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342622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4419.2

申请日:

1997.07.12

公开号:

CN1205602A

公开日:

1999.01.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7.7.12|||公开

IPC分类号:

H04N13/00

主分类号:

H04N13/00

申请人:

姜牧;

发明人:

姜牧

地址:

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路游泳馆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属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目前电视墙的拼接仍存有较大的拼接边缝;欠佳的亮场均匀性;视角不够理想等缺陷,本发明在(申请号为96108558.4)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背部投影技术,使电视墙的拼接更趋于理想大屏幕。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能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由屏幕组件,周 边固定框架组成,其特征就在于,在屏幕组件的端面或端面附近的表面 加工有凸脊或凹槽,屏幕组件与周边固定框架之间的固定是通过嵌接或 胶接来完成。
2: 一种能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简易背部投影技术,由屏幕组件, 周边固定框架组成,其特征就在于,周边固定框架的端面,直接与屏幕 组件端面附近的表面粘接或连接,接缝处可覆以一层保护边,周边固定 框架的边界可不超出屏幕组件的边界。
3: 用于粘接屏幕组件的线载体粘接技术,由涂胶细丝或胶丝或涂 胶微粒,散射屋,菲涅耳透镜,吸收层组成,其特征就在于,散射层与 菲涅耳透镜及吸收层与散射层之间夹有涂胶细丝或胶丝或涂胶微粒,使 其二表面粘接。
4: 用于粘接屏幕组件的面胶载体粘接技术,由双面涂胶胶带或胶 层,吸收层,散射层,菲涅耳透镜组成,其特征就在于菲涅耳透镜间夹 有双面涂胶胶带或胶层,而使二表面粘接。
5: 用于粘接屏幕组件的固体丝嵌接的粘接技术,由涂胶的固体丝, 吸收层,散射层,菲涅耳透镜壮砷,其特征就在于,用固体丝垂向嵌入 散射层与菲涅耳透镜层之间,完成其固定。
6: 用于粘接屏幕组件的突柱,突脊粘接接技术,由加工有突柱及 突脊的吸收层,散射层,菲涅耳透镜组成,其特征就在于,在吸收层, 散射层,菲涅耳透镜,上加工有(用于粘接或溶合的)突柱或突脊。
7: 一种亮度补偿的光学方法:用亮度补偿膜补偿,其特征就在于; 在CRT投影管表面上,或其它光阀阵列,有源发光阵列,投影显子组 件上,覆有或印刷有亮度补偿膜。
8: 一种亮度补偿的电子方法,由数字及模拟电子线路构成,其特 征就在于,用行场信号控制一个用于运算及分析行场信号的数字及模拟 电子线路,输出亮度及对比度控制电平,分别控制亮度及时比度,以达 到视频输出后亮场均一。
9: 如权利要求8与所述方法,其特征就在于,所述的亮度及对比 度控制电平,在屏幕中心相应的位置,取得极大或极小值,远离屏幕中 心时呈递减或递增趋势。
10: 一种用于拼接电视墙的夹角组合法:其特征就在于在单元屏体 上安装有用以调节角度的调节螺铨,螺丝,螺杆,或是楔形垫块,每层 的屏体单元之间夹一定的不等于0度的角度,以获得更广的理想视角。

说明书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

    本发明属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

    目前,随投影技术的发展,亮度及均匀性已得到了较大改善,电视墙无缝拼接技术的出现,必将大大推动背部投影技术的发展。本发明在专利申请(申请号96108558.4)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背部投影技术,使其成为理想的视频大屏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用简易可行的方法来粘接,吸收层;散射层;菲涅耳透镜。用行场信号趋动控制电路,输出控制电平,来调节机内的对比度及亮度,而使亮场均匀。同时给超出了二种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新方法。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方法简单、牢固、亮度损耗小。

    本发明的技术关键在于,利用屏幕组件上地凹凸形状来实现与周边固定框架的结合;利用涂胶后的细丝,微粒等作为胶载体来实现,吸收层与散射层;散射层与菲涅耳透镜间的粘接;利用直接覆在CRT投影管上的亮度补偿膜来实现亮场的均匀。

    以下结合附图,就几个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一)一种能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示意图。

    (图二)一种能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简易背部投影技术示意图。

    (图三)用以粘接制作屏幕组件的线胶载体,粒胶载体,双面胶带粘接技术示意图。

    (图四)用以粘接制作屏幕组件的固体丝嵌接及突柱,突脊粘接法示意图。

    (图五)履于投影管表面的亮度补偿膜示意图。

    (图六)用行场信号,趋动数字及模拟电路,控制亮度对比度示意图。 

    如(图一)所示:在幕板组件①的端面或端面附近加工有用于与周边固定框架②结合的凹槽③或凸脊④加工后又不阻碍边界投影光⑤当用图中所示的投影组件组成m×n电视墙时,由于投影光能达到屏幕组件①的边界,可实现无缝拼接。

    如(图二)所示:周边固定框架②的墙面⑦可直接与屏幕组件①边界附近的内表面粘接,这样周边固定框架的边界可不超出幕板组件①的外围边界。必要时可再一层很薄的保护边⑧以增加强度。

    如(图三)所示:将涂胶后的细丝或胶丝⑩夹于幕板组件①用的散射层与菲耳透镜之间,使二者粘接起来。也可以使用涂胶微粒或胶粒;双面涂胶的透明胶带代替涂胶后的细丝⑩来粘接。吸收层(可覆在散射层之上,图中未画出,)与散射层层之间的粘接也可使用上述方法。

    如(图四)所示:固体丝可将散射层与菲涅耳透镜连接起来。固体丝的一端嵌入菲涅耳透镜另一端则嵌入散射层,使二者连接。也可以利用加工在加工在菲涅耳透镜(或散射层)上的突脊或突柱在突脊,突柱顶端涂胶后可突现二者的粘合溶合。

    如(图五)所示:亮度补偿膜可直接覆于CRT投表面(或其它光阀阵列,有源发光阵列等投影电子组件上),亮度补偿膜的吸收率在中心区最高,边角区最低。也可采用印刷法将补偿膜直接印在CRT管上,三个CRT投影管所覆的膜的吸收率变化规律可有所差异。

    如(图六)所示:行信号及场信号经数字及模拟电路处理后,输出时比度控制电平亮度控制电平用以控制机内及控制(m×n信号分屏生成装置)内的亮度及对比度,控制电平,控制电平Vo及VB都是时间的函数,在扫描屏幕的中心区取得最大(或最小值),然后由中心向边角区呈递减或递增趋势。其输出结果是,把屏幕中心区的亮度及对比度都有所相对下降。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用于电视墙无缝拼接的背部投影技术及均匀屏幕亮场的方法,属电子技术及应用领域。目前电视墙的拼接仍存有较大的拼接边缝;欠佳的亮场均匀性;视角不够理想等缺陷,本发明在(申请号为96108558.4)专利申请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背部投影技术,使电视墙的拼接更趋于理想大屏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