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132095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77081.3

申请日:

2010.12.08

公开号:

CN102071736A

公开日:

2011.05.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F16K 13/00申请日:20101208授权公告日:20120523终止日期:2012120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3F 1/00申请日:20101208|||公开

IPC分类号:

E03F1/00; E03F3/02; E03F5/10; E03F5/14

主分类号:

E03F1/00

申请人:

江苏中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陶明清; 吴春笃; 曹建晓; 成小峰; 张芸; 殷晓中; 储冬曙; 张鹏

地址:

212002 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59号四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代理人:

夏哲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污水管、雨水集水箱、总排水管;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污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雨水集水箱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关闭,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调蓄池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与一个雨水管连接,雨水管的末端直接与总排水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污水和雨水分别排放,既可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又可避免混合排放造成的污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 (1) 、 用于 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 (2) 、 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 (3) , 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 地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 ; 其特征是 : 污水管 (1) 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 (3) 之间设置有 一个调蓄池 (4) , 污水管 (1) 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 (4) 开口上方, 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 总排水管 (3) ; 所述雨水集水箱 (2) 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 (5) , 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 个第一压力控制阀 (6) 的开、 闭, 当雨水集水箱 (2) 及控制水管 (5) 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 压力控制阀 (6) 关闭, 该第一压力控制阀 (6) 位于调蓄池 (4) 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 (3) 之间 ; 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 (21) 与一个雨水管 (7) 连接, 雨水管 (7) 的末端直接与总 排水管 (3) 连接, 雨水管 (7) 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 (2) 的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调蓄池 (4) 顶部的开 口处设置有格栅 (8) , 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 在格栅一侧设置有一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 (9) , 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 (10) , 推料板可将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推 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 ; 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 (11) 的活塞杆上, 该第一水压缸 (11) 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 (5) 连接,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 水压缸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推料板通过复位 弹簧复位。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固体废物收集筐 (10) 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水压缸 (12) , 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辅助雨水管 (13) 连通, 第二 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 (22) , 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出时可压缩固体废物收 集筐 (10) 中的固体废物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 (2 ) 连接, 辅助雨水管 (13) 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 (3)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中 部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 (14) , 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 第三水压缸 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 (15) 与位于调蓄池 (4) 内的曝气管 (16) 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有一个辅助雨水管 (13)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 (2) 连接, 辅助雨水管 (13) 的末端连接总 排水管 (3)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中部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 (14) , 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 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 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 (15) 与位于调蓄池 (4) 内的曝气管 (16)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3 - 5 之一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 (2) 底部上方的 “倒 U 形” 的虹吸管 (17) 。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其特征是 : 雨水集水箱 (2) 还连接 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 (18) , 冲洗水箱 (18) 底部通过一根冲洗水管 (19) 通入调蓄池 (4) , 所述冲洗水管 (19) 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 (20) , 第二压力控制 阀由控制水管 (5) 通过水管控制其开、 闭;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 二压力控制阀关闭。

说明书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 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 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排水体制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 目前, 我国新建、 改建的市政排水管道 大都采用分流制, 即新建管道采用雨、 污水分流, 建两条管道, 雨、 污水分别排放 ; 改建管道 则保留原管道作为雨水管道, 再新建污水管道, 这是目前的常规做法。但成本很高, 特别在 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没有地方埋放管道。而合流制的污水排放系统则是污水和雨水合流排 放, 在通常情况下, 污水直接通过排放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 而在大雨条件下, 由于雨水 和污水合流, 排放水量大幅度增加, 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 因此只能将大量污水和雨水 的混合水流直接排入, 从而造成河流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可利用原有污水排放管路进行污水和雨 水分别排放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 使得其既可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又可避免 污水与雨水混合排放造成的污染。
     本发明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 用于 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 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 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地进入 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 ; 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 污水管的出 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 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 ; 所述雨水集水箱底部连接 一根控制水管, 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开、 闭,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 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关闭, 该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调蓄池的出水口与总 排水管之间 ; 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与一个雨水管连接, 所述雨水管的末端直接 与总排水管连接。
     所述雨水管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的上部。
     所述调蓄池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格栅, 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 在格栅一侧设置有 一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 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 推料板可将格 栅上的固体废物推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 ; 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的活塞杆上, 该第一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连接,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 第一水压缸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推料板通过 复位弹簧复位。
     所述固体废物收集筐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水压缸, 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辅 助雨水管连通, 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 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出时可 压缩固体废物收集筐中的固体废物 ; 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连接, 辅助 雨水管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中部还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 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 助雨水管连通, 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与位于调蓄池内的曝气管连 接。
     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底部上方的 “倒 U 形” 的虹吸管。
     所述雨水集水箱还连接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 冲洗水箱底部通 过一根冲洗水管通入调蓄池, 所述冲洗水管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 第二压力控 制阀由上述的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其开、 闭;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 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
     本发明优点体现在 : 1、 本发明可利用原有的合流制的排放管道对生活污水和雨水进行分别排放, 避免了污 水与雨水混合, 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规模, 节省的污水处理成本 ; 2、 本发明将污水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 可减少污水处理厂碳源添加, 降低污水处理 厂成本 ; 3、 本发明利用雨水压力, 完成多种功能, 没有能耗, 运行成本低 ; 4、 本发明可利用传统污水排放系统中的化粪池改造为调蓄池, 废物利用, 改造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 1、 用 于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 2、 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 3, 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地 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 ; 污水管 1 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 4, 污水 管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 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 ; 所述雨水集水箱 2 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 5, 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 6 的开、 闭, 当雨水 集水箱 2 及控制水管 5 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 6 关闭, 该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 调蓄池 4 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 3 之间 ; 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 21 与一个雨水管 7 连接, 雨水管 7 的末端直接与总排水管 3 连接, 雨水管 7 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 2 的上 部。当下雨时, 雨水集水箱 2 内有蓄水, 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 6 关闭, 调蓄池 4 内的污水 可暂时储存而不排放, 雨水经过总排水管 3 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
     调蓄池 4 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格栅 8, 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 在格栅一侧设置有一 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 9, 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 10, 推料板可将 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推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 ; 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 11 的活塞 杆上, 该第一水压缸 11 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 5 连接,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 水时水压使第一水压缸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 推料板通过复位弹簧复位, 从而利用雨水水压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清理。
     固体废物收集筐 10 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水压缸 12, 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 辅助雨水管 13 连通, 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 22, 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 出时可压缩固体废物收集筐 10 中的固体废物 ;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 2连接, 辅助雨水管 13 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 3, 即, 在辅助排水管 13 向总排水管排出雨水的同 时, 利用水压对废物收集筐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压缩, 以便于清理。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中部还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 14, 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 辅助雨水管连通, 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 15 与位于调蓄池 4 内的曝气 管 16 连接, 从而利用雨水压力向调蓄池内压入空气, 以利于污水的好氧处理。
     辅助雨水管 13 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 2 底部上方的 “倒 U 形” 的虹吸管 17, 使得雨水集水箱内的水位及水压可周期性变化, 使第二水压缸和第三水压缸的活塞实 现往复动作, 进而使得固体废物的压缩和曝气过程可以持续进行。
     雨水集水箱 2 还连接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 18, 冲洗水箱 18 底 部通过一根冲洗水管 19 通入调蓄池 4, 所述冲洗水管 19 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 20, 第二压力控制阀由控制水管 5 通过水管控制其开、 闭; 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 水时水压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即, 在下雨时, 雨水压力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 冲洗水 箱内可储存一定量的雨水 ; 当雨停后, 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排空, 第二压力控制阀打开, 冲洗水箱内储存的雨水可以通过冲洗水管进入调蓄池对调蓄池进行冲洗。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1736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71736ACN102071736A21申请号201010577081322申请日20101208E03F1/00200601E03F3/02200601E03F5/10200601E03F5/1420060171申请人江苏中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址212002江苏省镇江市电力路59号四楼72发明人陶明清吴春笃曹建晓成小峰张芸殷晓中储冬曙张鹏74专利代理机构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107代理人夏哲华54发明名称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57摘要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

2、放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有污水管、雨水集水箱、总排水管;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污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雨水集水箱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关闭,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调蓄池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与一个雨水管连接,雨水管的末端直接与总排水管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污水和雨水分别排放,既可对生产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又可避免混合排放造成的污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

3、3页附图1页CN102071740A1/1页21一种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1)、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2)、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3),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地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其特征是污水管(1)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3)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4),污水管(1)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4)开口上方,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3);所述雨水集水箱(2)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5),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6)的开、闭,当雨水集水箱(2)及控制水管(5)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6)关闭,该第一压力控制阀(6)位于调蓄池。

4、(4)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3)之间;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21)与一个雨水管(7)连接,雨水管(7)的末端直接与总排水管(3)连接,雨水管(7)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2)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调蓄池(4)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格栅(8),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在格栅一侧设置有一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9),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10),推料板可将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推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11)的活塞杆上,该第一水压缸(11)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5)连接,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水压缸。

5、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推料板通过复位弹簧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固体废物收集筐(10)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水压缸(12),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辅助雨水管(13)连通,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22),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出时可压缩固体废物收集筐(10)中的固体废物;辅助雨水管(13)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2)连接,辅助雨水管(13)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辅助雨水管(13)的中部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14),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第三。

6、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15)与位于调蓄池(4)内的曝气管(1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辅助雨水管(13),辅助雨水管(13)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2)连接,辅助雨水管(13)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3);辅助雨水管(13)的中部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14),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15)与位于调蓄池(4)内的曝气管(1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5之一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辅助雨水管(13)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2)底部上方的“倒U形”的虹吸管(17)。7根据权。

7、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其特征是雨水集水箱(2)还连接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18),冲洗水箱(18)底部通过一根冲洗水管(19)通入调蓄池(4),所述冲洗水管(19)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20),第二压力控制阀由控制水管(5)通过水管控制其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权利要求书CN102071736ACN102071740A1/3页3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排放处理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处理装置。背景技术0002城市排水体制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类型。目前,我国新建、。

8、改建的市政排水管道大都采用分流制,即新建管道采用雨、污水分流,建两条管道,雨、污水分别排放;改建管道则保留原管道作为雨水管道,再新建污水管道,这是目前的常规做法。但成本很高,特别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没有地方埋放管道。而合流制的污水排放系统则是污水和雨水合流排放,在通常情况下,污水直接通过排放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而在大雨条件下,由于雨水和污水合流,排放水量大幅度增加,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处理,因此只能将大量污水和雨水的混合水流直接排入,从而造成河流环境的污染。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利用原有污水排放管路进行污水和雨水分别排放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使得其既可对生产污。

9、水进行有效处理,又可避免污水与雨水混合排放造成的污染。0004本发明的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用于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地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污水管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污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所述雨水集水箱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的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关闭,该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调蓄池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与一个雨水管连接,所述雨水管的末端直。

10、接与总排水管连接。0005所述雨水管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的上部。0006所述调蓄池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格栅,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在格栅一侧设置有一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推料板可将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推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的活塞杆上,该第一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连接,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水压缸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推料板通过复位弹簧复位。0007所述固体废物收集筐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水压缸,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辅助雨水管连通,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第二水。

11、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出时可压缩固体废物收集筐中的固体废物;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连接,辅助雨水管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说明书CN102071736ACN102071740A2/3页40008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中部还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与位于调蓄池内的曝气管连接。0009所述辅助雨水管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底部上方的“倒U形”的虹吸管。0010所述雨水集水箱还连接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冲洗水箱底部通过一根冲洗水管通入调蓄池,所述冲洗水管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第二压力控制阀由上述的。

12、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其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0011本发明优点体现在1、本发明可利用原有的合流制的排放管道对生活污水和雨水进行分别排放,避免了污水与雨水混合,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规模,节省的污水处理成本;2、本发明将污水直接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可减少污水处理厂碳源添加,降低污水处理厂成本;3、本发明利用雨水压力,完成多种功能,没有能耗,运行成本低;4、本发明可利用传统污水排放系统中的化粪池改造为调蓄池,废物利用,改造费用低。附图说明0012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3如图所示,雨水控制的污水排放装置包括有直接与生活污水源连接的污水管1、用。

13、于收集雨水的雨水集水箱2、用于排放污水或雨水的总排水管3,总排水管的终端可选择地进入污水处理厂或直接排放;污水管1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之间设置有一个调蓄池4,污水管的出水口位于调蓄池开口上方,调蓄池底部的出水口连接总排水管;所述雨水集水箱2底部连接一根控制水管5,控制水管通过水管控制一个第一压力控制阀6的开、闭,当雨水集水箱2及控制水管5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压力控制阀6关闭,该第一压力控制阀位于调蓄池4的出水口与总排水管3之间;控制水管中段通过一段支路水管21与一个雨水管7连接,雨水管7的末端直接与总排水管3连接,雨水管7的上端连接在雨水集水箱2的上部。当下雨时,雨水集水箱2内有蓄水,水压使第一。

14、压力控制阀6关闭,调蓄池4内的污水可暂时储存而不排放,雨水经过总排水管3不进入污水处理厂直接排放。0014调蓄池4顶部的开口处设置有格栅8,使其可过滤固体废物,在格栅一侧设置有一个可重复移动的推料板9,推料板的行程末端设置有一个固体废物收集筐10,推料板可将格栅上的固体废物推到固体废物收集筐中;所述推料板连接在一个第一水压缸11的活塞杆上,该第一水压缸11的进水口与上述控制水管5连接,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一水压缸的活塞及推料板伸出,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无蓄水时活塞及推料板通过复位弹簧复位,从而利用雨水水压实现对固体废物的清理。0015固体废物收集筐10上方设置有一个第二。

15、水压缸12,第二水压缸的进水口与一个辅助雨水管13连通,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连接一个压板22,第二水压缸的活塞杆及压板伸出时可压缩固体废物收集筐10中的固体废物;辅助雨水管13的上端与上述雨水集水箱2说明书CN102071736ACN102071740A3/3页5连接,辅助雨水管13的末端连接总排水管3,即,在辅助排水管13向总排水管排出雨水的同时,利用水压对废物收集筐中的固体废物进行压缩,以便于清理。0016辅助雨水管13的中部还连接有一个第三水压缸14,第三水压缸一端的进水口与辅助雨水管连通,第三水压缸另一端的排气口经过一段排气管15与位于调蓄池4内的曝气管16连接,从而利用雨水压力向调蓄池。

16、内压入空气,以利于污水的好氧处理。0017辅助雨水管13的上端连接一段伸入雨水集水箱2底部上方的“倒U形”的虹吸管17,使得雨水集水箱内的水位及水压可周期性变化,使第二水压缸和第三水压缸的活塞实现往复动作,进而使得固体废物的压缩和曝气过程可以持续进行。0018雨水集水箱2还连接有一个底部低于雨水集水箱的冲洗水箱18,冲洗水箱18底部通过一根冲洗水管19通入调蓄池4,所述冲洗水管19中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压力控制阀20,第二压力控制阀由控制水管5通过水管控制其开、闭;当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中有蓄水时水压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即,在下雨时,雨水压力使第二压力控制阀关闭,冲洗水箱内可储存一定量的雨水;当雨停后,雨水集水箱及控制水管排空,第二压力控制阀打开,冲洗水箱内储存的雨水可以通过冲洗水管进入调蓄池对调蓄池进行冲洗。说明书CN102071736ACN102071740A1/1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71736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给水;排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