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在等待拍摄 期间进行焦点调节时使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上, 在电子静态照相机、 摄像机等中, 当执行自动聚焦 ( 下文中称为 AF) 时, 使 用如下方法 : 将从诸如电荷耦合装置 (CCD) 的图像传感器获得的亮度信号的高频分量 ( 下 文中称为 AF 评价值 ) 最大的透镜位置, 确定为对好焦 (in-focus) 位置。作为这些方法中 的一种, 已知以下扫描方法。
在第一扫描方法中, 在整个扫描范围上驱动聚焦透镜的同时, 存储从图像传感器 中的预定区域 ( 下文中称为 AF 框 (frame)) 获得的 AF 评价值。然后, 将与存储的 AF 评价 值中的最大值相对应的聚焦透镜位置 ( 下文中称为峰值位置 ), 确定为对好焦位置。 对好焦 位置是假定将焦点调节到被摄体上的透镜位置。
作为第二扫描方法, 存在如下技术 : 使用从图像传感器获得的图像信号检测要聚 焦的被摄体, 以基于关于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信息 ( 大小和位置 ) 来执行 AF, 从而以高速调节 焦点。
例如, 在日本特开 2006-201282 号公报中, 论述了如下技术 : 基于检测到的面部的 大小, 获得大概的距离, 然后, 基于获得的距离, 确定被确定为扫描起始点的位置, 不对比该 位置更远的远侧进行扫描, 从而缩短 AF 时间。此外, 例如, 在日本特开 2009-31760 号公报 中, 论述了如下技术 : 基于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的时间序列改变, 设置聚焦透镜进行扫描的 搜索范围。
然而, 在上述日本特开 2006-201282 号公报中论述的数字照相机以及在日本特开 2009-31760 号公报中论述的摄像装置中, 基于被摄体的大小来设置扫描范围或搜索范围。 因此, 当被摄体的位置改变时, 可能出现焦点被调节到位于远离主被摄体的背景上的背景 聚焦状态。
这是因为, 当被摄体的位置改变时, AF 框可能从被摄体移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即使在被摄体的位置改变的状态下, 也能够防止背景聚焦状 态的摄像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 其包括 : 摄像单元, 其被配置为对经 由聚焦透镜入射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 以获取图像数据 ; 检测单元, 其被配置为基于 所述摄像单元获取的所述图像数据, 检测要聚焦的被摄体的大小和位置 ; 焦点调节单元, 其 被配置为通过在移动所述聚焦透镜的同时,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获取表示所述聚焦透镜的聚 焦状态的焦点信号, 并基于所述焦点信号移动所述聚焦透镜, 来执行焦点调节 ; 以及控制单 元, 其被配置为进行控制, 以在所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情况下, 执行预定焦点
调节操作 ; 而在所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位置改变, 而所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大小没有 改变的情况下, 改变所述预定焦点调节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 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的控制方法, 该摄像装置包括 : 摄像 单元, 其被配置为对经由聚焦透镜入射的被摄体图像进行光电转换, 以获取图像数据 ; 检测 单元, 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摄像单元获取的所述图像数据, 检测要聚焦的被摄体的大小和 位置 ; 以及焦点调节单元, 其被配置为通过在移动所述聚焦透镜的同时, 基于所述图像数据 获取表示所述聚焦透镜的聚焦状态的焦点信号, 并基于所述焦点言号移动所述聚焦透镜, 来执行焦点调节,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 进行控制, 以在所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 情况下, 执行预定焦点调节操作 ; 而在所检测到的所述被摄体的位置改变, 而所检测到的所 述被摄体的大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 改变所述预定焦点调节操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 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 例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特征和方面, 并且与文字说明一起, 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 1 是例示摄像装置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 2 是例示摄像装置进行的连续扫描操作的流程图。 图 3 是例示摄像装置针对被摄体的大小的改变进行的检测操作的流程图。 图 4 是例示摄像装置针对被摄体的位置的改变进行的检测操作的流程图。 图 5 是例示摄像装置进行的连续扫描操作的流程图。 图 6 是例示摄像装置针对被摄体的位置的改变进行的检测操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 特征和方面。
图 1 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 100 的配置示例的框图。在图 1 中, 摄影镜头 101 包括变焦机构。 聚焦透镜 102 执行下面将描述的用于将焦点调节到图像 传感器上的焦点调节。AF 处理单元 103 驱动聚焦透镜 102。图像传感器 104 执行用于将经 由聚焦透镜 102 入射的被摄体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光电转换, 以获取图像数据。模拟 - 数 字 (A/D) 转换单元 105 包括用于去除图像传感器 104 上的输出噪声的相关双重采样 (CDS, 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 电路以及在 A/D 转换之前执行的非线性放大器电路。
图像处理单元 106 从来自 A/D 转换单元 105 的输出信号中提取关于被摄体的亮度 的特定频带的信号分量。可以使用图像处理单元 106 来获取图像的预定区域中的颜色信息 等。系统控制单元 ( 下文中称为中央处理单元 (CPU))107 控制诸如拍摄序列的系统, 以控 制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整个摄像装置的操作。拍摄模式开关 108 执行诸如打开或关闭面部 检测模式的设置。主开关 109 用于向系统输入电源。开关 ( 下文中称为 SW1)110 用于执行 诸如 AF 和 AE(Auto Exposure, 自动曝光 ) 的拍摄准备 (standby) 操作。拍摄开关 ( 下文中 称为 SW2)111 用于在 SW1 的操作之后执行拍摄。
面部检测模块 112 使用图像处理单元 106 处理后的图像信号执行面部检测, 以将检测到的一个或多个面部信息 ( 位置、 大小以及可靠度 ) 发送给 CPU 107。移动体检测单 元 113 检测画面中的被摄体和背景是否正在移动, 以将移动体信息发送给 CPU 107。 具体地 说, 移动体检测单元 113 比较图像处理单元 106 处理后的图像信号中的按时间序列排列的 两个图像, 以根据这两个图像的不同信息, 检测被摄体 / 背景的移动体信息 ( 动作量、 位置 以及范围 )。
角速度传感器单元 114 检测照相机自身的角速度, 以将照相机的运动信息发送给 CPU 107。还可以使用角速度传感器单元 114 来检测是否使照相机在纵向位置或者横向位 置的状态准备好。加速度传感器单元 115 检测照相机自身的加速度, 以将照相机的运动信 息发送给 CPU 107。 还可以使用加速度传感器单元 115 来检测是否使照相机在摄影镜头 101 向上或者向下的情况下准备好。摄像装置 100 还具有高速内部存储器 ( 例如随机存取存储 器等, 下文中称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116。
接下来, 将参照图 2 的流程图,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在摄像装 置检测到被摄体时执行的连续扫描操作。在图 2 中, 将在移动聚焦透镜 102 的同时存储从 图像传感器 104 中的 AF 框获得的 AF 评价值、 基于 AF 评价值移动聚焦透镜 102 并执行焦点 调节的操作, 称为扫描操作 ( 焦点调节操作 )。图 2 中的 AF 评价值是表示聚焦透镜 102 的 聚焦状态的焦点信号的示例。
在步骤 S201 中, CPU 107 执行被摄体的检测。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被摄体为面 部。然而, 如果能够检测到大小和位置, 则被摄体可以不是面部。在被摄体的检测中, 由面 部检测模块 112 检测面部。
接下来, 在步骤 S202 中, CPU 107 检测面部的大小是否改变。后面将参照图 3 描 述在步骤 S202 中执行的处理的详情。接下来, 在步骤 S203 中, CPU 107 检测面部的位置是 否改变。后面将参照图 4 描述在步骤 S203 中执行的处理的详情。
接下来, 在步骤 S204 中, CPU 107 执行被摄体是否处于步骤 S202 中检测到的面部 大小改变的状态的确定。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如果处于面部的大小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204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205。此外, 如果处于面部的大小没有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204 : 否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217。
在步骤 S217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如果指 示了拍摄 ( 步骤 S217 : 是 ), 则检测被摄体时的连续扫描操作结束。如果没有指示拍摄 ( 步 骤 S217 : 否 ), 则处理返回步骤 S201 中的被摄体的检测。
在步骤 S205 中, CPU 107 执行摄像装置是否处在扫描操作期间的确定。作为该确 定的结果, 如果摄像装置没有处在扫描操作期间 ( 步骤 S205 : 否 ), 则在步骤 S206 中, CPU 107 执行检测到的面部的位置是否改变的确定。 根据该确定的结果, 改变用于设置检测到聚 焦透镜的聚焦状态时的焦点检测区域的设置操作。换句话说, 如果确定面部的位置没有改 变 ( 步骤 S206 : 否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207。如果确定面部的位置改变 ( 步骤 S206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208。
在步骤 S207 中, CPU 107 设置作为聚焦透镜 102 的移动范围的正常扫描范围。本 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正常扫描范围是焦深 (focal depth) 的 5 倍大的区域, 焦深是认为将焦 点调节在关于当前聚焦透镜位置的近侧和远侧中的各个上的范围。另一方面, 在步骤 S208 中, CPU 107 设置窄扫描范围, 处理进入步骤 S209。窄扫描范围是比正常扫描范围窄的区域。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窄扫描范围是正常扫描范围一半的区域。
在步骤 S208 中, 设置窄扫描范围。因此, 当 AF 框位于被摄体外部时, 即使作为扫 描结果的 AF 评价值的峰值位置向背景侧偏移, 其最大也只是扫描范围的一半。因此, 可以 防止大幅偏移。此外,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扫描起始位置是扫描范围的远端, 扫描结束位 置是扫描范围的近端。
在步骤 S207 或步骤 S208 中的处理结束之后, 处理进入步骤 S209。在步骤 S209 中, 移动聚焦透镜 102。接下来, 在步骤 S210 中, 获取移动后的聚焦透镜位置的 AF 评价值。 接下来, 在步骤 S211 中, CPU 107 执行聚焦透镜 102 是否移动到扫描结束位置的确定。
作为步骤 S211 的确定的结果, 当聚焦透镜没有移动到扫描结束位置时 ( 步骤 S211 : 否 ), 然后在步骤 S217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另一方面, 当聚焦 透镜移动到扫描结束位置时 ( 步骤 S211 : 是 ), 然后在步骤 S212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检测 到了 AF 评价值的峰值位置的确定。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检测到峰值位置时 ( 步骤 S212 : 是 ), 然后在步骤 S213 中,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峰值位置。 之后, 在步骤 S217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
此外, 作为步骤 S212 的确定的结果, 当没有检测到峰值位置时 ( 步骤 S212 : 否 ), 然后在步骤 S214 中, CPU 107 执行 AF 评价值是否在扫描起始位置或扫描结束位置处最大 ( 攀升 (climbing) 停止 ) 的确定。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攀升停止时 ( 步骤 S214 : 是 ), 然 后在步骤 S215 中,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攀升停止的端部。之后, 在步骤 S217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此外, 作为步骤 S214 的确定的结果, 当攀升没有停止时 ( 步 骤 S214 : 否 ), 然后在步骤 S216 中,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扫描范围的中心位置。之后, 在 步骤 S217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
因此, 连续执行扫描操作。 因此, 能够连续地将焦点调节到在距离方向上移动的被 摄体上。此外, 当确定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时, 使扫描范围变窄, 由此使得能够抑制背景聚 焦状态的影响。
接下来, 将参照图 3 的流程图, 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进行的被摄 体的大小改变的检测。在步骤 S301 中, CPU 107 确定检测到的被摄体的大小是否改变。在 大小改变的确定中, CPU 107 基于在步骤 S306 中与聚焦透镜 102 的位置相关联地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被摄体的大小、 与此时获取的被摄体的大小之间是否检测到差, 来执行确定。
作为步骤 S301 的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大小改变时 ( 步骤 S301 : 是 ), 处理 进入步骤 S302。在步骤 S302 中, CPU 107 确定差是否在预定量内。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 差等于或大于预定量时 ( 步骤 S302 : 否 ), 认为此时检测到的被摄体与先前检测到的被摄体 不同。
作为步骤 S301 的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大小没有改变时 ( 步骤 S301 : 否 ), 然后在步骤 S303 中, CPU 107 将大小改变计数设置为零。之后, 在步骤 S304 中, CPU 107 确 定被摄体是否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这通过读取是否在 DRAM 116 中设置了大小改变的状 态来确定。大小改变计数是存储在 DRAM 116 中以确定被摄体的大小是否连续改变的值。
另一方面, 作为步骤 S302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的大小改变量不在预定量内时 ( 步骤 S302 : 否 ), 认为被摄体不同。因此, 处理进入步骤 S303, 在步骤 S303 中, CPU 107 将 大小改变计数设置为零。接下来, 如上所述, 在步骤 S304 中, CPU 107 确定被摄体是否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
作为步骤 S304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304 : 是 ), 然后在步骤 S305 中, CPU 107 清除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大小改变的状态。接下来, 在步骤 S306 中, CPU 107 将被摄体的大小存储在 DRAM 116 中, 并结束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检测。 另一方面, 作为步骤 S304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没有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304 : 否 ), 处理直接进入步骤 S306。在步骤 S306 中, CPU 107 将被摄体的大小存储在 DRAM 116 中, 并结束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检测。
此外, 作为步骤 S302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的大小改变量在预定量内时 ( 步骤 S302 : 是 ), 处理进入步骤 S307, 在步骤 S307 中, CPU 107 将大小改变计数增加 1。接下来, 在步骤 S308 中, CPU 107 将大小改变计数与作为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值的大小改变计数的 阈值相比较。大小改变计数的阈值是在被摄体的大小在该值以上连续改变的情况下, 确定 被摄体在深度方向上移动的阈值。如果大小改变计数小于或等于阈值 ( 步骤 S308 : 否 ), 则 在步骤 S306 中, CPU 107 存储被摄体的大小, 然后结束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检测。此外, 如 果大小改变计数大于大小改变计数的阈值 ( 步骤 S308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309。在步 骤 S309 中, CPU 107 将大小改变的状态存储在 DRAM 116 中。接下来, 在步骤 S306 中, CPU 107 存储被摄体的大小, 然后结束被摄体的大小改变的检测。 当被摄体是面部时, 由面部检测模块 112 检测被摄体的大小。当被摄体不是面部 时, 根据图像处理单元 106 获取的颜色信息的改变, 检测被摄体的大小。例如, 可以根据被 摄体区域中的相同颜色区域的改变、 移动体检测单元 113 在被摄体区域中检测的亮度差信 息、 连续扫描结果的峰值位置的对好焦距离的改变等, 来检测被摄体的大小。
接下来, 将参照图 4 的流程图, 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进行的被摄 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在步骤 S401 中, CPU 107 确定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位置是否改变。在 该位置改变的确定中, CPU 107 基于是否在步骤 S406 中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被摄体的位 置、 与此时获取的被摄体的位置之间检测到差, 来执行确定。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改变时 ( 步骤 S401 : 是 ), 然后在步骤 S402 中, CPU 107 确定差是否在预定量内。在该确定中, 当差等于或大于预定量时 ( 步骤 S402 : 否 ), 认为此时检测到的被摄体与先前检测到的被摄体不同。
作为步骤 S401 的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时 ( 步骤 S401 : 否 ), 处理进入步骤 S403。 在步骤 S403 中, CPU 107 将位置改变计数设置为零, 然后, 在步骤 S404 中, CPU 107 确定被摄体是否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这通过读取是否在 DRAM 116 中设置了 位置改变的状态来确定。位置改变计数是存储在 DRAM 116 中以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是否连 续改变的值。
作为步骤 S402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的位置改变量不在预定量内时 ( 步骤 S402 : 否 ), 认为被摄体不同。因此, 在步骤 S403 中, CPU 107 将位置改变计数设置为零。接 下来, 在步骤 S404 中, CPU 107 确定被摄体是否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404 : 是 ), 然后在步骤 S405 中, CPU 107 清除存储 在 DRAM 116 中的位置改变的状态。接下来, 在步骤 S406 中, CPU 107 将被摄体的位置存储 在 DRAM 116 中, 并结束被摄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此外, 作为步骤 S404 的确定的结果, 当 被摄体没有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404 : 否 ), 处理直接进入步骤 S406。在执行上
述处理之后, CPU 107 结束被摄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
另一方面, 作为步骤 S402 的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的位置改变量在预定量内时 ( 步骤 S402 : 是 ), 处理进入步骤 S407, 在步骤 S407 中, CPU107 将位置改变计数增加 1。接 下来, 在步骤 S408 中, CPU 107 将位置改变计数与作为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值的位置改变 计数的阈值相比较。位置改变计数的阈值是在被摄体的位置在该值以上连续改变的情况 下, 确定被摄体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移动的阈值。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如果位置改变计 数小于或等于阈值 ( 步骤 S408 : 否 ), 则在步骤 S406 中, CPU 107 存储被摄体的位置, 然后 结束被摄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
作为步骤 S408 的确定的结果, 如果位置改变计数大于位置改变计数的阈值 ( 步骤 S408 : 是 ), 则在步骤 S409 中, CPU 107 将位置改变的状态存储在 DRAM 116 中。接下来, 处 理进入步骤 S406 中。在执行上述处理之后, CPU 107 结束被摄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当被 摄体是面部时, 由面部检测模块 112 检测被摄体的位置。当被摄体不是面部时, 可以根据移 动体检测单元 113 在被摄体区域中检测的亮度差信息等, 来检测被摄体的位置。
接下来, 将参照图 5 的流程图, 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 检测到被摄体时的连续扫描操作。在步骤 S501 中, CPU 107 执行被摄体的检测。此外, 在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被摄体为面部。由面部检测模块 112 检测面部。 接下来, 在步骤 S502 中, CPU 107 检测被摄体的大小的改变。在步骤 S502 中执行 的处理的详情如上面参照图 3 所描述的。接下来, 在步骤 S503 中, CPU 107 检测被摄体的 位置的改变。下面将参照图 6 描述在步骤 S503 中执行的处理的详情。
接下来, 在步骤 S504 中, CPU 107 确定在步骤 S502 中检测到的面部的大小是否处 于改变的状态。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面部的大小处于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504 : 是 ), 处理进入步骤 S505。此外, 如果确定面部的大小没有处于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504 : 否 ), 则 处理进入步骤 S516。在步骤 S516 中, CPU 107 确定是否指示了拍摄。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如果指示了拍摄 ( 步骤 S516 : 是 ), 则检测被摄体时的连续扫描操作结束。此外, 如果没有 指示拍摄 ( 步骤 S516 : 否 ), 则处理返回步骤 S501 中的被摄体的检测。
在步骤 S505 中, CPU 107 确定摄像装置是否处在扫描操作期间。作为该确定的结 果, 如果摄像装置没有处在扫描操作期间 ( 步骤 S505 : 否 ), 则在步骤 S506 中, CPU 107 执 行扫描范围的设置。之后, 处理进入步骤 S507。此外, 如果摄像装置处在扫描操作期间 ( 步 骤 S505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507。在步骤 S506 中执行的扫描范围的设置中, CPU 107 设 置焦深的 5 倍大的区域, 焦深是认为将焦点调节在关于当前聚焦透镜位置的近侧和远侧中 的各个上的范围。此外,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扫描起始位置是扫描范围的远端, 扫描结束 位置是扫描范围的近端。
接下来, 在步骤 S507 中, CPU 107 确定面部的位置是否处于改变的状态。 作为该确 定的结果, 如果确定面部的位置处于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507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515, 在步骤 S515 中, CPU 107 将聚焦透镜移动到扫描范围的中心位置。之后, CPU 107 执行是否 指示了拍摄的确定。另一方面, 作为步骤 S507 的确定的结果, 如果确定面部的位置没有处 于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507 : 否 ), 则在步骤 S508 中, CPU 107 移动聚焦透镜。接下来, 在步 骤 S509 中, CPU 107 获取移动后的透镜位置的 AF 评价值。
接下来, 在步骤 S510 中, CPU 107 确定聚焦透镜 102 是否移动到了扫描结束位置。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如果聚焦透镜 102 没有移动到扫描结束位置 ( 步骤 S510 : 否 ), 则处理 进入步骤 S516。在步骤 S516 中, CPU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此外, 如果聚焦透镜 102 移动到了扫描结束位置 ( 步骤 S510 : 是 ), 则在步骤 S511 中, CPU 107 确定是否检测到 了 AF 评价值的峰值位置。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检测到峰值位置时 ( 步骤 S511 : 是 ), 然后 在步骤 S512 中, CPU 107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峰值位置。之后, 在步骤 S516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
作为步骤 S511 的确定的结果, 当没有检测到峰值位置时 ( 步骤 S511 : 否 ), 然后在 步骤 S513 中, CPU 107 确定 AF 评价值是否在扫描起始位置或扫描结束位置处最大 ( 攀升 停止 )。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攀升停止时 ( 步骤 S513 : 是 ), 处理进入步骤 S514。在步骤 S514 中, CPU 107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攀升停止的端部。之后, 在步骤 S516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此外, 作为步骤 S513 的确定的结果, 当攀升没有停止时 ( 步 骤 S513 : 否 ), 处理进入步骤 S515。在步骤 S515 中, CPU107 将聚焦透镜位置移动到扫描范 围的中心位置。之后, 在步骤 S516 中, CPU 107 执行是否指示了拍摄的确定。
如上所述,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 连续执行扫描操作。因此, 能够连续地将焦点调 节到在距离方向上移动的被摄体上。 此外, 当确定被摄体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时, 聚焦透镜 不从扫描范围的中心位置移动。因此, 当被摄体的距离没有改变时, 可以省略扫描, 并可以 防止背景聚焦状态。
接下来, 将参照图 6 的流程图, 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摄像装置进行的被摄 体的位置改变的检测操作。 在步骤 S601 中, CPU 107 确定检测到的被摄体的位置是否改变。 在位置改变的确定中, CPU 107 基于在步骤 S406 中存储在 DRAM 116 中的被摄体的位置、 与 此时获取的被摄体的位置之间是否检测到差, 来执行确定。
作为步骤 S601 的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改变时 ( 步骤 S601 : 是 ), 然后 在步骤 S602 中, CPU 107 确定差是否在预定量内。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差等于或大于预 定量时 ( 步骤 S602 : 否 ), 认为此时检测到的被摄体与先前检测到的被摄体不同。
作为步骤 S601 的确定的结果, 当确定被摄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时 ( 步骤 S601 : 否 ), 处理进入步骤 S403。此外, 作为步骤 S602 的确定的结果, 如果被摄体的位置改变量不在预 定量内 ( 步骤 S602 : 否 ), 则认为被摄体不同。因此, 处理进入步骤 S403。由于在步骤 S403 至 S406 中执行的处理与在图 4 中执行的上述处理类似, 因此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
另一方面, 作为步骤 S602 的确定的结果, 如果被摄体的位置改变量在预定量内 ( 步骤 S602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607。 然后, CPU 107 确定被摄体是否处于大小改变的状 态。这通过读取是否在 DRAM 116 中设置了大小改变的状态, 来确定。作为该确定的结果, 当被摄体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607 : 是 ), 即使被摄体的位置改变, CPU 107 也不 设置位置改变的状态。此外, 当被摄体处于位置改变的状态时 ( 步骤 S404 : 是 ), CPU 107 取消位置改变的状态。因此, 即使根据位置改变的状态停止扫描, 当被摄体的大小改变时, 也可以重新启动扫描。
作为步骤 S607 的确定的结果, 如果确定被摄体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607 : 是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403。此外, 如果确定被摄体没有处于大小改变的状态 ( 步骤 S607 : 否 ), 则处理进入步骤 S407。由于在步骤 S407 至 S409 中执行的处理与在图 4 中执行的上 述处理类似, 因此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此外, 通过执行以下处理来实现本发明。 在该处理中, 经由网络或各种计算机可读 存储介质, 向系统或装置提供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 ( 计算机程序 )。然后, 系统或装置中的计算机 ( 或中央处理单元 (CPU)、 微处理单元 (MPU) 等 ) 读取并执行程序。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但是应当理解, 本发明并不限于所 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应当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给予最宽的解释, 以覆盖所有变型、 等同 结构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