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1330200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1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030477.5

申请日:

2005.10.13

公开号:

CN1787377A

公开日:

2006.06.1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3K23/42(2006.01)

主分类号:

H03K23/42

申请人: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惠丹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明人:

许永生; 李勇; 钱惠富; 赖宗声

地址:

200062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宗德;石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属于集成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由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锁存器L2组成,两锁存器是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相结合的电路,两锁存器的Bipolar器件,即晶体管的有源负载是PMOS管,锁存器的Bipolar器件,即晶体管的恒流源是NMOS管,两锁存器的交叉耦合对是小偏置电流的偏置电路,旨在提高锁存器的工作速度,兼有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的优点:工作频率高、功耗低和制备集成电路时占用的芯片面积小,特别适于作高速低功耗的N级级联的2N分频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由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锁存器(L2)组成,第一锁存器(L1)含D1端、端、CLK1端、端、Vbias1端、VCC1端、Qout1端、端和地线,VCC1端和地线跨接在电压源+端和电压源-端之间,第二锁存器(L2)含D2端、端、CLK2端、端、Vbias2端、VCC2端、Qout2端、端和地线,VCC2端和地线跨接在电压源+端和电压源-端之间,第一锁存器(L1)与第二锁存器(L2)之间的电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D1端、端、Qout1端、端、CLK1端和端分别与第二锁存器(L2)的端、Qout2端、D2端、端、端和CLK2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Vbias1端和第二锁存器(L2)的Vbias2端与偏置电压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CLK1端和端是所述分频器的差分信号输入端,第二锁存器(L2)的Qout2端和端是所述分频器的2分频差分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存器(L1)还含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是NMOS管,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是PMOS管,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是NPN管,第二锁存器(L2)还含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第十二晶体管(Q12),第五MOS管(M5)和第八MOS管(M8)是NMOS管,第六MOS管(M6)和第七MOS管(M7)为PMOS管,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和第十二晶体管(Q12)是NPN管,第一锁存器(L1)的电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三MOS管(M3)的源极、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VCC1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漏极、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第六晶体管(Q6)的集电极、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与Qout1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漏极、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与D1端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与CLK1端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与地线连接,第五晶体管(Q5)的发射极和第六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MOS管(M4)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Vbias1端连接,第四MOS管(M4)的源极与地线连接,第二锁存器(L2)的电路连接,第六MOS管(M6)的源极、第七MOS管(M7)的源极、第八晶体管(Q8)的集电极与VCC2端连接,第六MOS管(M6)的栅极、第六MOS管(M6)的漏极、第九晶体管(Q9)的集电极、第十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基极与Qout2端连接,第七MOS管(M7)的栅极、第七MOS管(M7)的漏极、第十晶体管(Q10)的集电极、第十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九晶体管(Q9)的基极与D2端连接,第十晶体管(Q10)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九晶体管(Q9)的发射极和第十晶体管(Q10)的发射极与第七晶体管(Q7)的集电极连接,第七晶体管(Q7)的基极与CLK2端连接,第八晶体管(Q8)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七晶体管(Q7)的发射极和第八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第五MOS管(M5)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M5)的源极与地线连接,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和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与第八MOS管(M8)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M5)的栅极和第八MOS管(M8)的栅极与Vbias2端连接,第八MOS管(M8)的源极与地线连接。

说明书

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属于集成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射频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迅速,日常生活中使用到了许多无线通信产品:900MHz GSM移动电话、1GHz以上Intel迅驰TM处理器芯片和2.4GHz蓝牙通信产品等等。这些产品无一例外都要使用锁相环来产生时钟信号。分频器作为锁相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速度直接决定了锁相环的应用范围。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高速通信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分频器的工作速度势在必行。
双极型(Bipolar)2分频器工作速度快,可以有效地提高高频开关的性能,但是双极型2分频器功耗较大,占用芯片面积也大,增加了芯片的制造成本。而CMOS器件功耗低,且面积小,便于集成。所以,基于双极型电路与CMOS电路相结合的BiCMOS电路技术的分频器有望兼有工作速度快,功耗低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现代高速通信系统的要求。
分频器有许多种,其中以触发式分频器工作速度最快。典型的触发式分频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这种分频器由两个L锁存器级联而成。该分频器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的2分频。
锁存器是分频器的基本单元。有一种传统的分频器含两个由双极型器件构成的L锁存器,其电路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分频器存在诸多问题,如功耗较大、占用芯片面积较大,芯片的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推出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该分频器结合了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两者的特点,有结构简单、工作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而且基于本发明分频器结构的芯片,其芯片占用面积少。通过级联N级这种分频器,可实现2N分频功能,N为自然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高速、低功耗BiCMOS2分频器由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锁存器L2组成,两锁存器是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相结合的电路,即两锁存器的差分对和交叉耦合对是Bipolar器件,晶体管的有源负载是PMOS管,晶体管的恒流源是NMOS管,两锁存器的交叉耦合对是小偏置电流的偏置电路,旨在提高锁存器的工作速度。
现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由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锁存器L2组成,第一锁存器L1含D1端、端、CLK1端、端、Vbias1端、VCC1端、Qout1端、端和地线,VCC1端和地线跨接在电压源+端和电压源一端之间,第二锁存器L2含D2端、端、CLK2端、端、Vbias2端、VCC2端、Qout2端、端和地线,VCC2端和地线跨接在电压源+端和电压源一端之间,第一锁存器L1与第二锁存器L2之间的电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D1端、端、Qout1端、端、CLK1端和端分别与第二锁存器L2的端、Qout2端、D2端、端、端和CLK2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Vbias1端和第二锁存器L2的Vbias2端与偏置电压端连接,第一锁存器L1的CLK1端和端是所述分频器的差分信号输入端,第二锁存器L2的Qout2端和端是所述分频器的2分频差分信号输出端,其特征在于,第一锁存器L1还含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第四MOS管M4、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第六晶体管Q6,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是NMOS管,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是PMOS管,第一晶体管Q1、第二晶体管Q2、第三晶体管Q3、第四晶体管Q4、第五晶体管Q5和第六晶体管Q6是NPN管,第二锁存器L2还含第五MOS管M5、第六MOS管M6、第七MOS管M7、第八MOS管M8、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第十二晶体管Q12,第五MOS管M5和第八MOS管M8是NMOS管,第六MOS管M6和第七MOS管M7为PMOS管,第七晶体管Q7、第八晶体管Q8、第九晶体管Q9、第十晶体管Q10、第十一晶体管Q11和第十二晶体管Q12是NPN管,第一锁存器L1的电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源极、第三MOS管M3的源极、第二晶体管Q2的集电极与VCC1端连接,第三MOS管M3的栅极、第三MOS管M3的漏极、第四晶体管Q4的集电极、第六晶体管Q6的集电极、第五晶体管Q5的基极与Qout1端连接,第二MOS管M2的栅极、第二MOS管M2的漏极、第三晶体管Q3的集电极、第五晶体管Q5的集电极、第六晶体管Q6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基极与D1端连接,第四晶体管Q4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三晶体管Q3的发射极和第四晶体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晶体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基极与CLK1端连接,第二晶体管Q2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一晶体管Q1的发射极和第二晶体管Q2的发射极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与地线连接,第五晶体管Q5的发射极和第六晶体管Q6的发射极与第四MOS管M4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栅极和第四MOS管M4的栅极与Vbias1端连接,第四MOS管M4地源极与地线连接,第二锁存器L2的电路连接,第六MOS管M6的源极、第七MOS管M7的源极、第八晶体管Q8的集电极与VCC2端连接,第六MOS管M6的栅极、第六MOS管M6的漏极、第九晶体管Q9的集电极、第十一晶体管Q11的集电极、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基极与Qout2端连接,第七MOS管M7的栅极、第七MOS管M7的漏极、第十晶体管Q10的集电极、第十二晶体管Q12的集电极、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九晶体管Q9的基极与D2端连接,第十晶体管Q10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九晶体管Q9的发射极和第十晶体管Q10的发射极与第七晶体管Q7的集电极连接,第七晶体管Q7的基极与CLK2端连接,第八晶体管Q8的基极与端连接,第七晶体管Q7的发射极和第八晶体管Q8的发射极与第五MOS管M5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M5的源极与地线连接,第十一晶体管Q11的发射极和第十二晶体管Q12的发射极与第八MOS管M8的漏极连接,第五MOS管M5的栅极和第八MOS管M8的栅极与Vbias2端连接,第八MOS管M8的源极与地线连接。
本发明能够通过简单的电路结构实现对差分输入信号的2分频,同时能够通过级联N级这种分频器,可以实现任意2N制分频功能,N为自然数。与传统的2分频器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现以静态偏置电流为300μA和采用0.8μm的BiCMOS工艺制造的BiCMOS的2分频器为例说明之。
1、工作速度快
本发明的2分频器的工作速度是传统的双极型2分频器的一倍,本发明结构的2分频器的最高工作速度为2.2GHz,而传统的双极型2分频器的最高工作速度为1GHz。
2、功耗低
本发明的2分频器的低功耗用以下指标表征:本发明的2分频器的频率功耗比为0.68mW/GHz,而传统双极型2分频器的功耗频率比为1.5mW/GHz。
3、芯片占用面积小
在制作BiCMOS的2分频器的集成电路时,本发明的分频器占用芯片的面积只有传统双极型的2分频器占用芯片的面积的20%~25%。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双极型2分频分频器的结构框图。
图2为传统的双极型2分频分频器的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的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的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的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是具体的实施例,这里就不再赘述实施例。下面详尽介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本发明的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偏置电压源端是第一MOS管M1、第四MOS管M4、第五MOS管M5、第八MOS管M8的栅级电压控制端,其电压值的大小为800mV。当差分输入信号,即时钟信号加载至差分信号输入端时,若2分频器分时钟信号的正向峰值1.86伏和时钟信号的负向峰值1.74伏,第一晶体管Q1和第八晶体管Q8开启,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七晶体管Q7截止。对第一锁存器L1而言,第一晶体管Q1开启,使第三晶体管Q3和第四晶体管Q4组成的信号跟踪差分对进入工作状态,第二锁存器L2经该信号跟踪差分对输出差分信号。该工作模式称之为跟踪模式。对第二锁存器L2而言,第八晶体管Q8开启,使第十一晶体管Q11和第十二晶体管Q12组成的信号锁存差分对进入工作状态,第二锁存器L2输出的差分信号经此差分对(正反馈)后仍然保持原来的状态。该工作模式称之为锁存模式。反之,当该2分频器的的负向峰值1.74伏和正向峰值1.86伏时,第一晶体管Q1和第八晶体管Q8截止,第二晶体管Q2和第七晶体管Q7开启。第一锁存器L1处于锁存模式,第二锁存器L2处于跟踪模式。由于两个锁存器的工作模式交替转换:第一锁存器L1处于锁存模式,第二锁存器L2处于跟踪模式,第一锁存器L1处于跟踪模式,第二锁存器L2处于锁存模式,并且第二锁存器L2的正向输出端与第一锁存器L1的反向输入端相连接,保证了分频器内部信号的振荡,因此本发明的2分频器可在差分时钟信号的控制下实现2分频功能,2分频差分输出信号从2分频差分信号输出端得到。差分输入信号的峰-峰值约为3.26伏-3.44伏,2分频差分输出信号的峰-峰值约为1.74伏-1.86伏。差分输入信号和2分频差分输出信号的波形图见图4。
在整个2分频器中,充分利用了BiCMOS的技术特点:用PMOS管作为负载管代替了传统双极型2分频器中的负载电阻,用NMOS管作为恒流源代替了传统双极型2分频器中的含双极型器件和电阻的恒流源,这样,在制作BiCMOS的2分频器的集成电路时,可以节省很大的芯片面积。本发明的2分频器的芯片面积约为0.2μm2,传统双极型2分频器的芯片面积约为0.98μm2,本发明的2分频器的芯片占用面积可节省75%到80%。
此外,BiCMOS技术确保本发明的2分频器具有以下的优异性能:工作速度快和功耗低。
本发明的2分频器适于作N级级联的2N分频器,用在锁相环中能显著提高锁相环的工作速度。

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BiCMOS高速低功耗2分频器,属于集成电路设计及信号处理的技术领域,由第一锁存器L1和第二锁存器L2组成,两锁存器是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相结合的电路,两锁存器的Bipolar器件,即晶体管的有源负载是PMOS管,锁存器的Bipolar器件,即晶体管的恒流源是NMOS管,两锁存器的交叉耦合对是小偏置电流的偏置电路,旨在提高锁存器的工作速度,兼有Bipolar器件和CMOS器件的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