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10122974.9
2010.03.05
CN101831930A
2010.09.15
终止
无权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F 3/90申请日:20100305授权公告日:20111228终止日期:20130305|||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F 3/90申请日:20100305|||公开
E02F3/90; E02F5/28
E02F3/90
南通港闸船舶制造有限公司
刘鹏鑫; 翟建新; 孟杰伟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沿江路11号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葛雷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包括采用激光方法确定轨道基准面、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等步骤。本发明加工方便、加工效果好,精度高。
1.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采用激光方法确定轨道基准面轨道基准面是以船台基准线、船底基准线及船中线为基准,定位架置于船中线上的0#位,28#位,距船底基准线高4600mm外,并将此线在水平方向向两边延伸到轨道侧板上,每一米设定一个测量点;所述0#位是船中线上尾部端点,28#位是船中线上油缸后端点,在0#位与28#位之间均匀设置0~28#位;在21#位横舱壁上找出船中线,并按设计的理论值换算,距4600mm上下各601mm,得两轨道面基准线;精确定位后,确定轨道基准面,测定轨道的上、下、侧面的加工余量;船底基准面与船体纵向中心面垂直,船体基准平面应与距基线4600mm平面、5201mm平面、3999mm平面相平行。按最后调整的基准面为准,在左右轨道的上、下平面上划出机加工线及检验线,侧板上划出基准面的基准线;(2)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在车间对铣床进行清洁、试运转、修整;铣床上船安装,铣床支承架焊接在船台上,铣床支承架上平面距船台4448mm,铣床轨道直线度进行激光验证,与台车轨道加工面进行校正,进行多次试行走,确保加工精度;上述工作安装完毕后,对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粗加工:吃刀深度≤2mm,旋转速度≤160r,走刀量≤5丝/转;观察支承的轨道和铣床运转是否正常;粗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后,在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余量为0.5mm-1.0mm时,停止机加工工作,以检验线为基准对铣床轨道再次校正及报验;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铣床轨道再次校正报验后,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在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后、加工钢桩台车轨道上端的侧面;对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测量,保证轨道上下平面尺寸的公差:上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下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平行度≤0.60mm/6m,上端的侧面与上轨道下平面垂直度0-0.1mm,光洁度12.5。
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绞吸式挖泥船艉部设有两只定位钢桩,其中主钢桩台车是轨道式可移动台车,安装在船艉中间。轨道全长14.3米,两轨道要求承受台车重量约300吨,其加工工艺是现有造船中的一个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加工效果好的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采用激光方法确定轨道基准面 轨道基准面是以船台基准线、船底基准线及船中线为基准,定位架置于船中线上的0#位,28#位,距船底基准线高4600mm外,并将此线在水平方向向两边延伸到轨道侧板上,每一米设定一个测量点;所述0#位是船中线上尾部端点,28#位是船中线上油缸后端点,在0#位与28#位之间均匀设置0~28#位,在21#位横舱壁上找出船中线,并按设计的理论值换算,距4600mm上下各601mm,得两轨道面基准线; 精确定位后,确定轨道基准面,测定轨道的上、下、侧面的加工余量;船底基准面与船体纵向中心面垂直,船体基准平面应与距基线4600mm平面、5201mm平面、3999mm平面相平行。 按最后调整的基准面为准,在左右轨道的上、下平面上划出机加工线及检验线,侧板上划出基准面的基准线; (2)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 在车间对铣床进行清洁、试运转、修整; 铣床上船安装,铣床支承架焊接在船台上,铣床支承架上平面距船台4448mm,铣床轨道直线度进行激光验证,与台车轨道加工面进行校正,进行多次试行走,确保加工精度; 上述工作安装完毕后,对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粗加工:吃刀深度≤2mm,旋转速度≤160r,走刀量≤5丝/转;观察支承的轨道和铣床运转是否正常; 粗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后,在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余量为0.5mm-1.0mm时,停止机加工工作,以检验线为基准对铣床轨道再次校正及报验; 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铣床轨道再次校正报验后,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 在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后、加工钢桩台车轨道上端的侧面; 对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测量,保证轨道上下平面尺寸的公差:上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下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平行度≤0.60mm/6m,上端的侧面与上轨道下平面垂直度0-0.1mm,光洁度12.5。 本发明加工方便、加工效果好,精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图3是激光经纬仪确定基准面的示图。 图4是机加工下平面(即下轨道的上平面)的示图。 图5是机加工上平面(即上轨道的下平面)的示图。 图6是机加工轨道上端的侧面(即上轨道的垂直面)的示图。 图中有上轨道1、下轨道2、铣床3、铣床支承架4、铣床轨道5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采用激光方法确定轨道基准面 轨道基准面是以船台基准线、船底基准线及船中线为基准,定位架置于船中线上的0#位,28#位,距船底基准线高4600mm外,并将此线在水平方向向两边延伸到轨道侧板上,每一米设定一个测量点;所述0#位是船中线上尾部端点,28#位是船中线上油缸后端点,在0#位与28#位之间均匀设置0~28#位,在21#位横舱壁上找出船中线,并按设计的理论值换算,距4600mm上下各601mm,得两轨道面基准线; 精确定位后,确定轨道基准面,测定轨道的上、下、侧面的加工余量;船底基准面与船体纵向中心面垂直,船体基准平面应与距基线4600mm平面、5201mm平面、3999mm平面相平行。 按最后调整的基准面为准,在左右轨道的上、下平面上划出机加工线及检验线,侧板上划出基准面的基准线; (2)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 在车间对铣床进行清洁、试运转、修整; 铣床上船安装,铣床支承架焊接在船台上,铣床支承架上平面距船台4448mm,铣床轨道直线度进行激光验证,与台车轨道加工面进行校正,进行多次试行走,确保加工精度; 上述工作安装完毕后,对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粗加工:吃刀深度≤2mm,旋转速度≤160r,走刀量≤5丝/转;观察支承的轨道和铣床运转是否正常; 粗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后,在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余量为0.5mm-1.0mm时,停止机加工工作,以检验线为基准对铣床轨道再次校正及报验; 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铣床轨道再次校正报验后,精加工台车轨道上下平面; 在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精加工后、加工钢桩台车轨道上端的侧面; 对钢桩台车轨道上下平面进行测量,保证轨道上下平面尺寸的公差:上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下平面距基准面601±0.2mm,平行度≤0.60mm/6m,上端的侧面与上轨道下平面垂直度0-0.1mm,光洁度12.5。
《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绞吸式挖泥船钢桩台车轨道加工工艺,包括采用激光方法确定轨道基准面、钢桩台车轨道的加工等步骤。本发明加工方便、加工效果好,精度高。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