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社交平台的消息源通常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进行显示,但这种方式至
少存在以下问题,如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时,在一段时间内,显示
出来的内容可能都已被用户看过,从而导致用户收到重复的消息源,进而降
低了用户体验感。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
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旨在一段时
间内,避免社交平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息显示方法,所述消息显示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
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
栏中;
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
所述未读状态栏。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
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
存储至未读状态栏中;
显示模块,用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
所述未读状态栏。
本发明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以及终端设备,首先通过获取社交平台发布
的消息源,然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
进一步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
态栏中,最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其中,
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
态栏。这样,当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社交
平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终端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消息显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消息显示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涉及的显示界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步骤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的细化流程示
意图;
图6为图5中步骤根据所述目标消息,计算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者与用户
之间的亲密度值以及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9为图8中排序模块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计算单元的细化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作为一种实现方案,本发明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终端,也可以为
PC终端、平板电脑、便携式电子设备等各种移动终端,本实施例以手机终端
进行举例。
参照图1,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
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
该服务器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
(Display)、键盘(Keyboard)、鼠标等组件,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
并将接收的信息发送至处理器1005进行处理。显示屏可以为LCD显示屏、LED
显示屏,也可以为触摸屏,用于显示开放平台需要显示的数据。可选用户接
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
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
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
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
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消息显示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接收用户接口1003透传
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合法性验证而为用户提供接入社交平台如微信、QQ、
人人网或微博等的唯一标识,并接收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而处理
器1001用于对消息源的状态进行分析,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将
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中,以在接收
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
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消息显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
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
栏中;
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
所述未读状态栏。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消
息显示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未读消息中提取出目标消息;
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其中,所述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的步
骤包括:
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按照所述排序结果进行显
示。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消
息显示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目标消息,计算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值
以及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
取所述亲密度值与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之间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等于预设值;
若否,则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消
息显示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若是,则获取当前时间,并按照所述当前时间与发布时间的差值大小进
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消
息显示程序,还可以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
息源大图次数;
将所述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转为对应
的亲密度值;
将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为预定数量的时间区段,并统计所述时间
区段出现的次数;
将所述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转为对应的发布时间分数值。
基于上述硬件架构,提出本发明消息显示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参照图2,所述消息显示方法包括
以下步骤:
步骤S101,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步骤S102,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
步骤S103,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
至未读状态栏中;
步骤S104,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
其中,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
所述未读状态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社交平台发布
的消息源,然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
进一步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
态栏中,最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其中,
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
态栏。这样,当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社交
平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3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本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获取用户关注的好友(如科技明星、娱乐明星、
草根明星或个人好友等),在社交平台如人人网、QQ空间、微博、微信朋友
圈等中发布的消息源。其中,消息源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字母、数字、表
情符号、图片以及小视频等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此外,
所述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台
式电脑等固定终端。所述社交平台可以理解为所述终端设备,也可以集成于
所述终端设备内,如所述终端设备为智能手机,所述社交平台为人人网,可
以通过在智能手机对应的系统商店如苹果商店中下载人人网,将所述人人网
安装于所述智能手机的桌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时,用户即可通
过登录所述社交平台或直接刷新所述社交平台即可获取到好友发布的消息
源。
步骤S202,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消息源的状态,如当接收到触发打开所
述消息源的命令时,可以对应将该消息源的状态标记为已读消息。当然,还
可以根据用户触发打开所述消息源的命令以及停留在所述消息的具体时间,
对应将该消息源的状态标记为已读消息。具体如下:当用户通过手指点击、
下滑或语音命令等方式触发打开所述消息源的命令时,获取所述消息源的具
体内容,如字数、图片大小或视频大小等信息时,计算得到读完所述消息源
的预定时间,此时启动计时器,终端设备统计该消息的显示时间,若所述显
示时间小于等于2S,则可以判定该条消息的状态为未读,这种情况,对应于
终端设备或社交平台出现故障如闪退时,用户并没有真正读到所述消息源,
下次登录或刷新时用户仍想查看;若所述显示时间大于2S,同时小于所述预
定时间的70%,则可以判定该条消息的状态为已读,这种情况,对应于用户
看了部分内容后,并不感兴趣,以后也不想再看该条消息;当所述显示时间
大于所述定时间的70%时,则可以判断该条消息的状态为已读。
步骤S203,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
至未读状态栏中;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
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态栏,其中,所述已读状态栏用于存储已读消息,
而所述未读状态栏用于存储未读消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未
读状态栏,可以在所述社交平台的顶部或其他位置向用户进行显示,这样,
用户就可以随时查看已读信息和未读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社
交平台可以不显示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未读状态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优先
显示未读消息,当用户想要查看已读消息时,可以从设置中调出即可。
步骤S204,从所述未读消息中提取出目标消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消息为用户比较关注或特别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
台发布的消息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用户比较感兴趣的主题
内容,如:金融、外语、管理、文学、话题或明星等,还可以为用户关注的
好友最新发布的消息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置,并不局限
于本实施例中的举例。
步骤S205,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排序依据可以为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亲密度值大小,由大到
小进行排序;可以为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内容的兴趣度大小,由大到小进行排
序;还可以为用户关注的所有好友发布消息源的时间值大小,由大到小进行
排序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结合亲密度值与时间值两个维度进行
综合排序,或结合亲密度值与兴趣度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或结合亲密度
值、时间值、兴趣度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
步骤S206,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按
照所述排序结果如亲密度值大小或兴趣度大小或时间值或以上任两种的组合
或三种值的组合大小进行显示。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上述步骤S204以及步骤S205,为可选步骤,也
即在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并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
态栏中时,可以不执行步骤S204以及步骤S205,而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
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首先通过获取社交平台发布
的消息源,然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
进一步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
态栏中,最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其中,
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
态栏。这样,当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社交
平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由于用户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时,很容易被用户漏掉,如用
户关注的好友在周二发布了一条消息,但由于用户本人在周二、周三正好有
事而没有登录社交平台或刷新消息源时,那么该条消息则很可能会被用户遗
漏。本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可以按照亲密度值大小进行排序,从而
避免用户遗漏特别关注的好友发布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上述图3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步骤
S205包括:
S2051,根据所述目标消息,计算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亲
密度值以及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消息为用户比较关注或特别关注的好友在社交
平台发布的消息源,此时,终端设备调取所述用户及其关注的所有好友的消
息,并计算亲密度值与当前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其中,亲密度值可
以由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转换计算得到。
S2052,取所述亲密度值与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之间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假设计算得到的用户与第一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
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5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5分;用户与第二好友
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9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6分,计算得到的差值
即为3分;用户与第三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
值为2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8分等;用户与第四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
为8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8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0分等。
S2053,判断所述差值是否等于预设值;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为0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
为其他值,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S2054,若是,则获取当前时间,并按照所述当前时间与发布时间的差值
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与第四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8分,而所述发布
时间分数值为8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0分时,此时终端设备即会获取当
前时间以及用户关注的各个好友发布的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与好友发
布的时间之间的差值,最后按照该差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S2055,若否,则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
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与第一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
时间分数值为5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5分;用户与第二好友之间所述亲
密度值为9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6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3分;
用户与第三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2分,
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8分等时,此时终端设备会结合亲密度值和发布时间分
数值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此时由于8分大于5分大于3分,因此,最终
得到的排序结果为第三好友发布的消息排第一位,第一好友发布的消息排第
二位,第二好友发布的消息排第三位。当然,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本实
施例中列举的四位好友,而是可以根据用户实际关注的好友数量进行具体分
析。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6,本步骤S2051可以进一步包
括:
S251,获取所述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
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布者即用户关注的好友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
如相互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来体现亲密度
关系,当然,也可以由用户单方面对关注的好友的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
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来体现亲密度关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
施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如转发数等来体现亲密度关系。
S252,将所述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转
为对应的亲密度值;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
次数转为对应的亲密度值的算法可以为:
每点赞一次加1分,每评论一次加2分,每评论一次加2分,每查看主
页一次加3分,每查看消息源大图加1分,假设终端设备统计的点赞数为A、
评论数B、查看主页次数C、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D,那么,亲密度值为
A+2B+3C+D。
在另一实施例中,假定每转发一次加2分,转发次数为E,那么,亲密度
值为A+2B+3C+D+2E。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各参数的分值设置并不局限于本
实施例,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S253,将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为预定数量的时间区段,并统计所
述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
S254,将所述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转为对应的发布时间分数值。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为4个时间段,并统计所述
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具体如下转为对应的发布时间分数值如下:
第一时间区段<12个小时,记0分;
12个小时≤第二时间区段<24个小时,记1分;
24个小时≤第三时间区段<36个小时,记2分;
36个小时≤第四时间区段<48个小时,记3分。
假设终端设备统计得到所述第一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为M,第二时间区
段出现的次数为N,第三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为O,第四时间区段出现的次
数为P,那么发布时间分数值为N+2O+3P。
此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亲密度值与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之间的差值
为:
(A+2B+3C+D)-(N+2O+3P)。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实施例。具体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终端设备1,参照图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1
包括:
获取模块101,用于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分类模块102,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
息;
存储模块103,用于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
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中;
显示模块104,用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
示;
其中,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
所述未读状态栏。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模块,首先通过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
息源,然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进一
步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
中,最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其中,所
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态
栏。这样,当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社交平
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如图8所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包括: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息源;
本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1获取用户关注的好友(如科技明星、娱乐明
星、草根明星或个人好友等),在社交平台如人人网、QQ空间、微博、微信
朋友圈等中发布的消息源。其中,消息源的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字母、数字、
表情符号、图片以及小视频等信息,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此外,
所述终端设备1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为
台式电脑等固定终端。所述社交平台可以理解为所述终端设备1,也可以集成
于所述终端设备1内,如所述终端设备1为智能手机,所述社交平台为人人
网,可以通过在智能手机对应的系统商店如苹果商店中下载人人网,将所述
人人网安装于所述智能手机的桌面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时,用户即可通
过登录所述社交平台或直接刷新所述社交平台即可获取到好友发布的消息
源。
分类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
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可以根据消息源的状态,如当接收到触发打开
所述消息源的命令时,可以对应将该消息源的状态标记为已读消息。当然,
还可以根据用户触发打开所述消息源的命令以及停留在所述消息的具体时
间,对应将该消息源的状态标记为已读消息。具体如下:当用户通过手指点
击、下滑或语音命令等方式触发打开所述消息源的命令时,获取所述消息源
的具体内容,如字数、图片大小或视频大小等信息时,计算得到读完所述消
息源的预定时间,此时启动计时器,终端设备1统计该消息的显示时间,若
所述显示时间小于等于2S,则可以判定该条消息的状态为未读,这种情况,
对应于终端设备1或社交平台出现故障如闪退时,用户并没有真正读到所述
消息源,下次登录或刷新时用户仍想查看;若所述显示时间大于2S,同时小
于所述预定时间的70%,则可以判定该条消息的状态为已读,这种情况,对
应于用户看了部分内容后,并不感兴趣,以后也不想再看该条消息;当所述
显示时间大于所述定时间的70%时,则可以判断该条消息的状态为已读。
存储模块203,用于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
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中;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4,所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
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态栏,其中,所述已读状态栏用于存储已读消息,
而所述未读状态栏用于存储未读消息。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未
读状态栏,可以在所述社交平台的顶部或其他位置向用户进行显示,这样,
用户就可以随时查看已读信息和未读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社
交平台可以不显示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未读状态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优先
显示未读消息,当用户想要查看已读消息时,可以从设置中调出即可。
提取模块204,用于从所述未读消息中提取出目标消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消息为用户比较关注或特别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
台发布的消息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用户比较感兴趣的主题
内容,如:金融、外语、管理、文学、话题或明星等,还可以为用户关注的
好友最新发布的消息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设置,并不局限
于本实施例中的举例。
排序模块205,用于对所述目标消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排序依据可以为用户与好友之间的亲密度值大小,由大到
小进行排序;可以为用户感兴趣的主题内容的兴趣度大小,由大到小进行排
序;还可以为用户关注的所有好友发布消息源的时间值大小,由大到小进行
排序等。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结合亲密度值与时间值两个维度进行
综合排序,或结合亲密度值与兴趣度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或结合亲密度
值、时间值、兴趣度三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
显示模块206,用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
示。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
按照所述排序结果如亲密度值大小或兴趣度大小或时间值或以上任两种的组
合或三种值的组合大小进行显示。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上述提取模块204以及排序模块205,为可选模
块,也即所述终端设备1在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并将所述
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中时,可以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直接将
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即可,即可以不需经所述提取模块204以及排序模块
205的处理。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首先通过获取社交平台发布的消
息源,然后根据所述消息源的状态,分类得到已读消息和未读消息,并进一
步将所述已读消息存储至已读状态栏中,将所述未读消息存储至未读状态栏
中,最后在接收到刷新消息源命令时,将所述未读消息进行显示,其中,所
述社交平台具有用于标记所述消息源状态的所述已读状态栏和所述未读状态
栏。这样,当用户在刷新社交平台的消息源的一段时间内,可以避免社交平
台重复显示已显示过的内容,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由于用户关注的好友在社交平台发布消息时,很容易被用户漏掉,如用
户关注的好友在周二发布了一条消息,但由于用户本人在周二、周三正好有
事而没有登录社交平台或刷新消息源时,那么该条消息则很可能会被用户遗
漏。本实施例提供的消息显示方法,可以按照亲密度值大小进行排序,从而
避免用户遗漏特别关注的好友发布的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上述图8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排序
模块205包括:
计算单元2051,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消息,计算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者与
用户之间的亲密度值以及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
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目标消息为用户比较关注或特别关注的好友在社交
平台发布的消息源,此时,终端设备1调取所述用户及其关注的所有好友的
消息,并计算亲密度值与当前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数值,其中,亲密度值
可以由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转换计算得到。
取值单元2052,用于取所述亲密度值与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之间的差值;
本实施例中,假设计算得到的用户与第一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
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5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5分;用户与第二好友
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9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6分,计算得到的差值
即为3分;用户与第三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
值为2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8分等;用户与第四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
为8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8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0分等。
判断单元2053,用于判断所述差值是否等于预设值;
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值为0分,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设置
为其他值,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
第二排序单元2054,用于若是,则获取当前时间,并按照所述当前时间
与发布时间的差值大小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与第四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8分,而所述发布
时间分数值为8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0分时,此时终端设备1即会获取
当前时间以及用户关注的各个好友发布的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与好友
发布的时间之间的差值,最后按照该差值的大小进行排序。
第一排序单元2055,用于若否,则根据所述差值的大小对所述目标消息
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与第一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
时间分数值为5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5分;用户与第二好友之间所述亲
密度值为9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6分,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3分;
用户与第三好友之间所述亲密度值为10分,而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为2分,
计算得到的差值即为8分等时,此时终端设备1会结合亲密度值和发布时间
分数值两个维度进行综合排序,此时由于8分大于5分大于3分,因此,最
终得到的排序结果为第三好友发布的消息排第一位,第一好友发布的消息排
第二位,第二好友发布的消息排第三位。当然,实际应用中,并不局限于本
实施例中列举的四位好友,而是可以根据用户实际关注的好友数量进行具体
分析。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0,所述计算单元2051包括:
获取子单元251,用于获取所述发布者与用户之间的点赞数、评论数、查
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布者即用户关注的好友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情况,
如相互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来体现亲密度
关系,当然,也可以由用户单方面对关注的好友的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
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来体现亲密度关系。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
施例中,还可以结合其他如转发数等来体现亲密度关系。
第一转换子单元252,用于将所述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
消息源大图次数转为对应的亲密度值;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点赞数、评论数、查看主页次数、查看消息源大图
次数转为对应的亲密度值的算法可以为:
每点赞一次加1分,每评论一次加2分,每评论一次加2分,每查看主
页一次加3分,每查看消息源大图加1分,假设终端设备1统计的点赞数为A、
评论数B、查看主页次数C、查看消息源大图次数D,那么,亲密度值为
A+2B+3C+D。
在另一实施例中,假定每转发一次加2分,转发次数为E,那么,亲密度
值为A+2B+3C+D+2E。可以理解的是,其中各参数的分值设置并不局限于本
实施例,而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统计子单元253,用于将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为预定数量的时间区
段,并统计所述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
第二转换子单元254,用于将所述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转为对应的发布时
间分数值。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消息的发布时间分为4个时间段,并统计所述
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具体如下转为对应的发布时间分数值如下:
第一时间区段<12个小时,记0分;
12个小时≤第二时间区段<24个小时,记1分;
24个小时≤第三时间区段<36个小时,记2分;
36个小时≤第四时间区段<48个小时,记3分。
假设终端设备1统计得到所述第一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为M,第二时间
区段出现的次数为N,第三时间区段出现的次数为O,第四时间区段出现的
次数为P,那么发布时间分数值为N+2O+3P。
此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亲密度值与所述发布时间分数值之间的差值
为:
(A+2B+3C+D)-(N+2O+3P)。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
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
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
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
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
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
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
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
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
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
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
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
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