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131467 上传时间:2018-01-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5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910095110.X

申请日:

2009.10.21

公开号:

CN102041820A

公开日:

2011.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2D 33/00申请公布日:2011050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3/00

主分类号:

E02D33/00

申请人:

曲靖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云南励拓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母昱昌; 邹利民; 李永江; 汪文贵

地址: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南宁北路14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 53104

代理人:

许永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大行走机构、小行走机构、承重架、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其中承重架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梁和连接两横梁的长梁构成的方形框架;大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架,通过四根可伸缩支柱固接在承重架的四角,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架,通过四个支墩与承重架的两横梁的四端活动连接,同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固接,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连接;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与其下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具有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环保节能、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等特征。

权利要求书

1: 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包括大行走机构、 小行 走机构、 承重架、 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 其特征在于承重架 (1) 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 梁 (11) 和连接两横梁的长梁 (27) 构成的方形框架 ; 大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 (9), 通过 四根可伸缩支柱 (3) 固接在承重架的四角, 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 (18), 通过四个支 墩 (6) 与承重架的两横梁的四端活动连接, 同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 (12) 固 接, 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连接 ; 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 (19、 22) 与其下 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大行走机构是在承重架 (1) 的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相应车架 (9) 固接为一体的 由四个竖向液压油缸 (2) 支撑的升降支柱 (3) ; 处于承重架长方向一侧所对应的两个车架 (9) 安装在同一条长轨道槽 (4) 中, 每个车架两侧各安装有两对钢质车轮 (19) ; 对应的下部 有两条长轨道槽 (4) 分别与一对车架 (9) 的 8 个钢轮 (19) 滚动连接, 其中, 两条轨道槽同 端对应的一对车架 (9) 支柱底端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 (5) 间各固接有横向液压油 缸 (8)。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在承重架两横梁 (11) 的两端下方安装有两对车架 (18), 每个车架上有一个支墩 (6), 处于同一端的两车架上的支墩间固接有牵梁 (12), 其中间位置有挂勾挂接在承重架横梁 (11) 中间点位置 ; 每个车架两侧安装四个钢轮 (22), 各钢轮与底部的小轨道槽 (14) 滚动连 接; 处于两轨道槽同端的两车架 (18) 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 (15) 间各连接有一个 横向液压油缸 (17), 构成小行走机构。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大行走机构底部的长轨道槽 (4) 和小行走机构底部的小轨道槽 (14) 中均固定有双轨 (20), 每个轨道槽的上边沿制有向内的卡边 (21)。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大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车架 (9) 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长轨道 槽路基板 (5) 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 (8)。
6: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小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行走车架 (18) 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小 轨道槽路基板 (15) 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 (17)。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特征 在于承重架 (1) 是一个包括两端的横梁 (11) 和连接横梁的三根长梁 (27) 构成的长方框 体, 其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配重件的平台。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6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 特征在于承重架 (1) 的长梁上位于两横梁 (11) 间固接有多根与横梁平行的加固横条 (26), 在两横梁两端转动连接有承重架转臂 (13), 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配重 件的平台。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6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 特征在于在四根转臂 (13) 的顶端各有竖向液压油缸 (2) 与对应的大行走机构车架 (9) 上 的支柱 (3) 垂直连接。 2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6 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其 特征在于承重架 (1) 的中心位置下方固接有与承重架连接一体的高强度导管, 导管与试验 点之间安装加载系统。

说明书


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不可少的工作, 关系到建筑 结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决策, 施工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最终影响到建筑质量的问题。 静载荷 试验时的反力装置, 传统的有人工堆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锚桩钢梁反力装置、 锚桩堆载联 合反力装置、 利用打桩机自重作反力装置、 发力架。 人工堆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一般情况是 针对试验点的现场条件、 加载量等因素, 临时按经验进行现场组装, 各钢构件间未进行固定 连接, 难以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压重平台支墩下地基土层仅 进行简单的找平夯实处理, 支墩下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难以满足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力, 特别是高承载力试验, 难以做到压重在检测前一次加足, 只有边试验边堆, 导致对检测数据 有一定的影响和检测过程中出现反力装置坍塌、 位移倾覆及平台下支墩下沉、 位移、 倾斜等 安全隐患。由于人工堆载压重平台下支墩的空间影响, 试桩 ( 试验点 )、 压重平台支墩边和 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难以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 ; 不能整体移动, 每次试验都得按经验进 行现场组装, 使用不便, 费时费力, 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用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 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以解决现有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装置存在的上述 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
     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包括大行走机构、 小 行走机构、 承重架、 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 承重架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梁和连接两横 梁的长梁构成的方形框架。大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 通过四根可伸缩支柱固接在承重 架的四角, 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 通过四个支墩与承重架的两横梁四端活动连接, 同 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固接, 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弹性连 接; 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与其下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
     其中大行走机构是在承重架的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相应车架固接为一体 的由四个竖向液压油缸支撑的升降支柱 ; 处于承重架长方向一侧所对应的两个车架安装在 同一条长轨道槽中, 每个车架两侧各安装有前后两对钢质车轮。 这样, 承重架的长方向两侧 各有一对车架、 两根支柱和两个竖向油缸支撑, 对应的下部有两条长轨道槽分别与一对车 架的 8 个钢轮滚动连接, 其中, 两条轨道槽同端对应的一对车架支柱底端与其所在位置的 轨道槽路基板间各固接有横向液压油缸。
     在承重架两横梁的两端下方安装有两对车架, 每个车架上有一个支墩, 处于同一 端的两车架上的支墩间固接有牵梁, 其中间位置有挂勾挂接在承重架横梁中间点位置。每
     个车架两侧安装四个钢轮, 各钢轮与底部的小轨道槽滚动连接, 处于两轨道槽同端的两车 架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间各连接有一个横向液压油缸, 构成小行走机构。
     大行走机构底部的长轨道槽和小行走机构底部的小轨道槽中均固定有双轨, 每个 轨道槽的上边沿制有向内的卡边, 以使支柱上端的液压油缸在提升整个装置时, 可连同各 行走机构的轨道槽一起提离地面。 大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车架的下部 与其所在位置的长轨道槽路基板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 使其即能以长轨道槽为受力 点, 推动由大行走车架支撑的平台在轨道槽中前进后退, 又能在整个平台由小行走机构支 撑时, 液压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连同长轨道槽提离地面的情况下, 以此行走架为固定点, 推动 轨道槽单独向前移动。同样, 小行走机构中两小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行走车架的下 部与其所在位置的小轨道槽路基板间各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 当整个装置重量移至小 行走机构的四个支墩上时, 使其以小轨道槽为受力点, 利用液压油缸的伸缩带动整个平台 在小轨道槽中移动。
     承重架是一个包括两端的横梁和连接横梁的三根长梁构成的长方框体, 长梁上位 于两横梁间固接有多根与横梁平行的加固横条。在两横梁两端转动连接有承重架转臂, 以 实现改变架体宽度, 适应公路运输要求。承重架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 配重件的平台 ; 在四根转臂的顶端各有竖向液压油缸与对应的大行走机构车架上的支柱垂 直连接, 以实现承重架形成的整个平台的升降。
     承重架的中心位置下方固接有与承重架连接一体的高强度导管, 导管与试验点之 间安装加载系统, 试验加载时产生的反力通过导管向整个装置传递。动力机构中的液压油 箱安装在承重架上面一端的中间位置, 通过高压油管与各液压油缸连通, 高压油泵由电机 启动工作, 大小行走机构的液压动力均由液压油箱的高压油泵提供。包括支撑承重架的四 个竖向液压油缸的升降、 大小行走机构中的四个横向油缸的运行管路均连接到安装在承重 架中部下方的操作台, 由对应的操作杆控制。整个装置自重 60 吨, 加上配重件, 静载荷试验 最大反力 4000kN。
     按照上述方案即可制成一个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 测量工程地基承载力时, 将装置用汽车运送到建筑工地, 放置在选定的测点上, 根据设计承载力的要求, 在承重架上 安放多个预制的配重件, 使整个装置具备检测要求的重量。将承载力测量系统与测点的桩 顶连接, 利用装置的反力 ( 重量 ) 试验时, 装置的中心导管与测点中心重合, 在导管与测点 间安装试验加载系统及安装检测所需仪器, 即可进行承载力静载荷试验。
     且利用大、 小两个行走机构的配合, 通过纵向、 横向和回转角移动动作, 可移动装 置到另一测点。即在同一施工区域内, 不需要折装设备, 利用其大小行走机构的移动功能, 完成施工区域内所有测点的测试。
     本装置具有适应性强、 安全性高、 环保节能、 操作简便、 检测效率高、 检测成本低等 特征。多点检测时, 无需拆卸设备及卸下配重, 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带配重自由移 动。 附图说明
     图 1 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主视图 ; 图 2 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侧视图 ;图 3 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标序号说明 : 1 是承重架, 2 是竖向液压油缸, 3 是大行走机构车架支柱, 4 是长轨 道槽, 5 是长轨道槽底部的路基板, 6 是小行走机构车架与承重间的支墩, 7 是长轨道槽中与 路基板固接一体的横向液压油缸挡块, 8 是连接在挡块与大行走车架下部间的横向液压油 缸, 9 是大行走机构车架, 10 是承重架转臂连接卡栓, 11 是承重架横梁, 12 是小轨道槽中的 车架间的连接牵梁, 13 是承重架转臂, 14 是小轨道槽, 15 是小轨道槽底部的路基板, 16 是的 小轨道槽中路基板中的挡块, 17 是小轨道槽中的横向液压油缸, 18 是小行走机构的车架, 19 是大行走机构车架上的钢轮, 20 是长轨道槽中的双轨, 21 是长轨道槽上沿的卡边, 22 是 小行走机构车架上的钢轮, 23 是地基承载力测量系统安装处, 24 是转臂与承重架上加固横 条间的连臂, 25 是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 26 是承重架上的加固横条, 27 是承重架的长梁, 28 是操作台, 29 是控制各液压油缸的操作杆。
     具体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 作为实施例, 对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
     参照图 1、 2、 3, 大行走机构的长轨道槽 4 有两条, 每条轨道槽均是同形状的条形框 体, 长度大于上方的承重架 1 的两侧的两根长梁 27 的长度, 其上口边沿向内伸形成卡边 21, 对车轮 20 有限位作用, 即当大行走机构的四个竖向液压油缸 2 向上收缩时, 可将轨道槽 4 连同车架一起提起, 便于长轨道槽在槽中横向液压油缸 8 的推动下向前移动。 长轨道槽 4 的 底部是与其固为一体的路基板 5, 安装两条工字形轨道 20, 每条轨道槽中安装两个车架 9, 车架两侧通过两根轴安装有四个钢质车轮 19, 车轮与轨道转动接触。 这样, 大行走机构的两 条长轨道槽中就安装有四个车架 9, 每个车架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一个与竖向液压油 缸 2 连杆连接的支柱 3。液压油缸 2 位于支柱的上端, 即与承重架 1 的两横梁外侧的转臂 13 顶端套接并固定在支柱 3 上部。四根支柱 3 位于承重架 1 四个角位置处, 将承重架 1 支 撑成一个平台。小行走机构处于承重架下方内部, 位于三根长梁 27 的两端内侧, 与两横梁 11 的顶端活动摩擦接触, 安装在两条小轨道槽 14 中, 即小轨道槽 14 与横梁 11 的位置和长 度对应 ; 其车架 18、 车轮 22 及路基板 15 与其轨道间的连接结构与大行走机构相同, 不同的 是车架由两个支墩 6 通过一根牵梁 12 连接为一体, 再通过一个连接件挂接在承重架横梁的 中点位置。这样, 左右两个小行走机构车架即能承载整个平台重量。另外是小轨道槽 14 的 长度小于大行走机构两长轨道槽 4 间的宽度。其作用是整个装置的重量可移至小行走机构 上, 利用竖向液压油缸 2 将大行走机构包括长轨道槽 4 及路基板 5 提离地面, 由安装在大行 走机构与轨道槽内路基板 5 间的横向油缸 8 推动其轨道槽 4 向前运行, 然后再放落轨道槽 至地面, 推动大行走机构带动承重架 1 移动, 实现整个装置的位移。同时, 也可利用小行走 机构中的横向液压油缸 17 带动其承载的整个装置在小轨道槽 15 中作短距离移动。也可通 过四根支柱 3 上的竖向油缸 2 将小行走机构连同其轨道槽 14 提离地面, 转动一定角度后, 放落在地面, 整个装置重量再移到小行走机构上, 实现回转角运动。
     推动大小行走机构在其轨道槽中前后运动的横向液压油缸 8 和 17 分别安装在两 条轨道槽同一端所对应的两车架 9 或 19 下部与相应轨道路基板 5 或 15 中间位置处固接的 挡块 7 或 16 间。利用油缸的伸缩功能, 推拉支撑承重架重量的车架在轨道上运行。
     参照图 2、 3, 承重架由三个长梁 27 和位于两端的两根横梁 11 构成一个方框形, 横 梁两端各转动连接有转臂 13, 工作时, 须将二者紧固 ; 在需要把装置通过公路运送到异地的施工场所时, 松动连接卡栓 10 将横梁的两边的转臂 13 转动内收, 缩小装置的宽度, 适应 公路运输。转臂的外端安装大行走机构的支柱 3 及竖向液压油缸 2。各转臂 13 的中部与承 重架 1 上的相近加固横条 26 间通过连臂 24 转动连接, 既使装置工作时, 各转臂有可靠的稳 固性能, 又能在运输装置时, 松开转臂与横梁外端处的卡栓 10, 使转臂 13 和下方的长轨道 槽 4 连同大行走机构一起内收, 缩小装置宽度, 有利运输。位于两侧的两根长梁 27 的两端 与横梁 11 两端固定连接, 使承重架的框体稳固。
     液压油箱 25 和驱动油泵工作的电机均安装在承重架上面一端中部。通过高压油 管与各油缸连接, 液压油泵通过电机驱动工作。
     各油缸的操作杆 29 安装在承重架 1 下方靠近中部位置的操作台 28 上, 便于观察 和控制各油缸所驱动部分的运行情况。 测承载力的测力装置安装在承重架中心点下方对应 的位置。在承重架 1 的中心点 23 安装承载力测量系统, 并与测点的桩顶连接。
     在同一建筑施工现场测试需要移动装置的操作方式如下 :
     1、 纵向移动步骤 : 接通电源 - →启动设备开关 - →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 行走机构轨道槽的 4 个竖向油缸将小轨道槽提离地面 - →用操作杆启动大行走机构轨道槽 上的 2 个横向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前 ( 或向后 ) 移动 - →用操作台的 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竖向油缸将将小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 - →将大行走 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 - →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向前移动 - →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 地面 - →将小轨道槽提离地面 - →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前 ( 或向后 ) 移 动 - →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实现整个装置向前 ( 或向后 ) 移动行走。 2、 横向移动方式 : 接通电源 - →启动设备开关 - →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 行走机构轨道槽的 4 个竖向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 - →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 构轨道槽上的 2 个横向油缸将小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左 ( 或向右 ) 移动 - →用操作台的 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竖向油缸将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 -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向左 ( 或向右 ) 移动 - →将小行走 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 - →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 整个装置向左 ( 或向右 ) 移动 - →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实现整个装置向左 ( 或向右 ) 移动行 走。
     3、 回转角度移动 : 接通电源 - →启动设备开关 - →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 行走机构轨道槽的 4 个竖向油缸将长轨道槽提离地面 - →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构轨道槽 上的 1 个横向油缸 ( 或 2 个横向油缸反向移动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实现回 转角度旋转 - →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 - → 用操作杆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调正 - →将长轨道槽提离地面 - →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 构轨道槽上的 1 个横向油缸 ( 或 2 个横向油缸反向移动 ) 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 装置实现回转角度旋转 - →重复以上步骤, 直到整个装置的回转角度旋转达到所需回转角 度 - →实现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执行以上①、 ②步骤即可实现。
    

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418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504CN102041820ACN102041820A21申请号200910095110X22申请日20091021E02D33/0020060171申请人曲靖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地址655000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南宁北路145号申请人云南励拓建设有限公司72发明人母昱昌邹利民李永江汪文贵74专利代理机构云南省曲靖市专利事务所53104代理人许永昌54发明名称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57摘要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大行走机构、小行走机构、承重架、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其中承重架。

2、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梁和连接两横梁的长梁构成的方形框架;大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架,通过四根可伸缩支柱固接在承重架的四角,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架,通过四个支墩与承重架的两横梁的四端活动连接,同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固接,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连接;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与其下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具有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环保节能、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等特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3页CN102041823A1/2页21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大行走机构、小行走机构。

3、、承重架、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承重架1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梁11和连接两横梁的长梁27构成的方形框架;大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9,通过四根可伸缩支柱3固接在承重架的四角,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18,通过四个支墩6与承重架的两横梁的四端活动连接,同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12固接,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连接;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19、22与其下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行走机构是在承重架1的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相应车架9固接为一体的由四个竖向液压油缸2支撑的升降支柱3;处于承重。

4、架长方向一侧所对应的两个车架9安装在同一条长轨道槽4中,每个车架两侧各安装有两对钢质车轮19;对应的下部有两条长轨道槽4分别与一对车架9的8个钢轮19滚动连接,其中,两条轨道槽同端对应的一对车架9支柱底端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5间各固接有横向液压油缸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承重架两横梁11的两端下方安装有两对车架18,每个车架上有一个支墩6,处于同一端的两车架上的支墩间固接有牵梁12,其中间位置有挂勾挂接在承重架横梁11中间点位置;每个车架两侧安装四个钢轮22,各钢轮与底部的小轨道槽14滚动连接;处于两轨道槽同端的两车架18与其所。

5、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15间各连接有一个横向液压油缸17,构成小行走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行走机构底部的长轨道槽4和小行走机构底部的小轨道槽14中均固定有双轨20,每个轨道槽的上边沿制有向内的卡边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大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车架9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长轨道槽路基板5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8。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小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行走车架18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小。

6、轨道槽路基板15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架1是一个包括两端的横梁11和连接横梁的三根长梁27构成的长方框体,其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配重件的平台。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架1的长梁上位于两横梁11间固接有多根与横梁平行的加固横条26,在两横梁两端转动连接有承重架转臂13,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配重件的平台。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四根转臂13的顶端各有竖向液压。

7、油缸2与对应的大行走机构车架9上的支柱3垂直连接。权利要求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2/2页310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承重架1的中心位置下方固接有与承重架连接一体的高强度导管,导管与试验点之间安装加载系统。权利要求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1/4页4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背景技术0002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是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不可少的工作,关系到建筑结构设计技术方案的决策,施工中应采取。

8、的技术措施,最终影响到建筑质量的问题。静载荷试验时的反力装置,传统的有人工堆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钢梁反力装置、锚桩堆载联合反力装置、利用打桩机自重作反力装置、发力架。人工堆载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一般情况是针对试验点的现场条件、加载量等因素,临时按经验进行现场组装,各钢构件间未进行固定连接,难以对加载反力装置的全部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压重平台支墩下地基土层仅进行简单的找平夯实处理,支墩下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难以满足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力,特别是高承载力试验,难以做到压重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只有边试验边堆,导致对检测数据有一定的影响和检测过程中出现反力装置坍塌、位移倾覆及平台下支墩下沉、位移、倾斜等。

9、安全隐患。由于人工堆载压重平台下支墩的空间影响,试桩试验点、压重平台支墩边和基准桩之间的中心距离难以满足规范的规定要求;不能整体移动,每次试验都得按经验进行现场组装,使用不便,费时费力,影响检测效率和准确性。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用的建设工程地基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以解决现有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装置存在的上述问题。0004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建设工程地基承载力静载荷试验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包括大行走机构、小行走机构、承重架、动力机构和操作控制机构,承重架是一个由两端的两根横梁和连接两横梁的长梁构成的方形框架。大行走机。

10、构有四个行走车架,通过四根可伸缩支柱固接在承重架的四角,小行走机构有四个行走车架,通过四个支墩与承重架的两横梁四端活动连接,同侧的两小行走机构支墩间有横向牵梁固接,牵梁中间点通过挂勾与承重架横梁中点弹性连接;每个行走机构通过钢轮与其下面轨道槽中的轨道滚动连接。0006其中大行走机构是在承重架的四角位置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相应车架固接为一体的由四个竖向液压油缸支撑的升降支柱;处于承重架长方向一侧所对应的两个车架安装在同一条长轨道槽中,每个车架两侧各安装有前后两对钢质车轮。这样,承重架的长方向两侧各有一对车架、两根支柱和两个竖向油缸支撑,对应的下部有两条长轨道槽分别与一对车架的8个钢轮滚动连接,其中,。

11、两条轨道槽同端对应的一对车架支柱底端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间各固接有横向液压油缸。0007在承重架两横梁的两端下方安装有两对车架,每个车架上有一个支墩,处于同一端的两车架上的支墩间固接有牵梁,其中间位置有挂勾挂接在承重架横梁中间点位置。每说明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2/4页5个车架两侧安装四个钢轮,各钢轮与底部的小轨道槽滚动连接,处于两轨道槽同端的两车架与其所在位置的轨道槽路基板间各连接有一个横向液压油缸,构成小行走机构。0008大行走机构底部的长轨道槽和小行走机构底部的小轨道槽中均固定有双轨,每个轨道槽的上边沿制有向内的卡边,以使支柱上端的液压油缸在提升整个装置。

12、时,可连同各行走机构的轨道槽一起提离地面。大行走机构中两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车架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长轨道槽路基板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使其即能以长轨道槽为受力点,推动由大行走车架支撑的平台在轨道槽中前进后退,又能在整个平台由小行走机构支撑时,液压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连同长轨道槽提离地面的情况下,以此行走架为固定点,推动轨道槽单独向前移动。同样,小行走机构中两小轨道槽的同一端对应的一对行走车架的下部与其所在位置的小轨道槽路基板间各固定安装有横向液压油缸,当整个装置重量移至小行走机构的四个支墩上时,使其以小轨道槽为受力点,利用液压油缸的伸缩带动整个平台在小轨道槽中移动。0009承重架是一个包。

13、括两端的横梁和连接横梁的三根长梁构成的长方框体,长梁上位于两横梁间固接有多根与横梁平行的加固横条。在两横梁两端转动连接有承重架转臂,以实现改变架体宽度,适应公路运输要求。承重架上面形成一个可放置多个测承载力需要的配重件的平台;在四根转臂的顶端各有竖向液压油缸与对应的大行走机构车架上的支柱垂直连接,以实现承重架形成的整个平台的升降。0010承重架的中心位置下方固接有与承重架连接一体的高强度导管,导管与试验点之间安装加载系统,试验加载时产生的反力通过导管向整个装置传递。动力机构中的液压油箱安装在承重架上面一端的中间位置,通过高压油管与各液压油缸连通,高压油泵由电机启动工作,大小行走机构的液压动力均。

14、由液压油箱的高压油泵提供。包括支撑承重架的四个竖向液压油缸的升降、大小行走机构中的四个横向油缸的运行管路均连接到安装在承重架中部下方的操作台,由对应的操作杆控制。整个装置自重60吨,加上配重件,静载荷试验最大反力4000KN。0011按照上述方案即可制成一个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测量工程地基承载力时,将装置用汽车运送到建筑工地,放置在选定的测点上,根据设计承载力的要求,在承重架上安放多个预制的配重件,使整个装置具备检测要求的重量。将承载力测量系统与测点的桩顶连接,利用装置的反力重量试验时,装置的中心导管与测点中心重合,在导管与测点间安装试验加载系统及安装检测所需仪器,即可进行承载力静载荷试验。

15、。0012且利用大、小两个行走机构的配合,通过纵向、横向和回转角移动动作,可移动装置到另一测点。即在同一施工区域内,不需要折装设备,利用其大小行走机构的移动功能,完成施工区域内所有测点的测试。0013本装置具有适应性强、安全性高、环保节能、操作简便、检测效率高、检测成本低等特征。多点检测时,无需拆卸设备及卸下配重,移动式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可带配重自由移动。附图说明0014图1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主视图;0015图2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侧视图;说明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3/4页60016图3是压重平台反力装置结构俯视图。0017图标序号说明1是承重架,2是竖向液压油。

16、缸,3是大行走机构车架支柱,4是长轨道槽,5是长轨道槽底部的路基板,6是小行走机构车架与承重间的支墩,7是长轨道槽中与路基板固接一体的横向液压油缸挡块,8是连接在挡块与大行走车架下部间的横向液压油缸,9是大行走机构车架,10是承重架转臂连接卡栓,11是承重架横梁,12是小轨道槽中的车架间的连接牵梁,13是承重架转臂,14是小轨道槽,15是小轨道槽底部的路基板,16是的小轨道槽中路基板中的挡块,17是小轨道槽中的横向液压油缸,18是小行走机构的车架,19是大行走机构车架上的钢轮,20是长轨道槽中的双轨,21是长轨道槽上沿的卡边,22是小行走机构车架上的钢轮,23是地基承载力测量系统安装处,24是。

17、转臂与承重架上加固横条间的连臂,25是液压系统的液压油箱,26是承重架上的加固横条,27是承重架的长梁,28是操作台,29是控制各液压油缸的操作杆。0018具体施方式0019以下结合附图,作为实施例,对技术方案作具体说明。0020参照图1、2、3,大行走机构的长轨道槽4有两条,每条轨道槽均是同形状的条形框体,长度大于上方的承重架1的两侧的两根长梁27的长度,其上口边沿向内伸形成卡边21,对车轮20有限位作用,即当大行走机构的四个竖向液压油缸2向上收缩时,可将轨道槽4连同车架一起提起,便于长轨道槽在槽中横向液压油缸8的推动下向前移动。长轨道槽4的底部是与其固为一体的路基板5,安装两条工字形轨道2。

18、0,每条轨道槽中安装两个车架9,车架两侧通过两根轴安装有四个钢质车轮19,车轮与轨道转动接触。这样,大行走机构的两条长轨道槽中就安装有四个车架9,每个车架的上部中间位置固定安装一个与竖向液压油缸2连杆连接的支柱3。液压油缸2位于支柱的上端,即与承重架1的两横梁外侧的转臂13顶端套接并固定在支柱3上部。四根支柱3位于承重架1四个角位置处,将承重架1支撑成一个平台。小行走机构处于承重架下方内部,位于三根长梁27的两端内侧,与两横梁11的顶端活动摩擦接触,安装在两条小轨道槽14中,即小轨道槽14与横梁11的位置和长度对应;其车架18、车轮22及路基板15与其轨道间的连接结构与大行走机构相同,不同的是。

19、车架由两个支墩6通过一根牵梁12连接为一体,再通过一个连接件挂接在承重架横梁的中点位置。这样,左右两个小行走机构车架即能承载整个平台重量。另外是小轨道槽14的长度小于大行走机构两长轨道槽4间的宽度。其作用是整个装置的重量可移至小行走机构上,利用竖向液压油缸2将大行走机构包括长轨道槽4及路基板5提离地面,由安装在大行走机构与轨道槽内路基板5间的横向油缸8推动其轨道槽4向前运行,然后再放落轨道槽至地面,推动大行走机构带动承重架1移动,实现整个装置的位移。同时,也可利用小行走机构中的横向液压油缸17带动其承载的整个装置在小轨道槽15中作短距离移动。也可通过四根支柱3上的竖向油缸2将小行走机构连同其轨。

20、道槽14提离地面,转动一定角度后,放落在地面,整个装置重量再移到小行走机构上,实现回转角运动。0021推动大小行走机构在其轨道槽中前后运动的横向液压油缸8和17分别安装在两条轨道槽同一端所对应的两车架9或19下部与相应轨道路基板5或15中间位置处固接的挡块7或16间。利用油缸的伸缩功能,推拉支撑承重架重量的车架在轨道上运行。0022参照图2、3,承重架由三个长梁27和位于两端的两根横梁11构成一个方框形,横梁两端各转动连接有转臂13,工作时,须将二者紧固;在需要把装置通过公路运送到异地说明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4/4页7的施工场所时,松动连接卡栓10将横梁的两边的转。

21、臂13转动内收,缩小装置的宽度,适应公路运输。转臂的外端安装大行走机构的支柱3及竖向液压油缸2。各转臂13的中部与承重架1上的相近加固横条26间通过连臂24转动连接,既使装置工作时,各转臂有可靠的稳固性能,又能在运输装置时,松开转臂与横梁外端处的卡栓10,使转臂13和下方的长轨道槽4连同大行走机构一起内收,缩小装置宽度,有利运输。位于两侧的两根长梁27的两端与横梁11两端固定连接,使承重架的框体稳固。0023液压油箱25和驱动油泵工作的电机均安装在承重架上面一端中部。通过高压油管与各油缸连接,液压油泵通过电机驱动工作。0024各油缸的操作杆29安装在承重架1下方靠近中部位置的操作台28上,便于。

22、观察和控制各油缸所驱动部分的运行情况。测承载力的测力装置安装在承重架中心点下方对应的位置。在承重架1的中心点23安装承载力测量系统,并与测点的桩顶连接。0025在同一建筑施工现场测试需要移动装置的操作方式如下00261、纵向移动步骤接通电源启动设备开关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4个竖向油缸将小轨道槽提离地面用操作杆启动大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2个横向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竖向油缸将将小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向前移动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将小轨道槽提离地面将大行走机构轨。

23、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实现整个装置向前或向后移动行走。00272、横向移动方式接通电源启动设备开关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4个竖向油缸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2个横向油缸将小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左或向右移动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竖向油缸将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向左或向右移动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向左或向右移动重复以上步骤即可实现整个装置向左或向右移动行走。00283、回转角度移动接通电。

24、源启动设备开关用操作台的操作杆启动连接大行走机构轨道槽的4个竖向油缸将长轨道槽提离地面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1个横向油缸或2个横向油缸反向移动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实现回转角度旋转将大行走机构轨道槽放下接触地面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提离地面用操作杆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调正将长轨道槽提离地面用操作杆启动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1个横向油缸或2个横向油缸反向移动将小行走机构轨道槽上的整个装置实现回转角度旋转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整个装置的回转角度旋转达到所需回转角度实现纵向移动或横向移动执行以上、步骤即可实现。说明书CN102041820ACN102041823A1/3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41820ACN102041823A2/3页9图2说明书附图CN102041820ACN102041823A3/3页10图3说明书附图CN1020418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