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510068380.3
2005.05.08
CN1858942A
2006.11.08
驳回
无权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R 13/629公开日:20061108|||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H01R13/629(2006.01); G02B6/36(2006.01)
H01R13/629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陈金浩; 吴明佳; 陈致晓
台湾省桃园县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程伟;戈泊
本发明的通讯用连接模块主要包含一本体、一壳体及一连动装置,其中该连动装置系由一滑动件、一固定元件及一移动杆所构成。且该连动装置系内设于该本体内,藉由该移动杆的移动,带动该滑动件水平滑动,而使该本体自该壳体抽离。
1. 一种连接模块,包括:一本体;一壳体,具一开口容纳该本体;以及一连动装置,内设于该本体,其中该连动装置更包括:一滑动件;一固定元件,用以承接该滑动件,并使其滑动于其中;及一移动杆,用以驱使该滑动件滑动;其中,该本体藉该连动装置的作用,使该本体与该壳体组接或分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壳体更包括一弹片与一通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滑动件的一端具有一倾斜面,用以撑起该弹片。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移动杆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固定元件与该通孔相接,且该固定元件与该通孔相分离。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固定元件更包括一凸块,与该通孔嵌合,且该通孔与该凸块形状相对应。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固定元件更包括一导槽,使该滑动件沿着该导槽滑动。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本体具一卡槽,与该固定元件相卡合。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本体更包括至少一连接孔,以容纳与该本体相对应的一外部连接头,且该移动杆系沿着该连接孔作纵向移动,并使该滑动件作横向滑动。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连接模块为一电口收发模组或光收发模块。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移动杆更包括一扣合部,而该滑动件具有一扣合槽,使该扣合部扣合于其内,则该移动杆得以带动该滑动件滑动,且该固定元件具有至少一凹槽,以承接该扣合部,并为一作动支点。11. 一种连接模块,包括:一本体,具一凸块;一壳体,具一开口可容纳该本体;以及一连动装置,内设于该本体内,其中该连动装置更包括:一滑动件;及一移动杆,用以驱使该滑动件滑动;其中,该本体藉该连动装置的作用,使该本体与该壳体组接或分离。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壳体更包括一弹片与一通孔。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滑动件的一端具有一倾斜面,用以撑起该弹片。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移动杆于第一位置时,该凸块与该通孔相接,当该移动杆于第二位置时,该凸块与该通孔相分离,且该凸块与该通孔相嵌合,该凸块与该通孔形状相对应。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本体更包括一导槽,使该滑动件沿着该导槽滑动。16.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本体更包括至少一连接孔,以容纳与该本体相对应的一外部连接头,且该移动杆沿着该连接孔作纵向移动,并使该滑动件作横向滑动。17.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模块,其中该移动杆更包括一扣合部,而该滑动件具有一扣合槽,使该扣合部扣合于其内,则该移动杆得以带动该滑动件滑动,且该本体具有至少一凹槽,以承接该扣合部,并为一作动支点。
通讯用连接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连接模块,尤其关于一种通讯用的连接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通讯装置例如集线器(Hub)中,常常需要进行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其它信号转换的工作,因此需要设有光收发模块。其中光收发模块主要是由光电转换元件及外壳所组成,近来为求检测上的便利性,多以热插拔的方式装设至通讯装置中。 如图3A所示,公知的光收发模块3具有一模块本体31及一光电转换元件32,光电转换元件32置于模块本体31中。另外,模块本体31底部前端处设置有一凸块311及一滑动件312。如图3B所示,当光收发模块3与一通讯装置7耦接时,光收发模块本体31底部所设凸块311会与通讯装置7底部所设的一卡合件71上的卡孔711扣接。当使用者欲将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抽离时,必须以手指推送设置于光收发模块3前端处的滑动件312,使滑动件312朝通讯装置7的卡合件71前进并将卡合件71撑离,进而让光收发模块3上的凸块311能够与通讯装置7上的卡合件71上的卡孔711脱离。 然而,此一光收发模块3的滑动件312在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脱离后,无法自行回复至原来位置,致使再次将光收发模块3装入通讯装置7中时,光收发模块3上的凸块311无法顺利地与通讯装置上的卡合件71的卡孔711扣接,造成使用者相当大的不便。 另外,由于此一设置于光收发模块本体31底部前端处的滑动件312并未延伸出模块本体31前端外缘,故当通讯装置7如图3C所示为一上下并排的设计时,使用者将光收发模块3自通讯装置7抽离时的“以手指推送滑动件312”的动作将受到其它模块的阻挡而难以进行,如此一来亦会造成使用者的不便。 发明内容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让使用者自一通讯装置抽取光收发模块具有便利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可有效解决使用者自上下并排设计的通讯装置取出光收发模块的困难。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良的光收发模块,其具有一抽取结构,可令使用者应用于相邻并排的光收发模块,并能轻易地抽离目标模块,而不会有彼此干涉拔插的问题。 为了可供使用者应用于相邻并排或多层的收发模块,本发明系在本体中,设计一连动装置,此连动装置包含一滑动件、一固定元件及一移动杆,其中利用移动杆牵动滑动件,使滑动件呈水平滑动,而带动本体抽离,故利用此连动装置的作动,可使本体顺利自壳体抽离,且不生彼此干涉的问题。本发明除了有上述的构成与功效外,亦因其系内设于本体中,且系基于杠杆原理而使滑动件水平滑动,故本体的体积仍为一定,可解决公知技术所不足的处。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B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中本体的分解图。 图1C至图1E示出了图1A所示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抽取操作说明图。 图2A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B示出了本发明的连接模块中本体的分解图。 图3A系一公知光收发模块结构的剖面图。 图3B系一公知光收发模块与一通讯装置之间扣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3C系一公知光收发模块与一上下并排设计的通讯装置之间扣接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系利用杠杆原理,设计一可活动的移动杆来带动水平滑动的一滑动件,进而实现通讯用连接模块的抽离与接合。 请参照图1A,其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模块或称电口收发模块1,包含一本体11、一滑动件12、一固定元件13、一移动杆14、及一壳体15,其中该滑动件12、该固定元件13及该移动杆14组成该电口收发模块1的连动装置。 如图1B所示,为图1A中本体11的分解视图,其中该本体11更包括一连接孔16、一电路板17及一连接头18。其中该连接孔16的两侧壁上平行设有一卡槽111,且该连接头18系设于该连接孔16内,该电路板17与该连接头18相接合。其中该滑动件12、该固定元件13、该移动杆14、该连接头18及该电路板17的支配实例顺序如下:首先,将该连接头18与该电路板17相接合,并将该移动杆14套穿过连接头18,并将一扣合部141,套设于该连接头18与该电路板17相接合处的一侧。其后,将的置于该本体11内,接着,将滑动件12沿着一导槽131导入该固定元件13,且一倾斜端面122与该固定元件13地一凸块132相抵接,之后,再将该固定元件13穿过该扣合部141,并将一卡合部133与该卡槽111卡合,且该凸块132系位于朝向该电路板17的一侧。最后,将该扣合部141与该扣合槽121、一凹槽134相扣合。 请参照图1C、图1D及图1E,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系透过该移动杆14,利用杠杆原理带动该滑动件12滑动。如图1C,当该移动杆14位于一第一位置时,该滑动件12远离该凸块132,该壳体15上的一弹片151则可嵌入于该滑动件12与该凸块132间的空隙,且该凸块132系外露于该壳体15上的一通孔152中,使该壳体15与该本体11相接,该本体11并可容纳相对应的一外部连接头,产生作用。如图1D,当该移动杆14位于一第二位置时,因该移动杆14系以该凹槽134为支点,故使用者移动该移动杆14时所施加的力,会因杠杆原理转换成推动该滑动件12于该导槽131内水平滑动,因而该倾斜端面122会抵住并撑起该弹片151,使该凸块132脱离该通孔152。如图1E,此时使用者可轻松将该本体11自该壳体15完全抽离。 另一方面,由于该本体11与该壳体15的相接或分离,系受该移动杆14的带动,因此,在将该本体11抽离该壳体15后,可将该移动杆14回复至第一位置,俾再次将该本体11装入相同或不同的壳体。 请参照图2A、2B,其显示本发明的连接模块的第二实施例,该连接模块或称光收发模块2,其包含一本体21、一滑动件22、一移动杆24、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23、一挡块26、一电路板27及一壳体25,其中该滑动件22及该移动杆24组成该光收发模块2的连动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该光电转换元件23系内设于该本体21内一端,该电路板27则与该光电转换元件23的另一端相接合。请参阅图2B,其示出了光收发模块2的分解视图,其中该滑动件22、该移动杆24、该光电转换元件23及该电路板27装配实施的顺序方式如下:首先,先将该光电转换元件23与该电路板27相接合,再利用该挡块26,固定于该本体21内,接着,将该滑动件22沿着一导槽211导入于该本体21内,且将一倾斜端面221与一凸块212相抵接,最后,将一扣合部241与一扣合槽222、一凹槽213相扣合。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系透过该移动杆24,利用杠杆原理带动该滑动件22滑动。此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别仅在于,该凸块212系本体的一部分,故不需第一实施例中的固定装置,此发明不但可简化装设的步骤,也可节省固定装置的配备,达更佳的功效。 另外,本发明的壳体,可以由单一壳体与外部电路板相接,或是以数个并排壳体与外部电路板相接。另外,本发明中的凸块132、212的形状并不仅限于图中所示,而可以是其它与壳体相对应的形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上述实施例仅系用来说明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范畴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通讯用连接模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讯用连接模块.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通讯用连接模块主要包含一本体、一壳体及一连动装置,其中该连动装置系由一滑动件、一固定元件及一移动杆所构成。且该连动装置系内设于该本体内,藉由该移动杆的移动,带动该滑动件水平滑动,而使该本体自该壳体抽离。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