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制动装置.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17512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8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9800544.4

申请日:

1999.04.14

公开号:

CN1263509A

公开日:

2000.08.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4.2.18|||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转移)变更项目: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苏克-穆勒-哈科巴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莫纳斯纺织机器有限责任公司变更项目:地址变更前:联邦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变更后:德国格拉登记生效日:2005.4.1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申请日:1999.4.14|||公开

IPC分类号:

B65H59/22

主分类号:

B65H59/22

申请人:

苏克-穆勒-哈科巴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H·克雷默; G·阿尔德; K·H·科伦

地址:

联邦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优先权:

1998.04.15 DE 2980673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纱线制动装置,特别是从筒子架退绕的纺织用纱线的双盘制动器,具有两对有同一纱线通过的制动盘,其中用来张紧所通过纱线的上盘和下盘可调节地压在一起,在两对制动盘的下方设有一双臂的杠杆臂,并从那里分别能以一个杠杆臂对两对制动盘之一的加压产生影响,它还具有一向制动盘杠杆加载的调节装置。因此两对制动盘对于从最细的纱线的压紧力为零直到很粗纱线的最高压紧力都能适用,而不必采用压力调节装置或更换其弹簧。采用双臂制动盘杠杆能使制动盘的下盘从一个对上盘实际上不施加压力负载的工作位置上抬起,并且压力调节装置用一翻转杠杆(15)对制动盘杠杆进行加载,它还具有一产生调节力的元件,它对制动盘杠杆有不同距离的作用点。

权利要求书

1.纱线制动装置,特别是从筒子架(1)中退绕的纺织用纱线(4)
所用的双盘制动器,它具有两对有同一纱线(4)通过的制动盘(32,33),
其中用来张紧所通过的纱线(4)的上盘和下盘(32′,33′,32″,33″)
可调节地压在一起,在两对制动盘(32,33)的下方设有一双臂的杠杆
臂(17),并从那里分别能以一个杠杆臂(17′,17″)对两对制动盘(32,
33)之一的加压产生影响,并具有一对制动盘杠杆加载的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双臂制动盘杠杆(17)能把两对制动盘(32,33)的下盘(32′,
33′)从上盘(32″,33″)调节到实际上没有压力加载的位置;压力调节
装置用一翻转杠杆(15)对制动盘杠杆(17)进行加载,翻转杠杆设有
一产生调节力的元件,其握持位置距制动盘杠杆(17)有不同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调节装置具
有一固定在支柱上和能有限制地摆动的翻转杠杆(15),后者以其第一
杠杆端(15′)握持在制动盘杠杆(17)上,并以第二杠杆端(15″)来
加载调节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翻转杠杆(15)
根据需要具有一U形的第二杠杆端(15″),在它的自由端U形腿(50)
的许多预定位置上悬挂一产生调节力的拉力弹簧(20),借助它在制动
盘杠杆(17)上施加一翻转力矩。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拉力弹簧(20)在靠近翻转杠杆(15)处设有一握持件(26),借
助它可使弹簧在其悬挂位置(A,B,C)之间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握持件(26)可相应于其不同的位置以不同程度从制动器架的支柱
(6)上的一个观察窗中突出在外面。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拉力弹簧(20)在其远离翻转杠杆(15)的一端同一个在竖直方向
可根据需要调节到筒子架(1)中最低的纱线制动装置(5′)附近的握
持器(25)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握持器(25)是固定在一个在竖直方向可移动的滑杆(21)上,它
能使握持器(25)和竖直制动器排上其他握持器的竖直调节起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竖直制动器排的多根滑杆(21)能由一计算机控制的中央调节装置
根据需要进行单独的、成组的、或整体的竖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在
于:制动盘杠杆(17)在其重心在予以竖直地支撑或引导,并由压力调
节装置对它进行偏心地加载。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
在于:翻转杠杆(15)根据杠杆臂(17′,17″)的不同长度(L′,L″)
对制动盘杠杆(17)进行加载。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翻转杠杆(15)根据预定的制动盘杠杆(17)的不同长度的杠
杆臂(L′,L″)来进行调节。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翻转杠杆(15)垂直于制动盘杠杆(17)设置,并沿着翻转轴
(16)方向可在制动器架上进行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它具有一基础部件(10),后者与制动器架的支柱(6)牢固
相连;它有一更换部件(11)可拆卸地固定在基础部件(10)上,并具
有包括制动盘杠杆(17)在内的两对制动盘(32,33)。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基础部件(10)上装有一能旋转的传动轴(28),其上装有
一中间齿轮(29)和其他制动器的其他中间齿轮;中间齿轮(29)能对
竖直支撑下盘(32′,33′)的支柱套筒(38′,38″)进行驱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可驱动的下盘(32′,33′)同所属的上盘(32″,33″)在制动
盘的旋转轴上进行传扭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传动轴(28)上设有一能予以切断的齿轮电动机(30)。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之一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征
在于:上盘(32″,33″)沿轴向是不能移动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之一项或几项的纱线制动装置,其特
征在于:纱线制动装置的所有上盘(32″,33″)借助球体(41)和夹在
它上面的静止部件(42)像万向接头似地固定在一上盘桥架(40)上,
而上盘桥架则借助铰链连接能在更换部件(11)上折叠翻起。

说明书

纱线制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纱线制动装置,特别是用于从筒子架输出的纺织用纱
线的双盘制动器,它具有两对由同一纱线通过的制动盘,用来张紧所通
过的纱线的上盘和下盘是可调节地压在一起的,还具有一设置在制动盘
下部的双臂制动盘杠杆,并从那里能借每一杠杆臂对其中一对制动盘的
压力负荷产生影响,另外还具有一个对双臂杠杆进行加载的压力调节装
置。

从德国专利DE-PS 975 270中已知有一具有上述特征的纱线制动
装置,其上盘用弹簧加载,双臂杠杆以每一杠杆臂通过一个下盘压在上
盘上,以便对其弹簧加载进行部分补偿。补偿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支撑被
制动纱线的探纱杆,其目的在于使被制动的纱线具有一合适的张力,并
且此探纱杆的调节作用均匀地分配在两个制动器上。这种方式没有考虑
到把此纱线制动装置以极小的制动力来实施。

与此相反,本发明的任务在于对具有前面所述特征的纱线制动装置
进行改进,使两对制动盘能够从最细纱线的压紧力为零到很粗纱线的最
高压紧力进行调节而无需压力调节装置或更换其弹簧,特别是还能以不
同的制动力作用在两对制动盘上。

上述任务是这样来解决的,即双臂制动盘杠杆能把制动盘中的下盘
从实际上对上盘未行施以压力加载的工作位置上抬高,而且压力调节装
置是用一翻转杠杆对制动盘杠杆进行加载,该翻转杠杆在距制动盘杠杆
不同的着力位置上设有一产生调节力的元件。

对本发明较为重要的一点是:下盘能占据这样一个工作位置,即纱
线在两盘之间通过时位置,其中上盘末行压力加载。此工作位置是这样
来达到的,即两盘互相具有一尽可能精确的相当于纱线直径的距离,从
而便能达到使上盘和下盘勿将它们中间的纱线夹住,因此纱线制动装置
能达到压力实际为零。对此,双臂制动盘杠杆具有一天平的作用,它能
在两对制动盘上实现无压紧力的功能。翻转杠杆能提供对制动盘进行不
同强度加载的可能性,按照翻转杠杆不同的着力位置来使产生调节力的
元件起作用。如果产生调节力元件的着力位置离制动盘杠杆或翻转杠杆
的转动点很远的话,便能达到很高的制动力。其调节范围可从0-200CN
而无需更换产生调节力的元件,例如更换弹簧。确切地说,在翻转杠杆
的另一着力位置上,无需更换调节力产生元件便能显著地改变调节力这
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最好是压力调节装置具有一固定在支架上并能有限制地进行摆动的
翻转杠杆,它以其第一杠杆端握住在制动盘杠杆上,和以其第二杠杆端
来加载调节力。借助翻转杠杆,由压力调节装置所产生的力能有利地被
引入制动盘杠杆的范围内。因为翻转杠杆是固定在支架上的,第一杠杆
端能借单一的附件把压力偶合在制动盘杠杆上。翻转杠杆例如能握住制
动盘杠杆来把它提升,使下盘从一初始工作位置予以压力加载,例如从
一压紧力为零的初始位置加载到上盘,为此第二杠杆端的调节力加载必
须以同样的转向来实现。

有一种特殊的纱线制动装置,它的翻转杠杆具有一按所需方式的U
形的第二杠杆端,其中在一自由端U形腿的许多预定的位置上挂有一产
生调节力的拉力弹簧,借助它在制动盘杠杆上施加一翻转力矩。第二杠
杆端的这种U形安排首先容许超越以翻转杠杆的翻转轴所预定的用来悬
挂产生调节力的拉力弹簧的位置。第二杠杆的自由端上的U形腿能设计
得很长,以便使拉力弹簧对于翻转轴能以短的杠杆臂进行设置,并从而
容许使拉力弹簧位置设计得容易悬挂和容易更换。

如果拉力弹簧在靠近翻转杠杆处设有一手柄,利用它可以在其悬挂
位置之间移动的话,则可以作为改变悬挂位置,也就是用以改变作用在
第二杠杆端上调节力的大小的一个特别容易的方法。于是就不需要把拉
力弹簧整个取下和重新挂上,而只需用手柄来移动拉力弹簧来达到所需
的调节力的改变。在狭小的环境中,这是一种快速和省力的操作。

对于纱线制动装置的实际工作至关重要的是能够容易地对调节力作
不同调节,从而对纱线张力进行控制。这里对纱线制动装置能这样来设
计,即手柄从制动架支柱上的一个观察窗中凸出以表示与其不同位置相
对应的不同情况。观察窗能使手柄的位置容易被看到。另外它还能作为
标记来提供。

有时需要使纱线张力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但往往不能实现,因为拉
力弹簧在作用上太靠近翻转杠杆的翻转轴或离它太远。为了在此情况下
能继续进行调节力的改变起见,可这样来设计纱线制动装置,即在翻转
杠杆远端上的拉力弹簧同一个以垂直方式移动到筒子架上最低的一个纱
线制动装置附近的握持架相连接。于是便能不必更换拉力弹簧也能在翻
转杠杆上施以明显地更大的调节力。因此拉力弹簧的特征可这样来配
置,即当握持器移到靠近最低的纱线制动装置为止的最大调节时导致一
最高的夹住力。

纱线制动装置的一个有利的设计其特征在于:握持器是固定在一个
以竖直移动的滑杆上,握持器的竖直调节和其他握持器能促成一坚直的
制动排。因此一排筒子中所设置的许多制动盘能同时加载来实现纱线张
力的改变。

上述结构的进一步构成能这样来实现,即竖直制动排的许多滑杆由
一按需要的计算机控制的中央调节装置来实行单独的、成组的、或整体
的竖直移动。中央调节装置能适应在卷绕中根据筒子架的结构来预先给
定的各种需要。单独调节的可能性是由中央调节装置对滑杆进行这样加
载而给出的,即滑杆由中央调节装置单独地进行加载。成组方式的调节
例如在具有较多的、其落纱条件不同的调节单元的情况下是适宜的,例
如通过不同的布匹或纱线。在滑杆整体加载的情况下,控制费用为最小,
但控制费用能通过计算机控制的中央调节装置来掌握。通过计算机控
制,中央调节装置能以最低的费用来适应不同的工作条件。每一所希望
的纱线张力能与空气摩擦无关而准确地通过滑杆的调节位置而再演,并
通过滑杆以成组方式的调节而达到单元的水准。

纱线制动装置能这样来设计,使制动盘杠杆被竖直支撑或引导在其
质量重心上,并对它以偏心的方式由压力调节装置来加载。在支撑的情
况下,偏心度确定了制动盘杠杆的杆臂的实际长度,而不会因此而使制
动盘杠杆的质量在任何方式下对制动盘在纱线上的各种压紧力产生影
响,并且由压力调节装置所产生的压紧力的分布也仅取决于预定的偏心
度。偏心度或制动盘的不对称的加载的范围可以从零起进行自由选择。

纱线的制动装置的有利的改进结构可这样来获得,即翻转杠杆按杠
杆臂不同的长度来对制动盘杠杆进行加载。杠杆臂不同长度的预先给定
的可能性可首先在这里加以利用,由压力调节装置所产生的压紧力在两
对制动盘上进行不同的分布,特别是对于敏感的纱线,在输入侧的一对
制动盘上仅使用小范围内所产生的纱线张力。输入侧的一对制动盘,特
别是在敏感纱线上,主要用来消除纱线飞尘和/或捻度迁延。但杠杆臂
的不同长度也能预先给定,使它通过其长度来对制动盘杠杆的不均匀的
质量分布进行补偿。

最好在预先设定制动盘杠杆的不同长度的杠杆臂时,翻转杠杆能够
调节。在此情况下,翻转杠杆和元件以制动盘杠杆的不同长度的杠杆臂
来进行调节或预定。对此,第一杠杆端在制动盘杠杆上的握持点的位置
能通过翻转杠杆的调节而受到影响。

前面所述的调节,特别是能这样来获得,即翻转杠杆垂直于制动盘
杠杆而设置,并以其翻转轴的方向可在制动架上调节。在此情况下,翻
转轴可设计成一调节机构,例如作为一调节螺钉,用它可使翻转杠杆在
垂直方向进行调节。

一个纱线制动装置在结构上极为有利的安排可这样来获得,即它具
有一基础部件,它同制动架的支柱牢固地连接,并且它具有一个可拆卸
地固定在基础部件上的更换部件,并具有包括制动杠杆内的两对制动
盘。更换部件能快速和简单地不用工具就能更换,例如在纱线制动装置
的制动范围出现故障时或当制动盘需要另一种表面时。这是为了能够适
应不同纱线的需要,例如当要加工多长丝来取代短纤维纱时。

最好在基础部件上可旋转地设置一传动轴,它抗扭地装有一中间齿
轮和其他制动器的其他中间齿轮,并且中间齿轮还能对竖直支撑下盘的
支架套筒进行传动。在纱线制动装置的这种结构中,两对制动盘的传动
装置的一部分是设置在基础部件上,从而装在制动架上。在基础部件范
围内,与更换部件相比,几乎不会出现工作干扰,因此这里能利用简单
结构设计的优点。中间齿轮构成一个对于更换元件或两对制动盘中的下
盘的过渡位置,其下盘以保护的方式对安放在支柱套筒上的元件进行传
动。

此外,如果可传动的下盘与所属的上盘在制动盘的转轴上予以抗扭
地连接,是有利的。这样,每对制动盘的两个盘能以简单的机构进行传
动,特别是在一个双盘制动器中,两个盘式制动器借两个盘来进行传动。
旋转中的制动盘能驱走尘土,因此最佳地避免了在制动盘之间的尘土积
聚。

纱线制动装置能这样来安排,即传动轴设有一能切断的齿轮电动
机。无用的制动盘传动和与此相应的磨损均能被消除。但首先要实现这
样的情况,即纱线不能无用地进行卷绕,也就是纱线停留在制动盘中而
没有被抽出,为了消除这样的卷绕,不使用的纱线必须在筒子一侧予以
打结,如同脱落一样。

一般都知道,为了对纱线张力施加影响,对上盘施加一压紧力。在
此情况下,上盘原则上必须至少能在轴向调节。如果纱线制动装置以这
样的上盘来工作的话,则必须始终对在上盘上所施加的压紧力对于纱线
张力的影响程度加以考虑,条件是纱线制动装置应具有一个双臂的制动
盘杠杆作用在一对制动盘的下盘上。由此可能产生不希望的更换作用。
因此如果上盘不作轴向的移动,将更为有利。在此情况下,纱线张力仅
受在双臂的制动盘杠杆上所加载的调节力的影响。

纱线制动装置还能进一步设计,使纱线制动装置的所有上盘借助球
体和夹在它上面的静止部件像万向接头似地固定在一上盘桥架上,后者
可铰接在更换部件上,并与其铰链连接。因此所有的上盘可通过上盘桥
架的翻转从下盘上取走。另外通过上盘桥架的折回能快捷和毫无问题地
进行安装。桥架能使制动盘快捷地对可能发生的损坏和污染进行控制和
快速排除。纱线的穿引无需工具便能容易地实行,并且一个向上翻起的
上盘桥架标志着有关的纱线制动装置在旋转驱动装置不能切断的情况下
是无法投入工作的。

下面借助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其中附图示意
表示:

图1上部表示具有一平行筒子架的整经机的侧视图;下部表示具有
一平行筒子架的整经机的顶视图;

图2在筒子架的筒子前面具有一制动架的筒子架支柱的部分侧视
图;

图3对图2中的纱线制动装置区域的放大图;

图4通过图3所示的纱线制动装置在制动盘驱动装置的高度处的一
个水平截面图;

图5通过图3的纱线制动装置在一水平的双臂制动盘杠杆区域内的
一个纵向截面图以及通过一翻转杠杆对制动盘杠杆的调节力的加载;

图6通过图3的纱线制动装置的一个纵向截面图1用来说明制动盘
传动的切断可能性;

图7用来说明通过一按图3的纱线制动装置的纱线流程;

图8按图3的纱线制动装置中通过两对制动盘的纱线流程平面内的
纵向截面图。

在图1中所示的整经装置主要由一平行筒子架1和一整经机2组成。
整经机2具有一整经大滚筒53,其上以条状卷绕着从筒子3上拉出的纱
线4。筒子3设置在筒子架的区段8或半区段9内,其中一个区段8包
括两个半区段9,纱线分别从筒子3上通过一在图1中未表示的纱线制
动装置引到分层次设置在筒子架输出端的导纱器7中,纱线从导纱器7
引到整经机2的锥形大滚筒以带状卷绕在其上。

装有一筒子3的每一筒子部位设有一设计成双盘制动器的纱线制动
装置5,5′。图2表示在两个纱线制动装置后面的一个竖直筒子排上的
两个一上一下地设置的筒子3。纱线制动装置设置在一制动器架的竖直
支柱6上,该支柱固定在一个上支架1″和一个下支架1′上。筒子架支柱
6的主要构件是从图3清楚可见的异型棒材,也就是在图4中所示的一
个U形棒材。在U形棒材的内部设置一纱线制动装置5的基础部件10,
并用螺钉12予以固定。一个更换部件11与基础部件10相连接,它采
用一主要由更换部件11上的销钉13组成的插接连接。销钉插入在插接
空隙10′内。更换部件11是用弹簧夹头14卡装在基础部件10上。如果
更换部件11出现故障或由于工作上的原因而必须修理时,它能快速和
简单地无需工具便能进行更换。

更换部件11是具有两对制动盘32,33的双盘制动器的一个组成部
分。在下盘32′,33′与所属的上盘32″,33″之间有一纱线4通过。图7
表示纱线4被引导穿过导纱孔。一个输入导纱孔34把从筒子3上拉出
的纱线引到一对输入侧制动盘32的盘32′与32″之间。从这里纱线4又
通过一中间导纱孔35而达到输出侧一对制动盘33的33′,33″而到输出
侧导纱孔36,从这里平行于筒子架1的纵向长度的纱线4被向整经机2
偏转。图8所示对所述的导纱孔34直到36和通过制动盘32′,32″和33′,
33″的纵向截面图。

上盘32″,33″与更换桥架40相连,下盘32′,33″松驰地平放在支
柱套筒38′,38″上。支柱套筒被设计成,当支柱套筒38′,38″被旋转传
动时,通过摩擦而带动下盘32′,33′旋转。此外,套筒38′,38″的旋转
传动引起上盘32″,33″的旋转,因为每个盘对32,33的盘分别用陶瓷
销传扭连接。陶瓷销43一方面铰接在套筒38′,38″上,另一方面也铰
接在与上盘32″,33″固定连接的静止件42上。

支柱套筒38′,38″的旋转驱动是借齿轮套筒37′,37″来实现的,它
具有凸臂39′,39″同套筒38′,38″相啮合,并当装有凸臂的齿轮套筒37′,
37″被驱动时能够随之旋转。这些套筒37′,37″位于竖直方向被支撑在
更换部件11的制动罐状的支柱54内,其中各有一个在下面借一盖子56
来封闭的空腔55,并在外圆周上有一从图4清楚可见的圆周啮合齿57,
其中有一中间齿轮29同所属的啮合齿相啮合而旋转驱动。

中间齿轮29同一竖直的六边驱动轴28相连,它根据图2是延伸在
所有筒子部位的上方或在所有纱线制动装置的前面,并在其上端与一固
定在制动器架上的齿轮电动机30相连接而使之旋转。六边轴28是可旋
转地设置在上下竖直设置的纱线制动装置的基础部件10上,因此中间
齿轮29是设置在基础部件10或制动器支架的支柱6上。如果更换部件
11要从基础部件10上取下时,中间齿轮29仍保持在原位。

齿轮电动机30是可以切断的。这里使用了一个从图6中可见的翻
转开关31,通过它的输出导线52,齿轮电动机30的供电可切断。因此
一个竖直制动器排的纱线制动器能被切换而使它不转。翻转开关也能用
一适当的控制器来代替。借助此控制器,齿轮电动机30能根据需要来
接通或切断。

上盘32″,33″以其静止部件42固定在桥架40的球体上,因此能与
被驱动的上盘32″,33″一同旋转,同时由于它像万向接头似地悬挂而垂
直地支撑在球体上,因此通过万向接头的悬挂能保证上盘32″,33″同所
属的下盘32′,33′始终有一紧密的接触。这是产生一均匀纱线张力的前
提。上盘桥架40由一桥架组成,它的一端用铰链47固定在更换部件上,
使它能从在图8所示的位置向上翻转90°以上。对此的前提是:先在静
止位置上用设置在更换部件11上与铰链47对面一侧手柄48来把桥架
抬起。在上盘桥架40向上翻转的位置上,静止部件42以及从而上盘32″,
33″被球体41拉出,在那里静止部件42的静止臂57能弹回到最大球体
直径上,并克服了球体41的变形。这样能在抽出时保证安全的支持和
防止静止部件42的歪斜。

由两对制动器32,33的制动盘32′,32″,33′,33″对纱线4所促成
的纱线张力取决于下盘32′,33′对于在竖直方向或轴向不能移动地固定
在上盘桥架40上的上盘32″,33″所施加的压力。所述的压力是借能作
轴向移动的支柱套筒38′,38″而传递到下盘32′,33′上的,支柱套筒以
径向引入齿轮套筒37′,37″中。支柱套筒38′,38″的轴向移动是利用环
形突出物46来产生的,它被一在图5中所示的制动盘杠杆17所抓住。
制动盘杠杆17是设计成X形或双叉形,并终是以一钩子45来抓住环形
突出物46,钩子45的位置在图8中也作了标记。X形的制动盘杠杆17
各以一设计成叉子形的杠杆臂17′,17″抓住一个支柱套筒38′或38″。制
动盘杠杆17以一销钉44竖直地支撑在它的重心处或至少是竖直地引
导。竖直引导能保证制动盘杠杆17结构上规定的径向位置,因此钩子45
能始终在支柱套筒38′,38″的最大直径的位置上抓住环形突出物46。制
动盘杠杆17的竖直支撑在图中未表示出,它能使制动盘杠杆17在产生
纱线张力上的作用完全或至少部分地与制动盘杠杆17的质量分布无关。

制动盘杠杆17由一翻转杠杆15加载,它在制动盘杠杆17上的设
置位置是安排成使它形成不同长度的杠杆臂L′,L″。翻转杠杆15抓住
制动盘杠杆17并把它从一工作位置向上压,使下盘32′,33′对其所属的
上盘32″,33″不加载以压紧力,在纱线4牵入时也不予加载。因此纱线
制动装置可调节到完全没有压紧力。

杠杆臂17′,17″的长度L′,L″是任意设定的。它也能设计成相等的
长度,但以考虑不同长度的杠杆臂L′,L″更为有利。由翻转杠杆15引
入的调节力与长度L′∶L″成反比地分布在两对制动盘32,33上。利用
它可以设计成一对制动盘的压紧力小而另一对制动盘的压紧力大。这样
的不对称的压力分布能使所产生的纱线张力不同地分布在两对制动盘
32,33上,特别是在输入侧的一对制动盘32上能安排一较小的压紧力,
以便在这里首先避免纱线飞尘和捻度迁延,因为在太大的压紧力下这些
情况很容易产生。在两对制动盘32,33上的压紧力分布能使纱线借各
对制动盘32或33以较小的压力通过纱线制动装置。特别是它具有一明
显的优点,即通过重力支撑的下盘32′,33′能向下偏移。因此由于纱线
的粗节,例如结头等而导致的纱线断头危险明显地减小了。

翻转杠杆15能在预定的位置对制动盘杠杆17施加一翻转力矩。于
是长度L′,L″可互相成比例地调节。对比在用来把翻转杠杆固定在支架
一侧的翻转轴16的范围内具有调节的可能性。翻转杠杆15同样是设置
在基础部件10上,所以如果更换部件11取走时,它也不需取下。翻转
杠杆15在基础部件10上的固定是用一肘形节杆58来实现的,其中翻
转轴16例如是用螺纹旋入的,如果翻转轴16在肘形节杆58中旋入得
稍深的话,则翻转杠杆15将位于所示图的平面上更上面的位置,并与
此相应地改变L′∶L″的比例。翻转轴16也能作为单独的调节装置来设
计,特别是它能这样来设计,即不需取下更换部件11便能使翻转杠杆15
在图5所示的平面上向上或向下移动。对此只要在图5下部用一套筒搬
手握住在图中未表示的翻转轴16的一个调节头就足够了。

翻转杠杆15有两个杆端15′,15″。杆端15′用来把翻转杠杆压在制
动盘杠杆17上,而杆端15″是用来把翻转杠杆与一拉力弹簧20相连接。
这里杆端15″是设计成U形,使自由端的U形腿50对翻转轴16有一距
离。在自由端U形腿50上设有三个悬挂位置A,B,C,它们是以弧形杠
杆边来连接的。因此有可能使弹簧20从一个悬挂位置移动到另一悬挂
位置,从而不必每次把弹簧20取下。为了悬挂和移动弹簧,设有一模
制件18,弹簧20的一端与其牢固连接。模制件18是直接设置在翻转杠
杆15的近旁,这里还设有一握持件26,借助它可使弹簧20在其悬挂位
置A,B,C之间移动。握持件26突出在制动器架支柱6的一个观察窗27
的外面。在图3中表示出握持件26的三个不同位置,它在机器上也能
容易地看到,因此纱线制动装置的操作人员很容易识别它的调节作用,
或者改变到另一所需的调节作用。悬挂位置A,B,C规定了弹簧20的
握持位置距制动盘杠杆17的不同距离,弹簧本身是一个产生调节力的
元件。位置A,B,C能设计成离翻转轴16这样不同的距离,使它与传
统的纱线制动装置相比能获得明显扩大的调节范围。针对制动盘而言,
能使纱线张力从0-200CN的范围内调节而无需更换弹簧。

拉力弹簧20在其下端设有一模制件19,用它把弹簧挂在握持器25
上。握持器本身固定地位于一可竖直移动的滑杆21上。滑杆21由基础
部件10竖直地沿着支柱6引导,并按图2如同六边轴28一样竖直延伸
到所有筒子部位。在滑杆21的上端装有一齿条22。在齿条22上啮合着
一设置在一水平的六边轴23上的齿轮24。于是在垂直于支柱6的方向
上经过整个筒子架长度的六边轴23,如果以相应的旋转方向驱动的话,
便能使滑杆21或筒子架1上所有的滑杆21向上或向下竖直调节。这是
通过图中未表示的一个调节单元来实现的,它例如设有一驱动电动机。
筒子架的每一侧可设置一图中未表示的调节单元。但六边轴23也可按
区段8或半区段9来分段设置,这样六边轴的相应区段可各自单独进行
调节。通过相应的改变,驱动单元能进行不同的调节,这里所有的六边
轴段节或六边轴23始终是中央调节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借助于这样
的安排有可能根据卷绕速度、筒子架1的长度以及与此有关联的空气对
短纤维纱的不同摩擦来实行纱线张力的调节。特别是对于复杂的调节,
如果借助一可编程的控制单元或计算机控制的话,将具有更深远的意
义。

握持器21的移动能在相当长的行程内来实行。图3表明握持器21
能调节到最低的纱线制动装置5′的附近。因此拉力弹簧20被明显地拉
长,并在杠杆臂15″上施以相当强的拉力,这又导致下盘32′,33′对上
盘32″,33″的很大的压紧力。就这方面而言,位置D,E表示握持器21
的极限位置。位置D处于这样的高度,即使得翻转杠杆完全释放。或者
根据需要在竖直方向向上加载到使下盘32′,33′达到前面所述的工作位
置,即下盘32′,33′对上盘32″,33″不予加载压紧力,或者基本上不加
载。根据需要,翻转杠杆15也可根据两对制动盘32,33的释放来抬起。

纱线制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纱线制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纱线制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纱线制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纱线制动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纱线制动装置,特别是从筒子架退绕的纺织用纱线的双盘制动器,具有两对有同一纱线通过的制动盘,其中用来张紧所通过纱线的上盘和下盘可调节地压在一起,在两对制动盘的下方设有一双臂的杠杆臂,并从那里分别能以一个杠杆臂对两对制动盘之一的加压产生影响,它还具有一向制动盘杠杆加载的调节装置。因此两对制动盘对于从最细的纱线的压紧力为零直到很粗纱线的最高压紧力都能适用,而不必采用压力调节装置或更换其弹簧。采用双臂制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输送;包装;贮存;搬运薄的或细丝状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