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1336121 上传时间:2018-04-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84.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800615.6

申请日:

2000.04.17

公开号:

CN1302500A

公开日:

2001.07.04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4L 29/06申请日:20000417授权公告日:20041110终止日期:20100417|||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4L29/06; H04N7/24

主分类号:

H04L29/06; H04N7/24

申请人: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发明人:

L·赫尔曼

地址:

荷兰艾恩德霍芬

优先权:

1999.04.20 EP 99400961.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王岳;陈景峻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方法,用于使诸如MPEG-4数字数据流之类的数据流适应于在“因特网”网络中使用的所谓实时协议(RTP)。一个同步层SL作为MPEG-4媒体层与RTP叠层之间所定义的界面,规定了一种简化的SL信头格式以便适合于RTP信头。考虑到的与SL信头规范共有的RTP信头字段是:填充符、标志符、序列号、以及时间标记。对于按照MPEG-4SL数据而携载在各分组中的RTP字段之语义,作出了再定义。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预处理方法,用于使诸如MPEG-4数字数据流之类的数 据流适应于在“因特网”网络中使用的所谓实时协议(RTP),其中, 一个同步层SL作为MPEG-4媒体层与RTP叠层之间所定义的界面, 规定了一种简化的SL信头格式以便适合于RTP信头。
2: 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与SL信头规范共有的RTP信 头字段是:填充符、标志符、序列号、以及时间标记。
3: 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按照MPEG-4SL数据而携载 在各分组中的RTP字段之语义定义如下: a)  填充符特征位意味着该分组只由填充符数据组成; b)  标志符比特指明了一个存取单元的开始; c)  序列号编码于16比特上以遵从RTP信头规范,并按照MPEG -4容许SL字段长度可变; d)  RTP分组的时间标记字段传输出两种SL信头时间标记“解码 的”和“组合的”,每个SL时间标记编码于16比特上,并串接形成 编码于32比特上的RTP时间标记。

说明书


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 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方法,用于使诸如MPEG-4数字数据流之类的数据流适应于“因特网”网络中使用的所谓实时协议(RTP)。

    通过互联网的多媒体流传送现在是每天的现实。与这个领域相关联的业务非常多:电子商务、互动游戏、视频点播,等等。MPEG-4,例如描述于1997年10月的ISO/IEC-JTC1/SC29/WG11-N1909“Overview of the MPEG-4 Version 1 standard(MPEG-4版本1标准的概述)”中、以及1997年11月的ISO/IEC-JTC1/SC29/WG11-N1901“MPEG-4 Systems(MPEG-4系统)”中的MPEG-4,是关于声像对象的形式上对自然和合成的声像数据进行编码的一种标准,它借助于景象描述将声像对象置入一种声像景象中。在因特网关系下这种MPEG-4标准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低比特率下优良的图像质量,高的互动可能性,混合二维和三维表象的能力,……)。

    RTP协议适应于传输多媒体数据,尤其是诸如音频或视频之类有实时约束的数据。MPEG又定义了对下属网络技术的界面:同步层(SL)。然而,从SL分组直接映射到RTP分组上是不容易地,主要因为两种格式间的复杂性差异。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十分简单的方法,通过在SL信头中选择出能由RTP协议应用的信息来使SL分组适应于RTP分组。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诸如在本说明之引言中定义的预处理方法,并且其特征还在于,同步层SL是在MPEG-4媒体层与RTP叠层之间定义的界面,规定了一种简化的SL信头以便适合于RTP信头。

    现在,参考附图较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明RTP数据分组用的一个信头;

    图2示例出应用于使MPEG-4通过RTP结构的协议叠层。

    按照一般的RTP规范,RTP数据分组由12字节的固定信头组成(见图1)。此信头后面是一个可变的选项部分和净荷(视频帧,音频样本)。另一方面,MPEG-4SL分组信头格式可以在MPEG-4规范中找到。如果人们考虑对于IP网实施MPEG-4,系统结构可以呈现为如图2中所示明。SL层是MPEG-4媒体层与RPT叠层之间的界面。于是,SL层在构造上必须能通过IP网正确地传输SL信息。已经构成了各种命题。这里提议的是规定一种适合于RTP信头用的简化的SL信头格式。

    可以与SL信头规范共有的RTP信头字段是:

    (a)  填充符(1)

    (b)  标志符(1)

    (c)  序列号(16)

    (d)  时间标记(32)

    于是,应用如上面所述的在RTP信头和SL信头中共有的字段,并联系到图2的协议叠层,语义将如表1中那样,它给出了SL/RTP映射上的语义结构。

                                 表1    注释 RTP信  头字  段SL-分组信头字段SL Config-descriptor字    段    语义RTP容许传输填充符信息以将净荷对准好数据块。MPEG-4的填充符设计为字节对准,或者只传输填充符字节。填充符  (1)    一填充符    特征位填    充符比特    =0    使用填充符特    征位=1    填充符的使用应限制于仅    仅传输填充符字节。RTP标志符应用于划分帧边界。这个比特可以映射入MPEG-4术语中一个存取单元或一个随机存取点的开始或者结束。  标  志  符   (1)    存取单元    开始特征    位    使用存取单元    开始特征位=    1    标志符应当对应于存取单    元开始特征位,因为在SL    中,时间标记和序列号都是    指配于AU而不是分组的。    故需要标志出一个AU的开    始。    在RTP和SL两种规范    中,序列号应用于重    新排序之目的和分组    丢失之检测中。    序  列    号    (16)    分组序列    号    分组序列号长    度=16    分组序列号的长度应限制    于16比特,以适合于RTP    要求。    解码时在RTP中只传    输一个时间标记,而    在SL中可以有组合时    间标记。    时  间    标记    (32)    解码时间    标记    组合时间    标记    使用时间标记    特征位=1    时间标记分辨    率    时间标记长度    =16    为了能传输两方面的SL时    间标记,应将RTP时间标记    (编码于32比特上)分成    两部分,以便能映射SL解    码时间标记和SL组合时间    标记(它们应各编码于16    比特上)。

    这种十分简单和有效的方法用以将MPEG-4 SL分组映射为RTP分组是基于这样的事实,人们已经定义了一种SL_Config_Descriptor结构,它促使将SL信头简化至能够存储于RTP信头字段中那样的值,因而依据在分组中携载的MPEG-4 SL数据,定义出RTP字段的语义:

    a)  填充符特征位意味着该分组只由填充符数据组成;

    b)  标志符比特指明了一个存取单元的开始;

    c)  序列号编码于16比特上以遵从RTP信头规范,并按照MPEG-4容许SL字段长度可变;

    d)  RTP分组的时间标记字段传输出两种SL信头时间标记(解码时间标记和组合时间标记)。每个SL时间标记编码于16比特上,并串接形成编码于32比特上的RTP时间标记。

    在本发明的场合下,需要附加的是定义一种RTP净荷类型来表示MPEG-4流(象通常要由RTP传输的其它数据类型那样)。为了保持SL的完整信头,可应用RTP信头中选项的“扩展字段”,用以携载在传统的RTP信头中不存在的信息,而带来的主要缺点是:额外字节。

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MPEG-4数据流适应于互联网的预处理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方法,用于使诸如MPEG4数字数据流之类的数据流适应于在“因特网”网络中使用的所谓实时协议(RTP)。一个同步层SL作为MPEG4媒体层与RTP叠层之间所定义的界面,规定了一种简化的SL信头格式以便适合于RTP信头。考虑到的与SL信头规范共有的RTP信头字段是:填充符、标志符、序列号、以及时间标记。对于按照MPEG4SL数据而携载在各分组中的RTP字段之语义,作出了再定义。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