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工程确定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工程确
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优化设计方法的不断完善,复合材料结构优化设计已经从简单的层压板
设计拓展到加筋壁板设计。怎样减轻飞机结构重量,是飞机设计结构工程师一直追求的目
标。针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的确定,目前工程设计中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本发明
提出一种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工程确定方法。目前在役飞机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结构
设计主要基于工程经验,没有给出相邻长桁之间距离和参数确定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的确定问题,本发明提出了复合材料
加筋壁板长桁参数工程确定方法。
技术方案: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工程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有限
元节点载荷确定相邻长桁之间距离,然后根据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局部屈曲载荷和总体屈曲
载荷之间的关系,确定出长桁缘条和腹板的厚度和高度,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确定长桁间距:
①:提取翼展1/3处有限元剖面弯矩载荷M;
②:将①步骤中,剖面弯矩载荷M代入公式(1),求出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轴力N;
![]()
式中:N:上/下翼面总轴力;
M:翼面切面弯矩;
Hcp:翼盒平均高度,计算按公式(2);
![]()
式中:H1:剖面前梁翼型高度;
H2:剖面后梁翼型高度;
Hmax:剖面最大外形高度;
③:计算翼面承受总轴力所需的总面积A,按公式(3)计算;
![]()
式中:E:弹性模量,初步计算E取值55GPa;
ε:设计需用应变,初步设计时ε取值3200με;
④:确定长桁面积Ast和蒙皮面积Ask;初步计算长桁面积按Ast=0.35A,蒙皮面积按
Ask=0.65A;
⑤:确定蒙皮厚度δsk,按公式(4)计算;
![]()
式中:B:翼面剖面前后梁之间距;
⑥:确定长桁间距b,按公式(5)计算;
![]()
式中:b:长桁间距;
Dij: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蒙皮弯曲刚度系数;初步计算时,0°取值40%,90°取值
10%,±45°取值50%;
α:翼肋间距;
m:沿长桁方向屈曲半波数;
Nx:按公式(6)计算;
Nx=E×ε×δsk (6)
第二、确定长桁参数:长桁参数主要有长桁缘条宽度bf、长桁腹板高度hw、长桁缘条
厚度tf和长桁腹板厚度tw:
①长桁缘条厚度tf一般为蒙皮厚度的0.5~0.8δsk,初步计算tf=0.8δsk;
②长桁腹板厚度tw取值为2倍的长桁缘条厚度tf,tw=2tf;
③确定长桁缘条宽度bf,按公式(7)计算;
bf=6D+tw+14 (7)
式中:D:修理时所需要紧固件直径;
tw:长桁腹板厚度;
②:确定长桁腹板高度hw,按公式(8)计算;
![]()
式中:Nx:按公式(6)计算得出;
b:按公式(5)计算得出;
λ:形状系数,初步计算λ=1.2;
G:长桁腹板剪切模量,初步计算G取值15~20;
tw:长桁腹板厚度;
Pe: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欧拉屈曲载荷。初步计算按公式(9)计算;
![]()
式中:c: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端部支持系数,初步计算c=1;
EI: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剖面弯曲刚度;
α:翼肋之间距离。
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间距的确定给出了工程计算方法,此种方法对长
桁布置具有指导意义。本发明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长桁参数的确定给出了工程计算方法,
此种方法对于长桁的参数设计有指导意义。此种方法确定出基本参数,代入有限元模型进
行尺寸优化,可以提高计算效率,降低运算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相邻长桁之间间距布置主要遵守以下原则:
1):长桁强,蒙皮弱,长桁间距比较大;反之,长桁间距较小。
2):受压壁板的长桁间距较小,受拉壁板的长桁间距较大。
3):初设计时,可参照现有飞机的统计数据确定。
最终布置原则主要参考统计数据,小型飞机长桁间距为100mm左右;中型飞机为
150mm左右;大型飞机为200mm左右。
针对长桁参数确定,主要长桁面积确定,确定原则如下:
1):在蒙皮和长桁压缩屈曲应力相等的情况下,长桁截面积与蒙皮截面积的最佳
比例为1:4。
2):对于整体壁板的最佳设计,垂直凸缘的截面积与蒙皮截面积之比为1:7。
3):在组合组件的欧拉柱应力等于蒙皮的初始屈曲应力的情况下,其长桁截面积
与蒙皮截面积的最佳比例为1:5。
4):对于最小重量设计,与蒙皮相连的长桁厚度与蒙皮厚度之比为1:0.5。
上述长桁参数确定方法主要适用于金属结构,针对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设计适用性
不强。
本发明方法的实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确定长桁间距:
⑦:提取翼展1/3处有限元剖面弯矩载荷M;
⑧:将①步骤中,剖面弯矩载荷M代入公式(1),求出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轴力N;
![]()
式中:N:上/下翼面总轴力;
M:翼面切面弯矩;
Hcp:翼盒平均高度,计算按公式(2);
![]()
式中:H1:剖面前梁翼型高度;
H2:剖面后梁翼型高度;
Hmax:剖面最大外形高度;
⑨:计算翼面承受总轴力所需的总面积A,按公式(3)计算;
![]()
式中:E:弹性模量,初步计算E取值55GPa;
ε:设计需用应变,初步设计时ε取值3200με;
⑩:确定长桁面积Ast和蒙皮面积Ask;初步计算长桁面积按Ast=0.35A,蒙皮面积按
Ask=0.65A;
确定蒙皮厚度δsk,按公式(4)计算;
![]()
式中:B:翼面剖面前后梁之间距;
确定长桁间距b,按公式(5)计算;
![]()
式中:b:长桁间距;
Dij:复合材料加筋壁板蒙皮弯曲刚度系数;初步计算时,0°取值40%,90°取值
10%,±45°取值50%;
α:翼肋间距;
m:沿长桁方向屈曲半波数;
Nx:按公式(6)计算;
Nx=E×ε×δsk (6)
第二、确定长桁参数:长桁参数主要有长桁缘条宽度bf、长桁腹板高度hw、长桁缘条
厚度tf和长桁腹板厚度tw:
④长桁缘条厚度tf一般为蒙皮厚度的0.5~0.8δsk,初步计算tf=0.8δsk;
⑤长桁腹板厚度tw取值为2倍的长桁缘条厚度tf,tw=2tf;
⑥确定长桁缘条宽度bf,按公式(7)计算;
bf=6D+tw+14 (7)
式中:D:修理时所需要紧固件直径;
tw:长桁腹板厚度;
②:确定长桁腹板高度hw,按公式(8)计算;
![]()
式中:Nx:按公式(6)计算得出;
b:按公式(5)计算得出;
λ:形状系数,初步计算λ=1.2;
G:长桁腹板剪切模量,初步计算G取值15~20;
tw:长桁腹板厚度;
Pe:复合材料加筋壁板欧拉屈曲载荷。初步计算按公式(9)计算;
![]()
式中:c: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端部支持系数,初步计算c=1;
EI: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剖面弯曲刚度;
α:翼肋之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