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扩频通信系统里确定脉冲开始时刻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适合于一个以码元形式传输信息的系统的一个接收电路的台站,这一接收电路包括一个同步电路,用来产生一个说明一个码元的开始的指示。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同步方法,用于确定码元的开始时间。
本发明可以应用于采用扩频技术的蜂窝无线电电话网工业,特别是CDMA网络工业。
这种系统带来的问题是接收机如何同步。要被接收的码元必须跟本地时钟保持相位同步。这样,就能以很高的精度确定发射的码元的开始时间。关于这一点,可以查阅美国专利第5712869号。在这一专利文献里,是用导频信号来实现同步的。
本发明提议大大地简化接收台的同步方式,从而不再需要导频信号同步序列。
因此,这样一种台地特征在于,所述同步电路包括:
-测量发射信号能量的一个测量电路,
-对这一能量测量值进行积分的第一个积分电路,
-对第一个积分电路输出信号进行积分的第二个积分电路,
-根据第二个积分电路的输出信号产生接收到的码元开始时间的信号的一个门限电路。
通过非限制性的实例,同时参考以下实施方案,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和其它方面将会明了和得到阐明。
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包括一个站台的发射系统的一个示意图,
图2是跟一个差分解调器一起工作的一个匹配的滤波器的示意图,
图3说明本发明中两个积分器级联组件,
图4显示第一个积分器输入端信号的形状,
图5显示这第一个积分器输出端信号的形状,
图6显示第二个积分器输出端信号的形状,和
图7说明建立同步的处理电路的示意图。
图1代表一个发射系统,它包括本发明中跟第二个台2通信的第一个台1。台1和2分别包括一个发射部分11和12,还包括一个接收部分14和15。特别对发射部分11和接收部分15建立的链路感兴趣。这一链路发射码元和使用例如3条路径T1、T2和T3。每个码元都由一个二进制元素或者一组二进制元素形成,由一些码片形成的扩频码CS结束。这个码是在发射端由一个码发生器21产生的。在接收部分15中这个码CS用适合这个码的一个滤波器22代表,放置在这一接收部分第一级23的输出端。这个滤波器22后面是一个差分解调器。在以下文章中,会找到对这些单元22和25的讨论:
“扩频抗多径技术以及在城市数字无线电话中的应用简介”,作者是G.L.TURIN,这篇文章发表于1980年3月在第68卷第3期的IEEE论文集中的328~353页上。
“多径衰落信道上扩频通信的集成化全数字分集接收机”,它的作者是C.MOULEC等,这篇文章在VTC 1994的367~370上发表。
在图2里重新画出这些单元的结构。匹配滤波器22是用两个横向滤波器30和31形成的,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被分别分配给路径I和Q,它们跟同相和正交相位数据有关,这些数据来自第一级23。只详细说明了滤波器30。它包括级联的延迟单元32a、32b、32c、……,每一个延迟单元都带来等于一个码片周期的延迟。这个中延迟单元都用乘法器35a、35b、35c、……、35d跟系数CL-1、CL-2、CL-3……C0。加法器38将乘法器35a、35b、35c、……、35d的输出的幅度加起来。这些系数的值代表扩频码CS的值。这两个滤波器产生同相信号x2I和正交信号x2Q,它们被分别交给由一个延迟线40和41形成的差分解调器25,用于产生等于一个码元周期的延迟。两个乘法器45和46分别完成延迟值跟差分解调器25输入端的值的相乘。然后用加法器49将这些乘法器产生的结果加在一起,产生信号A,为了进行概括,将它写成:
A(n)=x2I(n-N)·x2I(n)+x2Q(n-N)·x2Q(n)在这个公式中,“n”代表当前时刻,“N”代表延迟线40和41的长度,等于扩频码的长度,因而等于一个码元的延续时间。在解调器25产生的数据的基础之上,在处理完之后,在用户电路26中产生有用的数据。
作为多径T1、T2、T3……和其它干扰的结果,很难在接收端将收到的数据跟本地产生的扩频码同步。为了实现同步,这一同步电路包括(图1):
-对这一能量测量值进行积分的第一个积分电路52,
-对第一个积分电路输出信号进行积分的第二个积分电路54,
-根据第二个积分电路的输出信号产生接收到的码元开始时间的信号的一个门限电路26。
这样,在这一脉冲开始时间信号的基础之上,就有可能用一个处理电路58保证接收机同步。
积分器52和54的结构在图3里说明。这两个积分器将产生的值跟解调器25的值积分。只画出了积分器52的结构,因为积分器54的结构可以相同。积分器52包括加法器60和一个累加存储器62形成的一个累加器。积分器52可以重新初始化,然后在信号SY的控制下将存储器62设置成0。为了重新初始化这一积分器54,还采用了信号SY,但这一重新初始化是利用第一个积分器的输出值,信号SY每两个活动边缘一个活动边缘进行的。信号SY由一个处理电路58(图1)进行处理,以产生同步信号。
在图4里,说明解调器25输出端信号A的形状。每一条路径T1、T2和T3分别给出一个相关峰P1、P2和P3。显然传播参数不会变化得太快。将为跟在后面的码元SB2再现为有第一个值的码元SB1产生的前面描述的峰P1、P2和P3形成的结构,这个码元SB2具有相同的极性,与此同时码元SB2跟码元SB1有相同的值。由于随后的码元SB3有一个不同的值,因此有一个负峰结构。
图5说明第一个积分器52输出端的信号B,这个积分器在每一码元周期里都复位成0,就像前面已经对此介绍过一样。积分器54输出端上的信号C在图6里说明。这个积分器54的累加器在每第二个码元周期被复位成0,在这两个周期之间这一累加器增加第一个积分器52的输出值。因此,峰的极化的改变会导致代表信号C的曲线的斜率改变。这在图6中用记号BEG表示。这一信号由门限电路56处理(图1)。
图7说明处理电路58的结构。这一电路是在一个计数器80周围形成的,这个计数器从D/2+In到-D/2+In对时钟81产生的信号进行计数。值In是允许同步的变量,就像会在下面解释的一样,D是计数器容量和希望获得的同步精度的函数。当计数器的内容经过0的时候,出现活动的同步信号SY。事实上就是这些内容在提醒这些码元的有效性,并核实积分器的重新初始化。检测到斜率BEG的变化时,将计数器的值Ibt经过寄存器91发送给处理单元90。第一个步骤里的这一单元确定了一个值Ibtt,从而使:其中,b代表标志着一个码元开始的第一个预期峰出现之前储存的一个等待周期。
根据以下类型的一个公式,这个值Ibtt可以被随后过滤成一个幅度Ibttf,作为以前过滤后的值Ibbtf(-1)的一个函数:
Ibttf=Ibtt·α+(1-α)Ibttf(-1)其中的α是一个小于1的滤波器常数。
然后计算值In,它就是要计入向下计数器里的修正值:In=IbttfxΓb+Γ]]>其中Γ是可以跟同步形成的环路增益相比拟的一个值。
如果不进行这一滤波,In就可以取以下值:
这个值In被放入寄存器95中,在它的向下计数循环的结尾,也就是说,在它达到D/2-1的时候,重新填充计数器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