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30023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2CN103330023ACN103330023A21申请号201310290085722申请日20130711A23F3/1420060171申请人山东华夏茶联茶业有限公司地址250101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二环东路3966号东环国际广场D座72发明人马玉峰吴冠军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37218代理人李桂存54发明名称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本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通过以下步骤得到将含水量为6570的青茶35份和含水量均为5055的桑叶815份、荷叶612份、薏米仁。
2、2835份、桃仁38份混合,投入软化罐进行软化作业;然后转移至揉捻机进行揉捻做型,轻重轻交替揉捻时间12分钟;做型完成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度,时间为1015分钟,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转入提香机定型提香,即制成青茶类茶品。本发明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采用新型加工工艺,原材料混合均匀,整体感强,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祛湿、美白、减肥等作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4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30023AC。
3、N103330023A1/1页21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艺是以青茶为原料,以桑叶、荷叶、薏米仁和桃仁为辅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6570的青茶原料和含水量均为5055的桑叶、荷叶、薏米仁和桃仁辅料混合,得到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1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5分钟,最后,将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
4、51KG/MIN,水温为6070,软化时间为58分钟;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青茶类茶品半成品;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青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
5、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以内,即制成青茶类茶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辅料按以下重量份配制青茶35份、桑叶815份、荷叶612份、薏米仁2835份、桃仁3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茶原料为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或凤凰单枞。权利要求书CN103330023A1/4页3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茶的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
6、艺。背景技术0002青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青茶中的有机化学成分和无机矿物元素含有许多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青茶为半发酵茶,其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0003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又名家桑、荆桑、桑椹树、黄桑等,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具有降血压、血脂、抗炎、减肥等作用。富含稀有元素有机硒、锗,是天然的强抗氧化剂,可清除体内自由基,使蓄积在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被氧化,增加血液中的含氧量,促进新陈代谢和微循环。对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
7、、冠心病、高血压、甲、乙型肝炎的治疗以及癌症术后放化疗病人的康复有非常好的辅助作用。0004荷叶是睡莲科植物莲的叶,内含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罂粟碱、N去甲基荷叶碱及丰富的莲甙、槲皮素及异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香无毒、消暑利湿、升发润阳、止血固本、活血化瘀、降血脂、抑制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可起到祛湿、减肥等作用。0005薏米仁为禾本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以去除外壳和种皮的种仁入药。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和美白功能。0006桃仁含苦杏仁苷、苦杏仁酶、挥发油、脂肪油,油中主要含有油酸甘油酯和少量亚油酸甘油酯。可起到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和美白等功效。000。
8、7目前市场上的青茶类茶品,基本全部采用多种干茶物理拼配而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原料分离,外形杂乱易碎、不紧结;2)不易冲泡,冲泡时原材料分离漂浮于水面;3)口感青涩、香气低沉;4)耐泡度较差,损失原茶口味。发明内容0008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该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解决了多种干茶物理拼配的复合茶品外形不够紧结,冲泡时原材料分离漂浮于水面,且口感青涩,香气低沉,耐泡度较差,损失原茶口味等问题,具有较好的祛湿、美白和减肥功效。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工艺是以青茶为原料,以桑叶、荷叶、。
9、薏米仁和桃仁为辅料,通过以下步骤得到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6570的青茶原料和含水量均为5055的桑叶、荷叶、薏米仁、桃仁辅料混合,得到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1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说明书CN103330023A2/4页4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5分钟,最后,将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51KG/MIN,水温为6070,软化时间为58分钟;2)揉捻做型将步骤。
10、1)所得软化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120,干燥时间为10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青茶类茶品半成品;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青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
11、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以内,即制成青茶类茶品。0010作为优化,原辅料按以下重量份配制青茶35份、桑叶815份、荷叶612份、薏米仁2835份、桃仁38份。0011作为优化,青茶原料为铁观音、冻顶乌龙、武夷岩茶或凤凰单枞。0012该青茶类茶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青茶类茶品23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90度开水,冲泡12分钟即可品饮,茶香荷香相得益彰,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3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由于采用软化作业,使原。
12、、辅料得到充分软化,便于下一步揉捻成型且减少短碎,其次,投料速度与喷水量相匹配,能够满足原、辅料软化需水要求,并且不会造成溶有原、辅料内含营养成分的多余的水分流失,保持了原、辅料营养及保健功效不衰减,另外,温度及时间指标能满足全部原、辅料软化需求,此外,通过原、辅料混合初喷淋恒温软化软化喷淋,分步进行,软化效果较好;通过揉捻做型,将原、辅料均匀混合成为一个整体,使青茶类茶品具备良好的外形;通过干燥工序,对揉捻做型完成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进行快速干燥,保持色泽油润;通过定型提香,将参数控制在满足干燥效果的同时分阶段进行提香,进一步促进了此过程中原、辅料内香气物质的形成,使青茶类茶品具备丰富高。
13、雅的香气,饮用起来更加天然舒爽。0014因此,本发明制作出的青茶类茶品,具备以下优点1、本青茶类茶品由纯天然原料经过科学配比,采用新型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原材料混合均匀,整体感强,条索紧结匀整,色泽油润,滋味天然鲜爽,饮之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00152、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祛湿、美白、减肥等作用。具体实施方式0016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CN103330023A3/4页50017实施例1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65的青茶原料3KG和含水量均为55的辅料桑叶10K。
14、G、荷叶10KG、薏米仁30KG和桃仁5KG混合,得到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5KG/MIN,喷水量控制在1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2分钟,最后,将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05KG/MIN,水温为60,软化时间为5分钟;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1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
15、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10,干燥时间为10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青茶类茶品半成品;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青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间为10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6,即制成青茶类茶品。0018青茶原料为铁观音。0019该青茶类茶。
16、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青茶类茶品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1分钟即可品饮,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0020实施例21)软化作业首先将含水量为70的青茶原料4KG和含水量均为50的辅料桑叶12KG、荷叶8KG、薏米仁30KG和桃仁6KG混合,得到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其次,将所得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入软化罐喷淋舱进行初喷淋作业,投料速度控制在10KG/MIN,喷水量控制在2KG/MIN,再次,将初喷淋作业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投放到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在901的恒温软化舱中软化5分钟,最后,将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
17、软化罐加温软化舱中取出,投放到软化罐软化喷淋舱,喷水量控制在1KG/MIN,水温为65,软化时间为8分钟;2)揉捻做型将步骤1)所得软化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软化罐软化喷淋舱中取出,转移至揉捻机中进行揉捻做型,初揉轻重轻交替揉捻,初揉时间为2分钟,初揉后再进行复揉作业,直至形成良好的条索,做型完成;3)干燥工序将步骤2)所得揉捻做型完成后的青茶类茶品的混合原料从揉捻机中取出,转入杀青机进行初烘干燥,温度为120,干燥时间为15分钟,然后,进行初步定型,香气初呈后,从杀青机中取出冷却,冷却时间为50分钟,得到青茶类茶品半成品;4)定型提香将步骤3)所得青茶类茶品半成品,转入提香机中进行定型提。
18、香,共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控制在951,时间为20分钟,第二阶段,烘干到七成干时,温度控制在651,时间为50分钟,第三阶段,烘干到九成干时,温度控制在1051,时说明书CN103330023A4/4页6间为15分钟,直到含水量达到7,即制成青茶类茶品。0021青茶原料为冻顶乌龙。0022该青茶类茶品最佳饮用方式为取此青茶类茶品3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7度开水,冲泡2分钟即可品饮,清爽高雅,滋味醇鲜浓厚,回甘明显,每杯可续泡5次而韵味不变,实为绿色天然的新型健康饮品。0023对比实验在本市随机选择300名志愿者,其中男150名,女150名,志愿者年龄在1080岁之间,按照性别及年龄将。
19、300名志愿者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每组100人。0024甲组志愿者,均品尝实施例1所得青茶类茶品,每人每天取实施例1青茶类茶品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1分钟后饮用,每杯续泡5次饮用,连续饮用3个月。0025乙组志愿者,均品尝市售的青茶、桑叶、荷叶、薏米仁和桃仁的干茶物理拼配的复合茶,每人每天取市售复合茶2G投入透明玻璃杯,注入85度开水,冲泡1分钟后饮用,每杯续泡5次饮用,连续饮用3个月。0026丙组志愿者,不饮用任何茶,作为阴性对照组,连续3个月。0027统计数据显示甲组志愿者83人认为本青茶类茶品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坚持饮用本青茶类茶品3个月后74人。
20、认为祛湿、美白、减肥效果明显。0028乙组志愿者32人认为市售复合茶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78人认为市售复合茶口感差,外形分散难看,不易冲泡。坚持饮用市售复合茶3个月后,志愿者认为变化不明显。0029丙组志愿者变化不明显。0030用实施例2所得青茶类茶品重复上述对比实验,所得结果无实质变化。0031上述实验显示,本发明青茶类茶品,色泽油润,口感佳,滋味天然鲜爽,无涩味,饮之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饮用时口味纯正鲜爽,清香四溢,不失原茶韵味,饮后爽口止渴、消炎祛火,长期饮用可起到祛湿、美白、减肥等作用。0032上述具体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任何符合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一种青茶类茶品的制作工艺且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说明书CN10333002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