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中药组合
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难以
彻底治愈。其中,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vulgaris)是银屑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临床类型,主要发病人群为青壮年,并且皮损主要分布于肢体的暴露部位,如
头皮、四肢伸侧等,影响患者的仪表形象,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因而,有关
银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是皮肤科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的
共识认为,银屑病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由T
淋巴细胞介导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俗名“牛皮癣”,传统中医称为“白疕”,中医治疗银屑病历史悠久,
经验丰富。例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对干癣病因病机的认识:“皆是风
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血气相搏所生。若其风毒气多,湿气少,故
风沈入深,故无汁,为干癣也。其中亦生虫。”历代医家运用气血辩证、病因
辩证、卫气营辩证等多种方法进行银屑病的辩证论治,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尚
未形成统一的辩证方法和体系。
中国专利文献中有不少关于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方的报道,例如,中国专
利文献CN101088554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生地9~60份,人工牛黄0.2~1.2份,赤芍6~30份。中国专利文
献CN102727826A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颗粒,由金银花、石决明、牡
丹皮、大青叶、菝葜、白花蛇舌草、郁金以及地黄等制成。中国专利文献
CN103655814A公开了一种治疗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制成:紫草25-35份、茜草25-35份、生甘草25-30份。但是关于本发明的一
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
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的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
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28-32份,赤
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份,山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
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30份,赤
芍15份,丹皮15份,黄芪9份,山枝15份,天花粉30份,当归15份,车
前子10份。
一种治疗血热证的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
份,山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白花蛇
舌草9-11份,紫草9-11份,白茅根9-11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30份,赤
芍15份,丹皮15份,黄芪9份,山枝15份,天花粉30份,当归15份,车
前子10份,白花蛇舌草10份,紫草10份,白茅根10份。
一种治疗血燥证的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
份,山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白芍14-16
份,熟地28-32份,桃仁8-10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30份,赤
芍15份,丹皮15份,黄芪9份,山枝15份,天花粉30份,当归15份,车
前子10份,白芍15份,熟地30份,桃仁9份。
一种治疗血瘀证的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
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
份,山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丹参9-11
份,红花14-16份。
优选地,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地黄30份,赤
芍15份,丹皮15份,黄芪9份,山枝15份,天花粉30份,当归15份,车
前子10份,丹参10份,红花15份。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
制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血热证的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各味中药相辅相成,“君臣佐使”,可有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药制成: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份,山
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
血热证: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份,山
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白花蛇舌草9-11
份,紫草9-11份,白茅根9-11份。
血燥证: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份,山
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白芍14-16份,
熟地28-32份,桃仁8-10份。
血瘀证:地黄28-32份,赤芍14-16份,丹皮14-16份,黄芪8-10份,山
枝14-16份,天花粉28-32份,当归14-16份,车前子9-11份,丹参9-11份,
红花14-16份。
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一
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
归15g,车前子10g。
实施例2中药组合物一
地黄28g,赤芍16g,丹皮14g,黄芪10g,山枝14g,天花粉32g,当
归14g,车前子11g。
实施例3中药组合物一
地黄32g,赤芍14g,丹皮16g,黄芪8g,山枝16g,天花粉28g,当
归16g,车前子9g。
实施例4中药组合物二
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
归15g,车前子10g,白花蛇舌草10g,紫草10g,白茅根10g。
实施例5中药组合物二
地黄28g,赤芍16g,丹皮14g,黄芪10g,山枝14g,天花粉32g,当
归14g,车前子11g,白花蛇舌草9g,紫草11g,白茅根9g。
实施例6中药组合物二
地黄32g,赤芍14g,丹皮16g,黄芪8g,山枝16g,天花粉28g,当
归16g,车前子9g,白花蛇舌草11g,紫草9g,白茅根11g。
实施例7中药组合物三
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
归15g,车前子10g,白芍15g,熟地30g,桃仁9g。
实施例8中药组合物三
地黄28g,赤芍16g,丹皮14g,黄芪10g,山枝14g,天花粉32g,当
归14g,车前子11g,白芍16g,熟地32g,桃仁10g。
实施例9中药组合物三
地黄32g,赤芍14g,丹皮16g,黄芪8g,山枝16g,天花粉28g,当
归16g,车前子9g,白芍14g,熟地28g,桃仁8g。
实施例10中药组合物四
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
归15g,车前子10g,丹参10g,红花15g。
实施例11中药组合物四
地黄28g,赤芍16g,丹皮14g,黄芪10g,山枝14g,天花粉32g,当
归14g,车前子11g,丹参9g,红花16g。
实施例12中药组合物四
地黄32g,赤芍14g,丹皮16g,黄芪8g,山枝16g,天花粉28g,当
归16g,车前子9g,丹参11g,红花14g。
实施例13中药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1-12任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水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
实施例14临床试验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观察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共15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
例,病程2-5年,年龄11-72岁。随机分为三组:组一、组二、组三,每组各
50例。三组间年龄、性别、病程等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三组患者均主要为血热证。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中国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技
术出版社:2009.12)制定。皮损为红色的丘疹、斑疹,可融合成片,边缘明显,
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将鳞屑刮去后有发亮薄膜,再刮除薄膜有点状出血现象
(称为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现象,即Auspitz征)。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
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制定。(1)血
热证:①主症:新皮疹不断出现,以丘疹、斑丘疹为主,基底皮肤颜色鲜红,
刮去鳞屑见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②次症:初发或复发,可有不同程度瘙
痒,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2)血燥证:①主症:
皮疹以斑片状为主,基底皮肤颜色较淡,鳞屑较薄。②次症:病程迁延日久,
可有瘙痒,口干咽燥,舌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沉细。(3)血瘀证:①主症:
皮损肥厚浸润,基底皮肤颜色暗红,鳞屑紧固。②次症:病程较长,皮损局限
经久不退,可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全身症状不明显,舌质暗红或见瘀斑、瘀点、
脉涩或细涩。
中医辩证分型:
血热型:皮疹发生发展迅速,多呈点滴状,色鲜红,鳞屑多,新皮疹不断
发现,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苔黄或腻,脉数弦滑。
血燥型:皮疹色淡,鳞屑较多,病程较长,原有皮疹部分消退,无新皮疹
发生,舌质淡,脉缓或沉细。
血淤型:皮疹经久不退,以肥厚性斑块为主,色暗红,鳞屑数多.舌质暗
红或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1.3纳入标准
(1)符合西医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
(2)符合银屑病中医辨证标准;
(3)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关节型、脓疱型、红皮病型银屑病;
(2)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3)合并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及精神疾患者。
2方法
2.1治疗方法
组一采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根据辩证分型给予治疗,基本方剂:地黄30
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归15g,车前
子10g(实施例1);血热证: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
枝15g,天花粉30g,当归15g,车前子10g,白花蛇舌草10g,紫草10g,
白茅根10g(实施例4);血燥证: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
山枝15g,天花粉30g,当归15g,车前子10g,白芍15g,熟地30g,桃仁9
g(实施例7);血瘀证:地黄30g,赤芍15g,丹皮15g,黄芪9g,山枝15g,
天花粉30g,当归15g,车前子10g,丹参10g,红花15g(实施例10)。水
煎服,每次100ml,每日3次,连续服用2个月。
组二采用消银四物汤根据辩证分型给予治疗,基本方剂:地黄30g,赤芍
15g,丹皮15g,黄芩9g,山枝15g,天花粉30g,当归15g,川芎9g,血
热型在本方基础上加生槐花、紫草、白茅根。血燥型加生地、桃仁。血瘀型加
丹参、红花。连续服用2个月。
组三给予转移因子胶囊,口服6mg/次,2次/天。连续服用2个月。
2.2观察指标
观察皮损面积、红斑、浸润、鳞屑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详细记录不良反
应出现的时间、症状、程度以及处理方法、消失时间等。
2.3疗效判断标准
治疗前后按面积、红斑、浸润、鳞屑进行银屑病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PASI
评分),根据PAS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判定。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积分-治
疗后PASI积分)/治疗前PASI积分]×100%。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痊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以上;
显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60%-89%;
有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59%;
无效:PAS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下。
二、结果
1三组疗效比较
三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组一疗效最显著。三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
如表1所示。
表1三组疗效比较
![]()
2三组PASI评分比较
三组治疗后PASI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组一下降最显著。三组治疗
前后PASI评分比较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三组PASI评分比较
![]()
3三组IL-8水平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后IL-8水平均有明显下降,组一下降最显著。三组治疗前
后IL-8水平比较结果如表3所示。
表3三组治疗前后IL-8水平比较
![]()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
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