6-9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2前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左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左侧导向滑槽b内的左旋转轴6-6联接在左洒布架5-1后端,后提升板6-13的下端右侧用安装在后竖板6-2右侧导向滑槽b内的右旋转轴6-5联接在右洒布架5-。

24、2后端,左旋转轴6-6可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左侧的导向滑槽b内上下滑动,右旋转轴6-5可在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垂直方向右侧的导向滑槽b内上下滑动。折叠拉板6-3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上,左液压折叠油缸6-1的一端与折叠拉板6-3的左端用销轴联接、另一端与左洒布架5-1用销轴联接,右液压折叠油缸6-4的一端与折叠拉板6-3的右端用销轴联接、另一端与右洒布架5-2用销轴联接,左 液压折叠油缸6-1、右液压折叠油缸6-4与液压系统联通后,可将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向上折叠或放平。前提升油缸6-16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前端、下端用联接轴与前竖板6-9上的支。

25、撑板6-15联接,后提升油缸6-14的上端安装在提升轴6-11的后端、下端用联接轴与后竖板6-2上的支撑板6-15联接,前提升油缸6-16、后提升油缸6-14与液压系统联通后,前提升油缸6-16和后提升油缸6-14同步推动提升轴6-11沿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的提升滑槽a上下移动,带动左旋转轴6-6、右旋转轴6-5沿前竖板6-9和后竖板6-2上的导向滑槽b上下移动,带动折叠起的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向上提升,减小了洒布架5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在施工作业时,由折叠提升架将左洒布架5-1和右洒布架5-2放平,距路面高度较低,加宽了施工作业面,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结束后,将左洒布架5-1。

26、和右洒布架5-2折叠起来,并向上提升,减小了洒布架5的宽度,便于纤维封层洒布车在非作业时在道路上行走或转场运输。 0027 实施例2 0028 在本实施例中,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1排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一排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8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80mm。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9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00mm。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

27、数目以及中心距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说 明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5/5页70029 实施例3 0030 0030 在本实施例中,左洒布架5-1的前端安装有一排9个前沥青喷嘴5-3、后端安装有一排9个后沥青喷嘴5-6,一个前沥青喷嘴5-3与相邻一个前沥青喷嘴5-3的中心距为120mm,一个后沥青喷嘴5-6与相邻一个后沥青喷嘴5-6的中心距为120mm。左洒布架5-1的中部用螺纹紧固联接件固定联接安装有一排9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与相邻一个纤维剪切单元5-7的中心距为120mm。右洒布架5-2上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的数目以及中心距 与左洒布架5-1上的前沥青喷嘴5-3、后沥青喷嘴5-6、纤维剪切单元5-7完全相同。其它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说 明 书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1/5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2/5页9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83366 UCN 201883367 U 3/5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88336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