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 本发明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特别涉及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用于电子束选色的荫罩。
下面将简要说明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当前广泛推广的平面阴极射线管。
参见图1,现有技术的平面彩色阴极射线管配有玻璃平面屏盘1和锥体3,锥体3以外壳形式利用熔接玻璃熔接到屏盘1的背面,由此形成具有10-7乇高真空的内部空间的壳体。此外,还有利用树脂粘接于屏盘1前面上的用于防止阴极射线管爆炸的安全玻璃5,和按固定图形涂敷于屏盘1内表面有效区域上的R、G和B荧光膜2。并且,还有利用熔料玻璃粘接于屏盘1非有效区域的矩形金属框架的围栏(rail)组件7和荫罩11,荫罩11以固定间隔焊接到围栏组件7上并且具有窄缝或裂缝形式的细小电子束通孔10,用于有选择地通过R、G和B电子束9。在锥体3后部的形成颈部4的瓶颈中封有用于发射电子束9的电子枪13,在颈部4的外周上有偏转系统15,偏转系统15用于形成垂直和水平磁场,以偏转和引导电子束9到达屏盘1的整个表面。
当通过其后的多个芯柱管针16对前述平面阴极射线管加电时,当加热电子枪13中的加热器时,阴极发射热电子(电子束),当电子束9连续通过电子枪9中的多个电极时,电子束9被控制、加速和聚焦,当电子束9通过电子束行进通路上的荫罩11时被选色,和当利用颈部4外周上的偏转系统15使电子束9相对于荧光屏区域偏转来形成图像时,碰撞在屏盘1内表面上涂敷的荧光膜2。
同时,参照图2和3,来自电子枪13地电子束9中仅有20-25%的电子束通过荫罩11中的电子束通孔10,而大约75-80%的电子束被非孔部分12截止。由荫罩11截止的电子束9被转换成热能,因热能使荫罩11膨胀,引起在其中电子束入射到屏幕的通路被改变的拱顶,使得色纯度劣化。因此,为了防止荫罩11的拱顶,采用张力荫罩,其中在将张力荫罩固定于围栏组件7之前,对张力荫罩施加张力,以便张力荫单能够抵抗热膨胀。为了对张力荫罩施加这样的张力,要求荫罩11不仅要有适当的材料性能,而且还要有在25-80μm范围内的适当厚度。可是,即使荫罩11具有在上述范围内的厚度,为了使荫罩11平坦,也要求荫罩11经受1或2次的辗压,这使制造时间增加和成本提高。此外,荫罩11容易塑性变形,例如弄皱、弯折、或裂开、或损坏,使生产率降低。并且,由于害怕变形,不对荫罩11进行去除粘附于荫罩11上的杂质的清洗处理,但这会导致在电子束通孔10中存在杂质的有缺陷的荫罩11。此外,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使因小的外部冲击引起荫罩11的振动,电子束轰击在屏幕上不是它本身的颜色而是其它的颜色时,会产生图像看起来象波状的振颤现象。结果,如图3所示,将荫罩11的厚度设计为约80μm,即可允许的最大张力厚度范围。可是,上述解决方案存在其它问题。特别是,较厚的荫罩11还形成电子束通孔10的较厚的壁,使电子束9的透射率降低。亦即,如图4和5所示,如果比较两个荫罩11为t1<T1,比较电子束通孔10的壁斜度为t2<T2,并因此,比较在宽度方向的各电子束通孔10之间形成的桥面积为s3<S3。结果,增加的桥表面增加了电子束9的截止量,从而降低了电子束透射率,使亮度减小。
因此,本发明涉及基本上可克服因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陷引起的几个问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其中为了减少振颤和拱顶以及提高亮度,对荫罩结构进行了改进。
将在随后的描述中提出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并且根据说明可明了这些特征和优点,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来了解这些特征和优点。通过在书面描述和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优点。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按照本发明的目的,作为概要和概括的描述,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包括电子束通孔,在沿宽度方向的电子束通孔之间具有连接到非孔部分的桥,其中面对电子枪的荫罩的桥厚度形成得薄于荫罩其它部分的厚度,从而可使振颤减弱和提高亮度。
应该理解,上述一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试图对如权利要求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展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理解,并包含于说明书中和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其中:
图1表示现有技术的平板型阴极射线管的纵剖面图;
图2表示现有技术荫罩的透视图;
图3表示图2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4表示图3中沿线Ⅰ-Ⅰ的剖面图;
图5表示现有技术的厚荫罩的关键部分的剖面部分;
图6表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荫罩的关键部分的透视图;
图7表示图6中沿线Ⅱ-Ⅱ的剖面部分;和
图8表示图6中沿线Ⅲ-Ⅲ的剖面部分。
下面将详细说明其实例展示于附图中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参照图6-8来解释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荫罩具有形成于其上的固定图形的大量电子束通孔,用于选择通过电子束9,在沿宽度方向的电子束通孔之间具有连接到非孔部分的桥。如图6所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薄厚度引起的问题,本发明的荫罩30设计为其厚度约为80μm,即可允许的张力厚度的最大范围。
并且,如下所述可解决因厚度较厚所引起的实际透射率降低。为了提高电子束透射率,相对于除桥32附近或在包含桥32的电子束通孔34附近部分之外的荫罩30部分的厚度来说,荫罩30在桥32附近或在包含桥32的电子束通孔34附近的厚度形成得较薄。考虑到电子束透射率随电子束通孔34和桥的厚度增厚而减小,和随着电子束通孔34和桥的厚度减薄而增大,因而通过减小电子束通孔34和桥32的厚度,本发明的荫罩30的电子束透射率增加。如图7所示,荫罩30中较薄部分的宽度“A”设计得大于电子束通孔的宽度‘B’,但小于电子束通孔的宽度‘B’的两倍(B≤A≤2B)。因为,如果较薄部分的宽度‘A’小于电子束通孔的宽度‘B’,提高电子束透射率的作用被降低,相反,如果较薄部分的宽度‘A’大于电子束通孔宽度的2בB’,那么荫罩30的张力强度降低。此外,如图8所示,因为,如果较薄部分薄于(较厚部分×1/8),那么荫罩的张力弱,相反,如果较薄部分厚于(较厚部分×6/8),那么电子束透射率随厚度增加而降低,因而要求较厚部分与较薄部分的厚度之比具有下列关系:较厚部分×1/8≤较薄部分≤较厚部分×6/8。此外,为了在桥32附近或在包括桥32的电子束通孔34附近形成荫罩30的厚度,在桥32附近或包括桥32的电子束通孔34的附近,使荫罩30面对电子枪13或/和屏盘1的任一侧或两侧凹进变薄。考虑到制造上的优点,最好使面对电子枪13的一侧凹进。也可以通过广泛用于薄膜腐蚀中的半(half)腐蚀来形成凹槽。
这样,因为桥32附近或在包括桥32的电子束通孔34的附近,通过半腐蚀变薄来形成荫罩30的厚度,减少了相对于电子束入射方向来说的桥32的面积,因而本发明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可降低被桥32截止的电子束量。所以,因荫罩30保持较厚,可减弱荫罩30的振动,并且,与厚的固定厚度的荫罩相比,因透射过电子束通孔34的电子束9量增加,因而可提高屏幕的亮度。
正如所述的那样,本发明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具有下列优点。
即使荫罩固定于阴极射线管上,外部冲击引起的振动的幅度也不会大,因而本发明的厚荫罩不仅可防止荫罩在制造期间变形,而且还可防止振颤。
与现有技术中的薄荫罩相反,不必担心变形,因而本发明的厚荫罩允许进行清洗以防止电子束通孔因杂质引起的堵塞。
即使整个厚度较大,但通过半腐蚀较薄地形成电子束通孔附近的厚度,因而可维持与厚度为25μm的现有技术的荫罩几乎相同的透射率。
用于制造平面荫罩所需的辗轧次数从三次减少到一次或两次简化了制造工艺,并且由于在传送期间不可能变形,因而原材料的供给速度提高。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对本发明彩色阴极射线管中的荫罩进行各种改进和变更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因而,本发明将覆盖落入权利要求和其等同物范围中的对本发明的各种改进和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