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1303514 上传时间:2018-04-1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899840.5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号:

CN106647982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20申请日:20161014|||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20

主分类号:

G06F1/20

申请人:

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庞钟梅

地址: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新区双仁路10号A区厂房3栋10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代理人:

兰如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包括计算机机箱、出风口、风扇、风扇框、扇齿、上连接轴、旋转转轴、下连接轴、固定基座、槽体、进风口、主板、CPU、上散热板、硬盘和下散热板,所述计算机机箱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四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风扇;所述槽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计算机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端固定有上散热板;所述主板的下端固定有下散热板;所述主板上固定有CPU;所述CPU的右端固定有硬盘。该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散热材料的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多个进风口和出风口以及在一定角度内可以自由旋转的风扇,从而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包括计算机机箱(1)、出风口(2)、风扇(3)、风扇框(31)、扇齿
(32)、上连接轴(33)、旋转转轴(34)、下连接轴(35)、固定基座(36)、槽体(4)、进风口(5)、主
板(6)、CPU(7)、上散热板(8)、硬盘(9)和下散热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
上下两侧设置有四个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内设置有风扇(3);所述风扇(3)的下端固
定有固定基座(36);所述固定基座(36)的上端固定有下连接轴(35);所述下连接轴(35)的
上端固定有旋转转轴(34);所述旋转转轴(34)的上端固定有上连接轴(33);所述上连接轴
(33)的上端固定有风扇框(31);所述风扇框(31)内设置有扇齿(32);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
左右两侧设置有四个槽体(4);所述槽体(4)内部设置有风扇(3);所述槽体(4)的外侧设置
有进风口(5);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主板(6);所述主板(6)的上端固定有上散
热板(8);所述主板(6)的下端固定有下散热板(10);所述主板(6)上固定有CPU(7);所述CPU
(7)的右端固定有硬盘(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关于计算机
机箱(1)的中心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5)关于计算机
机箱(1)的中心轴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3)在一定角度范
围内可以自由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散热板(8)和下散热
板(10)采用散热材料。

说明书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算机散热器。

背景技术

高温是集成电路的大敌。高温不但会导致系统运行不稳,使用寿命缩短,甚至有可
能使某些部件烧毁。散热器的作用就是将这些热量吸收,然后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
证计算机部件的温度正常。计算机部件中大量使用集成电路。众所周知,导致高温的热量不
是来自计算机外,而是计算机内部,或者说是集成电路内部。多数散热器通过和发热部件表
面接触,吸收热量,再通过各种方法将热量传递到远处,比如机箱内的空气中,然后机箱将
这些热空气传到机箱外,完成计算机的散热。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市场上已经存在各式各
样的计算机散热器。

然而,目前的计算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够好。

因此,发明一种计算机散热器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散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的计
算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包括计算机机
箱、出风口、风扇、风扇框、扇齿、上连接轴、旋转转轴、下连接轴、固定基座、槽体、进风口、主
板、CPU、上散热板、硬盘和下散热板,所述计算机机箱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四个出风口;所述
出风口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上端固定有下连
接轴;所述下连接轴的上端固定有旋转转轴;所述旋转转轴的上端固定有上连接轴;所述上
连接轴的上端固定有风扇框;所述风扇框内设置有扇齿;所述计算机机箱的左右两侧设置
有四个槽体;所述槽体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槽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计算机机箱的
内部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端固定有上散热板;所述主板的下端固定有下散热板;所述
主板上固定有CPU;所述CPU的右端固定有硬盘。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关于计算机机箱的中心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关于计算机机箱的中心轴对称。

优选的,所述风扇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旋转。

优选的,所述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采用散热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计算机散热器,当计算机主机开始工作时,机箱内的
相关器件开始工作,并产生出大量的热量,通过上散热板和下散热板将主板内产生的热量
传递出来,同时,在出风口、风扇和进风口的共同作用下将箱体内的热量转移出去,从而达
到最佳的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对称的出风口和进风口,使得该散热器能够达到最佳的散热
效果;通过设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旋转的风扇,使得箱体内的每一个角落的热量
均能够被搅拌,并排除箱体,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计算机机箱;2-出风口;3-风扇;31-风扇框;32-扇齿;33-上连接轴;34-旋
转转轴;35-下连接轴;36-固定基座;4-槽体;5-进风口;6-主板;7-CPU;8-上散热板;9-硬
盘;10-下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和图2 所示的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包括计算机机箱1、出风口
2、风扇3、风扇框31、扇齿32、上连接轴33、旋转转轴34、下连接轴35、固定基座36、槽体4、进
风口5、主板6、CPU7、上散热板8、硬盘9和下散热板10,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上下两侧设置有
四个出风口2;所述出风口2内设置有风扇3;所述风扇3的下端固定有固定基座36;所述固定
基座36的上端固定有下连接轴35;所述下连接轴35的上端固定有旋转转轴34;所述旋转转
轴34的上端固定有上连接轴33;所述上连接轴33的上端固定有风扇框31;所述风扇框31内
设置有扇齿32;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四个槽体4;所述槽体4内部设置有风扇
3;所述槽体4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5;所述计算机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主板6;所述主板6的上
端固定有上散热板8;所述主板6的下端固定有下散热板10;所述主板6上固定有CPU7;所述
CPU7的右端固定有硬盘9。

进一步,所述出风口2关于计算机机箱1的中心轴对称。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5关于计算机机箱1的中心轴对称。

进一步,所述风扇3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旋转。

进一步,所述上散热板8和下散热板10采用散热材料。

工作原理:该计算机散热器,当计算机主机开始工作时,机箱内的相关器件开始工
作,并产生出大量的热量,通过上散热板8和下散热板10将主板6内产生的热量传递出来,同
时,在出风口2、风扇3和进风口5的共同作用下将箱体内的热量转移出去,从而达到最佳的
散热效果。通过设置对称的出风口2和进风口5,使得该散热器能够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通
过设置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可以自由旋转的风扇3,使得箱体内的每一个角落的热量均能够
被搅拌,并排除箱体,提高散热效果。

利用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
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计算机散热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散热器,包括计算机机箱、出风口、风扇、风扇框、扇齿、上连接轴、旋转转轴、下连接轴、固定基座、槽体、进风口、主板、CPU、上散热板、硬盘和下散热板,所述计算机机箱的上下两侧设置有四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内设置有风扇;所述槽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计算机机箱的内部设置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端固定有上散热板;所述主板的下端固定有下散热板;所述主板上固定有CPU;所述CPU的右端固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