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71663A43申请公布日20110525CN102071663ACN102071663A21申请号201010602598322申请日20101223E02B3/00200601E02B3/20200601E02D23/0020060171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地址100054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42号中建二局大厦72发明人黄远超高玉亭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004代理人朱丽岩唐晓丽54发明名称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由围护结构围合河道近岸土体后挖除内部土体形成。
2、,所述围护结构为一组矩形沉井分别分节下沉后围合成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河道,其顶面现浇有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顶板,U型结构两相对壁之间间隔顶有预制混凝土连梁,所述预制混凝土连梁的底面紧贴港池底面,所述矩形沉井的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毛石层,封底混凝土层和回填砂层。具有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实施,不需要特殊机械设备和专用材料投入,施工时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影响较小,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或海洋的港池施工。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CN102071667A1/1页21一种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由围。
3、护结构围合水域近岸土体后挖除内部土体(10)形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为一组矩形沉井(1)分别分节下沉后围合成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河道,其顶面现浇有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顶板(7),U型结构两相对壁之间间隔顶有预制混凝土连梁(8),所述预制混凝土连梁(8)的底面紧贴港池(9)底面,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的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毛石层(4),封底混凝土层(5)和回填砂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沉井或预制钢沉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的相对两内壁之间设置至少。
4、一道隔墙(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底部内侧开有楔形坡口(1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填砂层(6)的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至矩形沉井顶部。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水域近岸设计位置预制第一节矩形沉井(11),挖除第一节矩形沉井(11)内土体并将其下沉,然后再施工至设计标高;步骤二,按照步骤一所述方法将一组矩形沉井依次分节分别下沉至设计标高,所有矩形沉井最终在平面上形成U型结构;步骤三,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底部抛一层毛石,形成。
5、毛石层(4),然后在毛石层(4)上浇筑封底混凝土层(5);步骤四,待封底混凝土层(5)达到规定强度,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封底混凝土层上回填砂,形成回填砂层(6);步骤五,在U型结构的顶面连续浇筑钢筋混凝土顶板(7),把所有矩形沉井连成整体;步骤六,将U型结构围合区域内的内部土体(10)挖至设计底标高,形成港池(9);步骤七,施工预制混凝土连梁(8),并将其间隔放置于港池底部,其两端对撑在U型结构的相对内壁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回填砂层(6)的施工分层浇水并夯实,其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直至与矩形沉井的顶面平齐。权利要求书CN1020。
6、71663ACN102071667A1/3页3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港池,特别是一种采用矩形沉井施工形成U形围护的港池及其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在一些临大江大河的工厂,利用水路运输设备、材料和产品,要比陆路运输方便经济,尤其是对于超长、超高物品的运输。常用港池的维护结构一般为混凝土挡墙或钢板桩,因为靠近河道,施工起来比较麻烦。混凝土挡墙需要围堰开挖,开挖深度大,施工难度高;钢板桩支护需要投入大量的钢板桩,一般需要拉锚,防止因上部悬臂而变形过大,尤其在施工场地为软弱土层的时候。此外,如果附近有建筑物或构筑物,上述施工还需采用特殊措施,防止对邻近建筑物。
7、或构筑物造成影响。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及其施工方法,要解决传统的港池围护结构施工复杂,投入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传统的施工方法可能对邻近建筑造成影响的问题。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由围护结构围合水域近岸土体后挖除内部土体形成,所述围护结构为一组矩形沉井分别分节下沉后围合成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河道,其顶面现浇有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顶板,U型结构两相对壁之间间隔顶有预制混凝土连梁,所述预制混凝土连梁的底面紧贴港池底面,所述一组矩形沉井的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毛石层,封底混凝土层和回填砂层。0005所述一。
8、组矩形沉井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矩形沉井或预制钢矩形沉井。0006所述一组矩形沉井的相对两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道隔墙。0007所述一组矩形沉井底部内侧开有楔形坡口。0008所述回填砂层的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至矩形沉井顶部。所述的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水域近岸设计位置预制第一节矩形沉井,挖除第一节矩形沉井内土体并将其下沉,然后再施工,随后依次施工后续几节沉井,直至整个沉井下沉就位。0009步骤二,按照步骤一所述方法将一组矩形沉井依次分别下沉至设计标高,所有矩形沉井最终在平面上形成U型结构;步骤三,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底部抛一层毛石,形成毛石层,然后在毛石层上浇筑封底混。
9、凝土层;步骤四,待封底混凝土层达到规定强度,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封底混凝土层上回填砂,形成回填砂层;步骤五,在U型结构的顶面连续浇筑钢筋混凝土顶板,把所有矩形沉井连成整体;说明书CN102071663ACN102071667A2/3页4步骤六,将U型结构围合区域内的内部土体挖至设计底标高,形成港池;步骤七,施工预制混凝土连梁,并将其间隔放置于港池底部,其两端对撑在U型结构的相对内壁上。0010步骤四所述回填砂层的施工分层浇水并夯实,其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直至与矩形沉井的顶面平齐。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利用组合矩形沉井来作为港池的护壁,而沉井的施工方法比较简单,。
10、也比较成熟,解决了围堰开挖施工混凝土挡墙的困难,也避免了若使用钢板桩护壁而需要大量材料的投入问题和施工难点。整个港池施工重点在于沉井的下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节约成本,具体优点如下1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和实施。单个沉井的施工工艺比较成熟,易于掌握。组合沉井也就是把多个沉井分别间隔依次下沉到设计标高,难度不大。00122不需要特殊机械设备和专用材料投入。沉井内部进行开挖,一般小型抓斗挖掘机即可。靠沉井自身混凝土重量逐渐下沉,不需要其它特殊的材料和设备。00133施工时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影响较小。沉井分节段施工下沉,靠自身的混凝土结构维护,不需要大量开挖或震动施工,不会引起周围土体显著沉。
11、降或变形,对周边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影响较小。00144结构整体性强,稳定性好。矩形沉井自身有一定的宽度,且下半部分埋在土体中,此外,沉井底浇筑封底混凝土,然后沉井内回填砂,增加沉井的整体重量,抗倾覆能力加强。港池内底部放置预制顶梁,更增加了沉井的稳定性。沉井顶部用混凝土板连接在一起,加强了结构的整体性。0015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河道或海洋的港池施工。附图说明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7图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2是图1的平面图。0019图3是本发明施工步骤一的示意图。0020图4是图3平面图。0021图5是本发明施工步骤二的示意图。0022图6是图5平面图。0。
12、023图7是本发明施工步骤三的示意图。0024图8是图6的平面图。0025图9是本发明施工步骤四的示意图。0026图10是图9的平面图。0027图11是本发明施工步骤五的示意图。0028图12是图11的平面图。0029图13是本发明施工步骤六的示意图。0030图14是图13的平面图。说明书CN102071663ACN102071667A3/3页50031附图标记1一组矩形沉井、2隔墙、3河道、4毛石层、5封底混凝土层、6回填砂层、7钢筋混凝土顶板、8预制混凝土连梁、9港池、10内部土体、11第一节矩形沉井、12楔形坡口。具体实施方式0032实施例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组合混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由。
13、围护结构围合水域近岸土体后挖除内部土体10形成,所述围护结构为一组矩形沉井1分别分节下沉后围合成的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河道,其顶面现浇有连续的钢筋混凝土顶板7,U型结构两相对壁之间间隔顶有预制混凝土连梁8,所述预制混凝土连梁8的底面紧贴港池9底面,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的空腔内自下而上依次为毛石层4,封底混凝土层5和回填砂层6。0033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沉井或预制钢沉井。0034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的相对两内壁之间设置至少一道隔墙2。0035所述一组矩形沉井1底部内侧开有楔形坡口12。所述回填砂层6的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至矩形沉井顶部。参见图1图14,所述的组合混。
14、凝土矩形沉井港池的施工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水域近岸设计位置预制第一节矩形沉井11,挖除第一节矩形沉井11内土体并将其下沉,随后依次施工后续几节沉井,直至整个沉井下沉就位。0036步骤二,按照步骤一所述方法将其余矩形沉井依次分别下沉至设计标高,所有矩形沉井最终在平面上形成U型结构。0037步骤三,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底部抛一层毛石,形成毛石层4,然后在毛石层4上浇筑封底混凝土层5。0038步骤四,待封底混凝土层5达到规定强度,在每个矩形沉井内的封底混凝土层上回填砂,形成回填砂层6。0039步骤五,在U型结构的顶面连续浇筑钢筋混凝土顶板7,把所有矩形沉井连成整体。0040步骤六,将U型结构围合区。
15、域内的内部土体10挖至设计底标高,形成港池9。0041步骤七,施工预制混凝土连梁8,并将其间隔放置于港池底部,其两端对撑在U型结构的相对内壁上。0042步骤四所述回填砂层6的施工分层浇水并夯实,其填充范围为自封底混凝土层顶面直至与矩形沉井的顶面平齐。说明书CN102071663ACN102071667A1/6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CN102071667A2/6页7图3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CN102071667A3/6页8图6图7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CN102071667A4/6页9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CN102071667A5/6页10图10图11图12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CN102071667A6/6页11图13图14说明书附图CN10207166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