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321443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48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13218.9

申请日:

1998.05.16

公开号:

CN1236281A

公开日:

1999.11.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5.16|||公开

IPC分类号:

H04Q7/32

主分类号:

H04Q7/32

申请人:

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艾伟; 陈朝晖; 方志成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科技园科发路华为用服中心李立秋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移动台,包括主机(202)和子机(201),主机包括通讯协议处理部分,用于与基站系统(203)的联系,子机包括人机接口,手持式移动台还包括主机与子机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设计,使辐射源远离人脑,以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包括主机(202)及子机(201),主机 (202)包括通讯协议处理部分,用于与基站系统(203)的联系, 子机(201)包括人机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移动台包括主 机(202)与子机(201)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 机(202)与子机(201)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包括编解码器 和射频电路。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 (202)包括微处理器(401)、与微处理器(401)相连的通信协议 处理电路、与微处理器(401)相接的编解码器(406)、与编解码 器(406)及通信协议处理电路分别相接的射频电路(407)。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 协议处理电路包括GSM基带处理电路(402)和GSM调制解调电 路(403)。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 (202)包括分别与微处理机(401)相接的数据存储器(404)和程 序存储器(405)。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以 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还包括内置式整合天线。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主机(202)靠近人体的外壳内侧喷涂金属屏蔽层。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子 机(201)包括微处理器(301)、与微处理器(301)相连的音频处 理电路(308)、分别与微处理器(301)和音频处理电路(308)相 连接的编解码器(307)、与编解码器(307)和音频处理器连接的 射频电路(309)。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解 码器(307)为最小移频键控MSK信令编解码器。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射 频电路(309)为低功率调频收发电路。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持式移动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子 机(201)还包括分别与微处理机相连的显示器(302)、数据存储 器(303)、程序存储器(304)和键盘。

说明书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

    本发明属于手持式移动台系统,尤其涉及移动电话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基站密度的提高,移动电话的发射功率趋向减小,但对人体的电磁辐射并未有大的变化。现有的一体式移动电话工作时贴近人脑,其高频脉冲功率可达2瓦,甚至更大,辐射天线离人脑在10厘米之内。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被医学界广泛证实,它已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致病源。电磁辐射能引起热效应、非热效应及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电磁辐射对人脑的损害尤其严重,可引发头痛、白内障、脑肿瘤、痴呆、帕金森氏症等疾病。近年来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开始对有关电磁辐射的电子设备和设施,如移动电话、通讯电缆的电磁辐射采取措施。对开机使用中的移动电话测试结果表明,当脉冲功率为2瓦时,耳机、耳机上部及天线中部各部位释放出的电磁功率分别为350uW/cm2、950uW/cm2、440uW/cm2,大大超过电磁环境标准一级区标准应小于10uW/cm2的规定。它释放出的电磁辐射对大脑的影响可引起疲乏、头痛等症状,甚至被眼球吸收而造成白内障,更严重的是损害脑细胞而导致脑癌。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危害,使辐射源远离人脑。

    本发明手持式移动台包括主机和子机,主机包括通讯协议处理部分,用于与基站系统的联系,子机包括人机接口。手持式移动台包含有主机与子机以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

    主机包括微处理器、通信协议处理电路、编解码器和射频电路;子机包括微处理器、编解码器、音频处理电路和射频电路。

    采用分体式设计后,将移动电话分为主机和子机两部分,子机和主机之间的联系媒介可采用多种模式,如无线电、红外线、有线等。采用红外线或有线方式,子机对人体无任何辐射影响,若采用无线电方式,因子机与主机间通信距离不超过5米,子机无线功率在1到2毫瓦之间,参照上述测试数据,当子机脉冲功率为2毫瓦时,耳机、耳机上部及天线中部各部位释放出的电磁功率分别为0.35uW/cm2(微瓦每平方厘米,以下同)、0.95uW/cm2、0.44uW/cm2,远低于中国卫生部颁发的GB9175-88电磁环境标准一级区标准应小于10uW/cm2的规定。另外,本发明采用内置式整合天线,在靠近人体侧采用多种反射措施,使电磁辐射对人体地危害进一步显著减少。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实施例中,子机与主机采用无线通信方式。

    图1为现有GSM移动电话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手持式移动台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手持式移动台子机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手持式移动台主机的原理框图。

    如图1所示,现有GSM移动电话的核心控制部分为微处理器101,它控制所有的外围器件。显示器102为高点阵LCD,数据存储器103为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程序存储器104为快闪存储器FLASH ROM,GSM调制解调电路109完成高斯滤波最小移频键控GMSK调制解调功能,并完成变频及功率放大,工作频率范围符合ETSI关于GSM移动台协议规范,功率放大的瞬间功率一般不超过2瓦,功率大小受GSM基带处理电路108的控制。GSM基带处理电路108完成A/D、D/A转换及GSM协议处理,协议的处理采用的是全数字化方式。从GSM调制解调电路109接收到的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再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送往音频处理电路107。从音频处理电路107接收到的音频信号,经GSM基带处理电路108,送往GSM调制解调电路109。音频处理电路107完成两大功能,一是将GSM基带处理电路108送来的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驱动喇叭发声,二是将拾音器接收到的音频小信号放大后送往基带处理电路108进行编码。对键盘105的扫描由微处理器101完成。当有键被按下,相关线路连通,微处理器101即可获得按键的位置码,然后进行相应的处理。SIM卡106是GSM用户身份标识卡,它存有用户在GSM网络中的身份号等用于与网络通信所必需的内容,同时,SIM卡106也有半永久存储空间,可存放一定数量的电话号码、短消息等内容。

    GSM基带处理的编码流程是指音频处理电路107将模拟音频信号送往GSM基带处理电路108后,GSM基带处理电路108对模拟音频进行编码处理后,送往GSM调制解调电路109的过程。编码流程包括语音A/D转换、语音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基带D/A转换等六个过程。音频处理电路107将从拾音器送过来的模拟音频信号放大后,直接送到GSM基带处理电路108,GSM基带处理电路108将模拟音频信号进行A/D模拟到数字转换,变成串行数字信号,以便后续数字电路进行处理。A/D转换的采样频率为8kHz,13比特线性量化,串行传送,比特率为104kbit/s。语音编码模块将语音A/D转换模块送来的104kbit/s数据流,依据GSM协议进行压缩编码,转换成13kbit/s数据流。采用的算法为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PRE-LTP。13kbit/s的数据流以20毫秒分块,各块并不处在同一优先级。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块采用不同的信道编码,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为分化突发脉冲干扰的影响,数据流采用了交织技术。根据需要,数据流以GSM协议规范的A5/1和A5/2算法进行加密,再将数据流格式化为一个个的数据块。数字信息流经基带D/A转换模块进行差分D/A转换后,形成I、Q模拟信号,送往GSM调制解调电路109,以实现GMSK调制。

    GSM基带处理的解码流程是指GSM调制解调电路109将接收解调出的模拟信号,经GSM基带处理电路108进行量化、数字化解码、再恢复成模拟音频信号,送往音频处理电路107的过程。解码流程包括基带A/D转换、均衡、解密、去交织、信道解码、语音解码、语音D/A转换等七个过程。

    GSM调制解调电路109解调出来的I、Q信号,送往基带A/D转换模块,以270kHz频率采样,经双路A/D转换后,以串行方式送往均衡电路,均衡电路采用维特比最大似然序列算法。均衡电路可有效去除多径效应对信号造成的影响。均衡电路输出的数据流经解密、去交织、信道解码、语音解码,生成104kbit/s的数据流,送往语音D/A转换电路,经D/A转换,并进行滤波后,还原成模拟语音信号,送往音频处理电路107。

    如图2所示,分体式手持移动台分为子机201及主机202两部分,它们在结构上是独立的。子机201包括人机接口,有键盘、显示器及电声转换等部件,外形类似卡片式计算器,可采用钮扣电池或其他小型高能电池工作,放在袋内,挂在脖子上或扣在主机202上。主机202负责GSM通信协议处理部分,完成与GSM基站系统203的联系,以全数字方式传送话音及控制信令。主机202与子机201以内部协议进行联系,用模拟方式传送话音,以数字方式传送控制信令,外形类似小盒子,可放在袋内或挂在腰间,靠近人体的一面可加屏蔽层。

    以这种分体方式工作,子机201与主机202通信距离不超过5米,子机的射频电路及功耗均很小,且可采用简单的通信方式,射频调制解调及控制电路相当简单,成本极低。子机在结构上可做得小巧精致,功能上可做到更丰富。主机功能完全局限在通信协议的处理上,功能更简洁,结构更紧凑。从整机方面来说,子机和主机的组合更灵活。随着通信网络的升级,终端可更换主机,以实现更高的通信质量,而更换子机则可提供给用户更丰富的功能,给用户以更加灵活的选择。

    主机采用内置式整合天线,加之在主机靠近人体侧采用反射措施,使天线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天线增益集中在远离人体的方向,减少了主机发射时对人体的辐射。而在接收方面,由于当前网络容量的逐步增大,GSM基站越来越密集,同时因城市环境中建筑物重重迭迭,GSM移动台与基站间的电波一般不能直线到达,而是反射或散射波形式,因此,天线的这种方向性,提高了天线增益,可相应地可降低主机发射功率,延长了电池的工作时间,反而有利于用户的使用。

    与一体式移动电话相比,分体式移动电话增加了子机、主机间通信模块。由于子机与主机位置相对固定,距离也较近,子机和主机通信部分采用的是简单的控制方式,有效地控制了成本。通信模块的射频功率低于1mW,并进行自动频率选择,可有效地避免干扰,也有利于减少信息泄露及对外界的辐射干扰。

    子机和主机之间通信频率为:子机发射、主机接收在48.250MHz~48.475MHz之间,子机接收、主机发射在45.250~45.475之间,收发频率间隔为3MHz,每信道带宽为25KHz,共10个信道,工作在无绳电话频段。

    如图3所示,子机201的核心控制部分是为处理器301,它控制所有的外围器件。显示器302为高点阵LCD,数据存储器303为SRAM,程序存储器304为FLASH ROM,编解码器307用于最小移频键控MSK信令编解码。射频电路309为低功率调频收发电路,一方面将接收到的调频信号通过混频、鉴频,解调出音频信号,送到音频处理电路308,音频处理电路308将信号放大后,送往扬声器,另一方面,

                                                308,音频处理电路308将音频信号放大后,送往射频电路309,射频电路309将信号调制后,辐射到空中。音频电路308和射频电路309的工作状态受微处理器301的控制。射频电路309解调出的信号,在送往音频处理电路308的同时,也送往编解码器307进行解码,若编解码器307解调出信令帧,则立即送往微处理器301,微处理器301根据信令内容,作出相应的处理。若微处理器301要发送信令,则将信令数据送往编解码器307后,启动编解码器307发送,编解码器307将信令转化成MSK信号后,送往射频电路309,射频电路309将信号调制后,辐射到空中。

    如图4所示,主机202包括通信协议处理部分。它一方面与GSM基站系统203实现无线通信,另一方面,要与子机201实现无线通信。与GSM网络通信采用的是标准的GSM频段,与子机通信采用的是无绳电话频段。微处理器401负责整个电路的控制,数据存储器404存储动态数据,程序存储器405存储微处理器的程序代码。GSM基带处理电路402负责GSM基带信号的处理,将GSM调制解调电路403解调的信号经均衡、解密、去交织、信道解码、语音解码及D/A变换等处理后,变成单纯的音频信号,送往射频电路407,经调制后,辐射到空中,由子机201接收。相应地,射频电路407接收到子机201送来的射频信号后,解调成音频信号,送往GSM基带处理电路402,经A/D变换、语音编码、信道编码、交织、加密等处理后,送往GSM调制解调电路403,调制成GSM射频信号,辐射到空中,以便GSM基站系统203接收。射频电路407在解调出子机201送来的信号后,在送往GSM基带处理电路402的同时,也送往编解码器406,编解码器若解调出MSK信令,则送往微处理器401,微处理器401根据信令内容,作出相应的处理。微处理器401若要与子机201建立通信联络,可向编解码器406发送MSK信令帧数据,由编解码器406转换成MSK信号后,送往射频电路407,调制成射频信号,辐射到空中,以便子机201接收。主机部分还包括SIM卡408,SIM卡由运营商提供。

    在天线的实现方式上,与射频电路407相连的的收发天线及与GSM调制解调电路403相连的天线采用微带线方式实现,即通过在印制电路板上布线,形成一个闭合的感性环路,通过外加电容,组成谐振选频电路。对900MHz,这种形式的天线较为匹配,效率较高,适合于较远距离的传输,而对100MHz以下频段,效率较低,但在本方案中,因主机202与子机201通信距离很近,对天线的效率要求不高。在具体实现中,与射频电路407相连的的收发天线及与GSM调制解调电路403相连的收发天线各置一侧,在电路上也采用了一些隔离措施,以尽量减少两天线间的干扰。

    为避免天线对人体的辐射,在主机202上,在背胶壳靠近人体侧的胶壳内侧,喷涂金属屏蔽层,有效地减低了天线对人体辐射。实验证明,喷涂金属屏蔽层,对辐射的隔离有12dB以上。

    子机与主机之间的内部通信协议采用最小移频键控MSK副载波调制方式,1200波特率,25kHz带宽。信令格式的基本组成示于下表:

    建立等待    序言    信息释放保持

    建立等待:信令传输应当由链路建立等待时间保证,在这段时间内应产生不小于90%最大功率的未定调制的传输。

    序言:信令传输应开始于交替比特1010....10,以便接收机解调,应包括至少16比特并以二进制0结束。

    信息:信息是包含码字同步的连续传输序列,它有一个地址码字,有时还有一个或多个数据码字。

    释放延迟比特:信令传输结束时应给最后传输的信息加一个用二进制“0”或“1”表示的释放延迟比特。

    其中,信息格式如下:

    信息包括码字同步序列,地址码字,需要时还有一个或多个数据码字。如下表所示。地址码字规定了信息的特征,而数据码字则补充了地址码字中的信息。

    码字同步序列    地址码字数据码字(需要时)

    码字同步序列:码字同步序列的传输使译码器能形成码字帧,它包含16比特,见下表,第一比特最先传送。

    比特序号1    2                …      …     …     …      …      …      …                                            16比特内容1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1    1

    信息用64比特的码字传输。每个码字包括48个信息比特,后跟16检错比特。地址码字和数据码字用码字中第一比特A区别;见下表。第一个比特最先传送:    1    2………48 49………64    A    消息区    检错比特数:1                     47                                    16

    第1个比特A:二进制“1”表示地址码字

                二进制“0”表示数据码字

    第2至48比特:消息区

    第49至64比特:检错比特

    检错比特:前15个检错比特是从BCH(63,48)循环码中导出的。码字的1至48比特代表有Xexp(62)(X的62次幂,以下同)到Xexp(15)项的多项式系数。这个多项式用下列生成多项式模2相除得到:

       X15+X14+X13+X11+X4+X2+1

    15个检查比特与余子多项式Xexp(14)到Xexp(0)的系数一致,将最后一个比特(循环码BCH(63、48)中码字比特63)再反向。最后,63比特块中再附加一个比特,提供64比特码字的偶校验。码字的纠、检错特性、码字的错误控制如下:“硬判”解码:

    A、检所有奇数个错误,任何5个随机错,和任何长度最长为16的突发错,或者

    B、纠一位错误,和检4个错和长度小于11的突发错,或者

    C、纠最多2位错,和检3个错及长度小于4的突发错,或者

    D、纠任一单个长度小于5的突发错。“软判”译码:

    纠任何5位模糊比特和任一长度小于16位的单个突发模糊比特。

    不同的信令可通过消息区内容的小同来区分,具体信令描述在此从略。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手持式移动台.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移动台,包括主机(202)和子机(201),主机包括通讯协议处理部分,用于与基站系统(203)的联系,子机包括人机接口,手持式移动台还包括主机与子机以无线方式进行通信的装置。本发明采用分体式设计,使辐射源远离人脑,以减少电磁波对人体的辐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