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记录 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涉及对输入的图像或者作为数据给出的图像进行最佳图像处理的图像处理装置和具有该图像处理装置,在多个感光体滚筒上记录各种颜色成分的图像,通过在记录纸上叠合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复印机等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众所周知,在印刷、打印以及数字复印机等的硬拷贝领域,有万线记录方式。万线是如图20所示地用周期地平行排列的线集合构成的结构(texture)、以各线宽度表现图像灰度的方法。
该万线记录各点邻接,点图形的频率变低,使记录图像灰白度稳定。此外,人具有以周期结构为噪声不能识别的特性。能够形成用眼看感觉不到的稳定结构。
现有的这种技术,使图像产生三角波或锯齿波那样的周期性电信号,用比较器模拟地求出与电信号化的像素值的大小关系,只在象素值大时驱动激光器,生成这种万线。
此外,在把具有万线构造的CMYK的四色版重叠进行彩色记录时,在各版的万线相互间引起干涉。作为防止这种干涉的手段,对每版改变万线的角度,使干涉条纹的频率变为难以看见的高频的方法是有效的。用上述的三角波,作为对万线附加角度地方法,众所周知有使周期信号的相位对每条线错开的方法(特开昭62-230163号公报)。
此外,作为记录万线构造的又一装置,具有能够控制像素单元的记录装置的驱动脉冲基准位置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如图21所示,在偶数像素数像素·奇数像素交替地变换驱动脉冲的基准位置在前基准·后基准,产生两像素周期万线的方法也为大家所知(特公平5-080862号公报)。
可是,用三角波或锯齿状波的周期性电信号产生万线的方法,产生周期性电信号所需的电路规模大。而且,在彩色记录时,如果制作各版不同角度的万线,则必须准备具有按照角度不同的各种相位的多个周期性电信号,电路规模变得更大。此外,由于是模拟信号,除了有所谓不耐噪声的问题之外,在彩色记录时,也存在着难以高精度地调整多个周期性电信号的相位差、不能产生附角平滑的万线的问题,此外,在图像中高速变换万线的周期或角度也是困难的。
通过脉冲基准位置控制产生万线的方法,除了只能产生2像素周期的万线之外,在彩色记录时,产生附角平滑的万线也是困难的。
如上所述,通过周期性电信号和像素数据的比较产生记录装置驱动脉冲进行万线构造的记录的方法,除了电路规模大之外,万线的角度周期任意改变困难,具有控制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的每个象素的基准位置的激励器(driver),通过控制基准位置构成万线的方法仍有所谓产生各种周期的万线以及附角平滑的万线困难的问题。而且还有在画面内切换万线的角度周期也困难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在每一画面或在画面内按照图像的颜色、构造等性质自由地变换万线的周期、角度的图像处理装置、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求出图像内输入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的像素位置计算装置;由该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输出前述处理像素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使前述处理像素值从用前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以及从前述处理像素的周边像素值位移到周边,输出位移后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的位移;由该像素位移装置输出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和由前述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输出记录装置的驱动脉冲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求出图像内输入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的像素位置计算装置;由该像素位置计算求出的2维位置输出前述处理像素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使前述处理像素值从用前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以及从前述处理像素的周边像素值位移到周边,输出位移后的前述处理像素输出值的像素位移装置;由该像素值位移装置输出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和由前述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两者输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基于由该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输出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包括:求出输入的处理像素在图像内的2维位置的像素位置计算装置;参照预先保存由该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和脉冲基准位置信号关系的能改写的表、输出脉冲基准位置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参照预先保存上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得的2维位置与使前述处理像素值从用前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和从前述处理像素的周边像素值位移到周边的位移演算内容的关系的、能改写的多个表,输出位移后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的像素值位移装置;由该像素值位移装置输出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和由前述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两者输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基于用该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输出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图象记录装置包括:求出输入的处理像素在图像内的2维位置的像素位置计算装置;由用该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输出前述处理像素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使前述处理像素值从用前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以及从前述处理像素的周边像素值位移到周边、输出位移后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的像素值位移装置;由该像素位移装置输出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和由前述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两者输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基于用该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输出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记录具有特定周期和角度的万线构造的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基于从原稿读取的图像信号形成图像,包括:求出前述图像信号内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的像素位置计算装置;由用该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输出前述处理像素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使前述处理像素从用前述像素位置计算装置求出的2维位置以及从前述处理像素的周边像素值位移到周边,输出位移后的前述处理像素输出值的像素值位移装置;由该像素值位移装置输出的前述处理像素的输出值和由前述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输出的脉冲基准位置信号两者输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基于由该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输出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与本发明图像形成装置有关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构成断面图。
图2是表示数字彩色复印机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表示图像处理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4是示意地表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信号的图。
图5是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图像处理变换部的全体构成的方框图。
图6是表示基准位置信号和处理图像输出值及记录装置驱动脉冲关系的图。
图7是表示像素位置计算部的构成的图。
图8是表示基准位置信号发生部构成的图。
图9是表示像素值位移部构成的图。
图10是表示周边像素值缓冲部构成的图。
图11是表示像素位移值计算部构成的图。
图12是为说明用位移量演算部进行演算的像素的图。
图13是为说明用位移量演算部进行演算的像素的图。
图14是为说明2像素周期、3像素周期的万线图形。
图15是表示像素的2维位置(x,y)和位移演算的对应图。
图16是表示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和位移演算、基准位置的对应图。
图17是表示在屏上形成63度角度的图形图。
图18是表示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和位移演算、基准位置的关系图。
图19是表示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位移演算、基准位置的关系图。
图20是为说明万线记录方式的图。
图21是为说明生成2像素周期的万线的方法用图。
发明的实施例
以下就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参照附图予以说明。图1表示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有关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结构。数字彩色复印机由作为读取装置的扫描部1和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印刷部2构成。
阅读原稿的扫描部1在其上部有原稿台罩3、与关闭状态的原稿台罩3对置的、由安置原稿D的透明玻璃构成的原稿台4。在原稿台4的下方配置了对于安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D照明用曝光灯5、使曝光灯5来的光聚光于原稿D上用的反射器6、以及使由原稿D来的反射光向图中左方向折射的第1镜7等。此外,这些曝光灯5、反射器6以及第1镜7固定设置在第1托架8上。第1托架8通过未图示的齿轮传动皮带等连接到未图示的脉冲马达。传递脉冲马达的驱动力、就能沿着原稿台4平行移动。
对第1托架8,在图中左侧,即在由第1镜7反射的反射光导向的方向,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例如齿轮传动皮带及直流马达等配置了能与原稿台4平行移动的第2托架9。在第2托架9上,使由第1镜7导向的、从原稿D来的反射光向下方折射的第2镜11以及使由第2镜11来的反射光向图中右方折射的第3镜12相互呈直角配置。第2托架9跟随第1托架8从动的同时,以对第1托架8的1/2速度沿着原稿台4作平行移动。
在包含通过第2托架9折返的光的光轴的面内,配置使由第2托架9来的反射光以预定放大率成像的成像透镜13,在与通过成像透镜13的光的光轴大体呈正交的面内,配置了使依靠成像透镜13的聚束性给出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即图像数据的CCD图像传感器(光电变换元件)15。
然而,如果使曝光灯5来的光依靠反射器6聚光于原稿台4上的原稿D上,则由原稿D来的反射光通过第1镜7、第2镜11、第3镜12以及成像透镜13入射到CCD图像传感器15,在此变换为图像数据。
印刷部2具有第1到第4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这些图像形成部基于众所周知的减色混合法,分别形成对各色成分进行分解的图像,即:青绿色(青色占优势的紫色,以下用C表示),洋红(红色的一种,以下用M表示),黄色(黄,以下用Y表示)以及墨色(黑,以下用K表示)的4色图像。
在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的下方,配置作为传送装置的传送机构20,该传送机构20包含沿图中箭头a方向传送由各图像形成部形成的各色图像的传送皮带21。传送皮带21卷绕张紧在由图中未示出的皮带马达沿箭头a方向旋转的驱动辊91和离开驱动辊91预定间隔距离的从动辊92之间,沿着箭头a的方向以一定速度环行。此外,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沿着传送皮带21的传送方向直线状(串联)排列。
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分别包含作为像载体的感光体滚筒61y、61m、61c、61k,该像载体在与传送带21相接位置上在外周面同一方面可旋转形成。在各感光体滚筒上分别连接使各感光体滚筒以预定圆周速度旋转的、未图示的滚筒马达。
各感光体滚筒61y、61m、61c、61k的轴线配置成与依靠传送带21传送图像的方向正交,各感光体滚筒的轴线相互等间隔配置。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取各感光体滚筒的轴线方向为主扫描方向(第2方向)、取感光体滚筒的旋转方向即传送带21的旋转方向(图中箭头a的方向)为付扫描方向(第1方向)。
在各感光体滚筒61y、61m、61c、61k的周围,作为在主扫描方向延伸出的带电装置的带电装置62y、62m、62c、62k,除电装置63y、63m、63c、63k,作为在主扫描方向同样地延伸出的显像装置的显像辊64y、64m、64c、64k,下搅拌辊67y、67m、67c、67k,上搅拌辊68y、68m、68c、68k,作为在主扫描方向同样地延伸出的复印装置的复印装置93y、93m、93c、93k,在主扫描方向同样延伸出的清洁板65y、65m、65c、65k以及着色体排除回收螺旋66y、66m、66c、66k分别沿着对应的感光体滚筒的旋转方向顺次配置。
各复印装置配置于对应的感光体滚筒之间夹持传送带21的位置,即:传送带21内侧。此外,依靠后述的曝光装置的曝光点分别在带电装置和显像辊之间的感光体滚筒的外周面上形成。
在传送机构20的下方,配置收容作为复印由各图像形成部10y、10m、10c、10k形成的图像的复印图像形成介质的多张记录纸P的收容盒22a、22b。
在收容用纸盒22a、22b的一端部、接近从动辊92的侧面配置了轴纸辊23a、23b,该抽纸辊对放置于用纸盒22a、22b内的记录纸P从最上部每次取出一张。在抽纸辊23a、23b和从动辊92之间配置定位辊,用于调整从用纸盒22a、22b取出的记录纸P的前端和在图像形成部10y的感光体滚筒61y上形成的y着色体像的前端使它们吻合。此外,在其它感光体滚筒11y、11m、11c上形成的着色体像(m、c、k)使传送带21与传送的记录纸P的传送时间相配合并供给各复印位置。
在定位辊24和第1图像形成部10y之间,在从动辊92的近旁,实质上,夹持传送带21在从动辊92的外周上,通过定位辊24配置吸附辊26,该吸附辊26按照预定的时间控制对传送的记录纸P提供预定的静电吸附力。吸附辊26的轴线和从动辊92的轴线相互平行配置。
在传送带21的一端,驱动辊91的近旁,实质上,夹持传送带21,在驱动辊91的外周上,在离驱动辊91预定的间隔距离,配置用于检测传送带21上形成的图像位置的位置位移传感器96。位置位移传感器96由透光型或反射型的光传感器构成。
在驱动辊91的外周上,位置位移传感器96的下行侧的传送带21上,配置传送带清洁装置95,用以除去传送带21上附着的着色体或记录纸P的纸屑等。
通过传送带21传送的记录纸P脱离驱动辊91,接着在传送方向配置定影装置80,它通过将记录纸加热到预定温度,在记录纸上熔融着色剂像,使着色剂像在记录纸P上定影。定影器80由加热辊对81,油涂附辊82、83,网卷取辊84,网辊85,网压紧辊86构成。使在记录纸P上形成的着色体在记录纸上定影,通过排纸辊对87排出。
在各感光体滚筒的外周面上各形成色分解的静电潜像的曝光装置50具有基于用后述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行色分解的各色的图像数据(y、m、c、k)的发光控制的半导体激光器60。在半导体激光器60的光路上,顺次设置在使激光束反射、扫描的多角马达54上旋转的多角镜51,以及通过多角镜51校正反射的激光束的焦点而成像用的fθ透镜52、53。
在fθ透镜53和各感光体滚筒61y、61m、61c、61k之间配置了在各感光体滚筒的曝光位置使通过fθ透镜53的各色激光束弯曲的第1折回镜55(y、m、c、k)以及使通过第1折回镜55y、55m、55c弯曲的激光束再度弯曲的第2及第3折回镜56(y、m、c),57(y、m、c)。黑色激光束通过第1折回镜55k折返后,并不经其它镜地导向到感光体滚筒61k上。
图2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数字彩色复印机的电气连接及信号的控制流程的方框图。根据图2,在数字彩色复印机中,由主控制部30内的主CPU31和扫描部1的扫描CPU100及印刷部2的印刷CPU110三个CPU构成。主CPU通过与印刷CPU110共有RAM35进行双向通信,主CPU31发出动作指示,印刷CPU110就返回状态Status。印刷CPU110和扫描CPU100进行串行通信,印刷CPU110发出动作指示,扫描CPU100就返回状态Status。
操作面板40与主CPU31连接,由控制全体的面板CPU41、液晶显示器42及印刷键43构成。
主控制部30由主CPU31、ROM32、RAM33、NVM34、共用RAM35、图像处理装置36、页面存储控制部37、页面存储器38、印刷控制器39以及印刷字体ROM121构成。
主CPU31进行主控制部30的整体控制。ROM32存储控制程序。RAM33暂时存储数据。
NVM(永久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存储器)34是用电池(未图示)供电的非易失存储器,在切断电源时能保存NVM34上的数据。
共用RAM是用于在主CPU31和印刷CPU110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页面存储控制部37用于存储或读取页面存储器38内的数据。页面存储器38具有能够记录多页页面的图像数据的区域,可按每一页存储并形成,把从扫描部1来的图像数据压缩的数据。
印刷字体ROM121存储有与印刷数据对应的字体数据。
印刷控制器39用存储在印刷字体ROM121内的字体数据扩展成图像数据,其分辨率根据表示分辨率的数据,即从个人计算机等外围设备122来的印刷数据所赋予其印刷数据的分辨率。
扫描部1由下述部分构成,即:控制扫描部1的全体的扫描CPU100;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101;数据存储用RAM102;驱动CCD图像传感器15的CCD驱动电路103;控制使曝光灯5及镜7、11、12等移动的旋转马达的扫描马达驱动电路104;以及图像补偿部105,该图像补偿部105由下列部分构成,即:使由CCD图像传感器15来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电路;对于因CCD图像传感器15的离散或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等产生的CCD图像传感器15的输出信号的阈值电平变化进行补偿的遮光补偿电路;暂时存储从遮光补偿电路来的遮光补偿数字信号的行存储器。
印刷部2由下述部分构成,即:控制印刷部2的全体的控制印刷CPU110;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111;数据存储用RAM112;使半导体激光器60发光通/断的激光器驱动电路113;控制曝光装置50的多角马达54旋转的多角马达驱动器114;控制由传送机构20传送用纸P的纸传送部115;用带电装置62y、62m、62c、62k,显像辊64y、64m、64c、64k,复印装置93y、93m、93c、93k进行带电、显像、复印的显像处理部116;控制定像器80的定像控制部117以及选择部118。
此外,图像处理装置36、页面存储器38、印刷控制器39、图像补偿部105、激光驱动电路113由图像数据总线120连接。
图3是表示与本发明有关的图像处理装置36的构成例,以下对图3各部的功能予以说明。
在从原稿读取的图像放大、缩小时,对主扫描方向读取的图像进行数字处理,对付扫描方向读取的图像必须改变扫描托架的移动速度,但在用RGB3线CCD传感器(8线距)的结构时,等放大率/整数放大率时没有问题,而在其它放大率时,R、G、B间在付扫描方向上会产生位置偏移。用定位插入器201,以该偏移量为基准,插入象素值就能补偿位置偏移。
ACS202用于判断原稿是彩色的还是单色的。在预扫描时,在进行上述判断的主扫描时,就变转变为彩色处理或单色处理的某一种。
由于扫描输入信号是RGB,而印刷信号是CMYK,所以需要色信号的变换。色变换部205使RGB信号变换为CMY信号,根据用户的受好进行色调整也必须通过变换色变换部205的参量进行。K信号在上墨部217产生。
单色生成部206在单色复印模式时从RGB彩色信号产生单色信号。
底色除去部207、直方图生成部204、底色/文字电平检测部213用于除去例如新闻等有底色的原稿的底色。即,首先在直方图生成部204上产生原稿的色彩浓度的直方图,由该直方图值检测底色电平及文字电平、以该检测电平为基础,在底色除去部207除去底色部,并能够以色深输出文字部。
宏识别部208判定原稿中的像片区域和文字区域。即:预扫描原稿,以输入页面存储器38的操作图像为基础在大局上判定。根据宏识别部208的区域识别结果,一旦存储在识别存储器209内,则在主扫描时就能输出到微识别部210。
微识别部210判定原稿中的像片区域和文字区域。在这里,例如,参照3×3像素程度的局部区域进行判定。根据该判定结果,就能在文字强调部203、黑文字生成部216、选择部218、记录处理部220、图像记录装置150的各处理间切换。
低通滤波器(LPF)211、高通强调滤波器(HEF)212、文字强调部203进行原稿的噪声除去、波纹除去、边缘强调等的空间过滤处理以及文字部的强调处理。把这些处理结果的图像在合成部214合成,输入到放大、缩小部215。
放大、缩小部215进行主扫描方向的放大/缩小处理。
采用电子分类或图像旋转处理,使图像暂时存储在页面存储器(PM)233上,由于在各处理部由暂时存储器233读出处理对象所需的部分执行处理,所以有必要以一定比率读出图像的任意区域。从而,在图像存储在页面存储器233时,首先,就在YIQ变换部231、误差扩散部232进行固定长度的压缩/伸长处理。
在YIQ变换部231,把CMY图像信号变换为YIQ信号,削除色成分的冗余度。在误差扩散部232依靠误差扩散边保存灰度层次性,边进行比特(bit)削减。在阅读由页面存储器233压缩的图像数据时,在CMY变换部236进行图像数据的伸长和从YIQ信号向CMY信号的变换。
在只用页面存储器233进行容量不够的电子分类功能动作时,就把图像数据存储在硬盘装置(HDD)235上。这时,由于对HDD235的存取速度有限制,就用可变长压缩部234进行尽可能高的压缩效率的可变长压缩处理。
黑文字生成部216叠加CMY的各色信号,就产生K信号。可是,黑文字与叠加并记录CMY的各色信号相比,还是单色黑记录方式,在颜色和分辨率两方面形成高像质。从而,在选择部218,通过微识别部210输出的识别信号切换上墨部217的输出和墨文字生成部216的输出,并输出到r校正部219。
在r校正部219,进行印刷的r特性的校正。在该校正时,参照每个CMY设定的r表进行。
记录处理部220进行误差扩散等的灰度处理,例如,把输入8比特的图像信号在不损失灰度层次性的情况下进行4比特的信号变换。
例如,4连前后直排(tandem)方式印刷时,由于记录4色图像信号的相位各不相同,所以用直接存储器(DM)240对各图像信号施以与各相位相称的延迟。
此外,4连前后直排方式印刷时,如果以相同的万线构造输出各色图像信号,则因各色的微小时滞(skew)或放大率误差等产生波纹或色误差。因此,详情后述,用图像记录装置150,对各色屏附上角度,就抑制了波纹或误差的发生,接着因在上述各部进行图像处理的信号电平和记录浓度并非线性,所以控制印刷的激光调制部的脉冲驱动时间,就可变换呈线性特性那样的脉冲宽度。
印刷接口(I/F)237、扫描接口(I/F)238以及印刷接口(I/F)239与外围设备连接。
图4示意地表示了记录装置驱动脉冲信号。
图4(a)表示对不适用本发明的各像素不能进行基准位置控制及像素值移位的情形。图中打斜线的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每像素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信号的长度。记录装置驱动脉冲信号除了信号长度之外具有基准位置的自由度。例如是驱动像素内的左端还是驱动右端。可是,通常,如数字复印机那样,由扫描装置读入的位映象(bit map)图像或输入印刷机的CG图像并不具有基准位置信息。因此,如图4(a)所示,最通常的是采取对脉冲基准位置完全左端驱动(左基准)的方法。
图4(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表示对3像素周期的垂直,方向(付扫描方向)没有角度的纵万线结构(texture)。详情后述,为从图4的(a)形成图4的(b),第1列的像素以脉冲作为像素的右端驱动(右基准),第2列的像素相加右邻的第3列像素值。此外,因第3列的像素把值移交给第2列的像素,所以,值丢失。第4列以下重复第1列~第3列的像素。
图4(c)给出对图4(b)的3像素周期的万线结构附加45度的角度时的例子。第1行与图4(b)同样,但每3像素重复操作的相位不同,以便使第2行第1列的像素与图4(b)的第3列的像素进行同样的操作,第2列的像素与图4(b)的第1列的像素进行同样的操作。
这样一来,在本发明中,根据像素在图像中的2维信息,规则地(周期地)决定像素的脉冲基准位置,接着同样地根据2维信息规则地(周期地)通过把像素值给予周边的像素,或接受像素值的操作(以下称该操作为移位),形成附加角度的万线构造。
图5是表示适用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36中的图像处理变换部150的全体构成图。即:图像处理变换部150由像素位置计算部250、基准位置信号发生部300、脉冲宽度变换部320、像素值移位部400、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部500构成。
作为图像位置计算装置的像素位置计算部250接受定位设定值xreg252及yreg254、主扫描方向的时钟信号xclock256、付扫描方向的时钟信号yclock258、生成主扫描方向的坐标信息x262,付扫描方向的坐标信息y264。
作为基准位置信号发生装置的基准位置信号发生部300从主扫描方向的坐标信息x264、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产生基准位置信号266。
作为脉冲宽度变换装置的脉冲宽度变换部320从输入数据260计算脉冲宽度数据261输出。这里的计算是为如上述所示地使信号脉冲和记录浓度呈线性而作的。
作为像素值移位装置的像素值移位部400由主扫描方向的坐标信息x262、付扫描方向的坐标信息y264以及处理像素的脉冲宽度数据261计算移位后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因在脉冲宽度变换部320把输入数据260变换为记录浓度是线性信号的脉冲宽度数据261之后而移位,所以移位后也保存了记录浓度。
作为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装置的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部500由基准位置信号266及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产生记录装置驱冲脉冲272。记录装置驱动脉冲272是在其脉冲输出期间驱动记录装置的信号,从用激光记录电子照像方式来说,是激光驱动信号。
图6是表示在上述记录装置驱动脉冲生成部的基准位置信号266、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和记录装置驱动脉冲272的关系图。图6(a)是基准位置信号266为前基准时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图6(b)是基准位置信号266为后基准时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
图7表示了像素位置计算部250的构成。像素位置计算部250由x像素位置计数器274、Y像素位置计数器276、比较器278、280构成。
X像素位置计数器274是由时钟信号xcLock256进行加计数,其值作为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输出的同步复位计数器。如果用比较器278判定定位设定信号Xreg252和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一致时,则产生Reset信号282,加计数值复位。即:X像素位置计数器274是从0加计数到定位设定值Xreg252的值的计数器。
同样,y像素位置计数器276是由时钟信号yclock258加计数,其值作为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输出的同步复位计数器。如果用比较器280判定定位设定信号yreg254和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一致时,产生Reset(复位)信号284,加计数值复位。即:y像素位置计数器276是从0加计数到定位设定值yreg254的计数器。
图8是表示基准位置信号发生部300的构成图。基准位置信号发生部300由一览表(Look-up table)302构成,输入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和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产生基准位置信号266。
图9表示了像素值移位部400的构成图。像素值移位部400由像素移位值计算部420、周边像素值缓冲部440、像素移位值缓冲部460构成。
脉冲宽度数据261输送给像素值计算部420,同时输送给周边像素值缓冲部440。周边像素值缓冲部440保持脉冲宽度数据261后,作为周边像素数据422输出。像素移位值计算部420读取周边像素数据422和脉冲宽度数据261以及与保存在像素移位值缓冲部460内的处理像素对应的读入像素移位值462,确定并输出输出值270及写入像素移位值467。此外,像素移位值计算部420因从像素移位值缓冲部460读写数据,所以输出存储器地址464、读写控制信号466。
图10是表示周边像素值缓冲器部440的构成的图。周边像素值缓冲器部440通过M个解发电路444对一个接一个输送的处理像素的脉冲宽度数据261进行缓冲,将通过各自的触发电路444缓冲后的值作为周边像素数据422输出。
图11是表示像素移位值计算部420的构成的图。像素移位值计算部420由一览表(Look-up table)LUT 421,译码器424,多个移位量演算部426及选择器428构成。
一览表LUT421输入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和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产生移位量演算选择器原信号463、移位值缓冲部460的存储器地址464以及读写控制信号466。
译码器424对移位量演算选择器原信号463译码,把移位量演算选择器信号465输出到选择器428。
多个移位量演算部426分别从周边像素值422,处理像素的脉冲宽度数据(像素值)261、接着与保存在像素移位值缓冲部460内的处理像素对应的读取像素移位值462把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和像素移位值462输出到选择器428。选择器428与移位量演算选择器信号465对应地选择并输出移位量处理后的输出值270,同时把写入的像素移位值467输出到移位值缓冲部460。
作为移位量演算部426的例子,给出如下5个演算。1)THRU2)TAKEF 3)GIVEB 4)GIVEF 5)TAKEB。这里,THRU是直接输出脉冲宽度数据(像素值)261的演算。
TAKEF演算参照图12说明。令图12的处理像素为Pa,处理像素右邻的像素为Pb。
TAKEF移位演算是把Pb的值加在Pa的值上的移位演算。如图12(a)所示,在Pa+Pb不超过浓度100%时,移位演算后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Pa+Pb。接着把0%写入与右邻的像素Pb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460。
此外,如图12(b)所示,在Pa+Pb超过100%时移位演算后的处理像素输出值270成为100%。以像素移位值Pa+Pb-100%作为写入像素移位值467,写入与右邻的像素Pb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460。
接着,同样地参照图12说明GIVEB演算。GIVEB用进行TAKEF演算的像素的右邻的像素进行,是把自己的像素值给予左邻的像素值的演算。令处理像素为Pb,处理像素的左邻像素为Pa。
如图12(a)所示,Pa+Pb不超过浓度100%时,移位后的输出值为0%,如图12(b)所示,Pa+Pb超过浓度100%时,为Pa+Pb-100%。因为这是在进行TAKEF演算时把该值写入与处理像素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460,所以实际上只要以此作为只读像素移位值462读取就行了。
GIVEF演算参照图13说明。令处理像素为Pa,处理像素的右邻像素为Pb。
GIVEF移位演算是以Pa值给予Pb的值的移位演算。
如图13(a)所示在Pa+Pb不超过浓度100%时,移位演算后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0。接着以Pa值作为写入的像素值467写入与右邻的像素Pb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460内。
此外,如图13(b)所示在Pa+Pb超过浓度100%时,移位演算后的处理像素的输出值270成为Pa+Pb-100%。与右邻的像素Pb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内写入像素移位值100%-Pb。
接着,同样地参照图13说明TAKEB演算。TAKEB用进行GIVEF演算的像素右邻的像素进行,是把左邻的像素值加在自身的像素值上的演算。令处理像素为Pb,处理像素的左邻像素为Pa。
如图13(a)所示,在Pa+Pb不超过浓度100%时,移位后的输出值为Pa+Pb,如图13(b)所示,在Pa+Pb超过浓度100%时为100%。因为这是在与处理像素对应的移位值缓冲器460内进行GIVEF演算时写入该值,所以实际以它作为读取像素移位值462读取、只要加在Pb上就行。
在图14(a)给出无角度的2像素周期的万线图形,在图14(b)给出无角度的3像素周期的万线图形。
图15是表示为形成图14(a)的2像素周期的万线图形的像素2维的位置(x,y)与移位演算的对应的图。图15(a)表示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即: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和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两者移位演算的对应。图15(b)表示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即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和付扫描方向的坐标Y264与基准位置信号266的对应。
X%2表示用2除处理像素的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时的余数。
X%2=0是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为偶数的情况,X%2=1是主扫描方向的坐标X262为奇数的情况。
图16是表示为产生图14(b)所示的3像素周期的万线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和移位演算、基准位置的对应图。图16(a)表示移位演算,图16(b)表示基准位置和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通过进行图16(a)所示的移位演算,能够形成用只通过切换前基准和后基准形成万线的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的3像素调制。
此外,图15和图16具有2个一览表(LUT),随情况切换,或可换写一览表(LUT),通过由图15的内容换写为图16的内容,使现有技术不能实行的2像素调制及3像素调制的变换成为可能。
图17是表示屏上附63度角度的图形。图17(a)是2像素周期,图17(b)是3像素周期。
图18是表示为产生图17(a)的附加63度角度的2像素周期万线用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和移位演算、基准位置的关系图。
如果对该图17(a)与现有方式的图21作比较,为进行像素移位,表示本发明的处理的图17(a)产生的万线的轮廓平滑。
图19是表示为产生图17(a)的附加63度角度的3象素周期万线用的、处理像素的2维位置和移位演算、基准位置的关系图。
在基准位置的情况,上述这些对应写入图8所示的一览表LUT302,如为移位演算的情况则可以写入图11的一览表LUT421。即:只要通过换写这些一览表LUT的内容,就能很容易改变用现有技术不能实现的万线的角度周期。
准备多个一览表LUT,按照像素色的直方图(histogran)等的性质,每图面变换一览表LUT或按照图像的局部性质、局部地变换一览表LUT等能在图像上选择最佳的万线结构。
此外,通过照片重视灰度稳定性,文字重视分辨率。万线周期越小,分辨率越高,可是灰度不稳定。因此,根据识别一般的文字/像片区域的像域识别结果,每画面或在每个画面内的局部区域变换万线周期的方法也是有效的。
接着,用CMYK的4色(C:青绿色,M洋红,Y:黄色,K:黑色)版进行彩色记录时,为了防止波纹,有必要改变各色万线的角度记录。大家知道,在电子像片,对垂直方向(付扫描方向)没有角度的纵向线并排的线(纵万线)记录最稳定,角度越大则越不稳定。因此,能够使分辨率和灰度稳定性两方都最受重视的K(黑色)版作成稳定的纵万线,使其分周期还比其它版作得小,也是有效的方法。
如以上说明所示,如果采用上述发明的实施例,用简单的电路就能形成具有自由周期·角度的万线。
此外,通过换写一览表LUT的内容,能够简单地变更万线的周期·角度。
此外,在每画面或图像中也容易改变万线,能选择适应图像性质的万线。发明的效果
如果采用如以上详述的发明,则能够提供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这些装置能够根据图像的色、构造等的性质,自由变更在每个画面或画面内万线的周期·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