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1314381 上传时间:2018-04-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52455.3

申请日:

2013.02.18

公开号:

CN103336381A

公开日:

2013.10.0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G02F 1/1333申请日:20130218授权公告日:20150826终止日期:20170218|||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3申请日:20130218|||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3; G02B27/22

主分类号:

G02F1/1333

申请人:

方宗尧

发明人:

方宗尧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3013号南方国际广场A座2楼206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代理人:

刘海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光学胶脱泡;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D、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本发明对位精确、可靠,其既可以对LCD屏进行贴膜,又可以对LCM屏进行贴膜,应用广泛,为裸眼3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光学胶脱泡;
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
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
D、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
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B步骤前包括步骤B’,步骤B’为将3D膜进行真空吸附,拾取3D膜影像,计算涂布位置及路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先对LCD模式进行判断,如果是LCM,则直接点亮背光对LCD进行影像拾取;如果是LCD,则移入背光板,点亮背光板对LCD进行影像拾取。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D后还包括有步骤D’, 步骤D’为对粘贴3D膜的LCD进行影像检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拾取LCD上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处的影像。

说明书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LCD/LCM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LCD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上应用LCD显示屏,如MP4、MP5、手机、平板电脑等。而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2D图片和视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3D显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3D显示技术,经历了红蓝3D、左右3D、偏振3D等发展过程,传统的3D显示技术均需要借助于特殊的眼镜或观看装置才能观看,其使用存在很多不便之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裸眼3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裸眼3D技术都是在显示屏上粘贴一张3D膜,以实现3D功能,3D膜的粘贴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如果粘贴偏位,则不能进行3D显示,目前3D膜粘贴时,常用的对位手段是三点对位或四点对位,即在LCD屏的三个角或四个角处设有对位点,3D膜上对应位置也设有相应的对位点,在粘贴时,将LCD屏和3D膜上对应的对位点进行对位即可完成粘贴,其存在对位不够精确的问题,尤其是显示屏中间位置。而且,由于LCM在显示屏边缘处设有背光电路,常规的3D膜粘贴方式无法进行对位点对位,因此不适用于LCM上贴膜,如果需要在LCM上粘贴3D膜时,要提前将背光电路取下,粘贴完3D膜后,再安装上去,工序复杂,浪费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LCD在3D膜时,对位不够精确,且不适用于LCM贴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通过检测3D膜上的光栅与LCD上的像素点进行对位,对位精确,可靠性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A、        光学胶脱泡;
B、         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
C、        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
D、        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
E、         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括:
所述的B步骤前包括步骤B’,步骤B’为将3D膜进行真空吸附,拾取3D膜影像,计算涂布位置及路径。
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先对LCD模式进行判断,如果是LCM,则直接点亮背光对LCD进行影像拾取;如果是LCD,则移入背光板,点亮背光板对LCD进行影像拾取。
所述的步骤D后还包括有步骤D’, 步骤D’为对粘贴3D膜的LCD进行影像检验。
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拾取LCD上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处的影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位精确、可靠,其既可以对LCD屏进行贴膜,又可以对LCM屏进行贴膜,应用广泛,为裸眼3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LCD屏层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LCD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LCD屏贴膜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LCD屏贴膜对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三点对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四点对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五点对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生产流程示意图。
图中,1‑像素点,2‑光栅,3‑LCD屏,4‑对位点,5‑3D膜,6‑背光模块,7‑触摸屏,8‑图像采集区,9‑输送带,10‑清洁棚,11‑光学胶脱泡,12‑XYZ光学胶自动涂布机,13‑真空吸盘,14‑翻转3D膜,15‑隧道式UV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看附图1,本发明主要为一种立体膜(即3D膜5)的贴合方法,其核心步骤为3D膜的对位,本发明的主要步骤如下:
A、        光学胶脱泡;
B、         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
C、        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
D、        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
E、         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
请参看附图2和附图3,通过本发明生产的LCD显示屏结构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其中LCD屏3上方贴有3D膜5,LCD屏3下方为背光模块6,在3D膜5上方还可设置有触摸屏7,可通过触摸屏7对产品进行控制。LCD屏3与常规的LCD屏结构相同,像素点1呈矩阵型排布。
请结合参看附图1和附图9,本发明在操作时,都是在输送带9上进行,输送带9外侧设有清洁棚10,可保证贴膜工作时,外部环境的清洁。本发明在实施时的具体步骤如下:
(1)     前处理:主要为光学胶处理和3D膜5处理,二者可同步进行,其中光学胶处理主要为液态光学胶脱泡11步骤,其具体脱泡技术可采用常规的光学UV胶脱泡手段来完成,然后将脱泡后的液态胶注入XYZ光学胶自动涂布机12上的自动涂布胶枪内,即完成了光学胶的前处理过程。3D膜采用可以三维移动的XYZ三维平台上的真空吸盘13进行吸附,主要是通过真空吸附将3D膜吸附在XYZ三维平台上,然后拾取3D膜影像,用于计算光学胶的涂布位置和涂布路径,然后,移动XYZ三维平台,使3D膜的位置适于进行光学胶涂布。本实施例中,拾取3D膜影像时,可采用悬吊于XYZ三维平台上方的摄像头进行影像拾取,然后通过软件计算出3D膜位置。
(2)     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即通过自动涂布胶枪将光学胶涂布在3D膜上。
(3)     将涂布好光学胶的3D膜进行翻转步骤14,使其涂有光学胶的一面朝下;
(4)     贴膜:贴膜前,首先要判断是LCD模组还是LCM模组,LCD模组和LCM模组不同对待:如果被贴膜主体为LCM,则直接点亮LCM的背光源;如果被贴膜的主体为LCD,则需要植入背光板,然后在点亮背光源。同时拾取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本实施例中,拾取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也是通过悬吊的摄像头实现,通过拾取的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对3D膜和LCD的相对位置进行计算,然后移动XYZ三维平台,将二者进行对位,由于拾取的3D膜的影像中包括有3D膜上的光栅的影像,光栅在拾取的影像中呈一条条相互平行的黑线,拾取的LCD的影像中则为LCD的像素点1(即Dot),请结合参看附图4和附图5,对位时,通过3D膜上的光栅2和LCD的像素点1进行对位,光栅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像素点1之间,本实施例中,光栅2的中心线位于两相邻像素点1各自相邻边的1/3位置之间即可。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的程序换算设定,将图像中的3D膜上的光栅影像和LCD的像素点影像之间的距离可换算成XYZ三维平台的移动距离,即通过测量3D膜上的光栅影像和LCD的像素点影像之间的距离差,可计算出XYZ三维平台的移动的实际距离以及需要旋转的角度θ,从而实现3D膜和LCD的对位。本实施例中,在实现3D膜和LCD的对位时,为了减少运算量,可检测3D膜和LCD上相应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即实现三点对位、四点对位或五点对位,请结合参看附图6,附图6为三点对位示意图,三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三个角位置处相应的三点进行对位;请结合参看附图7,附图7为四点对位示意图,四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三个角位置处和中间一点位置处的四点进行对位,本发明中,优选采用四点对位,可有效杜绝因3D膜自身形变而造成的对位不准确;请结合参看附图8,附图8为五点对位示意图,五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四个角位置处和中间一点位置处的五点进行对位。
(5)     对贴合的3D膜进行压合后,通过拾取影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即为合格品,不合格即为残次品,通过隧道式UV灯15将合格品进行固化,即成成品。
    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对位点对位的方式,而采用LPB(即Line Pattern Barrier,光栅图案线)与LCD像素点(即Dot)的相对位置对位计算,进行贴膜,不仅可以对LCD进行贴膜,也可以对LCM进行贴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能应用于LCD贴膜的贴膜方式来讲,本发明更加符合生产的要求,且本发明采用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高。本发明可以在对位计算时,可采用三点、四点或五点的对位计算方式,优选为四点对位,对位精确,且可以依照产品的合格率对对位点的多少进行调整,弹性空间较大,可大大节省计算时间。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36381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2CN103336381ACN103336381A21申请号201310052455322申请日20130218G02F1/1333200601G02B27/2220060171申请人方宗尧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益田路3013号南方国际广场A座2楼206室72发明人方宗尧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代理人刘海军54发明名称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光学胶脱泡;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D、将3D膜粘贴在LCD或。

2、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本发明对位精确、可靠,其既可以对LCD屏进行贴膜,又可以对LCM屏进行贴膜,应用广泛,为裸眼3D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5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36381ACN103336381A1/1页21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光学胶脱泡;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D、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

3、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B步骤前包括步骤B,步骤B为将3D膜进行真空吸附,拾取3D膜影像,计算涂布位置及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先对LCD模式进行判断,如果是LCM,则直接点亮背光对LCD进行影像拾取;如果是LCD,则移入背光板,点亮背光板对LCD进行影像拾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步骤D后还包括有步骤D,步骤D为对粘贴3D膜的LCD进行影像检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特。

4、征是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拾取LCD上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处的影像。权利要求书CN103336381A1/3页3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公开一种立体LCD/LCM加工方法,特别是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随着LCD显示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上应用LCD显示屏,如MP4、MP5、手机、平板电脑等。而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2D图片和视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3D显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3D显示技术,经历了红蓝3D、左右3D、偏振3D等发展过程,传统的3D显示技术均需要借助于特殊的眼镜或观看装置才能观看,其使用存在很。

5、多不便之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裸眼3D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的裸眼3D技术都是在显示屏上粘贴一张3D膜,以实现3D功能,3D膜的粘贴具有很高的精度要求,如果粘贴偏位,则不能进行3D显示,目前3D膜粘贴时,常用的对位手段是三点对位或四点对位,即在LCD屏的三个角或四个角处设有对位点,3D膜上对应位置也设有相应的对位点,在粘贴时,将LCD屏和3D膜上对应的对位点进行对位即可完成粘贴,其存在对位不够精确的问题,尤其是显示屏中间位置。而且,由于LCM在显示屏边缘处设有背光电路,常规的3D膜粘贴方式无法进行对位点对位,因此不适用于LCM上贴膜,如果需要在LCM上粘贴3D膜时,要提前将背光电路取下,粘。

6、贴完3D膜后,再安装上去,工序复杂,浪费人工成本。发明内容0003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LCD在3D膜时,对位不够精确,且不适用于LCM贴膜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其通过检测3D膜上的光栅与LCD上的像素点进行对位,对位精确,可靠性高。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膜贴合对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光学胶脱泡;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D、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0005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还包。

7、括所述的B步骤前包括步骤B,步骤B为将3D膜进行真空吸附,拾取3D膜影像,计算涂布位置及路径。0006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先对LCD模式进行判断,如果是LCM,则直接点亮背光对LCD进行影像拾取;如果是LCD,则移入背光板,点亮背光板对LCD进行影像拾取。0007所述的步骤D后还包括有步骤D,步骤D为对粘贴3D膜的LCD进行影像检验。0008所述的步骤C中拾取LCD影像时,拾取LCD上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处的影像。说明书CN103336381A2/3页4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对位精确、可靠,其既可以对LCD屏进行贴膜,又可以对LCM屏进行贴膜,应用广泛,为裸眼3D技术的发展。

8、提供了保障。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0012图2为本发明中LCD屏层间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本发明中LCD屏结构示意图。0014图4为本发明LCD屏贴膜结构示意图。0015图5为本发明LCD屏贴膜对位结构示意图。0016图6为本发明三点对位结构示意图。0017图7为本发明四点对位结构示意图。0018图8为本发明五点对位结构示意图。0019图9为本发明生产流程示意图。0020图中,1像素点,2光栅,3LCD屏,4对位点,53D膜,6背光模块,7触摸屏,8图像采集区,9输送带,10清洁棚,11光学胶脱泡,12XYZ光学胶自动。

9、涂布机,13真空吸盘,14翻转3D膜,15隧道式UV灯。具体实施方式0021本实施例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结构与本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0022请参看附图1,本发明主要为一种立体膜(即3D膜5)的贴合方法,其核心步骤为3D膜的对位,本发明的主要步骤如下A、光学胶脱泡;B、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C、拾取3D膜影像及LCD影像;D、将3D膜粘贴在LCD或LCM上,粘贴时将3D膜上的光栅对位在LCD或LCM上的像素点之间;E、将光学胶固化,即成成品。0023请参看附图2和附图3,通过本发明生产的LCD显示屏结构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其中LCD屏3上方贴有3D膜。

10、5,LCD屏3下方为背光模块6,在3D膜5上方还可设置有触摸屏7,可通过触摸屏7对产品进行控制。LCD屏3与常规的LCD屏结构相同,像素点1呈矩阵型排布。0024请结合参看附图1和附图9,本发明在操作时,都是在输送带9上进行,输送带9外侧设有清洁棚10,可保证贴膜工作时,外部环境的清洁。本发明在实施时的具体步骤如下(1)前处理主要为光学胶处理和3D膜5处理,二者可同步进行,其中光学胶处理主要为液态光学胶脱泡11步骤,其具体脱泡技术可采用常规的光学UV胶脱泡手段来完成,然后将脱泡后的液态胶注入XYZ光学胶自动涂布机12上的自动涂布胶枪内,即完成了光学胶的前处理过程。3D膜采用可以三维移动的XYZ。

11、三维平台上的真空吸盘13进行吸附,主要是说明书CN103336381A3/3页5通过真空吸附将3D膜吸附在XYZ三维平台上,然后拾取3D膜影像,用于计算光学胶的涂布位置和涂布路径,然后,移动XYZ三维平台,使3D膜的位置适于进行光学胶涂布。本实施例中,拾取3D膜影像时,可采用悬吊于XYZ三维平台上方的摄像头进行影像拾取,然后通过软件计算出3D膜位置。0025(2)在3D膜上涂布光学胶,即通过自动涂布胶枪将光学胶涂布在3D膜上。0026(3)将涂布好光学胶的3D膜进行翻转步骤14,使其涂有光学胶的一面朝下;(4)贴膜贴膜前,首先要判断是LCD模组还是LCM模组,LCD模组和LCM模组不同对待如果。

12、被贴膜主体为LCM,则直接点亮LCM的背光源;如果被贴膜的主体为LCD,则需要植入背光板,然后在点亮背光源。同时拾取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本实施例中,拾取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也是通过悬吊的摄像头实现,通过拾取的3D膜的影像和LCD影像对3D膜和LCD的相对位置进行计算,然后移动XYZ三维平台,将二者进行对位,由于拾取的3D膜的影像中包括有3D膜上的光栅的影像,光栅在拾取的影像中呈一条条相互平行的黑线,拾取的LCD的影像中则为LCD的像素点1(即DOT),请结合参看附图4和附图5,对位时,通过3D膜上的光栅2和LCD的像素点1进行对位,光栅2设置在两个相邻的像素点1之间,本实施例中,光栅。

13、2的中心线位于两相邻像素点1各自相邻边的1/3位置之间即可。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的程序换算设定,将图像中的3D膜上的光栅影像和LCD的像素点影像之间的距离可换算成XYZ三维平台的移动距离,即通过测量3D膜上的光栅影像和LCD的像素点影像之间的距离差,可计算出XYZ三维平台的移动的实际距离以及需要旋转的角度,从而实现3D膜和LCD的对位。本实施例中,在实现3D膜和LCD的对位时,为了减少运算量,可检测3D膜和LCD上相应的三点、四点或五点,即实现三点对位、四点对位或五点对位,请结合参看附图6,附图6为三点对位示意图,三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三个角位置处相应的三点进行对位;请结合参看附图。

14、7,附图7为四点对位示意图,四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三个角位置处和中间一点位置处的四点进行对位,本发明中,优选采用四点对位,可有效杜绝因3D膜自身形变而造成的对位不准确;请结合参看附图8,附图8为五点对位示意图,五点对位时,可选取3D膜和LCD上四个角位置处和中间一点位置处的五点进行对位。0027(5)对贴合的3D膜进行压合后,通过拾取影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即为合格品,不合格即为残次品,通过隧道式UV灯15将合格品进行固化,即成成品。0028本发明摒弃了传统的对位点对位的方式,而采用LPB(即LINEPATTERNBARRIER,光栅图案线)与LCD像素点(即DOT)的相对位置对位计。

15、算,进行贴膜,不仅可以对LCD进行贴膜,也可以对LCM进行贴膜,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仅能应用于LCD贴膜的贴膜方式来讲,本发明更加符合生产的要求,且本发明采用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和产品的合格率高。本发明可以在对位计算时,可采用三点、四点或五点的对位计算方式,优选为四点对位,对位精确,且可以依照产品的合格率对对位点的多少进行调整,弹性空间较大,可大大节省计算时间。说明书CN103336381A1/5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3336381A2/5页7图2图3说明书附图CN103336381A3/5页8图4图5说明书附图CN103336381A4/5页9图6图7图8说明书附图CN103336381A5/5页10图9说明书附图CN103336381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