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3212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296522.2

申请日:

2010.09.26

公开号:

CN102067776A

公开日:

2011.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01G 1/00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付为国 李萍萍 蒋洁变更后:冷健雄 廖海彬 罗刘军 廖勤|||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G 1/00登记生效日:20170713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江苏大学变更后权利人:江西怡杉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变更后权利人:330029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五路39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G 1/00申请日:20100926|||公开

IPC分类号:

A01G1/00; E02B3/12; E02B3/14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江苏大学

发明人:

付为国; 李萍萍; 蒋洁

地址:

212013 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代理人:

汪旭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上,构建虉草种群的有关栽培技术和方法,属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提供了有关虉草草种的采贮方法、醋糟基质的选择标准、播期的确定原则、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以及播后的水肥管理等一系列栽培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生态混凝土酸碱度,延长了虉草次年丰水期来临前的生长时间,提高了虉草植根于混凝土球体内空隙的比例,植被盖度达到100%,平均生物量可达1.36kg/m2(地上部分干重)。次年丰水期过后,被冲走虉草显著减少,植被稳定。

权利要求书

1: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 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 (1) 及时采种与贮存 : 长江中下游一般 5 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 脱粒晒干后置于阴凉处 保存备用 ; (2) 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 : 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曲面面积大, 底部稳定牢固的多半球 联体砌块 ; 该生态混凝土砌块由上部 9 个或 16 个半球体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座构 成, 各球体间空隙部分的连接处留有大小相同的圆柱形洞孔, 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 25c ; (3) 播期确定 : 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 将播种时间选择在河流丰水期之后, 坡 岸稳定显露时节, 其中, 长江中下游河道播种时间宜在 9 月下旬 ; (4) 浸种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晒 1-2 天, 然后浸种 48h, 等种子吸涨饱满后进行播种, 播 2 种量为 800-1000 粒 /m ; 按照 800-1000 粒种子 /0.25kg 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 均匀 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然后用扫帚来回轻扫, 使部分种子能进 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 ; 其中栽培选用 pH 为 5.5 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 ; (5) 合理的水肥管理 : 出苗前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至少 2 天浇水一次, 晴天则每 天浇水一次 ; 出苗后仍需加强水分管理, 勤于浇灌, 培育壮苗 ; 苗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0.5%尿素溶液, 越冬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 次 年 4 月份虉草快速生长期再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1%尿素溶液。

说明书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上进行植被构建的技术和方法, 属河 道岸坡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
     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 该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 并随后在 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 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 形态上, 生态混凝土构件主要有球体或半球体砌块、 格状砌块和仿石状砌块等几类, 但都是 由粗骨料、 水泥、 水和外加剂拌和浇注而成的连续多孔蜂窝状砌块。 但由于作为胶凝材料的 硅酸盐水泥具有强碱性, 使得混凝土内空隙液相 pH 一般都高达 12 以上, 这对植物先期定植 和后期生长极为不利。另外, 一些传统的栽培方式常使植物根系难以扎至混凝土内的深处 缝隙, 降低了生长其中的植物抵御河流冲刷的能力。 因此, 适生物种的筛选和栽培方式的优 化将是实现生态混凝土植被成功构建的重要途径, 而目前技术多侧重于生态混凝土制作工 艺, 对适生植物筛选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
     本发明组曾于某河流早春的枯水季节, 试验性地利用偏酸性的醋糟粗渣作基质, 填充于该河岸坡生态混凝土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栽植虉草幼苗, 幼苗迅速成活且后期长 势良好。 但丰水期过后, 仅有部分生长在空隙连接处圆柱形孔洞的虉草存活下来, 其余几乎 全被连根冲走, 因此, 该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 以构建稳定的岸边生态混凝土植被。
     虉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及以北地区的多年生冷季型根茎禾草, 须根发达, 株高 1.5-1.7m, 喜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浅水及潮湿地带, 并对深水淹没有很强的适应性。 同时 还具有极强的耐旱性、 抗寒性和酸碱适应性, 能在 pH 值 4.9-8.4 的范围内生长良好。由于 去污能力强, 在欧洲常被作为主要人工湿地植物进行污水处理, 目前在我国的人工湿地中 也有应用。而虉草营养成分高、 适口性好、 且耐刈割等特点, 使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作为 一种优质牧草进行种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虉草春节前后根茎大批萌发, 5 月上中旬 开花结实, 夏季植株稍有落黄, 但仍有少量根茎萌发, 深秋时节萌发根茎增多, 直至冬季, 且 多数能越冬存活。 如分布在水位变化大的河岸, 丰水期将被深水淹没, 地上部分枯死而根系 开始休眠。当水退之后, 地下根茎随即持续发芽直至冬季。自然状态下以无性繁殖为主, 亦 可进行有性的种子繁殖, 且种子无休眠期, 四季可播种发芽。因此, 在水陆频繁交错的长江 下游, 虉草作为长江岸坡生态混凝土的种植植物尤其适合。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通过采用 “醋糟有机基质 + 虉草” 栽种模 式及配套的集成技术, 实现河岸生态混凝土护坡稳定植被的构建。
     技术方案 : 之前进行的虉草幼苗栽植试验, 是先将醋糟粗渣填充在不同球体间空 隙连接处, 后将幼苗移栽到基质上, 而幼苗并没被栽入生态混凝土内空隙。加之醋糟粗渣 中有 70%以上为整稻壳状态, 极少渗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而积聚在各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因此, 栽植后虉草根系主要集中在较肥沃的基质中而扎根不牢, 而醋糟粗渣极易被水流 冲走, 因此, 准备的稳定性更加剧了汛期虉草被冲走的状况。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 将以最近研制开发出粉末状醋糟有机基质替代原有粗渣基质, 以播种方式替代原幼苗移栽 的栽培方式, 并辅之以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1) 及时采种与贮存 : 长江中下游一般 5 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 脱粒晒干后置于阴 凉处保存备用。
     (2) 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 : 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曲面面积大, 底部稳定牢固的多 半球联体砌块 ; 该生态混凝土砌块由上部 9 个或 16 个半球体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 座构成, 各球体间空隙部分的连接处留有大小相同的圆柱形洞孔, 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 25cm。
     (3) 播期确定 : 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 将播种时间选择在河流丰水期之 后, 坡岸稳定显露时节, 其中, 长江中下游河道播种时间宜在 9 月下旬左右。
     (4) 浸种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晒 1-2 天, 然后浸种 48h, 等种子吸涨饱满后进行播 2 种, 播种量为 800-1000 粒 /m ; 按照 800-1000 粒种子 /0.25kg 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 均匀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然后用扫帚来回轻扫, 使部分种子 能进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 ; 其中栽培选用 pH 约为 5.5 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 (5) 合理的水肥管理 : 出苗前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 至少 2 天浇水一次, 晴天则 每天浇水一次 ; 出苗后仍需加强水分管理, 勤于浇灌, 培育壮苗 ; 苗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0.5%尿素溶液, 越冬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 次 年 4 月份虉草快速生长期再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 1%尿素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 依照本发明公布的集成技术实施植被构建, 在次年丰水期来 临之前, 护坡植被盖度达 100%, 虉草平均高度 156cm, 平均生物量可达 1.36kg/m2( 地上部 分干重 ), 同时有少量当地其他物种伴生。次年丰水期过后, 仅有少量虉草被冲走, 植被稳 定。
     pH 值为 5.5 的醋糟基质对生态混凝土的强碱性起到了很好中和作用, 基质覆盖后 混凝土内空隙液相 PH 值由原来的 11.8, 下降到 7.9, 达到了虉草良好生长所要求的酸碱环 境。
     本发明采用的播种方式能使 70%以上虉草植根于混凝土球体内部空隙, 从而使植 株生长更为牢固, 避免后期被冲走。
     根据虉草全年均可种植的特性, 将播种期安排在丰水期之后, 坡岸稳定显露时节, 大大地延长虉草生长时间, 提高了抵御次年汛期冲蚀能力。
     虉草去污能力强, 且绿期长, 因而具有较高的净化和美化效果。
     附图说明 :
     图 1 半球体生态混凝土砌块俯视图, 其中 1 上部半球体砌块 ; 2 下部长方形底座 ; 3 球体内空隙 ; 4 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 5 空隙连接处圆柱形空洞。
     图 2 半球体生态混凝土砌块正视图, 其中 1 上部半球体砌块 ; 2 下部长方形底座 ; 3 球体内空隙 ; 4 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使用的醋糟有机基质是利用制醋废渣联合研制开发出的恒欣牌粉末状醋 糟有机基质, 是一种缓释型基质肥料。 该基质是通过对酸性醋糟废渣合理调酸后, 添加精心 筛选的复合菌种进行发酵、 翻堆、 干燥、 成型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加工而成, 其有机质含量高 达 35%以上, 氮磷钾总量大于 4%, pH 值正常在 5.8-6.5 之间。如作为生态混凝土栽培基 质, 可将 pH 值调至 5.5 左右。在形态上该基质有粉末状和颗粒状两种, 以适应不同的生产 需要。
     实施地点在长江下游某城市滨江大道的生态护坡上, 该段长江常年丰水期在 7 月 中旬至 9 月上旬, 丰水期时生态护坡底下部最大水深约 1.8m 左右, 护坡上存在大幅水陆交 错带, 本发明一种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便在该交错区域实施。具体步骤 为:
     (1)5 月 27 日前去江边湿地采收刚成熟的野生虉草草种, 脱粒晒干后置于阴凉处 保存备用。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虉草种子销售, 草种必须到野外自行采收。虉草为穗状花 序, 种子籽粒小、 灌浆时间短, 成熟后极易落粒, 因此草种应及时采收。 当穗部绿色褪尽转黄 时为最佳采收时间, 采收后搓揉脱粒, 籽粒晒干后阴凉保存。
     (2) 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 16 半球联体砌块 ( 如图 1、 图 2 所示 ), 该类球体由上部 16 个半球体 1 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座 2 构成, 各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4 留有直径为 8cm 的圆柱形洞孔 5, 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 25cm, 砌块之间通过预留的连接件进行连接, 半球体 1 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4 及其中的圆柱形洞孔 5 均播种虉草。
     (3) 本发明之前虉草幼苗移栽试验安排在河流的早春枯水季进行, 距丰水期来临 时间相对较短, 虉草幼苗生长时间不足也是后期多数植株被冲走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 本 发明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 将播种时间选择在河流丰水期之后, 坡岸稳定显露时 节, 以确保虉草在次年丰水期来临前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在晴好的 9 月 18-19 日, 将待播的 虉草种曝晒两天后, 用清水浸种, 去除漂浮的空瘪粒, 48h 后捞出沥干, 9 月 22 日, 按照技术 2 方案所述方法进行播种和基质覆盖, 播种量约为 1000 粒 /m 。由于虉草种子极小, 长度仅有 1mm 左右, 为使播种均匀, 按照 800-1000 粒种子 /0.25kg 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 均匀 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 1 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 4, 然后用扫帚来回轻扫, 使部分种子能 进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 3 ; 栽培选用 pH 约为 5.5 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 该类基 质既可有效中和生态混凝土的强碱性, 又可较多地渗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 3。 播种结束 后将粉末状基质撒在混凝土球面上, 一边撒一边用扫帚来回轻扫, 将尽可能多的基质粉末 扫入球体内空隙 3, 其余大部分基质将会被扫至球体间的空隙处 4, 填满空隙处之后, 再用 喷壶在球体表面上均匀喷少量水, 以形成细流将种子和基质尽可能多地带入球体内深处空 隙 3, 从而扎根更为牢固。
     (4)10 月 5 日开始出苗, 至 13 日基本出苗完毕。 期间多为晴朗天气, 生态混凝土及 醋糟基质的保水性能均较差, 因此, 每 1-2 天浇水一次。出苗以后, 根据天气状态勤于浇水, 保持基质湿润。由于醋糟基质属缓释型有机肥料, 10 月 28 日, 喷洒一定量 0.5%尿素溶液, 次年元月 8 日喷施一定量 1%磷酸二氢钾溶液, 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 次年 4 月初再次喷施 一定量 1%尿素溶液。 确保丰水期来临前虉草能达到尽可能高的生物量, 尤其确保地下根系 能在生态混凝土内空隙良好伸展(5) 至 4 月初, 护坡植被盖度已达 100%, 至虉草全年生物量最高的 5 月中旬, 虉草 2 平均高度 156cm, 平均生物量可达 1.36kg/m ( 地上部分干重 ), 其中有 72%以上虉草植根于 混凝土球体内空隙 3。丰水期过后, 只有生长在球体空隙连接处 4 的少量虉草被冲走, 被冲 走虉草低于 10%, 存留的虉草随即新生出大批根茎, 年前盖度即可达 100%。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6777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67776ACN102067776A21申请号201010296522222申请日20100926A01G1/00200601E02B3/12200601E02B3/1420060171申请人江苏大学地址212013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72发明人付为国李萍萍蒋洁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代理人汪旭东54发明名称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上,构建虉草种群的有关栽培技术和方法,属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技术领域。该方法提供了有关虉草草种。

2、的采贮方法、醋糟基质的选择标准、播期的确定原则、播种密度和播种方式以及播后的水肥管理等一系列栽培集成技术。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显著改善了生态混凝土酸碱度,延长了虉草次年丰水期来临前的生长时间,提高了虉草植根于混凝土球体内空隙的比例,植被盖度达到100,平均生物量可达136KG/M2地上部分干重。次年丰水期过后,被冲走虉草显著减少,植被稳定。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CN102067777A1/1页21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及时采种与贮存长江中下游一般5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脱粒晒干后置于阴。

3、凉处保存备用;2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曲面面积大,底部稳定牢固的多半球联体砌块;该生态混凝土砌块由上部9个或16个半球体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座构成,各球体间空隙部分的连接处留有大小相同的圆柱形洞孔,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25C;3播期确定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将播种时间选择在河流丰水期之后,坡岸稳定显露时节,其中,长江中下游河道播种时间宜在9月下旬;4浸种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然后浸种48H,等种子吸涨饱满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8001000粒/M2;按照8001000粒种子/025KG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均匀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然后用。

4、扫帚来回轻扫,使部分种子能进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其中栽培选用PH为55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5合理的水肥管理出苗前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至少2天浇水一次,晴天则每天浇水一次;出苗后仍需加强水分管理,勤于浇灌,培育壮苗;苗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05尿素溶液,越冬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次年4月份虉草快速生长期再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1尿素溶液。权利要求书CN102067776ACN102067777A1/4页3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上进行植被构建的技术和方法,属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技术领域。

5、。背景技术0002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该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日本,并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均取得了一定进展。在形态上,生态混凝土构件主要有球体或半球体砌块、格状砌块和仿石状砌块等几类,但都是由粗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拌和浇注而成的连续多孔蜂窝状砌块。但由于作为胶凝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强碱性,使得混凝土内空隙液相PH一般都高达12以上,这对植物先期定植和后期生长极为不利。另外,一些传统的栽培方式常使植物根系难以扎至混凝土内的深处缝隙,降低了生长其中的植物抵御河流冲刷的能力。因此,适生物种的筛选和栽培方式的优化将是实现生态混凝土植被成功构建的。

6、重要途径,而目前技术多侧重于生态混凝土制作工艺,对适生植物筛选及相应的栽培技术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0003本发明组曾于某河流早春的枯水季节,试验性地利用偏酸性的醋糟粗渣作基质,填充于该河岸坡生态混凝土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栽植虉草幼苗,幼苗迅速成活且后期长势良好。但丰水期过后,仅有部分生长在空隙连接处圆柱形孔洞的虉草存活下来,其余几乎全被连根冲走,因此,该栽培技术需要进一步优化,以构建稳定的岸边生态混凝土植被。0004虉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温带及以北地区的多年生冷季型根茎禾草,须根发达,株高1517M,喜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浅水及潮湿地带,并对深水淹没有很强的适应性。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耐旱性、抗寒性和。

7、酸碱适应性,能在PH值4984的范围内生长良好。由于去污能力强,在欧洲常被作为主要人工湿地植物进行污水处理,目前在我国的人工湿地中也有应用。而虉草营养成分高、适口性好、且耐刈割等特点,使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作为一种优质牧草进行种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虉草春节前后根茎大批萌发,5月上中旬开花结实,夏季植株稍有落黄,但仍有少量根茎萌发,深秋时节萌发根茎增多,直至冬季,且多数能越冬存活。如分布在水位变化大的河岸,丰水期将被深水淹没,地上部分枯死而根系开始休眠。当水退之后,地下根茎随即持续发芽直至冬季。自然状态下以无性繁殖为主,亦可进行有性的种子繁殖,且种子无休眠期,四季可播种发芽。因此,在水陆频。

8、繁交错的长江下游,虉草作为长江岸坡生态混凝土的种植植物尤其适合。发明内容0005本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通过采用“醋糟有机基质虉草”栽种模式及配套的集成技术,实现河岸生态混凝土护坡稳定植被的构建。0006技术方案之前进行的虉草幼苗栽植试验,是先将醋糟粗渣填充在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后将幼苗移栽到基质上,而幼苗并没被栽入生态混凝土内空隙。加之醋糟粗渣中有70以上为整稻壳状态,极少渗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而积聚在各球体间空隙连接说明书CN102067776ACN102067777A2/4页4处,因此,栽植后虉草根系主要集中在较肥沃的基质中而扎根不牢,而醋糟粗渣极易被水流冲走,因此,准备。

9、的稳定性更加剧了汛期虉草被冲走的状况。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将以最近研制开发出粉末状醋糟有机基质替代原有粗渣基质,以播种方式替代原幼苗移栽的栽培方式,并辅之以配套的栽培管理措施。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步骤00071及时采种与贮存长江中下游一般5月下旬为最佳采收期,脱粒晒干后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00082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曲面面积大,底部稳定牢固的多半球联体砌块;该生态混凝土砌块由上部9个或16个半球体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座构成,各球体间空隙部分的连接处留有大小相同的圆柱形洞孔,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25CM。00093播期确定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将播种时间选择。

10、在河流丰水期之后,坡岸稳定显露时节,其中,长江中下游河道播种时间宜在9月下旬左右。00104浸种和播种播种前将种子晒12天,然后浸种48H,等种子吸涨饱满后进行播种,播种量为8001000粒/M2;按照8001000粒种子/025KG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均匀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然后用扫帚来回轻扫,使部分种子能进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其中栽培选用PH约为55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00115合理的水肥管理出苗前浇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至少2天浇水一次,晴天则每天浇水一次;出苗后仍需加强水分管理,勤于浇灌,培育壮苗;苗期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05尿素溶液,越冬期喷施一次。

11、质量浓度为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次年4月份虉草快速生长期再喷施一次质量浓度为1尿素溶液。00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依照本发明公布的集成技术实施植被构建,在次年丰水期来临之前,护坡植被盖度达100,虉草平均高度156CM,平均生物量可达136KG/M2地上部分干重,同时有少量当地其他物种伴生。次年丰水期过后,仅有少量虉草被冲走,植被稳定。0013PH值为55的醋糟基质对生态混凝土的强碱性起到了很好中和作用,基质覆盖后混凝土内空隙液相PH值由原来的118,下降到79,达到了虉草良好生长所要求的酸碱环境。0014本发明采用的播种方式能使70以上虉草植根于混凝土球体内部空隙,从而使植株生长。

12、更为牢固,避免后期被冲走。0015根据虉草全年均可种植的特性,将播种期安排在丰水期之后,坡岸稳定显露时节,大大地延长虉草生长时间,提高了抵御次年汛期冲蚀能力。0016虉草去污能力强,且绿期长,因而具有较高的净化和美化效果。附图说明0017图1半球体生态混凝土砌块俯视图,其中1上部半球体砌块;2下部长方形底座;3球体内空隙;4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5空隙连接处圆柱形空洞。0018图2半球体生态混凝土砌块正视图,其中1上部半球体砌块;2下部长方形底座;3球体内空隙;4不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说明书CN102067776ACN102067777A3/4页5具体实施方式0019本发明使用的醋糟有机基质是。

13、利用制醋废渣联合研制开发出的恒欣牌粉末状醋糟有机基质,是一种缓释型基质肥料。该基质是通过对酸性醋糟废渣合理调酸后,添加精心筛选的复合菌种进行发酵、翻堆、干燥、成型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加工而成,其有机质含量高达35以上,氮磷钾总量大于4,PH值正常在5865之间。如作为生态混凝土栽培基质,可将PH值调至55左右。在形态上该基质有粉末状和颗粒状两种,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要。0020实施地点在长江下游某城市滨江大道的生态护坡上,该段长江常年丰水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丰水期时生态护坡底下部最大水深约18M左右,护坡上存在大幅水陆交错带,本发明一种河岸球体生态混凝土护坡植被构建方法便在该交错区域实施。具体步。

14、骤为002115月27日前去江边湿地采收刚成熟的野生虉草草种,脱粒晒干后置于阴凉处保存备用。目前市场上基本没有虉草种子销售,草种必须到野外自行采收。虉草为穗状花序,种子籽粒小、灌浆时间短,成熟后极易落粒,因此草种应及时采收。当穗部绿色褪尽转黄时为最佳采收时间,采收后搓揉脱粒,籽粒晒干后阴凉保存。00222生态混凝土砌块选择16半球联体砌块如图1、图2所示,该类球体由上部16个半球体1和下部连接半球体的正方形底座2构成,各球体间空隙连接处4留有直径为8CM的圆柱形洞孔5,球体直径及砌块高均为25CM,砌块之间通过预留的连接件进行连接,半球体1和球体间空隙连接处4及其中的圆柱形洞孔5均播种虉草。0。

15、0233本发明之前虉草幼苗移栽试验安排在河流的早春枯水季进行,距丰水期来临时间相对较短,虉草幼苗生长时间不足也是后期多数植株被冲走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发明根据虉草全年均可播种的特性,将播种时间选择在河流丰水期之后,坡岸稳定显露时节,以确保虉草在次年丰水期来临前有较长的生长时间。在晴好的9月1819日,将待播的虉草种曝晒两天后,用清水浸种,去除漂浮的空瘪粒,48H后捞出沥干,9月22日,按照技术方案所述方法进行播种和基质覆盖,播种量约为1000粒/M2。由于虉草种子极小,长度仅有1MM左右,为使播种均匀,按照8001000粒种子/025KG粉末状醋糟比例混合后翻匀,均匀地撒在生态混凝土球体1。

16、表面及球体间空隙连接处4,然后用扫帚来回轻扫,使部分种子能进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3;栽培选用PH约为55的粉末状酸性醋糟有机基质,该类基质既可有效中和生态混凝土的强碱性,又可较多地渗入生态混凝土球体内空隙3。播种结束后将粉末状基质撒在混凝土球面上,一边撒一边用扫帚来回轻扫,将尽可能多的基质粉末扫入球体内空隙3,其余大部分基质将会被扫至球体间的空隙处4,填满空隙处之后,再用喷壶在球体表面上均匀喷少量水,以形成细流将种子和基质尽可能多地带入球体内深处空隙3,从而扎根更为牢固。0024410月5日开始出苗,至13日基本出苗完毕。期间多为晴朗天气,生态混凝土及醋糟基质的保水性能均较差,因此,每12天。

17、浇水一次。出苗以后,根据天气状态勤于浇水,保持基质湿润。由于醋糟基质属缓释型有机肥料,10月28日,喷洒一定量05尿素溶液,次年元月8日喷施一定量1磷酸二氢钾溶液,以提高虉草的抗寒性,次年4月初再次喷施一定量1尿素溶液。确保丰水期来临前虉草能达到尽可能高的生物量,尤其确保地下根系能在生态混凝土内空隙良好伸展说明书CN102067776ACN102067777A4/4页600255至4月初,护坡植被盖度已达100,至虉草全年生物量最高的5月中旬,虉草平均高度156CM,平均生物量可达136KG/M2地上部分干重,其中有72以上虉草植根于混凝土球体内空隙3。丰水期过后,只有生长在球体空隙连接处4的少量虉草被冲走,被冲走虉草低于10,存留的虉草随即新生出大批根茎,年前盖度即可达100。说明书CN102067776ACN102067777A1/1页7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6777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