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持机构.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49404 上传时间:2018-05-04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93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20027.0

申请日:

2002.05.14

公开号:

CN1385850A

公开日:

2002.12.1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8.2.20|||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分类号:

G11B17/028

主分类号:

G11B17/028

申请人:

东京鸽株式会社;

发明人:

城户国男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2001.05.14 JP 142989/01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王宏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夹持机构,具有载置并旋转盘片(5)用的转台(3)、将盘片(5)夹持在与转台(3)之间并保持的钳位器(1)、以及在支承钳位器(1)的同时与盘片(5)脱离的钳位器支臂(2),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时与钳位器(1)接触的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设置凸部(4),以杠杆的原理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可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夹持机构,具有载置并旋转盘片用的转台、将所述盘片夹持在与 所述转台之间并保持的钳位器、以及在支承所述钳位器的同时与所述盘片脱 离的钳位器支臂,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钳位器从所述转台引开时与所述钳 位器接触的所述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或在与该作用部接触的所述钳位器的 支承面的任一方上设置凸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被设置在所述 钳位器的旋转中心轴的所述盘片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且所述钳位器支臂的作用 部上。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的全部或 局部形成使所述凸部的凸出高度从盘片插入方向跟前侧向里侧下降的倾斜状 态。
4: 一种夹持机构,具有载置盘片用的转台、将所述盘片夹持在与所述转 台之间并保持钳位器、以及在支承所述钳位器的同时从所述盘片脱离的钳位 器支臂,其特征在于,在支承所述钳位器时与所述钳位器接触的所述钳位器 支臂的作用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使所述钳位器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从该盘片插 入方向分离的倾斜状态。

说明书


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CD(小型唱片)和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或数字式影象盘片)等盘片保持用的夹持机构,再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使用了将盘片夹持在与转台之间的钳位器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CD和DVD等的盘片再生(记录)装置中,为了将盘片保持在转台上并使其旋转,使用了钳位器。如图14所示,钳位器100被配置在转台102的反向侧上,中间隔着盘片101。又,在钳位器100的周围设有钳位器支臂106。钳位器支臂106可与钳位器100的外周部卡合,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可向图14中的上下方向移动。

    在插入盘片101前的待机时,钳位器支臂106离转台102很远,钳位器100被钳位器支臂106悬吊支承着(参照图14)。盘片101再生时,钳位器支臂106向转台102附近移动。随着钳位器支臂106的移动,钳位器100也向转台102靠近,依靠埋设在钳位器100中的磁铁103和埋设在转台102中的磁性体107的磁性吸力而由钳位器100和转台102将盘片101的中央部保持。另一方面,在该吸附后,钳位器支臂106继续向转台102侧移动。由此,钳位器100脱离钳位器支臂106的支承(参照图15)。然后,驱动安装有转台102的步进电机105使转台102旋转,盘片101和钳位器100随着转台102旋转而旋转。

    当盘片101的再生结束或中断时,钳位器支臂106与转台102分离,应再次返回到图14所示的位置。在该移动过程中,钳位器支臂106钩住钳位器100,与盘片101平行状地将钳位器100从转台102引开。

    然而,在记录密度比CD高的DVD再生时,需要更加可靠地抑止再生时的盘片101振动。并且,如果是高出二倍速等的高速运转中的DVD再生,就更加需要可靠地抑止再生时的盘片101振动。为此,在近年来,在具有DVD再生功能和倍速功能地盘片再生装置中,为了提高由钳位器100和转台102对盘片101的保持力,在钳位器100上安装着具有强磁力的磁铁103。并且,为了防止高速旋转时的盘片101滑移,在转台102上贴附有橡胶108。

    这里,若将磁铁103和磁性体107相对配置,中间隔有盘片101和滑移防止用的橡胶108,则会减弱磁力,为此,将磁性体107设置在定中心部104上,与其相对应地将磁铁103配置在盘片101旋转中心附近。但是,采用在盘片101的旋转中心附近抑止盘片101振动的结构时,在从盘片101的旋转中心分离的位置处必需具有比抑止盘片101振动的结构还要强的力。因此,必须在钳位器100上安装具有可抑止振动的相当大的磁力的磁铁103。

    若将盘片101保持时的钳位器100与转台102之间产生的磁性吸力的合力作为Fa,将为使钳位器100从转台102引开而作用于钳位器支臂106的力的合力作为Fb’,则传统的夹持机构就是Fb’>Fa(参照图16)。如上所述,近年来在具有DVD再生功能和倍速功能的盘片再生装置中,磁铁103的磁力很强,由钳位器支臂106将钳位器100从转台102引开用的力Fb’也必须是强力。为此,必须强化使钳位器支臂106移动的机构。并且,若使用与该吸附力同等以上的强力将吸附在转台102上的钳位器100引开,则会出现以下问题。即:在将钳位器100引开时,在钳位器支臂106和横杆基座等的机构上产生挠曲。该机构的挠曲虽然会在钳位器100与转台102分离的瞬间释放,但此时,机构振动而发生噪音(振动噪音)。并且,有时还会出现盘片101弹起而从托架脱落的现象。又,为了强化使钳位器支臂106移动的机构而使盘片再生装置的成本上升。

    为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轻钳位器引开所需的力的夹持机构。

    发明概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1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具有载置并旋转盘片用的转台、将盘片夹持在与转台之间并保持的钳位器、以及在支承钳位器的同时与盘片脱离的钳位器支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时与钳位器接触的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或在与该作用部接触的钳位器的支承面的任一方上设置凸部。

    由此,在钳位器引开时,通过钳位器与钳位器支臂相对移动,使钳位器支臂和钳位器首先在凸部处接触。并且,通过钳位器支臂的引开力作用于该接触部,由此产生力矩,以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即,采用本发明,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

    例如如图6所示,若将钳位器支臂的引开力设为Fb,将与力矩的支点E和Fb作用点之间的距离设为Lb,起到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作用的力矩的大小就为Fb×Lb。其中,为便于说明,图中的力矩的支点E作为Fb的作用点与钳位器中心轴O对称且与钳位器接触一侧的位置。另一方面,在钳位器与转台之间产生的磁性吸力的合力Fa作用于钳位器中心轴O的附近,若将支点E与钳位器中心轴O之间的距离设为La,则由Fa产生的围绕支点E的力矩的大小大致为Fa×La。在此场合,从围绕支点E的力矩的平衡中使公式1成立。

    Fb=(La/Lb)×Fa

    式中,若Lb∶La=2∶1,则Fb=Fa/2。在此场合,若钳位器支臂的引开力Fb大于磁性吸力的合力Fa的二分之一,则可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

    第2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中,凸部被设置在钳位器旋转中心轴的盘片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且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上。

    由此,通过将凸部设置在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上,当钳位器与凸部接触时形成了始终沿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并且,通过将凸部设置在钳位器的旋转中心轴的盘片的插入方向跟前侧,则钳位器形成了插入盘片的一侧被抬起而倾斜的状态。由此,在钳位器被钳位器支臂支承时,在将盘片插入的场合可避免盘片与钳位器碰撞。

    第3技术方案的发明是在第1或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中,凸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倾斜状态以使凸部的凸出高度从盘片插入方向跟前侧向里侧下降。

    此时,在钳位器被钳位器支臂支承的场合,通过与倾斜部接触而限制其姿势。由此,可避免被插入的盘片与钳位器碰撞。又,在整个凸部倾斜的场合,在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时,通过钳位器与钳位器支臂相对移动,从而使钳位器与钳位器支臂在倾斜部处局部接触。这样,也能使从转台引开钳位器的力矩作用于钳位器,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

    第4技术方案的发明是一种具有载置盘片用的转台、将盘片夹持在与转台之间并保持的钳位器、以及在支承钳位器的同时从盘片脱离的钳位器支臂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支承钳位器时与钳位器接触的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倾斜状态以使钳位器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从该盘片插入方向分离。

    因此,在钳位器被钳位器支臂支承的场合,通过与倾斜部接触而限制其姿势。由此,可避免被插入的盘片与钳位器碰撞。又,通过将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倾斜状态,与上述凸部一样,可使钳位器支臂与钳位器局部接触,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表示钳位器处于将盘片保持位置的状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表示钳位器的支承面和转台的作用部在凸部处形成接触状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3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表示钳位器从转台分离后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上的状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4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表示钳位器将盘片保持住的状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为说明设置在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上的凸部一例子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是为说明可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的原理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另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9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2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又一例实施形态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4为表示传统的夹持机构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5为表示传统的夹持机构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16为表示传统的夹持机构的概略侧剖视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所示的实施形态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结构。

    图1至图5表示本发明夹持机构的一实施形态。该夹持机构具有载置并旋转盘片5用的转台3、将盘片5夹持在与转台3之间的钳位器1、以及在支承钳位器1的同时从盘片5脱离的钳位器支臂2,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时与钳位器1接触的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或在与该作用部2a接触的钳位器1的支承面1a的任一方上设置凸部4。

    凸部4就是在钳位器1引开时钳位器支臂2与钳位器1最初接触的部分。凸部4的主要功能是,在钳位器1引出时将力矩作用于吸附在转台3上的钳位器1,利用杠杆原理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利用凸部4的该功能可减小钳位器1的引开力。

    凸部4可设置在与钳位器1接触的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侧、或与钳位器支臂2接触的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侧中的任一侧上。例如,本实施形态是将凸部4设置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侧上的。在此场合,与将凸部4设置在钳位器1侧的场合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即,如图3所示,在钳位器1从转台3分离、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通过钳位器1与凸部4接触,形成始终沿一定方向倾斜的状态。并且,例如在将凸部4设置在钳位器1的旋转中心轴的插入盘片5的一侧,则钳位器1形成将插入盘片5的一侧抬高的倾斜状态。由此,在将钳位器1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在插入盘片5的场合,可避免因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而造成的不能插入盘片5或盘片5的损伤等。

    在此,将盘片5的插入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盘片5的旋转中心轴方向设为Z轴方向,将与Y轴方向以及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又,将力矩作用于钳位器1、利用杠杆原理减轻引开力的凸部4的功能称为第1功能,将避免对被钳位器支臂2支承的钳位器1给予一定方向倾斜而插入的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的功能称为第2功能。为提高第1功能的效果,最好为加大杠杆原理的力点与支点的距离、在离开钳位器1的旋转中心轴O(以下称为钳位器中心轴O)的位置上设置凸部4。另外,为提高第2功能的效果,首先是考虑提高凸部4的Z轴方向的高度,以加大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的钳位器1的倾斜。然而,当盘片5再生时,因钳位器1与盘片5一起旋转,为了不使该旋转受到障碍,凸部4的高度也有限度。因此,为了用规定高度的凸部4来加大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的钳位器1的倾斜。最好将凸部4设置在盘片5插入侧且Y轴方向上的钳位器中心轴O附近的位置。这样,在将凸部4单纯地设置在一个部位上时,具有二种的第1和第2功能是困难的,只能以某一个为优先。

    为此,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为满足上述第1和第2双方的功能,将与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的钳位器1接触的面形成如图5所示的形状,设置两个凸部4a、4b。这里,在同图中,在Y轴方向上,将插入盘片5的跟前侧的作用部2a的根基部作为A点。将从钳位器中心轴O开始插入盘片5的跟前侧且向Y轴方向离开较大距离Lc的位置作为B点。将从钳位器中心轴开始的插入盘片5的跟前侧且向轴向离开较小距离Ld的位置作为C点(故形成了Ld<Lc)。在Y轴方向上,将插入盘片5的里侧的作用部2a的根基部作为D点。

    在本实施形态中,从A点至B点设置阶梯状的第1凸部4a。另外,用h来表示将钳位器支臂2的下面作为基准的第1凸部4a的Z轴方向高度。并且,从B点的下层至C点设置第2凸部4b。另外,用j来表示将钳位器支臂2的下面作为基准的第2凸部4b的Z轴方向高度。如图5所示,j<h。在引开钳位器1时,钳位器1首先与第1凸部4a接触。通过加大距离Lc,可提高第1功能的效果。

    并且,从C点至D点形成了具有相对Y轴方向的□倾斜的倾斜部4c。钳位器从转台3分离后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载置在倾斜部4c上,相对Y轴方向即盘片5的插入方向成为□程度的倾斜状态。该□的倾斜被设定成钳位器1被钳位器支臂2支承时、相对第1凸部4a在B点向Z轴方向产生k的间隙。在此场合,与只设置了第1凸部4a的场合相比,该k的间隙部分可加大钳位器1的倾斜,可提高第2功能的效果。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虽然设置了倾斜部4c,形成将钳位器1稳定地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的形态,但未必限定于此。即,也可设定为如下的形态:在钳位器1从转台3分离后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通过与第2凸部4b接触,相对Y轴方向、即盘片5的插入方向形成□程度的倾斜状态,并且,该□的倾斜被设定为相对第1凸部4a的B点向Z轴方向产生k的间隙。

    然而,钳位器1的结构是被内装在盘片再生装置中,将盘片5如图4所示夹住保持、即夹持在与转台3之间,使夹持的盘片5与转台3一起旋转。钳位器1例如在本实施形态中,由钳位器本体6、磁铁8、以及将磁铁8固定在钳位器本体6上用的磁铁保持架7构成。本实施形态的钳位器本体6呈圆筒状,在该圆筒状的两端设有与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卡合的凸缘部9a、9b。又,在钳位器本体6的底面中心设有定中心用的孔,该孔的底面周围形成了在夹持时支承转台3的轴20的轴支承部。

    在钳位器1的周围设有可旋转自如地支承钳位器1的钳位器支臂2。与钳位器1卡合的作用部2a位于凸缘部9a与凸缘部9b之间,钳位器1可在凸缘部9a与凸缘部9b之间的范围内移动。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与凸缘部9a的作用部2a接触的面成为支承面1a。

    转台3具有圆盘状的盘片载置部18、以及嵌入盘片5的中央孔进行定中心的定中心部19,且被安装在步进电机(未图示)的轴20上,由该电机驱动而进行旋转。在盘片载置部18上,贴附有防止所载置的盘片5滑移的橡胶26。在定中心部19上装有铁等的磁性体21,当盘片再生时,利用埋设在钳位器1中的磁铁8的磁力,将钳位器1和转台3吸住。

    下面参照图1至图3,对适用设置有第1凸部4a和第2凸部4b构成的钳位器支臂2的夹持机构的动作例作出说明。

    在盘片5再生(播放)之前,钳位器1从转台3分离后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此时,钳位器1的凸缘部9a被载置在倾斜部4c上,钳位器1相对Y轴方向、即盘片5的插入方向形成倾斜的状态(参照图3)。由此,可避免被插入的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

    当盘片再生时,一旦插入盘片5并到达规定位置,则钳位器支臂2向转台3方向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埋设在钳位器1中的磁铁与安装在转台3上的磁性体吸合,将钳位器1吸在转台3上,利用该吸合,钳位器1形成与盘片5的面平行的形态。在该吸合之后,钳位器支臂2继续向转台3一侧移动。由此,钳位器1脱离钳位器支臂2的支承。此时,钳位器1成为图1的状态。在此状态下,驱动未图示的步进电机而使转台3旋转,随着转台3的旋转,盘片5和钳位器1旋转而进行盘片5的再生。

    当盘片5的再生结束或中断等时,钳位器支臂2为再次返回至图3所示的位置,而与转台3分离移动。在该移动过程中,设置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的第1凸部4a与钳位器1的凸缘部9a接触(参照图2)。钳位器支臂2向该接触部施加进一步脱离转台3的移动力,从而产生了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的力矩,可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从转台3引开后的钳位器1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此时,钳位器1的凸缘部9a被载置在倾斜部4c上,钳位器1相对Y轴方向即盘片5的插入方向形成倾斜的状态。并且,钳位器支臂2再次返回至图3所示的位置。

    如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夹持机构,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所需的力。由于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所需的力,因此,可减小引开时的钳位器支臂2等机构的挠曲,可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瞬间的机构振动。从而可减轻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引起的噪音。又,可防止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造成的盘片5的弹起,防止盘片5的损伤。并且,可使减小动力减速比等的机构简单化。又,因减轻了必要的动力,故可降低电力消耗,实现电机的小型化,可使用小扭矩电机等。由此,可实现盘片再生装置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

    又,通过将凸部4设置在钳位器1的旋转中心轴O的盘片5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且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钳位器1在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形成倾斜状态使插入盘片5的一侧被抬起。由此,可避免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并可避免盘片5的不能插入或盘片5的损伤等。

    并且,在本实施形态中,设置了可提高第1功能的效果的第1凸部4a和可提高第2功能的效果的第2凸部4b。因此,使用第1凸部4a可加大利用杠杆原理的力点与支点的距离,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所需的力,而使用第2凸部4b则可加大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的钳位器1的倾斜,能可靠地避免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

    另外,上述实施形态虽然是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一例,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作各种变形实施。

    例如,上述实施形态是说明了使钳位器支臂2移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的一个例子,但不限定于此例。例如,也可预先将钳位器支臂2固定,使转台3移动。或者,也可使钳位器支臂2和转台3一起移动。并且,钳位器支臂2或转台3的移动不限定于直进,也可是转动。例如,如图7所示,也可预先将钳位器支臂2固定,使转台3可转动,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时,使钳位器1和钳位器支臂2进行相对移动。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引开时,通过钳位器1和钳位器支臂2的相对移动,使其在凸部4处接触,依靠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的力矩作用,与上述的实施形态一样,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所需的力。

    又,凸部4的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一例。例如,如图8所示,也可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设置与钳位器1的点接触的凸起状的凸部4d。另外,在此场合,凸起状的凸部4d的设置数目和场所不作限定,只要能适当满足上述实施形态中已说明的凸部4的第1功能和第2功能就行。又,如图9所示,也可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设置与钳位器1的面接触的阶梯状的凸部4e。

    又,也可将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的全部或局部形成倾斜状态以使钳位器1的盘片插入方向跟前侧从该盘片插入方向分离。例如,如图10所示,也可使作用部2a的局部倾斜,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设置凸部4b和倾斜部4c。在此场合,就成为上述实施形态中第1凸部4a被省略的简易结构。此场合的凸部4b的位置只要能适当满足先前实施形态中已说明的凸部4的第1功能和第2功能就行。又,如图11所示,也可采用使作用部2a的大致全部倾斜、将凸部4作为倾斜部4c的结构。即使是这种场合,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时,通过钳位器1和转台3相对移动,钳位器1和钳位器支臂2在倾斜部4c处进行局部接触。由此,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的力矩作用于钳位器1,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的引开所需的力。又,由于钳位器1被支承在钳位器支臂2上时是载置在倾斜部4c上的,因此,钳位器1形成了一定方向的倾斜,可避免被插入的盘片5与钳位器1碰撞。

    又,凸部4不限定于设置在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设置在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侧。另外,因钳位器是与盘片5一起旋转的,故需要考虑重心平衡的问题。为了取得重心平衡,例如可如符号22表示的虚线所示,按照能设置凸部4那样的大小来削去凸缘部9a即可。又,也可如符号23表示的双点划线所示,将钳位器1形成对称位置处是厚壁的形态。

    又,如图13所示,也可采用将设置在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上的凸部4作为倾斜部4f的结构。除此之外,也可在钳位器1的支承面1a的全部或局部上,设置未图示的凸起状和阶梯状的凸部4。在此场合,钳位器1整体最好也是能获取重心平衡的形状。

    又,作为在引开钳位器1时使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与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局部接触的措施,除了设置凸部4之外,例如也可采用如下结构,即:使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与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局部接触,并使钳位器支臂2或转台3转动,由此将钳位器1引开。通过使钳位器1的支承面1a与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局部接触,在该接触部分的钳位器1的引开用的力的作用下,将力矩作用于被吸附在转台3上的钳位器1,利用杠杆原理可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在此场合,也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1引开所需的力。

    从以上的说明得知,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中,由于在将钳位器从转台引开时与钳位器接触的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或在与该作用部接触的钳位器的的支承面的任一方上设置凸部,因此,利用杠杆原理可大幅度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由此,可减小引开时的钳位器支臂等机构的挠曲,可减轻钳位器的引开瞬间的机构振动。从而,可减轻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引起的噪音。又,可防止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造成的盘片的弹起,防止盘片的损伤。并且,可使减小动力减速比等的机构简单化。又,因减轻了必要的动力,故可降低电力消耗,实现电机的小型化,可使用小扭矩电机等。由此,可实现盘片再生装置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

    在第2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中,由于凸部被设置在钳位器的旋转中心轴的盘片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且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上,因此,钳位器在被钳位器支臂支承时形成了使插入盘片的一侧被抬起的倾斜状态。由此,在将盘片插入时可避免盘片与钳位器碰撞。

    在第3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中,由于凸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倾斜状态使凸部的高度从盘片插入方向跟前侧向里侧下降,因此,钳位器可在形成了插入盘片的一侧被抬起的倾斜状态下被稳定地支承在钳位器支臂上。由此,在插入盘片时可避免盘片与钳位器碰撞。

    采用第4技术方案所述的夹持机构,由于在支承钳位器时,与钳位器接触的钳位器支臂的作用部的全部或局部形成使钳位器的插入方向跟前侧从该盘片插入方向分离的倾斜状态,因此,利用倾斜部对支承在钳位器支臂上的钳位器姿势进行限制,能可靠地避免被插入的盘片与钳位器碰撞。

    又,还可利用杠杆原理大幅度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由此,可减小引开时的钳位器支臂等机构的挠曲,可减轻钳位器的引开瞬间的机构振动。从而,可减轻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引起的噪音。又,可防止由机构部的反力振动造成的盘片的弹起,防止盘片的损伤。并且,可使减小动力减速比等的机构简单化。又,因减轻了必要的动力,故可降低电力消耗,实现电机的小型化,可使用小扭矩电机等。由此,可实现盘片再生装置的低成本化和小型化。

夹持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夹持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夹持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夹持机构.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夹持机构,具有载置并旋转盘片(5)用的转台(3)、将盘片(5)夹持在与转台(3)之间并保持的钳位器(1)、以及在支承钳位器(1)的同时与盘片(5)脱离的钳位器支臂(2),在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时与钳位器(1)接触的钳位器支臂(2)的作用部(2a)上设置凸部(4),以杠杆的原理将钳位器(1)从转台(3)引开,可减轻钳位器的引开所需的力。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信息存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