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130254 上传时间:2018-01-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53635.7

申请日:

2010.04.22

公开号:

CN101832034A

公开日:

2010.09.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公布日:20100915|||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E04G 23/02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变更后: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00120 上海市福山路33号变更后:200120 上海市福山路33号|||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4G 23/02申请日:20100422|||公开

IPC分类号:

E04G23/02; E04G23/08

主分类号:

E04G23/02

申请人: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发明人:

凌旭辉; 徐杨斌; 陈国成

地址:

200120 上海市福山路3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代理人:

郑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施工N层:拆除N+1层原楼板,暂留其上层的原梁、承重柱和内墙;(二)搭设排架至N+1层原楼板下梁底处,进行外墙加固层及本层新框架柱施工;(三)拆除原第N+1层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N+1层新框架梁及楼板;(四)重复上述步骤,逐层向上施工;(五)新框架梁封顶后,从上往下拆除暂留的原承重柱和原内墙。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原结构整体拆除引起的外墙侧向单次卸载量,且缩短旧结构拆除与新结构形成之间的时间差,使保留外墙不受破坏;省去外墙额外支护费用;旧结构拆除与新结构施工同时进行,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原结构进行横向分片、纵向分层,从下至上逐层进行置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N层:拆除N+1层原楼板,暂留其上层的原梁、承重柱和内墙; (二)、搭设排架至N+1层原楼板下梁底处,进行外墙加固层同时本层新框架柱施工; (三)、拆除原第N+1层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N+1层新框架梁及楼板; (四)、重复上述(一)至(三)步,逐层向上施工; (五)、新框架梁封顶后,从上往下拆除暂留的原承重柱和原内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步骤(一)还包括拆除N层装饰层。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步骤(五)还包括对拆除原承重柱和原内墙后的框架结构进行补缺施工。

说明书


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具体地说是用于保留建筑改造的结构置换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旧楼结构整体置换改造时,往往先将原结构从上往下拆除,再逐层向上施工新结构。对于历史保护建筑中原外墙保留的情况,此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原结构整体拆除过程引起外墙侧向单次卸载量过大,会对墙体造成严重破坏,且此时新结构尚未形成,保留外墙悬臂长度过大,容易失稳,需对外墙进行额外支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以减小原结构拆除过程对保留外墙的破坏、降低外墙支护费用、加快施工进度的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原结构进行横向分片、纵向分层,从下至上逐层进行置换,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一)、施工N层:拆除N+1层原楼板,暂留其上层的原梁、承重柱和内墙;

    (二)、搭设排架至N+1层原楼板下梁底处,进行外墙加固层同时本层新框架柱施工;

    (三)、拆除原第N+1层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N+1层新框架梁及楼板;

    (四)、重复上述(一)至(三)步,逐层向上施工;

    (五)、新框架梁封顶后,从上往下拆除暂留的原承重柱和原内墙。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通过将原结构横向分片、纵向分层,从下往上,旧结构拆除、新结构浇筑与保留外墙加固逐层、同步进行。此过程中部分内承重结构暂时保留,等新结构施工至顶层后再拆除部分暂时保留的内结构,进行结构补缺,完成结构整体置换改造。大大减小原结构整体拆除引起的外墙侧向单次卸载量,且缩短旧结构拆除与新结构形成之间的时间差,使保留外墙不受破坏;减小置换过程中的外墙悬臂长度,可省去外墙额外支护费用;旧结构拆除与新结构施工同时进行,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a~图1b为本发明一实施例原结构1~4层逆向置换施工过程示意图。

    图2a~图2c为图1实施例原顶层结构置换、屋盖改造及暂留内墙拆除与新结构补缺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原承重柱    2、原楼板        3、原内墙

    4、原屋盖      5、外脚手        6、新框架梁

    7、新框架柱    8、外墙加固层    9、新屋盖

    10、原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以五层结构含屋盖改造工程为例进一步说明发明施工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如图1a所示,首先施工一层:拆除一层层装饰层、拆除二层原楼板2,暂留其上层的原梁、承重柱1和原内墙3;

    (二)、搭设排架至二层原楼板下梁底处,进行一层的外墙加固层8同时本层新框架柱7的施工;

    (三)、拆除原第二层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二层新框架梁及新楼板;

    (四)、如图1b所示,重复上述(一)至(三)步,依次进行第二至四层施工;

    (五)、新框架梁封顶后,如图2a所示,拆除原屋盖4,如图2b所示施工新屋盖9,并如图2c所示从上往下拆除暂留的原承重柱1和原内墙3,对拆除原承重柱和原内墙后的框架结构进行补缺施工。

    

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整体逆向置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施工N层:拆除N+1层原楼板,暂留其上层的原梁、承重柱和内墙;(二)搭设排架至N+1层原楼板下梁底处,进行外墙加固层及本层新框架柱施工;(三)拆除原第N+1层梁,支模、绑扎钢筋,浇筑N+1层新框架梁及楼板;(四)重复上述步骤,逐层向上施工;(五)新框架梁封顶后,从上往下拆除暂留的原承重柱和原内墙。通过本发明可以减小原结构整体拆除引起的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