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1336404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6921.7

申请日:

1995.02.09

公开号:

CN1303190A

公开日:

2001.07.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H04J 13/02申请日:19950209授权公告日:20040526期满终止日期:20150209|||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4.21

IPC分类号:

H04J13/02; H04B7/26

主分类号:

H04J13/02; H04B7/26

申请人: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发明人:

梅田成视; 东明洋; 广池彰; 贝山明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4.02.09 JP 15133/1994; 1994.05.09 JP 95086/1994; 1994.05.25 JP 110833/199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付建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码分多址通信方法,在每个基站和移动站的任何一个站,对被发送的数据序列使用选择的短扩频码和规定的长扩频码进行扩频,而同时在另一个站,使用选择的短扩频码和规定的长扩频码解扩频从任一个站来的数据序列以再生原数据序列。在过区切换时,在过区切换源基站和移动站之间被传送的每个数据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移动站之间被传送的数据都使用长扩频码和短扩频码二者进行扩频,并在每个移动站和基站调整定时组合接收的数据。

权利要求书

1: 在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码 分多址方案通信的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 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长扩频码和短扩频码扩频过区切换源基站与该移动站之间传 送的数据和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所述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据的通信 步骤; 在所述移动站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过区切换源基站接收的数据和 从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接收的数据来执行过区切换的步骤;和 在每个基站或接到那个基站的上级设备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在过 区切换源的网孔的该移动站接收的数据和从过区切换目标的网孔的该 移动站接收的数据执行过区切换的步骤。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步骤中,下 行数据由扩频码扩频,这些扩频码在过区切换中的网孔之间是不同的, 而且该扩频码通过组合对由每个基站支持的网孔是唯一的长扩频码和 从多个短扩频码选择的一个短扩频码而产生的,这些短扩频码对于由 所述多个基站支持的网孔是公共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的步骤中, 上行数据由在过区切换的网孔之间是相同的扩频码扩频该扩频码,而 且它是通过组合对所述移动站是唯一的长扩频码和从多个短扩频码中 选择的一个短扩频码而产生,这些短扩频码对于由所述多个基站支持 的网孔是公共的,而在过区切换的网孔之间是相同的。

说明书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的方法和系统 (本申请为分案申请,母案申请号为951901818)

    本发明涉及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以码分多址(CDMA)方案进行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电信道,相同的无线电信道由空间上足够隔开的几个基站重复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相同无线电信道的相互干扰,现在有一种固定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该方案中根据实际的测量、理论上的计算等推测服务区内的无线电传播状态,而且在每个基站固定地提供一条无线电信道。还有一种动态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这种分配方案中在作为一个整体的一个系统中可用的无线电信道在任何基站都可用。

    在固定信道分配方案中,甚至在分配给相邻基站的无线电信道在其本身基站是可用时,也不能分配那个无线电信道给它自己基站内的新的无线电信道分配请求,以便在那种情况无线电信道利用效率是不充分的,而且在附加提供基站等情况下要求大量的努力进行重新设计,以致对系统扩展的适应性低。

    另一方面,在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中,对于业务量地暂时变化、空间上的偏离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灵活地分配该无线电信道,而且能够抑制呼叫丢失率或干扰阻塞概率(interference obstructionprobability)到最小程度。

    但是,在常规的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中,使用在控制站集中控制分配给基站的无线电信道,以便抑制呼叫丢失率或干扰阻挡概率到最小程度,它要求大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控制,而且存在一个缺点:在每个基站与该控制站之间信号业务量增加了。

    而且,在目前,正如汽车电话或便携式电话系统那样,业已考虑了利用诸如在移动站与基站之间进行CDMA移动通信之类的一种通信方案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系统。

    采用CDMA移动通信方案的这种移动通信系统配备了多个基站和移动站,这些基站设在构成能够通信的区域的网孔中,在移动站和基站之间开始通信或进行信道转换等操作时,在用于通信中的频率和CDMA方案中的扩频码使用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上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等等进行确定之后,通过建立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上行通信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进行通信。

    基站配备了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链路信号,一个公共放大器电路,用于放大通过这个天线发送或接收的无线电链路信号;多个收发信机电路,用于通过这个公共放大器电路进行无线电链路信号传输和接收处理以及通过每条有线链路与交换机进行通信的处理;以及一个基站控制电路,用于控制这些收发信机电路的每个电路的发送与接收操作。

    在开始与移动站通信或进行信道转换等的时刻,在用于通信的频率和在CDMA方案中的扩频码使用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上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等确定之后,通过建立所述移动站与其本身之间的上行通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这个基站进行与所述移动站的通信。

    该移动站也配备了一个天线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链路信号,一个放大器电路,用于放大通过这个天线发送和接收的无线电链路信号,一个收发信机电路,用于通过这个放大器电路进行无线电链路信号发送和接收处理,一个输入/输出电路,具有麦克风、扬声器等,用于进行语音的输入/输出,一个操作电路,具有人机接口如拨号按钮、显示器等,和一个移动站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这个操作电路的操作内容控制所述发送与接收电路。

    在开始与基站进行通信或进行信道转换等的时间,在指示使用上行控制信道、下行控制信道等从所述基站发送的频率和扩频码的数据被收到并且被存储之后,这个移动站通过建立所述基站和它本身之间上行通信信道与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进行与所述基站的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转换通信信道的一个过程,使用在下面叙述的过程。

    首先,在使用该移动站和该基站之间的一条信道进行通信时,在这条信道的通信质量下降时,如图所示的,这是由基站侧在通信中的收发信机电路检测的,和一个质量降低通知发送到该基站控制电路。然后,利用接收这个通知的基站控制电路在所提供的多条信道中选择空闲的一条信道,和在相应这条信道的扩频码被确定为转换目标扩频码之后,指明该转换目标扩频码的控制数据通过与目前通信中的通信信道相关的控制信道发送到该移动站侧。

    然后,在指配转换目标扩频码的控制数据由该移动站的移动站控制电路收到之后,产生指示这个数据已经确认的确认数据,和当这是通过与目前在通信的通信信道相关的控制信道发送到在基站侧的该基站控制电路时,转换目标扩频码由这个基站控制电路提供给目前与该移动站通信的收发信机电路,和检验指示这个扩频码已保持的确认信号是否从该收发信机输出。

    再后,在移动站侧执行指示它已能够转换到该转换目标扩频码的同步数据的改变,而且这是由该基站侧的收发信机电路确认,同时在该基站侧的收发信机电路进行指示它已变为可能转换到该转换目标扩频码的同步数据的改变,而当这是由移动站的收发信机电路确认时,由于在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进行扩频码的转换,通信信道在移动站侧的收发信机电路进行改变,同时由于进行了扩频码的转换,在该基站侧的收发信机电路改变通信信道,和在该转换的目标通信信道中开始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

    但是,在使用这种常规的移动通信方案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因它必须使用彼此具有小的相关的互相不同的码作为在相应通信道上提供的扩频码,故当通信信道数增加时必须使用长的扩频码,而且存在一个问题:直到由可调整相关器中的码发生电路或在每个收发信电路提供的匹配滤波器电路所得到的扩频码的相位与调制所接收的信号的该扩频码的相位一致为止占用过多时间。

    鉴于这个原因,现在存在一个问题:直到通信信道建立为止占用过多的时间。

    接着,如图2所示,当存在多个基站诸如第一和第二基站时,将说明由于该移动站在覆盖第一和第二基站的网孔中移动而启动过区切换时的过程。在这里,在图2中,假定该移动站从第一基站的网孔移动到第二基站的网孔。

    首先,在使用该移动站与第一基站之间的一条通信信道进行通信的同时,由于该基站的移动,它判断该移动站已移动到第二基站,这是由该移动站的收发信机电路检测的(网孔转变检测),并且通知该移动站控制电路。

    然后,由这个移动站控制电路通过与该通信信道相关的控制信道对于第一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进行过区切换请求,并且启动这个第一基站中基站控制电路的过区切换处理。

    利用这一点由第一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发送链路建立请求到第二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并且由接收这个请求的第二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进行有线链路的建立,同时选择新信道的扩频码,由选择的扩频码启动第二基站的其中的一个收发信机电路,和由这个收发信机电路开始利用指定扩频码的发送/接收。

    接着,利用第二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在确认由所述收发信机电路使用新信道扩频码启动和开始发送/接收时,通知第一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链路建立完成,同时发送用于进行指定给该移动站的选择扩频码的信道指定请求。

    然后,由接收这个请求的第一基站的基站控制电路通知该移动站该指定的扩频码,同时由这个移动站的移动站控制电路分析信道指定内容,由这个分析处理得到的扩频码被建立给该收发信机电路。

    利用这一点,该扩频码由移动站的收发信机电路转换给指定的收发信机电路,并且建立与第二基站的通信信道。但是在这里,在使用CDMA移动通信方案的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在执行与多个基站进行同时连接的软切换的情况下,在收发信机电路中提供多个相关器,和利用这些相关器的每个相关器,在保持与第一基站通信的同时建立与第二基站的新的通信链路。

    但是,在使用常规CDMA移动通信方案的这种移动通信系统中,除了上面叙述的问题外,即为了通信信道建立的目的进行同步它占用太多时间,有一个问题:在转换源基站和转换目标基站失步的情况下,同步的捕获几乎是不可能的。

    鉴于这个原因,现在存在一个问题:由于在过区切换时该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未能进行同步捕获,通信断开了,或者即使它成功的进行同步捕获,在建立同步之前它占用太多的时间,以致不能进行平稳的过区切换等。

    而且,按照常规,为了减少发射机的传输功率和给予另一个的干扰,还有一个称为VOX(音控发射)的控制,其中只在有数据发送时才进行传输,而在其它时间不进行传输。在这里,该VOX通常是根据话音的存在/不存在来接通/断开传输的一个控制,但是在本运用中,在广义上它被看作是包括不仅根据话音的存在/不存在而且还根据被发送的数据的传输通/断控制。

    在VOX控制中,它基本上是在没有数据发送时不进行传输,而在实际实现中,不可能不发送整个帧而没有数据,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的无线电帧结构中,PR是在接收时用于时钟再生的前置码,SW是用于帧同步的同步字,INFO是被发送的数据。在这里,当它试图从完全失步的状态进行同步时,该前置码需要几十比特,而且假定一帧至多200至300比特,则它不足以提供几十比特的前置码,在每帧中前置码没有传送数据,而且,如果它是处于在一定程度上已进行了同步的状态,则对于前置码有1至2比特是足够的,因为它只确认或保持该时钟同步,以便在信道建立之后通常的帧可具有少量比特的前置码。但是,在这样的结构中,如果在没有数据发送时执行不发送整个帧的控制,由于它变为失步而变为不能进行通信。由于这个原因,按常规,为了保持同步,已采用用于仅仅不发送数据部分而发送其它部分的一种方法。

    另一方面,在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利用一个频率中的扩频码分开和复用多条信道进行通信,以致如果有一个发射机,它以与本身的传输信号重叠地进行发送,它将产生干扰。它是否可由接收机接收取决于它本身的站信号与干扰的比率,当比率较大时,即当干扰较小时,成功地接收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利用其中该干扰尽可能小的结构,可使同时的通信信道数量大,因此使系统具有大的用户容量是可能的。

    在这里,虽然如图4所示的那样建立多条无线电信道,当执行VOX控制时,在一个基站内无线电信道互相同步,以致利用VOX控制可使平均传输功率较小,但是同步字部分互相重叠和同步字部分的接收质量降低了。换句话说,即使通过有目的地关断数据部分的传输使得对另一个的干扰变小了,容量是由同步字部分确定的,而且存在一个缺点:即使在使用VOX时也不能获得容量的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CDMA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其中在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中不要求控制站,无线电信道单独由本身的基站自动地分配,另外,呼叫丢失率和干扰阻塞能力小了。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CDMA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它能够在短时间中使在码发生电路得到的扩频码的相位与调制所接收信号的扩频码相位一致,即使每个扩频码变长了,和使用这个方法,平稳地进行通信信道的建立和交换,同时急剧地增加移动站和基站之间通信信道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CDMA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它能够在短时间中使在码发生电路得到的扩频码的相位与调制所接收信号的扩频码相位一致,即使每个扩频码变长了,和使用这个方法,在过区切换时平稳地进行通信信道的转换,同时急剧地增加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通信信道数。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CDMA移动通信方法和系统,它能够为了系统容量的增加进行VOX控制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减少干扰数量构成具有大容量的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一种CDMA移动通信方法,包括:在每个基站和移动站的任一个站选择多个规定的短扩频码之一,并且使用所选的短扩频码和码长度比所述短扩频码长的规定的长扩频码,通过扩频数据序列进行发送的步骤;和在每个基站和移动站的另一站从所述任一站接收数据序列并且使用所述选择的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在由使用所述所选的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通过解扩所接收的数据序列进行扩频之前再生该数据序列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一种CDMA移动通信方法,包括:使用长扩频码和短扩频码扩频过区切换源基站与该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每个数据和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所述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据的通信步骤;在所述移动站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过区切换源基站接收的数据和从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接收的数据进行过区切换的步骤;和在每个基站或接到那个基站的上级设备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在过区切换源的网孔的该移动站接收的数据和从过区切换目标的网孔的该移动站接收的数据进行过区切换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提供一种CDMA移动通信方法,包括:在每个基站和该移动站的至少一个站中,控制通过至少一条无线电信道发送的传输帧的步骤,以便对于没有被发送数据的帧不执行数据部分的传输;从多个规定的偏移量中相对于每条信道的传输定时随机地分配偏移的步骤;和在具有由所述分配步骤分配的偏移的传输定时通过每条信道发送所述传输帧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每个基站和该移动站的任一个站具有用于选择多个规定的短扩频码之一的装置,和使用所选的短扩频码和具有码长度大于所述短扩频码的一个规定的长扩频码通过扩频发送的数据序列进行发送的装置;而且每个基站和该移动站的另一个站具有接收装置,在使用所述选择的短扩频码和所述规定的长扩频码解扩频从所述任一站来的数据序列进行扩频之前再生该数据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有一个方面,提供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其中:每个基站和该移动站具有传送装置,它使用长扩频码和短扩频码二者来扩频在过区切换源基站与该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每个数据和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所述移动站之间传送的数据;所述移动站进一步具有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该过区切换源基站接收的数据和从该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接收的数据进行过区切换的装置;和所述每个基站或接到那个基站的上级设备进一步具有通过调节定时组合从过区切换源网孔的该移动站接收的数据和从过区切换目标网孔的该移动站接收的数据进行过区切换的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再有一个方面,提供由多个基站和至少一个移动站构成的、通过无线电信道以CDMA方案通信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在每个基站和该移动站的至少一个站,用于控制通过至少一条无线电信道发送的传输帧的装置,以便对于没有被发送数据的帧不执行数据部分的传输;和从多个规定偏移量中通过相对每条信道的传输定时随机地分配一个偏移进行发送的装置。

    图1示出利用常规CDMA移动通信方法的信道转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2示出利用常规CDMA移动通信方法在过区切换时信道转换过程的顺序图。

    图3示出常规移动通信方法中无线电信道的示例结构的示意图。

    图4示出在常规移动通信方案中在多个信道的VOX控制时帧传输状态的时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总结构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移动站的主部分结构的方框图。

    图7示出在图6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总括公共扩频码和识别扩频码的表的图。

    图8示出对图6的基站和移动站的主部分的结构的一个修改的方框图。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应用中移动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有利信道(perch channel)的一个示例扩频码结构的示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在该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的一个示例扩频码结构的示图。

    图1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在该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和上行通信信道的一个示例扩频码结构的示图。

    图13A、13B和13C示出用于产生图11和12的长码的长码发生电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4示出在图11的下行控制/通信信道中使用的长码的示例组成单元的图。

    图15示出在图12的上行控制信道中使用的长码的示例组成单元的图。

    图16示出在图12的上行通信信道中使用的长码的示例组成单元的图。

    图1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和移动站的图解结构的方框图。

    图18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有利信道的示例帧结构的示图。

    图19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移动站启动时的操作和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的顺序图。

    图20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时的操作的顺序图。

    图21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建立发送和接收通信信道时的操作的顺序图。

    图22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从有利信道的接收直到上行控制信道传输为止的示例时序的时序图。

    图23示出在图17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基站下行通信信道产生时长码的示例时序的时序图。

    图2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26示出在图24和25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过区切换时前半部分操作的顺序图。

    图27示出在图24和25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过区切换时后半部分操作的顺序图。

    图28示出在图24和25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基站接收的有利信道帧和发送的上行通信信道帧的示例时序的时序图。

    图29示出在图24和25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发送的有利信道帧和下行通信信道帧的示例时序的时序图。

    图30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31示出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多条信道的VOX控制时帧传输状态的时序图。

    图3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站结构的方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总结构,其中,一个服务区分为多个网孔(小区)111至11n,在各个网孔111至11n中提供基站121至12n,而且在这些网孔中移动的每个移动站13与每个基站12之间进行通信。

    每个基站12i(i=1,2,…,n)和每个移动站13具有图6中所示的结构。这里,在图6中只示出与本发明必要部分相关的那些部分。

    每个基站12i有一个公共扩频码发生电路15和一个识别扩频码发生电路16,而且公共扩频码发生电路15能够选择地产生多个公共扩频码CC1至Ccm的一个或几个,相对于一个或几个移动站13,公共扩频码对基站121至12n是公共的,而识别扩频码发生电路16产生对那个基站12i是唯一的识别扩频码C1i。

    在下面,将说明产生每个公共扩频码Ccj(j=1,2,…,m)和识别扩频码Cli作为金序列(Gold sequence)。在这里,金序列是通过给出不同比特码型给用于m序列产生的两个移位寄存器产生的,而当这两个移位寄存器之一的开始状态中的比特码型表示为X时,作为其它移位寄存器的开始状态,不包括码型X和不是全“O”的码型被建立作为开始状态。在这里,如上所述的通过在初始状态设定码型X产生的金序列以G(x)表示。

    例如,如图7所示的,它使得每个基站12i能产生多个相同的公共扩频码CC1=G(a)至CcM=G(p)。而且,每个基站12i产生独特的识别扩频码CIi=G(I’i)。作为该识别扩频码CIi,在码型I'i中利用了例如基站12i的识别符(诸如基站号)与预定比特的组合,该码型用于起始阶段。

    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使用一个比特码型,其中从上面的第1比特至第26比特由基站识别符Ii给定和从第27比特至第40比特的14比特由规定比特给定。在这里,不直接地使用识别符Ii,使用该识别符Ii按照预定的规则进行变换的该比特码型也是可能的。而且,Ii可直接地用作I'i,无须任何其它比特与Ii组合。实质上,使用包含相应于每个基站12i的识别符Ii的内容作为在每个基站12i中该识别扩频码的起始状态比特码型,在每个基站12i得到一个独特的扩频码。

    识别扩频码CIi的总数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在那个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网孔或移动站的总数。而且,公共扩频码CC1至CCM的数量m设定为大于或等于在由每个基站支持的一个网孔所需的无线电信道的总数。换句话说,公共扩频码初始状态码型中比特N的数量这样设定以致其码的数量2N+1变得大于m,而在同时,从解调一个符号的观点看,为获得所要求扩频增益它是足够数量的。识别扩频码CIi的初始状态码型中比特M的数量这样设定以致其数码2M+1大于或等于基站数n。而且,如上所述,在每个基站12i的识别码Ii用于识别扩频码CIi的初始状态时,这个比特数M变得大于或等于每个基站12i的识别符中的比特数。利用这个,在识别扩频码CIi的初始状态码型中比特数为26的情况下,码的数量变为226+1,而当有这么多的时候,即使基站12数量是大的,通常也能够给每个基站12i一个唯一的码。而且,在本发明中,如在上述情况中那样,识别扩频码的码长度变得长于公共扩频码的长度。

    回到图6,如在上述中那样,在每个基站12i产生M个公共扩频码CC1至Ccm,而且产生一个识别扩频码CIi。然后,每个公共扩频码CC1至Ccm选择地与该识别扩频码CIi相乘。在图6中,对于多个移动站13,公共扩频码CC1至Ccm和该识别扩频码CIi分别在乘法器171至17m相乘,而它们的乘的结果的扩频码C1至Cm在乘法器(扩频器)181至18m分别与多个基站13的输入数据序列S1至Sm相乘,使得每个数据序列S1至Sm直接被扩频。在加法器19这些扩频数据序列被组合并且发送到基站13。

    实际上,当输入数据序列S1至Sm之一时,选择不使用的一个公共扩频码CC1至Ccm,而且这个公共扩频码与识别扩频码CIi相乘,使得该输入数据序列由那个乘法输出序列扩频,在这时的控制由每个基站12i的控制单元21执行。在这里,公共扩频码产生电路15和识别扩频码产生电路互相设定在时隙同步。而且加法器19的输出改变为射频信号并且作为无线电波由无线电发射机(未示出)辐射。

    另一方面,如在图6中所示的,移动站13有一个公共扩频码产生电路23和一个识别扩频码产生电路24能够从公共扩频码产生电路23选择地产生公共扩频码CIi至Ccm之一,和能够从识别扩频码产生电路24选择地产生识别码CIi至CIn之一。在这里,与正常过程相似,在移动站13和基站12i之间通信中使用的无线电信道即在这个情况中的扩频码C1至Cm之一通过控制信道从基站12i通知给移动站13。因此,根据那个通知的扩频码Ci,移动站13选择地产生公共扩频码CCj,并且根据那个基站12i在乘法器25该识别扩频码CIi乘它们,和在相关器26相对于接收的扩频序列R通过解扩频那个乘法输出序列再生该数据序列,和在解调器28解调它。在这里,接收的扩频序列R是由接收机(未示出)变换为基带信号。公共扩频码产生电路23和识别扩频码产生电路24的控制由控制单元27执行,这些产生电路23和24互相设定为时隙同步。

    在上面,由于使用对那个基站12i是唯一的识别扩频码CIi,由每个基站12i产生的扩频码C1至Cm变得互相不同,因此在其它站无需考虑所用的无线电信道(扩频码),仅仅通过这个基站12i本身确定该无线电信道(扩频码)是可能的。

    因此,根据这个第一实施例,使得该数据序列被扩频,或者同时利用对这些基站是公共的公共扩频码和对该基站是唯一的识别扩频码解扩频该接收的序列,以致在该基站使用的无线信道的选择可以在该基站以完全接近的方式进行,而且所谓的自治分布控制是可能的,同时基站之间的控制线也可节省,以致能够实现CDMA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其中动态信道分配方案中不要求控制站,和无线电信道仅仅由该基站本身自治地分配,另外,在同时呼叫丢失率和干扰阻塞概率是小的。

    在这里,作为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修改,也能够将大于或等于能由一条信道发送的传输速率的数据分为r部分,并且利用r条信道发送它。在那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的,对相应图6的部分给予相同的标号,例如在每个基站12i的划分单元31那个数据序列S1以1/3速率被分为三个数据序列,而且,它们分别通过转换开关321,322和323提供给乘法器181、182和183,由扩频码C1、C2和C3分别扩频并发送。

    在该移动站,公共扩频码CC1CC2和CC3根据通知的扩频码C1至C3从公共扩频码产生电路23产生,而且识别扩频码CIi从识别扩频码产生电路24产生。然后,在乘法器251、252和253这些扩频码相乘产生扩频码C1、C2和C3,并且分别在相关器261、262和263使用它们解扩频所接收的序列R,在解调器281、282和283进行解调。然后,它们的输出在移动站13的合成单元33以三倍的较快速率合成得到原始高速数据序列。

    即使通过设定该识别扩频码为相同,以这个方式使用多条信道进行高速率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与使用互相完全不同的多个扩频码的情况相比,对在该产生电路中移位寄存器使用较小级数变为可能了。

    而且,对于执行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解扩频的相关器,可使用匹配滤波器,滑动相关器等。另外,对于公共扩频码和识别扩频码,不仅可使用金序列,而且可使用n序列、PN符号等。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公共扩频码CCj和识别扩频码CIi相乘产生扩频码Cj,而且使用这个扩频码Cj扩频该数据序列或者解扩频接收的序列,但是使用公共扩频码CCj或识别扩频码CIi扩频该数据序列也是可能的,然后使用识别扩频码CIi或公共扩频码CCj扩频那个扩频数据序列。实际上,它足以同时以扩频码CCi和CIi扩频该数据序列。

    类似地,能够使用公共扩频码CCj或识别扩频码CIi解扩频接收序列,然后使用识别码CIi或公共扩频码CCi解扩频那个解扩频序列。实际上,它足以同时使用扩频码CCj和CIi解扩频所接收的序列。

    下面说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应用。

    在图5中,例如当移动站13与基站12,通信的同时从网孔111移动到网孔112时,需要转换与到基站122通信,而这个转换称为过区切换。在这个过区切换时,由于移动站13同时与过区切换源基站121和过区切换目标基站122通信,可执行瞬时断开通信。所以方便地,相同的扩频码用于从基站121和122的下行信道,但是在这个情况下,为了从基站121和122来的数据符号同时达到移动站13,到基站121和122的传输数据的定时在基站121和122的上级的一个交换站调整。但是存在这样情况:该交换站与基站121和122之间的网络传输时延变化了,而且,取决于传输环境和移动站与基站之间的距离,无线电设备部分的传输时延也改变,使得它难以保持它,以致在过区切换期间从多个基站来的数据符号总是同时到达,而当符号移位时,在无线电设备部分中它们将互相干扰,使得它经常不能进行满意通信而没有瞬时断开。

    鉴于这个原因,通过应用上述第一实施例,使用互相不同的扩频码,进行过区切换源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通信,和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这个移动站之间的通信,并且在这个移动站中在调节的定时合成来自这两个基站的数据,容易地实现满意的通信是可能的。

    例如,在图5中,使基站121和122分别使用不同的扩频码C1和C2扩频和发送从相同交换站来的相同数据序列。

    另一方面,使移动站13例如具有图9所示的结构。即当从基站121通知该扩频码C1和C2是可在过区切换期间使用的信道时,控制电路41在扩频码产生电路42中设定它们,而且扩频码产生电路42产生扩频码C1和C2,和分别在相关器43和44中分别设定它。在相关器43和44,接收的信号由扩频码C1和C2解扩频,而在帧定时提取电路47,它们通过解调器45和46被输入到帧定时提取电路47中,测量从解调器45和46的输出来的两个解调信号的暂时偏移,并通知控制电路41。对于由解调器45和46解调和各个信号,根据从控制电路41来的信号在相应的定时调节电路48和49调节该定时,以致相应的定时相一致。在合成电路51,对于定时被调节的解调器45和46的输出,比较由接收电平测量电路52和53测量的每个比特中的接收电平的大小,并且通过选择较大的接收电平产生该数据序列。

    对于在合成电路51的合成方法,本实施例中已示出在每个比特中选择具有较高接收电平的选择方法的情况,但是使用接收电平测量电路52和53,它们具有由于测量和平均在帧单元中测量和平均接收电平的功能,和设定选择合成的单元为每个帧,和在每帧中选择具有较高接收电平的帧的方法也可容易地实现。而且,通过改变接收电平测量电路52和53为帧单元误码率测量电路,和设定一个选择基准为具有较低误码率,选择具有较低误码率的帧的方法也可容易地实现。除了这些之外,能够使用代表相应信道通信质量的信息在每比特或每帧中比较和选择。而且,对于合成方法,除了如在上面的选择合成之外,能够采用一般地用于分集合成的一个方法,诸如最大比率合成、等增益合成等。

    一般地,在有线传输时从该交换站到达基站121和基站122的路径具有不同的时延,而在该基站两侧的数据序列是失步的。另外,在无线电设备中的基站传输在基站之间也是非同步的。在这种情况下,在过区切换的同时通信时使用下行的相同扩频码进行通信时,由于前所述的原因它们互相有大的干扰,而且通信质量显著地降低而不是改善。但是,如在本发明中那样使用不同的扩频码,能够重大地改善该质量,因为它们在该移动站是独立地解调和合成的,不管传输通路的时延和在无线电设备部分中基站之间不同步。

    这里,在上述第一实施中,下行(从基站到移动站)通信信道过区切换的情况已作为一个例子叙述了,但是在该基站或其上级设备放置一个合成电路,和在相同基站支持的网孔之间过区切换时在该基站,或者在由不同基站支持的网孔之间过区切换时这些基站的上级设备中,合成从不同网孔的移动站收到的数据信号,类似在下行过区切换的情况,能够将组合使用的短扩频码和长扩频码运用于上行(从移动站到基站)通信信道的过区切换。此外,能够将这种组合使用短扩频码和长扩频码不仅用于通信信道而且用于上行和下行控制信道。

    作为一个例子,可能考虑采用以下扩频码结构的情况。注意,在下面,短扩频码(公共扩频码)和长扩频码(识别扩频码)分别称为短码和长码。

    在这个例子中,为了增加可在该系统中使用的扩频码的数量,同时保证保密效果,另外,使它能够实现自主分配信道安排/配置,该扩频码是通过组合一个短码(用于信道识别的码)与对于每个基站不同的一个上行长码(用于基站识别的码)或每个移动站不同的一个上行长码(用于移动站识别的码),和以下面叙述的方法产生的,每个基站不同的一个下行长码(用于基站识别的码)产生的,上述短码为128比特长、对所有网孔是公共的,其中1比特(0或1)加在127比特金序列。然后,如图10所示的安全信道(用于指示在网孔中使用的基本信息等的信道),如图11所示的一条下行控制信道(从基站相对于移动站的控制信道)和一条下行通信信道(从基站相对于移动站的通信信道),和如图12所示的一条上行控制信道(从移动站相对于基站的控制信道)及一条上行通信信道(从移动站相对于基站的通信信道)被构成。在这里,在图10、11和12中,表示式G(x)代表具有码长X的符号序列,而表示式G(XY)代表具有码长X的符号序列的第Y个码。

    在这里,长码的产生使用如图13A中所示的长码产生电路66,它有一个金序列产生电路64,和一个1比特加电路65,金序列产生电路64由具有33比特长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具有33比特长的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2和一个异电路63构成,异电路63相加第一和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和62的输出,1比特加电路65在该符号序列的结束加上0或1。

    然后,在这个长码产生电路66产生长码时,在长码的组成单元给予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作为初始值之后,同时预定的固定码型给予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2作为初始值,这两个第一和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和62经过时钟偏移产生具有233比特周期的长码。

    在这个长码产生电路66中,第一和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和62分别具有如图13B和13C所示的结构。亦即,每个移位寄存器的级数为33比特,而第一移位寄存器取异或电路输出的第13和第33比特作为对第1比特的输入,而节二移位寄存器取异或电路输出的第11、第13、第22和第33比特作为对第1比特的输入。

    在这个情况下,由于长码的组成单元给予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作为初始值,33比特码被用于下行控制信道的下行通信信道,如图14所示的,33比特码由26比特码(置换的基站(PermutedBASE)ID)和根据该有利信道数得到的7比特码(有利码)构成的,26比特码中基站识别号用前述方法以随机顺序设定,如图15中所示的,由26比特码(置换基站ID)和根据安全信道数得到的7比特码(有利码)构成的33比特码用于上行控制信道,26比特码中基站识别号用上述方法以随机顺序设定,和例如,如图16中所示的,33比特码(置换的MSI)用于上行通信信道,其中移动站识别号用上述方法以随机顺序设定。

    在这里,除开上述结构之外,由于长码的组成单元它足够用于下行控制与通信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以包含可识别该基站的内容,而且它足够用于上行通信信道以包含可识别该移动站的内容。

    而且,用以作为长码的组成单元的基站识别号不限于此,而且只要它能独特地确定该系统内的每个无线电网孔,它也可是其它东西。

    在下面,使用这个例子的扩频码结构,详细地说明有关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信道扩频码同步的本发明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

    首先,对照图17至23详细地说明使用上述图10至图16的扩频码结构有关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信道扩频码同步的本发明和第二实施例。

    图17示出移动通信系统的示意结构,根据这第二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信道扩频码同步方法应用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

    在图17所示的移动通信系统111配备在每个网孔中提供的基站112中,该网孔构成能通信的一个区域,还配备了一个移动站113,它安装在汽车上或在附近运载,并在移动站113与基站112等开始通信时,通过顺序地测量有利信道(Perch channel)的接收电平并且比较它们来判断用于移动站113与基站112之间通信的短码,该接收电平仅使用每个基站112不同的短码扩频,然后通过建立下行控制信道同步执行连接控制操作,这是使用移动站113和基站112之间的短码和长码用上述有利信道扩频的,并且使用上行通信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进行通信。

    在这个情况下,有利信道例如,是如图18中所示的那样构成的,包括用于时钟再生的2比特前置码(PR)、作为同步数据的64比特汇集字(Sink Word)(SW)、作为基准的10比特引导字(Pi-lot Word)(PL)、被设定为0至49范围内的一个值的6比特帧号(FRN),该范围是构成超帧必须的,在一帧基准点指示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的长码相位的33比特长码相位数据(LCPH),作为控制数据等的305比特通知数据(CAC),控制上行控制信道中信号冲突所需的22比特冲突控制数据(E),指示差错控制数据组结束的6比特尾比特(TA)和用于规定移动站113传输功率的8比特功率控制数据。

    上述基站112配备了一个天线114,用于无线电链路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一个公共放大器电路115,用于放大通过这个天线114发送或接收的无线电链路信号,多个收发信机电路116,具有在图13等所示的长码产生电路66,用于通过每条有线链路与交换站侧通信和通过上述公共放大器115对无线电链路信号进行发送和接收处理,以及一个基站控制电路117,用于控制这些收发信机电路116的每个电路的发送与接收操作。

    然后,一直发送仅使用短码扩频的安全信道和使用短码及长码扩频的下行控制信道。但是,用于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的短码和长码的组成单元在有利信道的通知数据内被通知。然后,在与开始与移动站113等通信时,使用以短码和长码扩频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进行连接控制,和使用上行通信信道及下行通信信道进行与上述移动站113的通信。

    移动站113也配备了一个天线,用于执行无线电链路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一个放大器电路119,用于放大通过这个天线118发送或接收的无线电链路信号,一个收发信机电路120,具有如图13等所示的长码产生电路66,用于对通过上述放大器电路119的无线电链路信号进行发送与接收处理,一个输入/输出电路121,具有一个麦克风、一个扬声器,用于进行话音输入和输出,一个操作电路122,具有人机接口如拨号按键或显示设备,以及一个移动站控制电路123,用于根据这个操作电路122的操作内容控制上述收发信机电路120。

    然后,在开始与基站等通信时,在多个基站之间通过比较只使用短码扩频的有利信道的接收电平来确定用于与基站112通信的短码,并且在在最大接收电平(这是如基站112所设定的)判断该基站。在此之后,接收到上述有利信道,并从该LCPH中读出长码相位,同时以该通知数据中读出下行和上行控制信道中短码与长码的组成单元,和在从长码组成单元中读出的相位产生该长码,然后使用这个长码与该短码一起建立与下行控制信道的同步。在这之后,在使用该短码与长码扩频的下行控制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中执行连接控制,然后使用上行通信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中的连接控制进行基站112的通信。

    下面对照图19至图23说明这个第二实施例的操作。

    〈移动站113启动时和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时〉

    首先,在一个网孔内的移动站113接通电源时,或者如图19所示的,在由移动站113侧的移动站控制电路123进行下行控制信道接收时,写入ROM(未示出)的多个有利信道扩频码(短码)被顺序地转换并设定给收发信机电路120,测量从每个网孔来的有利信道的接收电平,和根据这个接收电平找出上述有利信道中具有最大接收电平的有利信道,(步骤191)。

    在这之后,由移动站113的移动站控制电路123控制收发信机电路120,利用相应于具有最大接收电平的上述有利信道的有利信道扩频码接收有利信道的帧。然后,读出基站号、有利信道号和通知数据(CAC)中的控制信道结构数据,同时相应于帧号(FRN)读出长码相位数据(LCPH)。但是,在控制信道结构数据中,包含了用于上行和下行控制信道的短码(步骤192)。

    接着,利用移动站113中的移动站控制电路123,利用前述方法以随机顺序设定基站号的码(置换基站ID)和根据该有利信道号获得的码(有利码)被设定为收发信机120的长码产生电路66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的初始值,同时长码相位数据(LCPH)被设定,和第一及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及62被移位由这个长码相位数据(LCPH)指示的那样多的时钟数,然后,在利用信道帧的基准点、(图22(A)和(B)中所示的定时(a))开始产生长码。在这点,在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2中建立前述初始值,该初始值对基站112和移动站113是公共的(步骤193)。

    在这之后,利用移动站113侧的收发信机电路120,将下行控制信道的短码与由长码产生电路66产生的长码相乘产生下行控制信道的扩频码。另外,在接收侧通过下行控制信道信号与扩频码之间进行相关来进行同步捕获。(步骤194)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如图22(A)和(B)中所示的有利信道的长码相位数据(LCPH),指示出这样的信息:它变为有利信道帧的一个基准点(图22(A)和(B)中所示的定进(a)),即当长码产生电路66从初始状态移位多少时钟时,它变为构成下行控制信道的第一符号的第一时间片(Chip)(定时(a))的长度。

    然后,由如图22(C)和(D)所示的移动站113侧根据这个长码相位数据(LCPH)计算在(a)定时的长码内容,相对于下行控制信道的扩频码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同步捕获(时隙同步捕获),并且根据这个计算结果产生该长码,相对于下行控制信道进行同步。

    此后,在相对于下行控制信道的接收信号获得时隙同步之后,有可能顺序地取得符号同步和帧同步,以便在移动站113侧由收发信机电路120接收下行控制信道的内容,并变为等待状态(步骤195)。

    〈上行控制信道传输的时间〉

    此后,在通过上行控制信道从移动给113发送信号到基站112时,如图20所示,以长码相位产生上行长码,通过在移动站113侧的收发信机电路120该相位与下行控制信道的长码相位同步,由于使用短码扩频被传输目标的上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并进行发送,如图22(E)所示(步骤201)

    然后,通过基站112侧的收发信电路116,使用上述长码和短码执行解扩频,如图22(F)所示,并进行同步捕获。这时,上行长码相位是根据如上所述的下行长码相位,以便在基站接收时使用的上行长码相位能容易地产生,而且同步捕获能容易地进行。以这种方式,接收上行控制信道的信号(步骤202)。

    〈发送和接收通信信道建立的时间〉

    接着,在通过实现发送和接收连接控制建立通信信道的时间,产生上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因为通过移动站113长码相位与下行控制信道的信号同步地调整,同时将在这个上行控制信道内传输数据进行通信而需要的信道数,移动站数通知基站112侧(步骤211)。

    然后,根据来自上述移动站113侧的传输数据由基站112获得如短码一样多的需要的信道数,然后根据规定的方法产生33比特码(置换的MSI),其中移动站识别码以随机次序设置(步骤212)。

    此后在一个基站112,在相同基站112内(在网孔内),在下行方向使用相同的长码,以便由在基站112侧的收发信机电路116选择与下行控制信道的长码相同的长码作为下行通信信道的长码,并且用于在相同相位上扩频。这种情况下的定时关系表示在图23。在有利信道,通知相应于(a)的长码相位,和移动站113能够知道图23(B)和(C)中的(a)的相位。这样,移动站113能解调和解码由长码和短码扩频的下行数据信号。以这种方式,根据选择的长码和短码,从基站112来的下行通信信道的数据被调制的发送(步骤213)。

    此后,由基站112,33比特码(置换的MSI)被设置在收发信机116内长码产生电路66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内,在33比特码内通过规定方法以随机次序设置移动站识别号码,然后,在该相位与上面描述的下行通信信道的长码相位同步时,第一和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和62的移位开始,并且产生用于上行通信信道的长码,同时使用这种上行长码和短码,开始上行通信信道的接收(步骤214)。

    接着,变为规定上行和下行通信信道的信道指定数据的频率、上行和下行短码等由基站112的收发信机电路116收集在一起,并且通过下行控制信道把这个信息作为信道指定信号通知移动站113侧的收发信机电路120(步骤215)。

    然后,由移动站113的收发信机电路120,根据从上述基站112侧来的信道指定信号,以与下行控制信道相同的定时,开始产生下行长码,此外,通过使用这个下行长码和短码实现下行通信信道的接收并且进行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捕获(步骤217)。

    接着,由移动站113的收发信机电路120,当获得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时,该33比特码(置换的MSI)被设置在收发信机电路120内长码产生电路66的第一移位寄存器电路61,在33比特码内根据规定的方法以随机次序设置移动站识别号码,然后,在相位与上面描述的下行通信信道的长码相位同步时,第一和第二移位寄存器电路61和62的移位开始,并且产生用于上行通信信道的长码。同时,通过使用这种上行长码和短码产生上行通信信道的信号,而且这是通过调整帧定时和上述下行通信信道的长码相位而被发送的。(步骤218)

    此后,由基站112的收发信机电路116,通过使用上行长码和短码进行上行通信信道的同步捕获,而且它进入与上述移动站113通信的状态(步骤219)。

    如上所述,在这个第二实施例中,它是这样来进行的,在移动站113和基站112等之间开始通信时,通过使用的有利信道选择移动站113和基站112之间通信中使用的短码,有利信道仅使用短码扩频,然后通过使用上述有利信道的长码相位数据(LCPH)建立移动站113和基站112之间的下行控制信道的同步,该下行控制信道通过使用短码和长码来扩频,并且通过使用下行控制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上行通信信道,和下行通信信道进行通信,这些信道使用短码和长码来扩频,以致即使每个扩频码变长时,由长码产生电路66获得的长码的相位和扩频接收信号的长码的相位能够短时间的符合,并且根据这一点,有可能实现通信信道平滑地建立和转换,而同时显著地增加移动站113和基站112之间通信信道的数目。

    应注意,在上述实施例中,假定由有利信道通知的长码的相位数据为在下一帧顶部的符号中的长码相位,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需要限制到这一点,只要是基站112和移动站113之间预定定时的任何定时就能实现任何定时。

    而且,已经对于使用金符号的情况进行了说明,该金符号具有128比特码长度,其中,1比特加到127比特作为短码,而金符号具有233比特的码长,其中1比特被加到233-1比特作为长码,但是,考虑到码长度,它可能是不同于那些只要它们满足要求条件的那些码长度,其条件例如是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同时地通信的站的数目。而且,对于使用不是金符号的任何符号可能是好的,只要它是一个满足要求条件的符号。

    接着,将参见图24至29详细说明上面描述的在使用图10至图16扩频码结构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方案中有关信道扩频码同步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图24和图25分别表示基站和移动站的示例性结构,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应用了根据这个第三实施例在CDMA移动通信方案中信道扩频码的同步方法。

    在图24中,标号340是指一个天线,标号341是指一个双工器,用于把来自天线340的接收信号分配到接收放大器342,同时把公共放大器349的输出分配到天线340,标号342是指一个接收放大器,用于放大接收的信号,标号343是指一个相关器,用于把放大的接收信号和由扩频码产生器347产生的扩频码相关,标号344是指一个解调器,用于解调相关器343的输出,标号345是指一个解码器,用于解码解调器344的输出,和标号346是指一个信号分离电路,用于判断解码器345的输出的帧结构,并分离地输出各个帧构成单元。

    标号347和348是指扩频码产生器,它们具有图13所示的长码产生电路66等,和分别为上行和下行数据信号产生扩频码,因为短码和长码的结构数据和产生的初始相位是从基站控制单元358规定,标号353是指一个信号复用电路,用于通过复用控制数据等产生一个帧,该数据是从基站控制单元358转发的,并且使得以从帧定时建立电路359规定的定时输出,标号352是指一个编码器,用于编码复用的控制信号,标号351是指一个调制器,用于调制编码器352的输出,以及标号350是一个扩频器,用于通过相乘由扩频码产生器348产生的扩频码来扩频调制器351的输出。

    标号357是一个信号复用电路,用于复用从基站控制单元358转发的控制数据等和下行数据信号产生一个帧,和在来自帧定时建立电路359规定的定时进行输出,标号356是一个编码器,用于编码复用的控制信号,355是一个调制器,用于调制编码器356的输出,标号354是一个扩频器,通过相乘由扩频码产生器348产生的扩频码来扩频调制器355的输出,和标号349是一个公共放大器,用于放大扩频码350和354的输出,并输出它们至双工器341。

    在这种情况下扩频器350至信号复用电路353被用于有利信道和控制信道传输,而同时,扩频器345至信号复用电路357被用于通信信道传输。

    标号359是一个帧定时建立电路,用于通过设定由基站控制单元358规定的帧定时调整传输定时至信号复用电路353和357,和标号358是一个基站控制单元,该单元具有从信号分离电路346读出控制信号的功能,同其它基站交换长码相位数据及帧时差数据的功能,建立短码、长码和它们的初始相位至扩频码产生器347和348的功能和输出控制信号至信号复用电路353与357等的功能。

    图24示出了用于通信的信道是一个信道用于上行和一个信道用于下行的情况,但是它也可能通过提供从扩频器354至信号复用电路357的一个系统和从接收放大器342至的信号分离电路346的一个系统较多地支持多个通信信道。此外,该图还示出包含有利信道(仅下行)的上行/下行控制信道的结构,但是有可能通过提供从扩频器350至信号复用电路353的一个系统较多地支持多个安全信道和上行/下行控制信道。

    在图25中,标号311是指一个天线,标号312是指一个双工器,用于把从天线311接收的信号分配到接收放大器313,而同时把传输放大器324的输出分配到天线311,标号313是指一个接收放大器,用于放大接收的信号,标号314是指一个第一相关器,用于使放大的接收的信号和由扩频码产生器322产生的扩频码相关,标号315是指一个第一解调器,用于解调第一相关器314的输出,标号316是指第一解码器,用于解码第一解调器315的输出,和标号317是指第一信号分离电路,用于判断第一解码器316的输出的帧结构,和分离地输出各个帧构成单元。

    标号322是指一个扩频码产生器,该产生器具有图13等所示的长码产生电路66,和它产生扩频码,对于下行数据信号作为结构数据和短码和长码的产生的初始相位都由移动站控制单元329规定,分别用于第一相关器314和第二相关器318,318是第二相关器,用于使放大的接收信号和由扩频码产生器322产生的扩频码相关,319是一个第二解调器,用于解调第二相关器318的输出,320是一个第二解码器,用于解码第二解调器319的输出,和321是第二信号分离电路,用于判断第二解码器319输出的帧结构并且分别地输出的各个帧构成单元。

    在这种情况下,提供第一相关器314至第一信号分离电路317和第二相关器318至第二信号分离电路321的多个接收系统的理由是这样的,为了软切换的目的进行同时接收,并且通过图中未示出的信号合成电路,多个下行数据信号被合成为一个数据信号。

    标号323是指一个扩频码产生器,它具有图13所示长码产生电路66等,它产生用于上行数据信号的扩频码作为结构数据和短码和长码的产生初始相位从移动站控制单元329进行规定标号328,是指一个信号复用电路,用于通过复用从移动站控制单元329转发的控制数据等和上行数据信号来产生帧,标号327是指一个编码器,用于编码复用的控制信号,标号326是指一个调制器,用于调制编码器327的输出,标号325是指一个扩频器,通过相乘由扩频码产生器323产生的扩频码来扩频调制器326的输出,以及标号324是指一个传输放大器,用于放大扩频器325的输出并输出它到双工器312。

    标号332是指一个操作电路,具有拨号开关等,标号331是指一个接收电平测量电路,用于检测第一和第二相关器314和318输出的峰值接收电平,标号330是指一个帧定时测量电路,用于测量从第一和第二编码器316和320的输出的接收信号的帧定时和来自编码器327的传输帧定时,并把它们通知给移动站控制单元329,以及标号329是指一个移动站控制单元,该单元具有从第一和第二信号分离电路317和312读出控制信号的功能,建立短码,长码和它们的初始相位至扩频码产生器322和323的功能,输出控制信号至信号复用电路328的功能,从帧定时测量电路和接收电平测量电路331接收测量值的功能,执行计算获得时间差和相位差的功能,如后面所述的等等。

    参照图26至图29说明在网孔间过区切换时基站和移动站的工作。

    首先,基站通过使用扩频器350的传输系统发送有利信道到图24的信号复用电路353。这里,假设该有利信道具有构成类似于在上述第二实施例的图18所示的结构。

    而且,假定移动站是在通过检测由于移动站的运动等网孔改变实现越区切换操作时通过第一相关器314至第一信号分离电路317的接收系统进行通信,这时通过图26和图27所示的过程进行的。

    该移动站通过使移动站控制单元329顺序地设置网孔周围的有利信道的扩频码(短码)找出具有最大接收电平的扩频码,这些码或者是写入ROM(未示出)中或是从基站通知至扩频码产生器322,并且使用不是用于通信的使用第二相关器318系统,使接收电平侧量电路331测量接收电平。然后根据接收的电平和由这种操作检测的扩频码,确定是否启动交换目标网孔和过区切换(步骤261)。

    在满足过区切换启动条件的有利信道不存在的情况下,再次重复网孔周围的有利信道的接收。

    现在说明在过区切换被启动情况下的操作。

    首先,在移动站,通过第一相关器314至第一信号分离电路317的接收系统继续与过区切换源基站的通信,和与这个过程并行的,通过第二相关器318至第二信号分离电路321的接收系统实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有利信道的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相应的扩频码从移动站控制单元329到扩频码产生器322被建立,通过这个扩频码进行相关接收有利信道,和读出构成这个有利信道帧的通知数据部分(CAC)内的基站识别号码有利信道号码、控制信道结构数据等,同时读出长码相位数据(LCPH)。这里,长码相位数据表示被干扰定时的长码相位,即一个值,指示它偏移长码初始状态有多大、和例如在图28中,它表示(a)定时的相位,即在下一帧的最高位。因此,当长码相位数据值是P1时,在下一帧的最高位,它的状态是已偏移长码初始状态的P1值。

    接着,该移动站测量相应于接收长码相位数据的定时(a)和最接近于当前通信的上行通信信道的帧的顶部定时(b)之间的时间差Td,如图28(A)和(B)所示,通过使用帧定时测量电路330测量。而且,这时,移动站控制单元329从扩频码产生器323读出在长码的点(b)的相位数据并设置该数据为P2,该长码被用在当前通信的上行通信信道。然后,获得这个数据和长码相位数据值P1间的差P2-P1,获得在有利信道的点(a)和当前通信上行通信信道的点(b)的长码相位的差作为时钟数的差,并且这个值被设置为Ld(步骤262)

    在这种情况下,在基站使用的多个信道中长码的相位是相同的,在实现上行传输的情况下长码相位同步的情况下,Ld是代表过区切换源基站和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之间长码相位差。

    接着,由移动站控制单元329产生过区切换请求信号。这个过区请求信号包括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识别符,移动站识别符,上述的帧时间差Td,长码相位差Ld等的数据单元。然后,过区切换请求信号经过通信的控制信道发送到当前通信的基站(步骤263)。

    接着,当接收过区切换请求信号时(步骤264)过区切换源基站在基站控制单元358读出其内容,从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识别符判断过区切换的目标基站,并经过基站之间的控制线路至这个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发送链路建立请求信号,该链路建立请求信号包含至少要求的信道号码,移动站识别符,帧的时间差Td,长码相位差La等数据单元(步骤265)。

    然后,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接收这个数据,要求的信道数与有线链路一样多,并选择用于上行和下行通信的扩频码(短码)(步骤266和267),同时在分配通信信道之后,如图29(A)和(B)所示,由基站控制单元358在扩频码产生器348中设置下行通信短码产生下行通信长码,并且实现下行通信信道的传输(步骤268)。

    这时,长码相位和帧定时如下,即,假定移动站传输的长码相位在过区切换前后是相同的,从过区切换源基站通知的长码相位差是在参考定时的基站之间的长码相位差,以便能看出,关于自己基站的安全信道传输,它是定时处长码相位提前帧时间差Td那样长的一点是在相位提前长码相位差Ld那样长的一个点。

    这样,能够看到在那个定时移动站的传输长码相位,以便通过产生上行通信长码设定该码于扩频码产生器347,在短的同步捕获期间实现上行通信信道的接收和进行同步捕获(步骤269)。

    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选择的上行和下行信道的短码等通过控制线路以包含在信道指配请求信号的形式传送到过区切换源基站(步骤270和271)。此后,它们通过信道指配信号从过区切换源基站通知移动站(步骤272和273)。

    然后,在移动站,在扩频码产生器322内的长码产生电路66的移位寄存器的初始状态从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识别号码和有利信道扩展码建立,此外,在同步捕获的定时处的长码相位(从初始状态开始的时钟数)是从通知的长码相位数据计算的,并且产生偏移初始状态的长码(步骤274)。

    利用扩频码实现解扩频,其中这个长码和规定的下行通信短码相乘,并进行同步捕获。这样,在短的同步捕获期间中下行通信的接收变为可能(步骤275)。

    这里,在上面已描述了通过上行的相同的扩频码实现过区切换的情况,但是,对于上行和下行二者扩频码被改变的情况下,对于下行通信信道的同步建立之后。实现上行通信信道的传输(步骤276)而且这是通过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进行同步捕获接收的(步骤277)。

    如上所述,在这个实施例中,在通信的移动站执行过区切换的情况下,它是这样进行的,以便测量当前通信的通信信道的帧和安置在移动目标网孔内的基站使用的安全信道的帧之间的偏移,和把这个测量结果经过过区切换源基站传送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并且调整从这个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传送的下行通信信道和由上述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等接收的上行通信信道的长码相位,以便当每个扩频码变长时,由长码产生电路获得的扩频码的相位和进行扩频的接收信号的扩频码的相位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相符合,这样,有可能在过区切换时实现平滑地通信信道的转换,同时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通信信道的数量猛增。

    而且,通过修改上述的第三实施例,在与过区切换源基站的上行通信信道帧相同的定时可能较好地产生下行通信信道的帧,并且例如在该过区切换目标基站发送这个帧。

    这里,通过应用上述的第三实施例,为了改进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VOX效果之目的,有可能设置相对于过区切换源基站的有利信道的帧随机地偏移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下行通信信道的帧,通过站间控制线路和过区切换源基站顺序地发送这些偏移值、下行和下行短码,频率等到移动站,并且设置对于从这个移动站发送的上行通信信道的帧的偏移,通过这样做,可能在VOX控制时在存在有过区切换目标,基站的网孔增加计算效率。而且,这样的方案在一般的VOX控制中改进VOX效率方面也是有效有。

    在下面,参见附图30至32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个方案,该方案用于利用降低干扰量以及这样的VOX控制增加系统容量。

    首先,将说明下行(信号传输是从基站到移动站)的情况。

    图30表示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传输系统的结构,这里401是用于辐射发送放大器402输出的天线,402是用于放大合成器403的输出并把它发送到天线401的发送放大器,和403是一个合成器,用于将各个信道的发送开/关控制电路431至43n的输出组合在一起并发送组合的信号至发送放大器402。另一方面,考虑到相应部分的信道,每个信道具有相同结构,所以仅说明一种序列。481是一个编码器电路,用于编码数据序列并发送它到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判断电路471,471是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判断电路,用于判断在话音情况下的话音/无声或在数据情况下判断/在编码的传输数据序列内每帧数据的存在/不存在,并在每帧将它通知至传输开/关控制电路431,并发送编码的数据信号至调制电路461,461是一个调制电路,用于调制编码数据信号,451是一个传输定时调整电路,用于根据来自基准定时产生电路409的帧传输基准定时被偏移由控制单元410规定的那样多的时间的定时来调整传输定时,441是一个扩频器,用于扩频传输定时调整电路451输出,和431是一个传输开/关控制电路,根据来自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判断电路471的信号,从来自传输定时调整电路451的信号中通过扩频器441对于无声或无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关闭传输,和对于其它部分打开传输。而且,409是一个基准定时产生电路,用于提供帧传输基准定时至传输定时调整电路451至45n,410是一个控制单元,用于规定偏移对每个信道的帧传输基准定时的定时偏移量给传输定时调整电路451至45n,和411是一个扩频码产生电路,用于在控制单元410的控制下指定扩频码给扩频器441至44n。

    接着,将说明确定由控制单元410设置的偏移量的方法。

    在控制单元410,一个帧被划分多个时序,而这些时序被设置于相应的偏移量,而这些时序,即偏移量被随机地选择并在信道分配时建立,例如,图31是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相对于四个信道的帧传输基准定时建立四个传输定时偏移。当帧长度是T时,偏移量是To=0(与帧传输基准定时相符)t1=T/4,t2=T/2,和t3=3T/4。在基站,在分配无线信道时,它们是通过从这四个时序中随机地选择进行分配。图31表示作为例子的四个信道的分配是相互不同的情况。结果,例如在第二部分,四个PR+SW常规地已重叠,这样,即使进行VOX控制同时通信的数目不能增加,但是因在传输定时上设置偏移,PR+SW将不重叠,而同时通信的数目能够增加,由于VOX控制,可利用降低干扰量的结果。而且,如在第5部分,甚至当存在传输不被关断的一个帧时,PR+SW部分的干扰将被降低。

    接着,考虑到单位偏移宽度,最好是使得它约为由一帧发送的一部分长度,在这长度数据传输被关断(在第四实施例中PR+SW的长度)。其理由是如果它具有的长度短于那个长度,则预料干扰将会增加,因为PR+SW部分地重叠,而且如果它具有的长度长于那个长度,由于产生明显的间隙,预料其效率降低。

    而且,考虑到随机性,可使用一种方法,用于选择和设定在信道分配时的偏移量,以各个时序进行通信的移动站数目尽可能相等。

    接着,将说明上行(信号传输是从移动站到基站)的情况。

    图32表示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用于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站传输系统的结构,这里,501是用于辐射发送放大器502输出的天线,标号502是指一个发送放大器,用于放大传输开/关控制电路531的输出并发送该信号到天线501,标号581是指一个编码器电路,用于编码数据序列并发送它到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判断电路571,标号571是指一个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判断电路,用于判断在话音情况下的话音/无声,或在数据情况下判断编码传输数据序列中的每帧数据的存在/不存在,在每帧将它通知给传输开/关控制电路531,并发送编码的信号到调制电路561,标号561是一个调制电路,用于调制编码的数据信号,标号551是一个传输定时调整电路,根据来自基准定时产生电路509的帧传输基准定时被偏移由控制单元520规定的那样多的时间的定时来调整传输定时,标号541是指一个扩频器,用于扩频传输定时调整电路551的输出,和标号531是指一个传输开/关控制电路,根据来自传输数据存在/不存在调整电路571的信号,在从来自传输定时调整电路551的信号中,通过扩频器541对于无声或无数据帧的数据部分关闭传输,和对于其它部分打开传输。标号509是指一个基准定时产生电路,用于提供帧传输基准定时至传输定时调整电路551,标号520是指一个控制单元,用于对每个信道规定偏移帧传输基准定时的定时偏移量给传输定时调整电路551,以及标号551是指一个扩频码产生电路,用于在控制单元520的控制下指定扩频码给扩频器541。

    在移动站,根据来自基站的信号,由基准定时产生电路509产生帧基准定时。来自基站的帧基准定时本身是随机化的,所以通过使移动站与其同步地发送,对于上行也能获得与下行一样的类似效果。而且,在信道中,基站传输同步的情况下,选择一些随机值就足够了,并且设置其中的一个值作为移动站的控制单元520的传输定时偏移量。在基站选择移动站的偏移量也是好的,并且将它通知基站来设置该偏移量。

    如上所述,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通过对每个无线信道随机地设定对传输定时的偏移,通过在进行VOX控制时尽可能不重叠的发送无线电波的部分来降低无线电信道之间的干扰,并且通过增加统计复用效果保证大的信道容量。这里,这个第四实施例的方案在CDMA方案中具有特别大的效果,其中无线电信道可以是互相干扰的,因为无线电信道工作在相同的频率。

    请注意,在这个第四实施例中,在调制信号被输入到扩频器之前在基站和移动站两个站中实现传输定时的调整,以便可能在传输时使用具有相同相位的公共长码。这样,就不需要有多个长码产生电路,而且在设备内以单个相位操作它也变为可能,以便具有以下优点,即设备结构变得简单,而同时被通知的相位数据等能被简化。

    请注意,在上述的每个实施例中,作为例子已经说明了一个基站支持一个无线电网孔的情况,但是,也可能一个基站支持多个无线电网孔(也称为扇区)。在这种情况下,由每个基站支持的每个无线网孔构成控制信道和通信信道,和安全信道也提供用于每个无线电网孔。即,将具有类似于用于每个无线电网孔的基站的情况的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用于独特识别系统内的每个网孔(或扇区)的一个号码代替上述每个实施例中的基站识别号码就足够了。例如,使用它,其中基站内的基站识别号码和网孔(或扇区)号码被组合,可能识别整个系统中的每个网孔(或扇区)。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描述的图14和图15所示的用于下行控制信道,下行通信信道和上行控制信道的长码构成单元中的置换的BASE ID将由置换(BASE ID+Cell ID)代替。因为对于上行通信信道来说,与上述图16所示的相同就足够了。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的方法和系统.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码分多址通信方法,在每个基站和移动站的任何一个站,对被发送的数据序列使用选择的短扩频码和规定的长扩频码进行扩频,而同时在另一个站,使用选择的短扩频码和规定的长扩频码解扩频从任一个站来的数据序列以再生原数据序列。在过区切换时,在过区切换源基站和移动站之间被传送的每个数据在过区切换目标基站与移动站之间被传送的数据都使用长扩频码和短扩频码二者进行扩频,并在每个移动站和基站调整定时组合接收的数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