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1313358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302332.0

申请日:

2013.07.15

公开号:

CN103344065A

公开日:

2013.10.0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39/02申请日:20130715|||公开

IPC分类号:

F25B39/02

主分类号:

F25B39/02

申请人:

江苏七政新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少凡; 朱彩云

地址:

212009 江苏省镇江市潘宗路2.5次产业园9号楼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该装置适用于喷射式制冷系统,通过设计,使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之比与所选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从而使比容比较大的制冷介质蒸发时,受到的阻力更小。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该装置由出风口(1)、外壳(2)、进液管(3)、分流管(4)、集管(5)、排管(9)、汇流管(6)、出气管(7)、风机(8)共九部分组成,进液管(3)、分流管(4)、集管(5)、排管(9)、汇流管(6)和出气管(7)共同组成蒸发芯,其中排管(9)的两端连接在集管(5)上,每根集管(5)上排管(9)的管道总截面积与集管(5)管道截面积相同,集管(5)两端各有一个直角弯分别连接在分流管(4)和汇流管(6)上,分流管(4)和汇流管(6)都是水平放置,分流管(4)在下方,与进液管(3)连通,汇流管(6)在上方,与出气管(7)连通,进液管(3)与出气管(7)截面积之比与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集管(5)至少安排3组,集管(5)连接排管(9)后,每组水平平行排放,每组集管(5)上排管(9)数目相等,同一根集管(5)上排管(9)间隔在20-50毫米之间,为加强换热,可以添加肋片,每组集管(5)上的排管(9)之间间隔在50-100毫米之间,可以添加肋片。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分流管(4)直径与集管(5)直径相同,汇流管(6)管道截面积与它所连接的所有集管(5)的管道截面积总和相等,出气管(7)与汇流管(6)的直径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蒸发芯固定在外壳(2)上,外壳(2)的上部开有一个出风口(1),下部安装有风机(8),气流从下部穿过蒸发芯,将冷量带走,并从出风口(1)吹出。

说明书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蒸汽喷射式制冷的蒸发器,特指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
二、背景技术
现行的蒸发器多是盘管蒸发器,制冷剂连续的流入盘管并逐渐蒸发,当达到最后的盘管时处于过热蒸汽状态,保证进入压缩机或喷管的气流中不含有液体。为保证气体处于过热状态,盘管需要设计的比较长,造成材料及热量的浪费。喷射式制冷蒸汽的蒸发方式为压力降低导致蒸发,不同于一般空调的蒸发方式,因此要求蒸发器管道短而粗。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比容较大的液体蒸发的蒸发器。
专利“空调蒸发器”(申请号:200380106240.X)提出一种单排蒸发器盘管,其末尾带有一个管子,可以利用过热蒸汽的部分热量干燥空气,节省了一部分热量,而且与多排蒸发器盘管相比,节省了材料。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结构由出风口、外壳、进液管、分流管、集管、排管、汇流管、出气管、风机共九部分组成。进液管、分流管、集管、排管、汇流管和出气管共同组成蒸发芯,其中排管的两端连接在集管上,每根集管上排管的管道总截面积与集管管道截面积相同,集管两端各有一个直角弯,分别连接在分流管和汇流管上,分流管和汇流管都是水平放置,分流管在下方,与进液管连通,汇流管在上方,与出气管连通,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之比与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集管至少安排3组,集管连接排管后,每组水平平行排放,每组集管上排管数目相等。同一根集管上排管间隔在20-50毫米之间,为加强换热,可以添加肋片。每组集管上的排管之间间隔在50-100毫米之间,可以添加肋片。分流管直径与集管直径相同,汇流管管道截面积与它所连接的所有集管的管道截面积总和相等,出气管与汇流管的直径相同。蒸发芯固定在外壳上,外壳的上部开有一个出风口,下部安装有风机,气流从下部穿过蒸发芯,将冷量带走,并从出风口吹出。
通过设计,使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之比接近或略大于所选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降低了介质汽化后流动的阻力,使引射蒸汽量更大,提高制冷效率。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装置的正面外观图。
图2是该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该装置蒸发芯俯视图。
图4是该装置蒸发芯A-A截面图。
图中所标部位分别为:1、出风口;2、外壳;3、进液管;4、分流管;5、集管;6、汇流管;7、出气管;8、风机;9、排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出气管7外接喷射器的混合室,喷射器通过蒸汽喷射将蒸发器中的介质引射。进液管3中的介质从分流管4进入集管5,并在各排管9中蒸发吸热。蒸汽流汇集到排管9另一端的集管5,并进入汇流管6,从出气管7进入喷射器混合室。整个蒸发芯固定在外壳2中,外壳2底部安装有风机8。风机8将空气从底部吹过蒸发芯,并将冷量带走,从出风口1排出,实现制冷。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344065A43申请公布日20131009CN103344065ACN103344065A21申请号201310302332022申请日20130715F25B39/0220060171申请人江苏七政新能源有限公司地址212009江苏省镇江市潘宗路25次产业园9号楼1楼72发明人徐少凡朱彩云54发明名称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该装置适用于喷射式制冷系统,通过设计,使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之比与所选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从而使比容比较大的制冷介质蒸发时,受到的阻力更小。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

2、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344065ACN103344065A1/1页21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该装置由出风口1、外壳2、进液管3、分流管4、集管5、排管9、汇流管6、出气管7、风机8共九部分组成,进液管3、分流管4、集管5、排管9、汇流管6和出气管7共同组成蒸发芯,其中排管9的两端连接在集管5上,每根集管5上排管9的管道总截面积与集管5管道截面积相同,集管5两端各有一个直角弯分别连接在分流管4和汇流管6上,分流管4和汇流管6都是水平放置,分流管4在下方,与进液管3连通,汇流管6在上方,与出气管7连通,进液管3与出气管7截面积之比。

3、与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集管5至少安排3组,集管5连接排管9后,每组水平平行排放,每组集管5上排管9数目相等,同一根集管5上排管9间隔在2050毫米之间,为加强换热,可以添加肋片,每组集管5上的排管9之间间隔在50100毫米之间,可以添加肋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分流管4直径与集管5直径相同,汇流管6管道截面积与它所连接的所有集管5的管道截面积总和相等,出气管7与汇流管6的直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特征是蒸发芯固定在外壳2上,外壳2的上部开有一个出风口1,下部安装有风机8,气。

4、流从下部穿过蒸发芯,将冷量带走,并从出风口1吹出。权利要求书CN103344065A1/2页3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蒸汽喷射式制冷的蒸发器,特指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二、背景技术0002现行的蒸发器多是盘管蒸发器,制冷剂连续的流入盘管并逐渐蒸发,当达到最后的盘管时处于过热蒸汽状态,保证进入压缩机或喷管的气流中不含有液体。为保证气体处于过热状态,盘管需要设计的比较长,造成材料及热量的浪费。喷射式制冷蒸汽的蒸发方式为压力降低导致蒸发,不同于一般空调的蒸发方式,因此要求蒸发器管道短而粗。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一种便于比容较大的液体蒸发的蒸发器。0003专利“空调蒸。

5、发器”申请号200380106240X提出一种单排蒸发器盘管,其末尾带有一个管子,可以利用过热蒸汽的部分热量干燥空气,节省了一部分热量,而且与多排蒸发器盘管相比,节省了材料。三、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提出一种N式制冷蒸发器,其结构由出风口、外壳、进液管、分流管、集管、排管、汇流管、出气管、风机共九部分组成。进液管、分流管、集管、排管、汇流管和出气管共同组成蒸发芯,其中排管的两端连接在集管上,每根集管上排管的管道总截面积与集管管道截面积相同,集管两端各有一个直角弯,分别连接在分流管和汇流管上,分流管和汇流管都是水平放置,分流管在下方,与进液管连通,汇流管在上方,与出气管连通,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

6、之比与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相同,或略小。集管至少安排3组,集管连接排管后,每组水平平行排放,每组集管上排管数目相等。同一根集管上排管间隔在2050毫米之间,为加强换热,可以添加肋片。每组集管上的排管之间间隔在50100毫米之间,可以添加肋片。分流管直径与集管直径相同,汇流管管道截面积与它所连接的所有集管的管道截面积总和相等,出气管与汇流管的直径相同。蒸发芯固定在外壳上,外壳的上部开有一个出风口,下部安装有风机,气流从下部穿过蒸发芯,将冷量带走,并从出风口吹出。0005通过设计,使进液管与出气管截面积之比接近或略大于所选介质汽化前后比容之比,降低了介质汽化后流动的阻力,使引射蒸汽量更大,提高制冷。

7、效率。四、附图说明000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07图1是该装置的正面外观图。0008图2是该装置的正面剖视图。0009图3是该装置蒸发芯俯视图。0010图4是该装置蒸发芯AA截面图。0011图中所标部位分别为1、出风口;2、外壳;3、进液管;4、分流管;5、集管;6、汇流管;7、出气管;8、风机;9、排管。说明书CN103344065A2/2页4五、具体实施方式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0013出气管7外接喷射器的混合室,喷射器通过蒸汽喷射将蒸发器中的介质引射。进液管3中的介质从分流管4进入集管5,并在各排管9中蒸发吸热。蒸汽流汇集到排管9另一端的集管5,并进入汇流管6,从出气管7进入喷射器混合室。整个蒸发芯固定在外壳2中,外壳2底部安装有风机8。风机8将空气从底部吹过蒸发芯,并将冷量带走,从出风口1排出,实现制冷。说明书CN103344065A1/2页5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344065A2/2页6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334406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