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131610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01446.2

申请日:

2011.01.06

公开号:

CN102080523A

公开日:

2011.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21B 43/24申请公布日:20110601|||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B 43/24申请日:20110106|||公开

IPC分类号:

E21B43/24; E21B43/22; E21B43/12

主分类号:

E21B43/24

申请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

发明人:

毕义泉; 王金铸; 宋明水; 张广卿; 乔明全; 荣雁; 马瑞国; 栾传振; 孙建芳; 盖平原; 侯帅军

地址:

100728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 37224

代理人:

谢省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性降粘剂;c.注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d.焖井:注完蒸汽后焖井2-7天;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以油嘴控制放喷;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权利要求书

1: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下注汽管柱 : 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 上 接注采一体化泵, 泵上为油管, 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 b. 注降粘剂 : 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 然后关闭套管阀门, 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 性降粘剂 ; c. 注蒸汽 : 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 ; d. 焖井 : 注完蒸汽后焖井 2-7 天 ; e. 放喷 : 当井口压力降落 0.5MPa/ 天时, 以油嘴控制放喷 ; f. 启抽 : 待畅喷至 3t/d 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其特征在于 b 步骤 所述的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 15-25 吨, c 步骤所述的蒸汽注入量为 1500-2500 吨。

说明书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技术领域 :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开采、 中等深 度的超稠油油藏开采和浅层特稠油油藏开采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背景技术 :
     对于浅层超稠油油藏, 除了需要降低原油粘度, 增加稠油的流动性之外, 由于油层 埋藏浅, 地层压力低, 原油在油层中流动的驱动力小, 所以还需要补充地层能量, 才能实现 经济有效开发。 同时, 在浅层超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 还存在注汽压力高, 易压裂地层, 地 层被压裂后, 蒸汽沿裂缝窜流, 造成蒸汽大量浪费, 并且蒸汽在油层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超覆 作用, 不能使油层整体得到动用, 以及生产过程中油层产量低等问题。 目前就浅层超稠油油 藏而言, 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 : ①降低原油粘度的蒸汽吞吐技术 ( 刘志军 解永霞, 特稠 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实践及认识, 内江科技 ) ; ②提高浅薄层稠油泄流面积的水平井开采 技术 ( 刘富, 彭顺龙, 浅层特、 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6 年第 2 卷 第 3 期 ),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井注汽压力, 和提高产量 ; ④降低对油粘度和补充地层 能量的氮气辅助热采技术 ( 王启尧, 吴芝华, 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 验,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6 年第 19 卷第 6 期 )。虽然这些技术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 上述技术都只能满足浅层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其中一个要求, 不能很好地、 全面的解决 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问题, 因此本领域内仍然需要一种新型的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工 艺技术, 同时实现降低原油粘度、 补充地层能量、 降低注汽压力、 防止蒸汽超覆、 增加泄流面 积的目的。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注汽压力, 防止开地层, 提高蒸汽比容, 扩大加热体 积和热焓利用率, 降低原油粘度, 提高油井产量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
     本发明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下注汽管柱 : 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 柱, 上接注采一体化泵, 泵上为油管, 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 该管柱的特点为 : 一是采 用均匀配汽阀, 实现了水平井长井段的均匀注汽, 二是采用注采一体化泵, 实现了注汽采油 一趟管柱, 减少了作业工作量和热量损失, 三是由于井浅, 可直接采用油管注汽, 减小了生 产成本 ;
     b. 注降粘剂 : 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 然后关闭套管阀门, 继续向井筒注入 油溶性降粘剂 ; 注油溶性降粘剂时, 计算油管容积, 先用油溶性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 出, 防止井筒液体进入油层后污染油层、 稀释油溶性降粘剂、 以及浪费热能。然后关闭套管 阀门, 继续注入完油溶性降粘剂 ;
     c. 注蒸汽 : 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 蒸汽注入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 以及增加原油生产过程中的驱动能量 ;
     d. 焖井 : 注完蒸汽焖井 2-7 天 ; 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口压力, 应根据实 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 ;
     e. 放喷 : 当井口压力降落 0.5MPa/ 天时, 油井放喷, 用油嘴控制放喷, 防止因放喷 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 畅喷至 3t/d 液量时转抽, 在放喷阶段每 8h 测量一次产 液含砂量, 确定合理的油嘴 ;
     f. 启抽 : 待畅喷至 3t/d 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
     b 步骤所 述 的油溶性降 粘剂注 入量为 15-25 吨, c 步 骤 所述的 蒸 汽注入 量 为 1500-2500 吨。
     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 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
     本发明的实验情况如下 :
     (1) 水平井长井段 : 泄油面积大, 1 口水平井的控制储量相当于 4 口直井, 而且水平 井的周期产油量是直井的 7.1 倍, 水平井的油汽比是直井的 1.3 倍。
     (2) 现场应用效果表明, 油溶性降粘剂降低注汽压力 1 ~ 2MPa, 提高蒸汽驱替效率 20%以上。
     (3) 通过室内岩心驱替验验, 蒸汽 +5%油溶性降粘剂驱提高驱替效率 14.6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本发明融合了常规的热复合化学体系、 蒸 汽以及水平井提高热采效果的优势, 既体现化学剂和蒸汽在热采中的驱油作用, 又体现了 水平井泄油面积大的特点。
     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 中等深度的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和浅 层特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式开采。通过油溶性降粘剂技术, 降低注汽压力, 防止开地层, 提 高蒸汽比容, 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利用率 ; 综上所述, 本发明具有降低注汽压力、 防止开地 层, 提高蒸汽比容, 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利用率, 降低原油粘度, 提高油井产量的积极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 1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下注汽管柱 : 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 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 柱, 上接注采一体化泵, 泵上为外径 Φ88.9mm 油管, 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b. 注高效降粘剂 : 计算油管容积, 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 然后关闭套 管阀门, 再向井筒注入 15 吨油溶性降粘剂 ;
     c. 注蒸汽 : 向油井注入 2500 吨蒸汽, 蒸汽由油管注入, 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 汽压力变化, 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 ;
     d. 焖井 : 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 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 量及井口压力,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 焖井时间一般在 2 天, 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 0.5MPa 为油井放喷时间 ;
     e. 放喷 : 用油嘴控制放喷, 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 畅喷 至 3t/d 液量时转抽, 要求在放喷阶段每 8h 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 确定合理的油嘴。
     f. 启抽 : 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 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
     实施例 2 :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下注汽管柱 : 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 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 柱, 上接注采一体化泵, 泵上为外径 Φ88.9mm 油管, 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b. 注高效降粘剂 : 计算油管容积, 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 然后关闭套 管阀门, 再向井筒注入 25 吨油溶性降粘剂 ;
     c. 注蒸汽 : 向油井注入 1500 吨蒸汽, 蒸汽由油管注入, 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 汽压力变化, 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 ;
     d. 焖井 : 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 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 量及井口压力,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 焖井时间一般在 7 天, 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 0.5MPa 为油井放喷时间 ;
     e. 放喷 : 用油嘴控制放喷, 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 畅喷 至 3t/d 液量时转抽, 要求在放喷阶段每 8h 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 确定合理的油嘴。
     f. 启抽 : 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 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
     实施例 3 :
     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
     a. 下注汽管柱 : 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 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 柱, 上接注采一体化泵, 泵上为外径 Φ88.9mm 油管, 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
     b. 注高效降粘剂 : 计算油管容积, 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 然后关闭套 管阀门, 再向井筒注入 20 吨油溶性降粘剂 ;
     c. 注蒸汽 : 向油井注入 2000 吨蒸汽, 蒸汽由油管注入, 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 汽压力变化, 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 ;
     d. 焖井 : 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 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 量及井口压力, 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 焖井时间一般在 5 天, 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0.5MPa 为油井放喷时间 ;
     e. 放喷 : 用油嘴控制放喷, 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 畅喷 至 3t/d 液量时转抽, 要求在放喷阶段每 8h 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 确定合理的油嘴。
     f. 启抽 : 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
     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 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6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80523A43申请公布日20110601CN102080523ACN102080523A21申请号201110001446222申请日20110106E21B43/24200601E21B43/22200601E21B43/12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0728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新疆勘探开发中心72发明人毕义泉王金铸宋明水张广卿乔明全荣雁马瑞国栾传振孙建芳盖平原侯帅军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日新专利代理事务所37224代理人谢省法54发明名称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57摘要本发。

2、明提供一种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性降粘剂;C注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D焖井注完蒸汽后焖井27天;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以油嘴控制放喷;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CN102080527A1/1页21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

3、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性降粘剂;C注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D焖井注完蒸汽后焖井27天;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以油嘴控制放喷;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所述的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1525吨,C步骤所述的蒸汽注入量为15002500吨。权利要求书CN102080523ACN102080。

4、527A1/4页3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开采、中等深度的超稠油油藏开采和浅层特稠油油藏开采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背景技术0002对于浅层超稠油油藏,除了需要降低原油粘度,增加稠油的流动性之外,由于油层埋藏浅,地层压力低,原油在油层中流动的驱动力小,所以还需要补充地层能量,才能实现经济有效开发。同时,在浅层超稠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还存在注汽压力高,易压裂地层,地层被压裂后,蒸汽沿裂缝窜流,造成蒸汽大量浪费,并且蒸汽在油层运移过程中产生的超覆作用,不能使油层整体得到动用,以及生产过程中油层产量低等。

5、问题。目前就浅层超稠油油藏而言,比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有降低原油粘度的蒸汽吞吐技术刘志军解永霞,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实践及认识,内江科技;提高浅薄层稠油泄流面积的水平井开采技术刘富,彭顺龙,浅层特、超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新疆石油天然气,2006年第2卷第3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井注汽压力,和提高产量;降低对油粘度和补充地层能量的氮气辅助热采技术王启尧,吴芝华,八面河油田注氮气与蒸汽提高稠油采收率试验,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9卷第6期。虽然这些技术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上述技术都只能满足浅层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其中一个要求,不能很好地、全面的解决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问题,因此。

6、本领域内仍然需要一种新型的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工艺技术,同时实现降低原油粘度、补充地层能量、降低注汽压力、防止蒸汽超覆、增加泄流面积的目的。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注汽压力,防止开地层,提高蒸汽比容,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利用率,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井产量的蒸汽与油溶性降粘剂复合吞吐采油方法。0004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0005本发明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0006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依次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该管柱的特点为一是采用均匀配汽阀,实现了水平井长井段的均匀注汽,二是采用注采一体化。

7、泵,实现了注汽采油一趟管柱,减少了作业工作量和热量损失,三是由于井浅,可直接采用油管注汽,减小了生产成本;0007B注降粘剂先用油溶性降粘剂冲满油管,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向井筒注入油溶性降粘剂;注油溶性降粘剂时,计算油管容积,先用油溶性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防止井筒液体进入油层后污染油层、稀释油溶性降粘剂、以及浪费热能。然后关闭套管阀门,继续注入完油溶性降粘剂;0008C注蒸汽通过油套环空注入蒸汽,蒸汽注入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以及增说明书CN102080523ACN102080527A2/4页4加原油生产过程中的驱动能量;0009D焖井注完蒸汽焖井27天;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

8、口压力,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0010E放喷当井口压力降落05MPA/天时,油井放喷,用油嘴控制放喷,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畅喷至3T/D液量时转抽,在放喷阶段每8H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确定合理的油嘴;0011F启抽待畅喷至3T/D液量时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0012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0013B步骤所述的油溶性降粘剂注入量为1525吨,C步骤所述的蒸汽注入量为15002500吨。0014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0015本发明的实验情况如下00161水平井长井段泄油面积大,1口水平井的控制储量相当于4口直井,而且水平井的周。

9、期产油量是直井的71倍,水平井的油汽比是直井的13倍。001700182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油溶性降粘剂降低注汽压力12MPA,提高蒸汽驱替效率20以上。00193通过室内岩心驱替验验,蒸汽5油溶性降粘剂驱提高驱替效率1462。002000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本发明融合了常规的热复合化学体系、蒸汽以及水平井提高热采效果的优势,既体现化学剂和蒸汽在热采中的驱油作用,又体现了水平井泄油面积大的特点。0022本发明的方法可用于浅层超稠油油藏的开采,中等深度的超稠油油藏的开采和浅层特稠油油藏的蒸汽吞吐式开采。通过油溶性降粘剂技术,降低注汽压力,防止开地层,提高蒸汽比容,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

10、利用率;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降低注汽压力、防止开地层,提高蒸汽比容,扩大加热体积和热焓利用率,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油井产量的积极效果。具体实施方式0023实施例1说明书CN102080523ACN102080527A3/4页50024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0025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外径889MM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0026B注高效降粘剂计算油管容积,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然后关闭套管阀门,再向井筒注入15吨油溶性降粘剂;0027C注蒸汽向油井注入2500吨蒸汽,蒸汽由油管注入,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汽压。

11、力变化,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0028D焖井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口压力,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焖井时间一般在2天,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05MPA为油井放喷时间;0029E放喷用油嘴控制放喷,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畅喷至3T/D液量时转抽,要求在放喷阶段每8H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确定合理的油嘴。0030F启抽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0031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0032实施例20033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0034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

12、采一体化泵,泵上为外径889MM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0035B注高效降粘剂计算油管容积,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然后关闭套管阀门,再向井筒注入25吨油溶性降粘剂;0036C注蒸汽向油井注入1500吨蒸汽,蒸汽由油管注入,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汽压力变化,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0037D焖井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口压力,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焖井时间一般在7天,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05MPA为油井放喷时间;0038E放喷用油嘴控制放喷,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畅喷至3T/D液量时转抽,要求在放喷阶段每8H。

13、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确定合理的油嘴。0039F启抽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0040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0041实施例30042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0043A下注汽管柱管柱结构从下至上分别为,带均匀配汽阀和补偿器的均匀配汽管柱,上接注采一体化泵,泵上为外径889MM油管,井口安装亚临界注汽井口。0044B注高效降粘剂计算油管容积,先用降粘剂把油管中的液体替出,然后关闭套管阀门,再向井筒注入20吨油溶性降粘剂;0045C注蒸汽向油井注入2000吨蒸汽,蒸汽由油管注入,在注汽过程中注意记录注汽压力变化,以便及时根据压力调整注汽参数;0046D焖井注完蒸汽后井口安装耐温压力表,开始焖井。焖井时间取决于注入蒸汽量及井口压力,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焖井时间,焖井时间一般在5天,以每天井口压力降落说明书CN102080523ACN102080527A4/4页605MPA为油井放喷时间;0047E放喷用油嘴控制放喷,防止因放喷速度过大而扰动地层和冲蚀滤砂管,畅喷至3T/D液量时转抽,要求在放喷阶段每8H测量一次产液含砂量,确定合理的油嘴。0048F启抽采用注采一体化管柱启抽。0049当达到设定的极限产量时,进行下一周期的注蒸和生产。说明书CN102080523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