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1346212 上传时间:2018-04-3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9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5913.X

申请日:

2014.03.04

公开号:

CN103821109A

公开日:

2014.05.2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B 3/16申请日:20140304|||公开

IPC分类号:

E02B3/16

主分类号:

E02B3/16

申请人:

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国防; 刘石虎; 张华; 武罗佳; 徐凡; 杨明佳

地址:

400000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滨江路12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代理人:

孙人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清除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C)支撑凸头的浇筑;(D)壁柱的浇筑;(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再在所述封板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F)回填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本发明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既封堵了漏水,又保留了原设计的变形量,无需停产,工期短、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构筑物和大型砼管道伸缩缝的不停水修复。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清除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
(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1)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
(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1)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1)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1)的第一止水带(11)处为止;b、在措施a处理处的两侧分别进行第一次植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
(D)壁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3)为基础沿着池壁(2)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41),该第二止水带(4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4);
(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4)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5),再在所述封板(5)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42);
(F)回填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间距等于伸缩缝(1)的宽度,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高为400-60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措施a和b均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500-700mm处实施。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措施b具体为:在伸缩缝(1)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31),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32)。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内孔的底部。

说明书

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伸缩缝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多污水处理厂工艺构筑物、大型砼管道还有一般的水池等都采用内嵌式橡胶止水带伸缩缝,以应对沉降、温度等引起的变形。但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橡胶止水带逐渐氧化开裂,或因变形较大出现拉裂,导致池体或管道渗漏。目前,一般的修复方式是剔除外包结构更换橡胶止水带再重新浇注;或在迎水面增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或直接用水泥或止水胶灌注。但几种方式均须将池体或管道内的水体放空,才能进行施工修补,且工期较长,停水检修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极高,特别是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构筑物等,其内均为污染物,若排空则会影响环境,且停运期间内会进入新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处理,造成进一步污染,影响环境。
现有技术不足:需要将池体或管道内的水体放空,停止其正常运作,进行施工修补,会提高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不用停止池体的正常运作或将水体放空,提高了修复效率。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关键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清除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
(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
(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的第一止水带处为止;b、在措施a处理处的两侧分别进行第一次植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
(D)壁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为基础沿着池壁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该第二止水带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
(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再在所述封板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
(F)回填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
采用上述方法,能在漏水伸缩缝的背水侧形成密封的结构,修筑方便,不用停止池体的运行或放空池水,大大的节约了修复成本,降低了修复过程中环境的代价。
两个所述支撑凸头的间距等于伸缩缝的宽度,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的高为400-600mm。
采用上述结构,能保持原来伸缩缝设计的变形量,一定高度的支撑凸头能 保证其对壁柱支撑的稳定性。
上述步骤(C)中,措施a和b均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500-700mm处实施。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处理一处后修筑支撑凸头,然后向上修筑壁柱,不用对每个漏水处的下方进行处理,提高了修复效率。
上述步骤(C)中的措施b具体为: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
采用上述结构,赋予了支撑凸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整个修复结构的密封性。
上述第二止水带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内孔的底部。
采用上述结构,泡沫塑料条能遇水发泡膨胀,使第一止水带内孔的下部膨大,与第一密封胶夹层贴附更加紧密。
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既封堵了漏水,又保留了原设计的变形量,无需停产,工期短、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构筑物和大型砼管道伸缩缝的不停水修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A)清除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
(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1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
(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600mm处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1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1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1的第一止水带11处为止;b、在伸缩缝1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31,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32;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间距等于伸缩缝1的宽度,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高为500mm,所述支撑凸头的高也可为400mm或600mm,只要保证支撑凸头能稳定的支撑后面浇筑的壁柱即可。
当然也可在500mm、550mm、650mm或700mm处采取措施a和b,只要能够将支撑凸头在最低一处漏水处的下方浇筑成型即可,对后面浇筑壁柱打下基础,起到支撑作用。
(D)壁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3为基础沿着池壁2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41,该第二止水带4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4。
(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4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5,再在所述封板5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42;所述第二止水带41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内孔的底部,所述泡沫塑料条的填塞高度也可为250mm或350mm,只要能实现底部膨胀后使第二止水带贴紧第一密封胶夹层42即可。
(F)回填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

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109A43申请公布日20140528CN103821109A21申请号201410075913X22申请日20140304E02B3/1620060171申请人重庆市排水有限公司地址400000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滨江路126号72发明人吴国防刘石虎张华武罗佳徐凡杨明佳74专利代理机构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6代理人孙人鹏54发明名称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清除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

2、水;(C)支撑凸头的浇筑;(D)壁柱的浇筑;(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再在所述封板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F)回填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本发明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既封堵了漏水,又保留了原设计的变形量,无需停产,工期短、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构筑物和大型砼管道伸缩缝的不停水修复。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821109ACN103821109A1/1页21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清除伸缩。

3、缝(1)背水侧的土层;(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1)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1)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1)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1)的第一止水带(11)处为止;B、在措施A处理处的两侧分别进行第一次植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D)壁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3)为基础沿着池壁(2)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41),该第二止水带(4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1)。

4、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4);(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4)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5),再在所述封板(5)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42);(F)回填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间距等于伸缩缝(1)的宽度,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高为4006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措施A和B均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500700MM处实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措施B具体为。

5、在伸缩缝(1)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31),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3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内孔的底部。权利要求书CN103821109A1/3页3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伸缩缝修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背景技术0002大多污水处理厂工艺构筑物、大型砼管道还有一般的水池等都采用内嵌式橡胶止水。

6、带伸缩缝,以应对沉降、温度等引起的变形。但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增加,橡胶止水带逐渐氧化开裂,或因变形较大出现拉裂,导致池体或管道渗漏。目前,一般的修复方式是剔除外包结构更换橡胶止水带再重新浇注;或在迎水面增设外贴式橡胶止水带;或直接用水泥或止水胶灌注。但几种方式均须将池体或管道内的水体放空,才能进行施工修补,且工期较长,停水检修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极高,特别是对于污水处理厂的构筑物等,其内均为污染物,若排空则会影响环境,且停运期间内会进入新的污染物不能及时处理,造成进一步污染,影响环境。0003现有技术不足需要将池体或管道内的水体放空,停止其正常运作,进行施工修补,会提高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发明。

7、内容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不用停止池体的正常运作或将水体放空,提高了修复效率。0005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其关键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0006(A)清除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0007(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0008(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的第一止水带处为止;B、在措施A处理处的两侧分别进行第一次植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0009(D)壁。

8、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为基础沿着池壁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该第二止水带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0010(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再在所述封板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0011(F)回填伸缩缝背水侧的土层。0012采用上述方法,能在漏水伸缩缝的背水侧形成密封的结构,修筑方便,不用停止池体的运行或放空池水,大大的节约了修复成本,降低了修复过程中环境的代价。0013两个所述支撑凸头的间距等于伸缩缝的宽度,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的高为说明书CN10382。

9、1109A2/3页4400600MM。0014采用上述结构,能保持原来伸缩缝设计的变形量,一定高度的支撑凸头能保证其对壁柱支撑的稳定性。0015上述步骤(C)中,措施A和B均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500700MM处实施。0016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处理一处后修筑支撑凸头,然后向上修筑壁柱,不用对每个漏水处的下方进行处理,提高了修复效率。0017上述步骤(C)中的措施B具体为在伸缩缝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0018采用上述结构,赋予了支撑凸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了整个修复结构的密封。

10、性。0019上述第二止水带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内孔的底部。0020采用上述结构,泡沫塑料条能遇水发泡膨胀,使第一止水带内孔的下部膨大,与第一密封胶夹层贴附更加紧密。0021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既封堵了漏水,又保留了原设计的变形量,无需停产,工期短、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污水厂构筑物和大型砼管道伸缩缝的不停水修复。附图说明0022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0023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25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0026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27如图1。

1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水池伸缩缝漏水修复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0028A清除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0029B临时封堵在伸缩缝1的漏水处封塞石棉麻丝,再用针管注入遇水发泡聚氨酯,将漏水处临时封堵至不漏水。0030C支撑凸头的浇筑在最低一处漏水处下方600MM处采取以下措施A、清除伸缩缝1最低漏水处下方的表面密封胶,并向内清除伸缩缝1内侧泡沫塑料板,直至伸缩缝1的第一止水带11处为止;B、在伸缩缝1的左右两侧进行第一次植筋,竖向牵设第三止水带31,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两个对称的支撑凸头3;在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之间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二密封胶夹层32;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间距等于伸缩缝1的宽度,。

12、且两个所述支撑凸头3的高为500MM,所述支撑凸头的高也可为400MM或600MM,只要保证支撑凸头能稳定的支撑后面浇筑的壁柱即可。0031当然也可在500MM、550MM、650MM或700MM处采取措施A和B,只要能够将支撑凸头在最低一处漏水处的下方浇筑成型即可,对后面浇筑壁柱打下基础,起到支撑作用。说明书CN103821109A3/3页50032D壁柱的浇筑再以支撑凸头3为基础沿着池壁2向上再次植筋,直至池壁顶部为止,在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之间竖向牵设第二止水带41,该第二止水带41的左右两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伸缩缝1两侧的钢筋固定,然后在植筋处浇筑混凝土,形成壁柱4。0033E填充在两个所述壁柱4间隙的底部封设封板5,再在所述封板5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流动性密封胶,形成第一密封胶夹层42;所述第二止水带41的内孔内填塞250350MM高的泡沫塑料条,该泡沫塑料条位于所述第二止水带41内孔的底部,所述泡沫塑料条的填塞高度也可为250MM或350MM,只要能实现底部膨胀后使第二止水带贴紧第一密封胶夹层42即可。0034F回填伸缩缝1背水侧的土层。说明书CN103821109A1/4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821109A2/4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3821109A3/4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3821109A4/4页9图4说明书附图CN103821109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