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炽电灯.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1322251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4.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120240.6

申请日:

1999.09.24

公开号:

CN1248786A

公开日:

2000.03.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9.24|||公开

IPC分类号:

H01K1/14; H01K1/32; H01K5/00

主分类号:

H01K1/14; H01K1/32; H01K5/00

申请人:

电灯专利信托有限公司;

发明人:

T·诺尔

地址:

联邦德国慕尼黑

优先权:

1998.09.24 DE 19843853.2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马铁良;王忠忠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白炽电灯,带有一灯室(12),一排布于灯室(12)内的金属发光体(14),该发光体(14)产生的辐射位于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灯室(12)上至少有一部分镀敷有一滤光镜(35),滤光镜(35)反射位于红外区内的辐射,而可以让可见光辐射中的选择波长通过,在此,发光体(14)呈扁状,尤其为带状形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制作该类电白炽灯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 白炽电灯,带有: 一灯室(12), 一安置于灯室(12)内的金属发光体(14),其作用是产生红外 及可见光辐射, 一至少是镀敷在部分灯室(12)上的滤光镜(35),它反射位于 红外区内的辐射,且至少是可以让可见光辐射的选择波长通过的。 其特征在于, 发光体(14)呈扁状,尤其是带状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发光体(14)的厚度 为5~50μ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发光体(14)的 宽度占灯室(12)内径的25~100%。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内的发光体(14)连接在夹具(24)上,该夹具起到 拉紧发光体(14)的作用。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夹具包括一弹簧(24)。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内的电流通路至少包括一长度可变的段(26)。
7: 根据权利要求6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长度可变的段(26) 与夹具(24)呈平行布置。
8: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发光体材料包括钨。
9: 根据权利要求4~8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夹具材料包括钨。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长度可变的段包括许多平行布置的折叠钼带(26)。
11: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带有一圆形,椭圆形或矩形剖面。
12: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带有一或二个挤压点(22;28),使灯室空腔的终端 形成气密封闭。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在挤压点(22;28) 的区域内,电流路径有一薄片段(18;30),具体地讲,它由钼制成。
1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是抽空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1~13之一的白炽灯,其特征在于, 灯室(12)内带有一填充气体,该填充气体至少包含一卤素。
16: 用于制作电白炽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a.至少将一扁状,尤其是带状的金属发光体(14)连在两个导电 接线元件(16,32)上,金属发光体(14)产生的辐射位于红 外区和可见光区; b.将步骤a)的组合放置于灯室(12)之中; c.将灯室进行气密封闭,使得可从灯室(12)外部接上接线元件 (20;32); d.至少在灯室(12)的部分区域(34)镀上一滤光镜(35),该 滤光镜反射位于红外区内的辐射,而且至少是可以让可见光辐 射中的选择波长通过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中的连接采用焊接方法实现。
18: 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还包括 将发光体(14)连接到夹具(24)上。
19: 根据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光体(14)与夹具 (24)的连接采用焊接方法。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9之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的至少一个接线元件(20;32)包括有一长度可变的段 (26)。

说明书


白炽电灯

    本发明涉及一白炽电灯,具体地讲,该白炽电灯带有一灯室,一排布于灯室内的金属发光体,该发光体产生的辐射位于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灯室上至少有一部分镀敷有一滤光镜,滤光镜反射位于红外区内的辐射,而可以让可见光辐射中的选择波长通过。此种白炽电灯可从EP0 588 541中获悉。

    本发明还涉及一制作该种白炽电灯的方法。

    从白炽灯中发出的辐射主要处决于三个因素,即发光体温度T,辐射表面的光谱发射率ε,以及辐射表面的面积A(Stefan-Boltzmann定律)。白炽灯辐射的前两个决定因素将在后文进行限定,它们处决于发光体材料的熔化温度以及由温度、波长所定的光谱发射率ε。螺旋灯丝的发光表面A按照等式1进行计算,

    A=π·D·L                 (1)

    其中D=导线外径,L=导线有效长度。

    对于一12V/50W的卤素白炽灯,A的典型值约为30mm2。

    这种缺点就是会产生效率损耗,主要是IR辐射转换功耗(约占62%),还有终端损耗(约10%)以及填充气体损耗(约10%)。为大大减少IR损耗,给白炽灯的管套发明了一IR辐射反射膜(IRC=红外膜),该反射膜在EP 0588541中也谈到过。对此,在布置白炽螺旋灯丝和IR辐射反射膜时,反射的IR辐射必须聚焦在白炽螺旋灯丝上,这是很重要的。典型地,反射不聚焦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螺旋灯丝其轴线与管套的轴线不平行,还可能是由于白炽灯在使用过程中螺旋灯丝发生了弯曲。具体地讲,IR辐射反射膜通常安置于管套外侧,所以应该注意,对于椭球管套其外形轮廓可能会与标定的几何形状发生偏差。同时也应想到,辐射在经过多次反射后,大大减小了被吸收的可能性。

    为此,上文提及的EP0588541的目地就是建议一白炽电灯,灯中的螺旋灯丝与IR辐射反射膜在相互排列时基本上是没有聚焦的,但它还是能确保对IR辐射的吸收作用令人满意。为实现该目的,EP0588541提供了一白炽灯丝,此灯丝由钨丝卷成许多段组成,各段之间相互接在一起,且段与段之间的段结构由一大致为矩形的框架支撑。

    此方案有一缺点,就是钨丝卷成的段不可包捆太密,这样才能可靠确保IR辐射经过两次最大反射后重新返回白炽灯丝,其原因在于,如果包捆密度太高,卷成的线段之间就会因为变大或震动等原因产生短路危险。值得一提的是,还有可能拟成电弧现象,螺旋形灯丝在与结构框架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断裂。尤其它还有一主要的缺点,就是钨丝的盘绕将会带来一所谓的“辐射密度”问题。根据光谱发射率对温度的依赖关系,优选的发光体材料纯钨在温度相等的情况下,其光输出量要比黑体辐射器高出约40%。但在导线盘绕的情况下,这种选择性利益就会有一部分损失掉。

    为减小辐射密度,可以增大导线的盘绕绕距,但这跟发光体的紧凑要求又是相违背的。

    故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白炽灯,其发光体构造紧凑,且钨丝的辐射密度最小。发明通过这种方法降低了螺旋灯丝的短路危险,也减少了螺旋灯丝在其悬挂点产生断裂的现象,同时形成的电弧也少了,此外,发光体对IR辐射还有很高的吸收率。

    实现该目的的方法就是给此类白炽电灯配上一扁状,尤其是带状的发光体。

    本发明另外还有一目的,即提供一制作该种白炽电灯的方法。此目的由权利要求16所述的步骤方法得以实现。

    由于发光体为扁状,所以完全废除了螺旋灯丝的制作方法。扁状发光体与IR辐射反射膜在内部进行对准,因此调整费用也降到了最低点。特别是在制作椭球管套时,对管套的几何形状要求不高,所以还大大减少了制作费用。通过内部对准,必然就可以大量减少废品元件。

    扁状发光体是没有盘绕的,所以不会产生文章开头提及的辐射密度问题,因此,在温度相等的情况下,本发明采用的扁状发光体产生的光输出量要比螺旋发光体高出许多。

    由于扁状发光体的各段之间不存在空隙,因而相对于灯室的内径可以形成一更宽的发光体,IR辐射在IR辐射反射膜处经过两次最大反射后又重新返回到反光体。

    根据这种结构,绕线短路、电弧形成以及螺旋灯丝在悬挂点断裂等现象将都不会发生。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发光体的厚度约为5~50μm。这种发光体剖面很小,所需的散热器也很小,同时终端损耗也就降低了。典型地,若上文提及的50W螺旋灯丝用一10μm厚的薄片代替,则其表面积将增至270mm2,增大系数为8.5。

    灯室内,发光体连在一夹具上,如弹簧等,它能将发光体拉紧,由此,在灯的老化及空间装配过程中,扁状发光体不致于会产生弯曲。相应地,灯体内的电流路径为长度可变的一段,优选地,它与夹具平行排列,而且可由许多平行放置的折叠钼带组成。

    在灯室内的挤压区,电流路径有一薄片段,如钼片,此处没有IR加热现象。因此,这种结线要比大家熟悉的方案更为冷却,所以也就减少了终端损耗。

    根据使用要求,灯室可以抽空或填充气体,优选地,此处的填充气体至少包含有一卤素。

    也可用多个扁状的发光体来替代单个扁状发光体,优选地,它们相互平行且依次排列。这样有个好处,即出于稳定的原因,对发光体可实现继续加宽,这只是个费用问题。这尤其还有个优点,就是平行的单个发光体可根据它们的高度进行错位布置,也可以相互重叠起来。由此以实现各种尺寸大小的发光体。

    发明的其它改进将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定义。

    下面根据附图阐述一实施范例。其中,

    附图1为本发明白炽灯的俯视图;

    附图2为附图1所示白炽灯的侧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白炽灯的剖视图。

    附图1与2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白炽灯10,其中,在管壳形灯室12内布有一发光体14。优选地,管壳12由石英或硬质玻璃制成,具本地讲,发光体材料为钨,但也可考虑采用钨钼碳化物。发光体14呈带形,厚度D为5~50μm。其宽度B可达管壳内径的100%,在实施方案中,发光体宽度与管壳内径比为0.8~0.9。发光体14的一侧焊接在钼针16上,而钼针16又与钼片18相连。钼片18另一侧接在针状钼导线20上,钼导线20位于灯室12之外。在挤压点2的区域内,钼片将灯壳内部同外界可靠密闭起来。发光体14的另一侧接在弹簧24和四个折叠钼带26上。弹簧24的作用是使发光体14不受外界影响,如温度变化,老化,灯10的空间装配定位等,它可以始终保持拉紧固定。弹簧24由钨制成,以确保主电流经过钼片26流至发光体14。假使主电流流经弹簧24,则它会由于灼烧而失去弹性。也可考虑采用其它合适材料替代钼带26。钼带制成折叠形状,使其长度可发生变化。对专家而言,要用其它方法来实现夹具或电流通路中的长度可变元件是很容易的。优选地,采用焊接方法将弹簧24以及钼带26同发光体14连接起来。在挤压点28的区域内,钼带26的另一侧通过钼片30与针状导线32连在一起。钼片18的优点也适用于钼片30。

    灯壳12的区域34内带有滤光镜35,其形式为一IR辐射反射膜。该滤光镜35至少是可以让可见光区的选择波长通过的。这种典型膜可以在EP0588541中查取。灯壳12内可以抽空,但也可以填充气体,优选地包含有卤素气体。

    附图3为本发明白炽灯的剖视图。在图中所示的实施范例中,发光体14的宽度同灯壳12的内径比值超过了90%。还典型地示出了IF辐射路线36,38,40,42。由此,虽然可以得出,只要合适选择发光体宽度与灯壳内径的比值,IR辐射在经过两次最大反射后又会重新返回发光体14。

    根据一图中没有示出的实施方案,发光室内放置发光体14,而其剖面为椭圆或矩形。灯室可为长形或U形,而且可带有一或两个挤压点。

    为了使扁状发光体4保持在一确定的位置上,必须在超过发光体本身宽度的地方采取进一步措施。典型地,可安装一钼针16进行横向支撑,在发光体14的另一端也采取相应的方法进行横向加固。可选择多个发光体14平行排列,它们按高度错位,且按宽度叠加。多个发光体既可串联,也可并联错接。

    制作本发明白炽灯时,首先至少采用一扁状,尤其是带状的金属发光体接在两个导电接线元件上,具体地讲,可采用焊接方法。然后把这种连接放至灯室12内进行气体密封,而在此之前接线元件已伸至灯室之外。最后,至少在灯室区域34上镀敷一层膜35,以反射红外区内的辐射,而该膜至少是可以让可见光区的选择波长通过的。

    在这种情况下,夹具24也优选地采用焊接方法在连接放至灯室12之前同发光体14接在一起。

白炽电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白炽电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白炽电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炽电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炽电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白炽电灯,带有一灯室(12),一排布于灯室(12)内的金属发光体(14),该发光体(14)产生的辐射位于红外区和可见光区,灯室(12)上至少有一部分镀敷有一滤光镜(35),滤光镜(35)反射位于红外区内的辐射,而可以让可见光辐射中的选择波长通过,在此,发光体(14)呈扁状,尤其为带状形式。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制作该类电白炽灯的方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