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30752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2720.9

申请日:

2010.11.29

公开号:

CN102011592A

公开日:

2011.04.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21D 5/11申请日:20101129|||公开

IPC分类号:

E21D5/11; E21D11/10

主分类号:

E21D5/11

申请人:

中国矿业大学

发明人:

杨维好; 黄家会; 任彦龙

地址: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三环南路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处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惠芬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最适用于提高立井井壁的承载能力。复合井壁包括带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环向可压缩的内层井壁组成,在内层井壁中至少设置有一条可压缩隔层。其施工方法按段高从上至下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再从下至上施工嵌装有可压缩隔层的内层井壁,最后按段高施工至设计高度。当复合井壁周围水土压力作用时,内层井壁的可压缩隔层压缩让压,使井壁沿径向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井壁的承载能力。可有效减薄现有的井壁厚度,提高井筒断面利用率,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 (1)、内层井壁 (2),其 特征在于 :所述的内层井壁 (2) 中沿井筒轴向设有压缩率不小于 20% 的可压缩隔层 (3)。
2: 根据权利要求 l 所述的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压缩隔层 (3) 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形成的可压缩结构。
3: 根据权利要求 l 或 2 所述的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可压缩 隔层 (3) 为 1 ~ 4 条。
4: 一种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包括按段高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 (1) 至一定深度后,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 (2),其特征在于 :从下往上按段 高施工内层井壁 (2),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可压缩隔层 (3),然后绑扎内层井壁 (2) 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具有可压缩隔层 (3) 的段 高,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度。

说明书


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穿过深厚地层的 立井井筒,也适用于承受较大地压的巷道及峒室。
     背景技术 为开采深部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井井筒需采用冻结法穿过深厚表土层或孔 隙含水软岩层,相应地由于井壁周围水土压力的加大,井壁越来越厚。 过厚的井壁不仅 导致凿井费用急剧上升、工期成倍增加,而且面临严重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难题, 径向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会使井壁封水性能难以达到设计要求。 因此,如何合理减薄井壁 厚度是超大直径 (净直径 8m 以上)、超深井筒 (井筒穿过地层深度为 800 ~ 1500m)、 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 国外深井冻结井壁多采用铸铁丘宾块与混凝土复合井壁, 或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这两类井壁施工工艺复杂,造价昂贵。 对于深部冻结井壁,国 内普遍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对超大直径、超深井筒而言,井壁依然过厚。 中国专 利 ZL 200610088128.3 公开的一种带接荐板的单层井壁及其施工方法,这种井壁结构克服 了传统双层复合井壁的不足,大幅减薄了井壁厚度。 但即使采用这种单层井壁结构,采 用 C100 高强混凝土强度,对超大直径、超深井筒而言,井壁厚度也会超过 3m。 因此还 必须进一步减薄井壁厚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 井壁极限承载能力、减薄井壁厚度、降低工程造价且缩短施工工期的环向可压缩的复合 井壁。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内层井 壁,所述的内层井壁中沿井筒轴向设有压缩率不小于 20% 的可压缩隔层。
     所述的可压缩隔层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 形成的可压缩结构 ;所述的可压缩隔层为 1 ~ 4 条。
     本发明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 :包括按段高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 井壁至一定深度后,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所述的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 壁,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可压缩隔层,然后绑扎内层井壁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 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条具有可压缩隔层的段高,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 度。
     有益效果 :通过在内层井壁中沿井筒轴向布置至少一条压缩率较大的可压缩隔 层,当井壁受到周围水土压力作用时,可压缩隔层在环向产生一定的压缩量,从而使井 壁沿径向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井壁的环向承载能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 内层井壁在环向产生一定的压缩量,能提高井壁水平极限承载力 30% 以上,可压缩隔层 在井壁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将产生其厚度 20% 以上的压缩量,使井壁沿径向的切向应力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井壁整体的承载能力。 有效减薄现有的井壁厚度,大大提 高了井筒掘砌断面利用率,并大幅降低工程造价。 其结构简单,易施工,在本技术领域 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复合井壁结构横剖面图。 图中 :1 -外层井壁,2 -内层井壁,3 -可压缩隔层。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条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 本发明的环向可缩的复合井壁,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 1、内层井壁 2 和可压缩 隔层 3 构成,其中 :可压缩隔层 3 沿井筒轴向设置,可压缩隔层 3 设在内层井壁 2 中,根 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压缩隔层 3 至少设置 1 条,也可以设置 2 条、3 条或 4 条。 图 1 中所 示为 4 条。 可压缩隔层 3 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形 成的可压缩结构,其压缩率不小于 20%, 本发明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 :在井筒周围用冻结法形成隔水帷幕,按 常规方法从上至下分段施工传统的双层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的外层井壁 1,通过使用现有 的井壁接茬防水技术使外层井壁 1 具有良好的防水性 ;当外层井壁 1 施工至设定位置后, 再从下至上施工内层井壁 2,内层井壁 2 每一段高施工工序为 :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 可压缩隔层 3,然后绑扎内层井壁 2 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 具有可压缩隔层 3 的段高,在完成的一个具有可压缩隔层 3 的段高之上接续施工下一段 高,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度。
     当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承受水土压力时,可压缩隔层 3 产生压缩,随着可压缩 隔层 3 的压缩,外层井壁 1 首先承受较大的水土压力,当可压缩隔层 3 压缩到一定程度 后,内层井壁 2 所受切向应力逐渐增大,这样通过可压缩隔层 3 的压缩让压作用,使双层 复合井壁沿径向的切向应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复合井壁的整体承载能力。

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1592A43申请公布日20110413CN102011592ACN102011592A21申请号201010562720922申请日20101129E21D5/11200601E21D11/1020060171申请人中国矿业大学地址221116江苏省徐州市三环南路中国矿业大学科技处72发明人杨维好黄家会任彦龙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代理人唐惠芬54发明名称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最适用于提高立井井壁的承载能力。复合井壁包括带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环向可压缩的内层井壁组成,在内层井壁中。

2、至少设置有一条可压缩隔层。其施工方法按段高从上至下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再从下至上施工嵌装有可压缩隔层的内层井壁,最后按段高施工至设计高度。当复合井壁周围水土压力作用时,内层井壁的可压缩隔层压缩让压,使井壁沿径向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从而有效提高井壁的承载能力。可有效减薄现有的井壁厚度,提高井筒断面利用率,大幅降低工程造价。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2页附图1页CN102011596A1/1页21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1)、内层井壁(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井壁(2)中沿井筒轴向设有压缩率不小于20的可压缩隔层。

3、(3)。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压缩隔层(3)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形成的可压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L或2所述的一种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压缩隔层(3)为14条。4一种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包括按段高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1)至一定深度后,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2),其特征在于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2),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可压缩隔层(3),然后绑扎内层井壁(2)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具有可压缩隔层(3)的段高,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度。权利要求书C。

4、N102011592ACN102011596A1/2页3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及其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穿过深厚地层的立井井筒,也适用于承受较大地压的巷道及峒室。背景技术0002为开采深部矿产资源,越来越多的矿井井筒需采用冻结法穿过深厚表土层或孔隙含水软岩层,相应地由于井壁周围水土压力的加大,井壁越来越厚。过厚的井壁不仅导致凿井费用急剧上升、工期成倍增加,而且面临严重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难题,径向贯穿性的温度裂缝会使井壁封水性能难以达到设计要求。因此,如何合理减薄井壁厚度是超大直径(净直径8M以上)、超深井筒(井筒穿过地层深度为80015。

5、00M)、建设中面临的关键难题之一。国外深井冻结井壁多采用铸铁丘宾块与混凝土复合井壁,或钢板混凝土复合井壁,这两类井壁施工工艺复杂,造价昂贵。对于深部冻结井壁,国内普遍采用双层钢筋混凝土井壁,对超大直径、超深井筒而言,井壁依然过厚。中国专利ZL2006100881283公开的一种带接荐板的单层井壁及其施工方法,这种井壁结构克服了传统双层复合井壁的不足,大幅减薄了井壁厚度。但即使采用这种单层井壁结构,采用C100高强混凝土强度,对超大直径、超深井筒而言,井壁厚度也会超过3M。因此还必须进一步减薄井壁厚度。发明内容0003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井壁极限承。

6、载能力、减薄井壁厚度、降低工程造价且缩短施工工期的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0004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包括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内层井壁,所述的内层井壁中沿井筒轴向设有压缩率不小于20的可压缩隔层。0005所述的可压缩隔层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形成的可压缩结构;所述的可压缩隔层为14条。0006本发明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包括按段高施工具有防水性的外层井壁至一定深度后,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所述的从下往上按段高施工内层井壁,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可压缩隔层,然后绑扎内层井壁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条具有可压缩隔层的段高。

7、,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度。0007有益效果通过在内层井壁中沿井筒轴向布置至少一条压缩率较大的可压缩隔层,当井壁受到周围水土压力作用时,可压缩隔层在环向产生一定的压缩量,从而使井壁沿径向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有效提高井壁的环向承载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使内层井壁在环向产生一定的压缩量,能提高井壁水平极限承载力30以上,可压缩隔层在井壁外侧水土压力作用下将产生其厚度20以上的压缩量,使井壁沿径向的切向应力说明书CN102011592ACN102011596A2/2页4分布更为均匀,从而大大提高井壁整体的承载能力。有效减薄现有的井壁厚度,大大提高了井筒掘砌断面利用率,并大幅降低工程造价。其。

8、结构简单,易施工,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的复合井壁结构横剖面图。0009图中1外层井壁,2内层井壁,3可压缩隔层。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条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环向可缩的复合井壁,主要由钢筋混凝土外层井壁1、内层井壁2和可压缩隔层3构成,其中可压缩隔层3沿井筒轴向设置,可压缩隔层3设在内层井壁2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压缩隔层3至少设置1条,也可以设置2条、3条或4条。图1中所示为4条。可压缩隔层3为由泡沫板、钢材、木材、橡胶中的一种、两种或多种材质形成的可压缩结构,其压缩率不小于20,本发明环向可压缩的复合井壁的施工方法在。

9、井筒周围用冻结法形成隔水帷幕,按常规方法从上至下分段施工传统的双层钢筋混凝土复合井壁的外层井壁1,通过使用现有的井壁接茬防水技术使外层井壁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当外层井壁1施工至设定位置后,再从下至上施工内层井壁2,内层井壁2每一段高施工工序为在每一段高施工中先设置可压缩隔层3,然后绑扎内层井壁2的钢筋,之后立内层井壁模板,浇筑混凝土完成一个具有可压缩隔层3的段高,在完成的一个具有可压缩隔层3的段高之上接续施工下一段高,重复前一段高的施工直至设计高度。0011当环向可压缩复合井壁承受水土压力时,可压缩隔层3产生压缩,随着可压缩隔层3的压缩,外层井壁1首先承受较大的水土压力,当可压缩隔层3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内层井壁2所受切向应力逐渐增大,这样通过可压缩隔层3的压缩让压作用,使双层复合井壁沿径向的切向应力均匀分布,从而提高复合井壁的整体承载能力。说明书CN102011592ACN102011596A1/1页5图1说明书附图CN102011592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