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1326055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38.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01615.2

申请日:

2004.01.05

公开号:

CN1641927A

公开日:

2005.07.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H01Q1/10; H01Q1/24; H04B1/38

主分类号:

H01Q1/10; H01Q1/24; H04B1/38

申请人: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玄武

地址:

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立德路150号4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控制单元及一天线单元。第一本体是为一主机,第二本体为显示器,控制单元是设置于第一本体的内部,天线单元是用以接收及传送相关的信号。当第二本体自一闭合位置朝向一开启位置运动时,天线单元便从第一本体的内部向外凸出;当第二本体自开启位置而返回闭合位置时,则天线单元便缩回至第一本体的内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本体;
一转轴:
一第二本体,藉由该转轴而以一可旋转方式连接于该第一本体;
一天线单元;
一控制单元,分别连接于该第一本体、该第二本体及该天线单元,且该控制单元相应于该第二本体相对该第一本体的旋转而带动该天线单元自该第一本体伸出或缩入。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第一齿轮;及
一第二齿轮,位于所述转轴上且啮合于该第一齿轮。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
一齿条,位于所述天线单元的一侧边,且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齿轮相应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的旋转而带动该天线单元自该第一本体伸出或缩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一第一摩擦轮;及
一第二摩擦,位于所述转轴上且接触该第一摩擦轮。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
一摩擦面,位于所述天线单元的一侧边,且接触于所述第一摩擦轮;
其中所述第一摩擦轮相应于所述第二本体相对所述第一本体的旋转而带动该天线单元自该第一本体伸出或缩入。

说明书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有关一种具有可伸缩式天线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般传统式的电子类信息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智能型手机(Smart Phone)等,其天线可大致被分为两类:
第一类的天线是突出于电子装置的本体之外、无法收缩,此类设计容易造成电子装置所占据的空间及体积上的不完整,甚至当电子装置被收藏于狭小空间时,也容易伤及天线。
第二类的天线是可伸缩收缩式的天线,其仅能由使用者自行用手抽出、压入等手动动作才能得到更佳的收发信号及收藏的功效,动作相当繁复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伸缩式天线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的操作方式如下:当使用者打开此电子装置时,此电子装置的天线单元便可同步伸出于电子装置的外部,使用者不须另外手动拉出天线单元,操作上非常便利;而当使用者关闭此电子装置时,天线单元也可同步没入于此电子装置的内部,完全不占据额外空间,便于使用者收藏此电子装置。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装置采用以下的结构设计: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如主机)、一第二本体(如显示器)、一控制单元以及一天线单元。其中,第二本体枢接于第一本体,而可于一闭合位置与一开启位置之间旋转。控制单元受控于第一本体以及第二本体。天线单元是以可移动方式设置于第一本体内且受控于控制单元,当第二本体自闭合位置旋转至开启位置时,第二本体即经由控制单元来驱动天线单元,使天线单元凸出于第一本体之外。
上述的控制单元可以采用齿轮组、摩擦轮或是磁性开关组等各种设计来达到驱动天线单元地目的。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电子装置(1)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立体图,此电子装置(1)是处于闭合状态(a-a);
图1B是图1A中的电子装置(1)处于开启状态(b-b)下的示意立体图;
图2A是图1A的电子装置(1)的侧视图;
图2B是图1B的电子装置(1)的侧视图;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电子装置(1a)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此电子装置(1a)是处于闭合状态(a-a);
图3B是图1A中的电子装置(1a)处于开启状态(b-b)下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电子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此电子装置(1’)是处于闭合状态(a-a);以及
图4B是根据图3A中的电子装置(1’)处于开启状态(b-b)下的立体图。
第一实施例
图1A、1B分别显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例如:个人数字助理、移动电话、智能型手机等)处于闭合状态、开启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A、2B则分别为图1A、1B的侧视图,图中的虚线a-a、b-b是分别标示出此电子装置1处于闭合位置、开启位置。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主要包括一第一本体11、一第二本体12、一控制单元13及一天线单元14。以移动电话为例子,第一本体11为移动电话的主机部分,而第二本体12为显示器。控制单元13包括第一传动组件131以及第二传动组件132,其设置于第一本体11的内部。天线单元14用以接收及发送移动电话的通讯信号。
以下将进一步针对各项组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提出说明。
第一本体11大体上为矩形,于第一本体11的一侧具有一外表面110,并且于外表面110上形成有一开口110H。第二本体12以可绕着轴线X-X旋转方式枢接于第一本体11之上,使得第二本体12可在闭合位置a-a及开启位置b-b之间旋转。另外,第二本体12电性连接于第一本体11,使用者可由第一本体11输入指令,然后由第二本体12显示出来。
如前述,控制单元13包括有一第一传动组件131与一第二传动组件13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131以及第二传动组件132为彼此啮合的齿轮。第一传动组件131是藉由一第一轴部1310而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第一本体11的内部。第二传动组件132虽然也设置在第一本体11的内部,但是第二传动组件132同时藉由一第二轴部1320而固接于第二本体12,使得第二传动组件132可以跟随着第二本体12一起旋转。须注意第二传动组件132的第二轴部1320与第二本体12旋转的轴线X-X相重合,而第一轴部1310与第二轴部1320相互平行。
当第二本体12绕着轴线X-X进行转动时,第二本体12将经由第二轴部1320带动第二传动组件132一起旋转,先前提到第一传动组件131及第二传动组件132相啮合,因此第二传动组件132将同时带动第一传动组件131产生旋转。
当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停止转动时,藉由第一传动组件131、第二传动组件132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可决定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天线单元14是为一杆型构件,此天线单元14具有一传动部140,传动部140是接触于第一传动组件131。于本实施例中,传动部140是采用数个齿部或是一齿条来达成,用以与第一传动组件131啮合。当第一传动组件131经由第二传动组件132的带动而旋转时,第一传动组件131便会带动天线单元14在一第一位置I-I与一第二位置II-II之间移动。具体说,当第二本体12自闭合位置a-a朝向开启位置b-b移动时,天线单元14便会从开口110H伸出于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110;当第二本体12自开启位置b-b被扳动回闭合位置a-a时,则天线单元14由开口110H而缩回至第一本体11的内部。
第二实施例
图3A、3B显示本发明的电子装置1a的第二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组件131a与第二传动组件132a为相互接触的摩擦轮,而天线单元14的传动部140a为一摩擦表面,用于与第一传动组件131a相接触。
当第二本体12绕着轴线X-X从闭合位置a-a旋转至开启位置b-b时,第二本体12将经由第二轴部1320带动第二传动组件132a一起旋转,接着第二传动组件132a利用摩擦力而带动第一传动组件131a产生旋转,于是第一传动组件131a便会带动天线单元14从开口110H伸出于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110。
当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停止转动时,藉由第一传动组件131a、第二传动组件132a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可决定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第二本体12自开启位置b-b被扳动回闭合位置a-a时,则第二本体12将经由第二轴部1320、第二传动组件132a、第一传动组件131a而带动天线单元14由开口110H缩回至第一本体11的内部。
第三实施例
图4A、4B是分别表示本发明电子装置1’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相较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装置1’的差别主要在于其控制单元15是采用磁性方式来进行天线单元14的控制,其余的组件均及其符号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于此便不再赘述。
在此实施例当中,控制单元15为一包括有一阳极部151及一阴极部152的磁性开关组,其中,阳极部151、阴极部152是分别设置于天线单元14、第一本体11之上,并且于天线单元14、第一本体11之间可设置有一液压装置或推出装置(未图标)。
当第二本体12自闭合位置a-a移动朝向于开启位置b-b时,藉由液压装置或推出装置便可将天线单元14沿着开口110H推出于第一本体11的外表面110,并且当阳极部151接近于阴极部152时,阳极部151与阴极部152之间便产生吸力,如此便可对于天线单元14进行定位。
综上所述,当使用者打开本发明的电子装置时,电子装置的天线单元便可同步伸出于电子装置的外部,使用者不须另外手动拉出天线单元,操作上非常便利;而当使用者关闭此电子装置时,天线单元也可同步没入于此电子装置的内部,完全不占据额外空间,便于使用者收藏此电子装置,本发明完全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缺点。
虽然本发明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在没有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还可作出各种等效的变化和修改,因此,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装置.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本体、一第二本体、一控制单元及一天线单元。第一本体是为一主机,第二本体为显示器,控制单元是设置于第一本体的内部,天线单元是用以接收及传送相关的信号。当第二本体自一闭合位置朝向一开启位置运动时,天线单元便从第一本体的内部向外凸出;当第二本体自开启位置而返回闭合位置时,则天线单元便缩回至第一本体的内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