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云石玻璃马赛克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不规则金丝带的云石状玻璃马赛克的制造方法。
玻璃马赛克是一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的建筑材料,不但大量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壁,而且越来越多应用于室内装饰。现有市场上销售的玻璃马赛克款式多种多样,大多只呈单一颜色,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生产企业开发出款式新颖、装饰性更强、品位更高的马赛克,以适用建筑装饰市场的需要。中国专利CN1100390公开了一种金属金星玻璃马赛克的制造方法。其方法是在基础玻璃料与现有普通玻璃马赛克一样,以硅砂、方解石、纯碱和着色为原料,按公知比例混合而成,再加入含有金属金星玻璃颗料粒。按该方法所生产的产品是半透明体,内有成片金星,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但存在能源消耗较大,整个产品表面布满金属金星,款式单调、呆板,装饰性较差;金属金星玻璃用料量较多,价格昂贵,造成成本较高,同时金属金星玻璃在料道直接加入,会被高温蒸发而对环境造成污染等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丝云石状玻璃马赛克的制造方法,用该方法所生产地马赛克,深浅色混合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呈云彩状,其中反射材料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金色闪光的不规则丝带状,达到天然云石色彩的效果,提高产品的装饰档次,同时,具有方法简单,昂贵原料用量少,降低成本,无环境污染的特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组成及配方为:
基础玻璃料与现有普通玻璃马赛克一样,以硅砂、方解石、营石、长石、纯碱等及着色剂为原料,按公知比例混合而成,并在所述基础玻璃料中加入着色剂和反射材料。
第一次加入到基础料的着色剂为底色着色剂;第二次加入到混色部的着色剂可按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色彩的着色剂进行混色处理。
制造方法:
1、按比例配制基础玻璃料;
2、将基础玻璃料投入窖炉中,温度为1200-1500℃,熔化成为具有底色颜色的基质玻璃的玻璃液;
3、经过澄清、均化的玻璃液从窖炉进入料道,当温度为1100-1400℃时,加入一种或多种着色剂进行着色处理,形成混色玻璃液;
4、混色玻璃液从料道进入混色部,在混色部中加入反射材料,并使之均匀扩散;
5、在马赛克成型机中辊压成型;
6、退火成品。
上述方法,当混色部的温度为700-1200℃,混色玻璃液冷却至
粘度为102-106 PaS时,加入反射材料,
上述方法,当混色部的温度为800-1000℃时,加入反射材料效果较好。
上述方法,在料道中采用高浓度的两种着色剂制成1.5-2mm的玻璃粒状着色剂,进行着色处理,形成混色玻璃液。
上述方法,混色部为搅拌器,作为加入反射材料的装置,避免在高温环境中加入反射材料会发生蒸发现象。
上述方法,第一次加入到基础料的着色剂为底色着色剂;第二次加入到混色部的着色剂可按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色彩的着色剂如氧化铜、氧化镍、氧化钴、高锰酸钾、硒粉或硫磺等,形成不同颜色混合呈云彩状;也可采用高浓度的底色着色剂,形成深浅色混合呈云彩状。
上述方法,将高浓度的不同着色剂制成1.5-2mm的玻璃粒状,在料道中加入,可熔化扩散到玻璃料中而达到混色的目的。
上述反射材料为铜金砂、蓝金砂或绿金砂等料粒。
上述反射材料的用量为基础玻璃料的0.3-15%。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制造方法简单、原料来源广、反射材料用量少且在混色部操作,避免在高温环境蒸发而产生浪费,同时节约能源、节约反射材料的用量,大大降低成本,大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该发明方法制造产品时,在混色部加入反射材料,其表面分布的反射材料在光线的照耀下产生不规则金丝带状闪光,产品具有多种色彩,一炉多色,并有明显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3、产品款式新颖、多样化,达到天然云石的色彩的效果,并可根据需要组成各种图案,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室内外豪华装饰,美化环境、美化家庭。
实施例一
1.组份及配方
(1).基础玻璃料配方
硅砂 58% (SiO2:70%)
长石 16% (AL2O3:2.5-6.5%)
方解石 7%
纯碱 19%
(2).形成底色的着色剂
氟硅酸钠 2%
(3).第二次着色的着色剂
根据颜色种类及深浅可用氧化铜,其用量占基础玻璃料的0.3%。
(4).反射材料为铜金砂,其用量占基础玻璃料的3%。
2.制造方法
(1).按比例配制基础玻璃料;
(2).基础玻璃料(包括第一次着色的着色剂)投入窖炉中,温度
为1200℃,熔化成为呈白色的基质玻璃的玻璃液;
(3).经过澄清、均化的玻璃液从窖炉进入料道,当温度为1250℃
时,加入氧化铜进行着色处理,形成混色玻璃液;
(4).在混色部,混色玻璃液冷却至粘度为102PaS,温度为800℃
时加入反射材料铜金砂,并用机械式搅拌使之均匀扩散;
(5).在马赛克成型机中辊压成型;(6).退火成品。
所得产品本体呈白色底和蓝色,表面分布的不规则状反射材料在光线的照耀下产生金色的闪光,改变对光的反射、透过或吸收的情形,特别的光学性能,产生天然云石的效果。实施例二1.组份及配方(1).基础玻璃料配方硅砂 58% (SiO2:70%)长石 12% (AL2O3:2.5-6.5%)方解石6%纯碱 18%(2).第一次着色剂根据颜色种类及深浅可用少量氧化镍。(3).第二次着色剂用氧化镍,其用量是第一次着色的一倍。(4).反射材料蓝金砂,其用量占基础玻璃料的10%。2.制造方法(1).按比例配制基础玻璃料;(2).基础玻璃料投入窖炉中,温度为1500℃,熔化成为浅灰色基质玻璃的玻璃液;(3).经过澄清、均化的玻璃液从窖炉进入料道,温度为1400℃时,加入氧化镍着色处理,形成混色玻璃液;(4).在混色部,混色玻璃液冷却至粘度为106PaS,温度为800℃时加入反光材料,并用手工搅拌便之均匀扩散;(5).在马赛克成型机中辊压成型;(6).退火成品。
所得产品本体呈浅灰色和深灰色不规则条状,表面分布的反射材料在光线的照耀下产生偏绿金星的闪光,形成天然云石的色彩的效果。实施例三
(1).基础玻璃料配方与实施例一相同
(2).着色剂采用高高浓度的氧化镍、氧化钴制成1.5-2mm的玻璃粒状,在料道中加入,可熔化扩散到玻璃料中而达到混色的目的。
(3).反射材料铬金星,其用量占基础玻璃料的0.3%。
2.制造方法
(1).按比例配制基础玻璃料;
(2).基础玻璃料投入窖炉中,温度为1350℃,熔化成为基质玻璃的玻璃液;
(3).在料道中采用高浓度的氧化镍、氧化钴两种着色剂制成1.5-2mm的玻璃粒状着色剂,在高温下熔散进行着色处理,形成混色玻璃液。
(4).经过澄清、均化的玻璃液从料道进入混色部,冷却至粘度为106PaS,温度为1000℃时加入反射材料;
(5).在马赛克成型机中辊压成型,其中反射材料均匀扩散;
(6).退火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