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131796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447.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0100458.1

申请日:

2000.01.31

公开号:

CN1262519A

公开日:

2000.08.09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1H 13/10申请日:20000131授权公告日:20040324终止日期:20100131|||授权|||公开|||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2000.1.31

IPC分类号:

H01H13/10

主分类号:

H01H13/10

申请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发明人:

河原博幸

地址:

日本国东京都

优先权:

1999.02.01 JP 024335/1999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程伟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开关在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上设有顺板面方向突出的扣合部2d、3d,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分别从外壳1的下面部1e向外壳1外突出,同时一对接线板2、3在扣合部2d、3d相对向的状态下配置于同一面上,所以可以提供比现有的开关小而且材料费便宜的开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开关,其特征是,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且有触点部与接
线部的一对接线板,以及埋设、装着该一对接线板的外壳,在上述的
一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上设有顺板面方向突出的扣合部,上述的一
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分别从上述外壳的下面部向上述外壳外突
出,上述的一对接线板在上述扣合部相对向的状态下配置于同一面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是,上述的一对接线部是
在使上述扣合部相互相对向的状态下配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是,在与使上述接线
部突出出来的上述下面部成直角的上述外壳的正面部上,安装进行触
点切换的操作部,同时使上述的一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位于上述外
壳的上述下面部的宽度尺寸以内。
4.一种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具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开关,以及具有导电线路并设有孔的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上述外壳装
载于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上,并且上述接线部压入上述印刷电路板
的基板的上述孔中,上述接线部上所设的上述扣合部在上述孔内与上
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扣合。
5.一种开关的安装结构,其特征是,上述的一对接线板的上述
接线部,其上述接线部的前端部相互在上述外壳的上述下面部沿宽度
方向扩开,而压入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的上述孔内。

说明书

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是关于用于音响器材等的开关以及开关安装结构的发
明。

首先参照图13~图15,对现有的开关以及开关的安装结构进行
说明,盒形外壳51是用绝缘材料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品,在该外壳
51上埋设有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

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如图15所示,是用宽度为B3的环形
金属板材F2分别冲出触点部52a、53a以及接线部52b、53b而形成
的,同时,还形成有设置于接线部52b、53b的端部附近的弯钩形挂
扣部52c、53c。

另外,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在触点部52a、53a露出于
外壳51的凹部51a内,在接线部52b、53b突出于外壳51的两侧面部
51b的状态下,埋设、装着于外壳51,这样,如图13、14所示,接
线部52b、53b沿着侧面部51b形成弯曲,又如图15所示,接线部
52b、53b呈从外壳51的下面部51c的宽度B4向外鼓出的状态。

在外壳51的正面部51d上,通过安装板55可移动地装着操作部
54。

另外,虽然图中未表示出,在外壳51的凹部51a内,配置有圆
盘形可动触点,该可动触点平时与第一接线板52的触点部52a接触,
在按下操作部54时,操作部54按压可动触点的中心部,使可动触点
的中心部翻转。

这样,中心部便与第二接线板53的触点部53a接触,使第一与
第二接线板52、53之间处于ON的状态,解除对操作部54的按压,
可动触点自动复位,脱离触点部53a,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之
间处于OFF状态。

安装具有这种结构的开关时,如图13、图14所示,将第一与第
二接线板52、53的接线部52b、53b插入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的孔
56a,将外壳51的下面部51c装载在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上。

然后,将弯钩形挂扣部52c、53c从孔56a中拔出,扣在孔56a
的角部,开关便被扣紧在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上。

这时,挂扣部52c、53c与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的板面成直
角,因此,接线部52b、53b插入时的柔性虽好,但是在扣紧状态下
的扣紧强度很弱。

接着,在开关处于扣紧状态下,将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送至软
钎焊装载,将开关的接线部52b、53b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下面所
设的导电线路(图中未表示出)焊住。

进行软钎焊时,焊剂通过孔56a与接线部52b、53b一直冒到开
关的外壳51上会造成操作部54的操作不灵,因此要预先在开关上涂
敷焊剂上冒防止剂。

特别是,进行软钎焊时产生的气体会助长焊剂的上冒,所以焊
剂上冒防止剂是必不可少的。

还有,由于该气体的压力,靠挂扣部52c、53c扣住的部分处于
稍稍上抬的状态,会使接线部52b、53b的焊接不好。

由于现有的开关的第一与第二接线板52、53的接线部52b、
53b突出于外壳51的两侧面部51b,所以造成了开关大型化的问题。

此外,由于这样的构造,第一和第二接线板52、53的材料宽度
B3就会增大,这就导致开关成本上升。

另外,在接线板52、53上,设有弯钩形挂扣部52c、53c,因此
存在着固定在印刷电路板的基板56上时,扣合强度不够的问题。

解决上述课题的第一解决方案是该开关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
具有触点部与接线部的一对接线板,以及埋设、装着该一对接线板的
外壳,在上述的一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上设有顺板面方向突出的扣
合部,上述的一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分别从上述外壳的下面部向
上述外壳外突出,上述的一对接线板在上述扣合部相对向的状态下配
置于同一面上。

第二解决方案是上述的一对接线部的设置使上述扣合部相互相
对向。

第三解决方案是与有上述接线部突出出来的上述下面部成直角
的上述外壳的正面部上装着进行触点切换的操作部,同时上述的一对
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位于上述外壳的上述下面部的宽度尺寸以内。

第四解决方案是具有上述第一、或第二、或第三解决方案所述
的开关,以及具有导电线路并设有孔的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上述外壳
装载于上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上,上述接线部压入上述印刷电路板的
基板的上述孔中,上述接线部上所设的上述扣合部在上述孔内与上述
印刷电路板的基板扣合。

第五解决方案是上述的一对接线板的上述接线部,其上述接线
部的前端部相互在上述外壳的上述下面部宽度方向扩开,压入上述印
刷电路板的基板的上述孔内。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开关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开关从后面看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截面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外壳与接线板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制造方法的成形模具要部截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安装结构的后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开关的安装结构的要部截面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开关安装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表示现有的开关安装结构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现有的开关的外壳与接线板的主视图。

下面,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开关进行说明,由绝缘材料模
制品构成的大致为长方体的外壳1具有正面部1a,与正面部1a相对向
的后面部1b,位于正面部1a与后面部1b之间的两侧面部1c,位于两
侧面部1c之间的上面部1d,以及与上面部1d相对向、与正面部1a处
于直角位置的下面部1e。

另外,外壳1还具有设置于该正面部1a的凹部1f,在两侧面部1c
形成的上下方向、即从下面部1e到上面部1d的焊剂引导装置1g,以
及处于该焊剂引导装置1g附近、使得后面部1b开放的、设于下面部
1e的缺口部1h。

上述焊剂引导装置1g由侧面部1c的后面部1b比正面部1a凹陷而
形成的上下方向的阶梯壁构成,该阶梯壁在本实施例中为L形,但也
可以形成U形等的沟。

由金属板构成的一对第一、第二接线板2、3具有触点部2a、
3a,与触点部2a,3a连在一起的接线部2b、3b,在接线部2b、3b
的端部具有前端部尖细的锥形部2c、3c,以及在板面方向突出的宽
度较宽的扣合部2d、3d。

该一对第一、第二接线板2、3在其扣合部2d、3d相对向地设
置、且在同一平面上的状态下埋设、装着于外壳1。

在该一对第一、第二接线板2、3装在外壳1上时,触点部2a,
3a从凹部1f的底面露出,接线部2b、3b在下面部1e的宽度尺寸B1内
分别从下面部1e的缺口部1h突出于外壳1外,同时在缺口部1h内,
接线部2b、3b的后面有一部分处于露出状态。

作为焊剂引导装置1g的阶梯部与第一、第二接线板2、3的后面
形成一个面。

下面,对这样的外壳1与第一、第二接线板2、3的制造方法进行
说明,首先,如图6所示,对一枚宽度尺寸为B2的环形金属板材F进
行冲压加工,在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连在一起的状态下,形成触
点部2a、3a,接线部2b、3b,锥形部2c、3c以及扣合部2d、3d。

接着,如图7所示,在第一成形模具4与第二成形模具5的接合缝
(分界线)6夹持环形金属板材F的状态下,将熔融的绝缘材料合成树脂
注入第一、第二成形模具4、5的中空部分7,如图6的虚线所示,形
成外壳1。

其结果是,环形金属板材F的的宽度尺寸B2位于外壳1的下面部
1e的宽度尺寸B1内,一对第一、第二接线板2、3位于宽度尺寸B1
内。

在形成该外壳1时,第二成形模具5在接合缝6处有一个向中空部
分7突出一些的阶梯部5a,在这种状态下,外壳1形成时,在该阶梯
部5a处便形成了侧面部1c的后面部1b比正面部1a凹陷而形成的上下
方向的阶梯壁,构成了焊剂引导装置1g,并且该焊剂引导装置1g与
环形金属板材F的后面是同一面。

在图6中,在线S的位置切断便制成了如图5所示的外壳1与第
一、第二接线板2、3的结合部件。

由盘状金属板构成的可动触点8,如图3、图4所示,收纳于外壳
1的凹部1f内,其周缘部平时总是与第一接线板2的触点部2a接触,
同时其中央部平寸处于与第二接线板3的触点部3a相对向的状态。

由合成树脂模制品构成的操作部9具有缘部9a与向后方突出的突
出部9b,该操作部9在突出部9b与可动触点8相接的状态下,其缘部
9a与突出部9b可移动地收纳于凹部1f内。

由金属板构成的矩形支承板10,在操作部9插入中央孔10a的状
态下,安放在外壳1的正面部1a上,在设于外壳1的正面部1a上的凸
部1j插入支承板10的孔(图中未表示出)中的状态下,将凸部1j的前端
部扩大(凿密),从而装在外壳1上。

这样,操作部9便处于可移动地装着在外壳1上的状态。

具有上述结构的开关,在克服可动触点8的弹性按下操作部9
时,可动触点8的中央部受到凸部9b的按压,中央部翻转,其结果
是,可动触点8的中央部与第二接线板3的触点部3a接触,使第一与
第二接线板2、3导通,处于ON的状态。

解除对操作部9的按压,通过可动触点8自动复位,使可动触点8
的中央部翻转到原来的状态,并使操作部9恢复到按压前的状态,同
时脱离第二接线板3的触点部3a,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之间处于非
导通的OFF状态。

开关就是这样进行操作的。

下面,参照图8~图11对这种开关的安装结构进行说明,构成开
关安装部件的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具有按一定间隔形成的若干矩形
孔11a,以及包括孔11a周围在内的下面导电线路(图中未表示出)。

将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所设的扣合部2d、
3d压入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的孔11a,如图8~图11所示,接线部
2b、3b被顺着锥形部2c、3c沿着板面方向,即下面部1e的宽度方向
扩开,扣合部2d、3d嵌合于孔11a内被扣位,在外壳1的下面部1e被
装载在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上面的状态下,开关被临时固定在印刷
电路板的基板11上。

在临时固定时,如图8的箭头所示,一对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
产生与板面方向相对向的反方向力,扣合的强度大为增加。

另外,在临时固定时,如图11所示,在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的
孔11a中,外壳1的正面部1a与两侧部被外壳1的下面部1e堵住时,
后面侧则是外壳1的缺口部1h的位置所在,缺口部1h与孔11a处于
连通状态。

在这种临时固定状态下,将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送至软钎焊装
置,将开关的接线部2b、3b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下面所设的导电
线路(图中未表示出)焊接。

进行焊接时,焊剂上升到位于缺口部1h的接线部2b、3b上。

由于有了缺口部1h,焊剂被引导至外壳1的后面部1b,同时焊
接时产生的气体也被抽出。

上升到接线部2b、3b上的焊剂,如图11所示,从缺口部1h的内
部经过后面部1b直到侧面部1c,上升到该侧面部1c的焊剂沿着周围
焊剂引导装置1g的阶梯壁,从下面部1e上升到上面部1d,以焊剂引
导装置1g为界,焊剂不能再流向正面部1a。

通过这样的结构,开关上不必涂敷焊剂上冒防止剂,操作部9可
切实地进行操作,而且焊接时即使产生气体,也因为扣合部2d、3d
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的扣合强度增强了,开关就不会从印刷电路
板的基板11上浮起,可很好地进行焊接。

图12表示了本发明的开关的另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在
一对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上设有相互朝外的扣合
部2d、3d。

该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所以同一部件采用
同一标号。

装到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上去时的安装结构,与前面一样,将
扣合部2d、3d压入孔11a,但是在压入时,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
相互向内侧变形,产生向外的反方向力。

本发明的开关因为在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上设有顺
板面方向突出的扣合部2d、3d,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
分别从外壳1的下面部1e向外壳1外突出,同时一对接线板2、3在扣
合部2d、3d相对向的状态下配置于同一面上,所以可以提供比现有
的开关小而且材料费便宜的开关。

另外,由于一对接线部2b、3b的设置使扣合部2d、3d相互相对
向,所以可以使第一与第二接线板2、3的材料宽度B2更加减少,从
而可提供一种廉价的开关。

此外,因为与接线部2b、3b突出出来的下面部1e成直角的外壳
1的正面部1a上装着进行触点切换的操作部9,同时一对接线板2、3
的接线部2b、3b位于外壳1的下面部1e的宽度尺寸B1以内,因此一
对接线板2、3的安装尺寸宽度更小,可以实现小型化,同时一对接
线板2、3的宽度也可更小,从而可提供一种廉价的开关。

还有,由于外壳1装载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上,接线部2b、
3b压入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的孔11a中,接线部2b、3b上所设的扣
合部2d、3d在孔11a内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扣合,因此一对接线
板2、3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的扣合强度增大,可以使开关切实地
临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上。

这样,便可提供一种在对开关进行焊接时,开关不会从印刷电
路板的基板11上浮起的的开关安装结构。

还有,由于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其接线部2b、
3b的前端部相互在外壳1的下面部1e宽度方向扩开,压入印刷电路板
的基板11的孔11a内,所以一对接线板2、3与印刷电路板的基板11
的扣合强度可进一步增大,可以使开关切实地临时固定于印刷电路板
的基板11上。

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关与开关的安装结构.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开关在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上设有顺板面方向突出的扣合部2d、3d,一对接线板2、3的接线部2b、3b,分别从外壳1的下面部1e向外壳1外突出,同时一对接线板2、3在扣合部2d、3d相对向的状态下配置于同一面上,所以可以提供比现有的开关小而且材料费便宜的开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