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321325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3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7428.6

申请日:

1998.04.24

公开号:

CN1233930A

公开日:

1999.11.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5.8.31|||授权|||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申请权的转移)变更项目: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瑞典斯德哥尔摩变更后:德国慕尼黑登记生效日:2004.9.3|||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8.4.24|||公开

IPC分类号:

H05K3/34

主分类号:

H05K3/34

申请人: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E·赫尔格伦; M·艾利克松

地址:

瑞典斯德哥尔摩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曾祥凌;章社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电子工业中倾向于采用可以在支板例如线路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元件。利用可在元件上进行表面安装的引线以及“单排直列式”方法可以将元件(5)直立地表面安装在线路板(7)上,而元件引线也表面安装在板上。可使引线(8)的底端部弯曲并形成脚部(10),以便有效接触线路板。导向和支承销用于在安装和连接元件期间使元件固定就位,并在安装到线路板上时支撑元件上的引线。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将元件直立安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带
引线的元件,该引线中至少一个引线形成为导向和支承销,该销在将上
述元件装在上述支板上时可以导向和支承元件,并连接其余的引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上述连接之前,
弯曲上述引线的端部以便与支板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上述连接之前,
剪去接触引线,以便直的引线直接与支板接触。
4.一种将元件直立地表面安装在支板上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线
(2)连接于元件(5),其中至少一个引线适合于形成为导向和支承
销(6),其余的引线起接触引线的作用,用于连接元件的电接触点
(4),当元件装在支板(7)上时,导向和支承销插入到支板的孔(9)
中,并且电引线连接于支板上相应接触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点和导向孔成一行
安装在支板或线路板(7)上,上述导向和支承销(6)是倾斜的。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和支承销(6)
可连接于一个带。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引线(8)的端部
被弯曲,因而可与线路板(7)形成更好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引线端部(10)成
J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引线端线(10)成
海鸥翅形。
10.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接触引线
端部面向相互不同的方向。
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去接触引线,以便形
成直接连接的直线。
12.如权利要求4~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安装之前,接
触引线(8)以及导向和支承销(6)由引线架(1)上的引线(2)
构成。

说明书

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将直立元件表面安装在支板上的方法,还涉及将直立元
件表面安装在支板上的装置。

当今需要直立安装在例如线路板上的元件通常具有插入孔中的直
引线,以便将元件固定在线路板上并在元件和线路板之间形成电接触。
引线可以配置成单排直列式(SIL式)。在将这种元件装在线路板上时,
将引线插入到板上镀有金属的孔中,随后通过引线的相互作用使元件牢
固固定在孔中,并在孔中形成电气连接,以便在元件引线和线路板之间
获得必需的电接触。

在电子工业中,很希望安装在支板例如线路板上的元件可以进行表
面安装。总的看,这种特性的元件在线路板上占据较少的空间,因为这
样便不再需要例如形成许多孔。这种孔使得在下层上很难获得导线图
案。另外,在可以只使用表面安装元件时,还可使线路板的生产工艺合
理化。因为可以省去孔的安装工艺和波焊工艺,所以其生产既简单,成
本又低。

利用元件上的可以表面安装的引线与单排直列式技术结合,其中引
线的底端可以被弯曲而形成与线路板接触的底脚,并在安装和连接元件
的过程期间应用导向和支承销使元件用机械方法固定就位且使引线紧
固在完工的线路板上,就可以将直立元件装在线路板上而将元件引线表
面安装在板上。

可以用现有的引线架或特别适合的接触引线生产表面安装接触引
线。该引线可以利用工具弯成合适形状,以便在相应引线上形成脚部,
使得引线可以有效地连接于线路板的连接表面,不取决于元件在安装时
所占据的位置。

导向和支承销其数目最好是两个或以上,该销可以是直的或稍为弯
曲,但始终比连接引线长,使得这些销可以插入到线路板的导向孔中。
该导向和支承销可以安装元件而不采用松动的夹具。根据使用的方法和
所用元件的尺寸还可以应用很少带引线的导向和支承销。

图1A和1B是装在引线架上的元件的分布视图;

图2A和2B示出图1的元件,其引线已与引线架脱离并成形为本
发明的接触引线以及导向和支承销;

图3A和3B是示出图2的元件安装在和连接于线路板上的视图;

图4A和4B示出导向和支承销的替代实施例;

图5A和5B示出接触引线的替代实施例。

从总体看,与装在孔中的元件相比,表面安装的元件使用较小的空
间,因为可以更好地利用在下面的电路板层的表面配置电路图案。在生
产电路板中发现表面安装元件具有更大的能力的同时,还发现合理化生
产的潜力,因为所有元件可以在表面上进行安装,在生产线上可以省去
在孔中进行安装和波焊的工艺。

例如从轧制带材开始,该带材大体包括若干纵向接合的引线架材料
(见图1),在引线架1中接触引线2的各单个接触点3首先连接元件
5上的相应接触面4,随后除去无作用的引线。引线架的接触引线2上
的接触点3可以牢固焊接在相应的元件接触点4上。使单个元件5与框
架连接的元件分开并进行测试,见图2,例如从其上剪下来。此操作可
以根据所用的封装工艺在即将进行封装之前部分地进行,或在封装期间
进行。通过使至少一个引线形成为适合于穿孔安装在线路板7中的导向
和支承销6,并与上述线路板形成可能的电连接,其余的引线就可以用
作元件和板之间的电接触引线8。

因此现有的引线架可以用于待表面安装的元件。或者接触引线以及
导向和支承销可以从外部直接加在元件上以便与其连接。为使元件在支
板上固定就位,通常用两个导向销6,该销用通常要剪去的引线构成。
该导向销可以是直的或稍为弯曲的或倾斜的,如图4A的编号6′所示,
例如在该处,接触点和导向孔在支板上成一行。在某些情况下,还适合
于将元件直立地直接放在支板上,此时可以采用缩短的接触引线以及导
向和支承销,见图4B。

在线路板7上加工出导向和支承销安装孔9,以便于将元件5装在
上述板上,上述销和孔起着导向元件的作用并使该文件支承在板上的预
定位置。在线路板上的孔9最好不镀金属,以保持正确的孔尺寸。导向
孔的尺寸可以按照引线架和线路板制造厂所用的组装机器的公差要求
进行改变。

尽管需要在线路板上的钻导向孔,但就线路板厂家而言还是节省
的,因为现时不需要大量的孔,如果使用穿孔安装的元件则需要大量
孔。在线路板上设置导向孔似乎不会造成缺点,因为线路板总得承受钻
孔操作,以便在线路板的不同层之间通过孔进行连接。

除上述制造具有接触引线8以及导向和支承销6的元件的方法步骤
外,还需要弯曲引线端部10和进行封装的设备。接触引线的端部最好
为如图3B、4A和5A所示的J形、图5B所示的海鸥翅形以及如图5C
所示的剪去形,此时呈直的引线,以便直接连接在电路板上。当将元件
装在线路板上时,可以除去销的向外凸出的自由端,或者在需要时,进
行弯曲或倾斜,以保证将元件牢固固定于线路板上。

当接触引线的端部为J形时,与线路板上的接触表面始终有充分的
表面接触,这种接触便可以保证电接触。另外还可以形成接头11,即
使元件偏向某一侧,围绕该接头的焊接材料也具有准确的相同量。可使
导向销保持完全直的,或可以稍为弯曲,使其与J形弯钩的中心对直。
另一种J形弯曲是彼此镜像对称的J形弯钩,如图5A所示,这种弯曲
有利于使元件更牢固地配置在线路板上。还可以想像类似的有利于增强
元件稳定性的镜像对称结构,例如引线端部的镜像对称的海鸥翅形和其
它类似形状。

当封装具有连接引线以及导向和支承销的成品元件时,可以用比接
触引线长的销作粘合剂输送带的接触表面,将成品元件绕在一个输送卷
筒上,然后输送给使用人。

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将元件装在支板上的方法和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电子工业中倾向于采用可以在支板例如线路板上进行表面安装的元件。利用可在元件上进行表面安装的引线以及“单排直列式”方法可以将元件(5)直立地表面安装在线路板(7)上,而元件引线也表面安装在板上。可使引线(8)的底端部弯曲并形成脚部(10),以便有效接触线路板。导向和支承销用于在安装和连接元件期间使元件固定就位,并在安装到线路板上时支撑元件上的引线。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